龍洞山溪鯢

龍洞山溪鯢

龍洞山溪鯢(學名:Batrachuperus londongensis)是小鯢科、山溪鯢屬有尾兩棲動物。體形大,全長155~265毫米;掌、蹠腹面有棕色角質鞘。頭部扁平,頭長大於頭寬;吻短,吻端圓,吻棱不顯;鼻孔位於吻端兩側;眼大,與吻等長或略小於吻長;口角位眼后角下方;性成熟的多數個體仍有鰓裂或有1~3個外鰓殘跡;不完整的一段卵膠袋長約200毫米以上,其中段直徑1.5毫米左右。

龍洞山溪鯢生活于海拔1200米左右的泉水洞以及下遊河內,河內石塊甚多,水清涼。在水中捕食蝦類和水生昆蟲及其幼蟲等。分布於中國四川(峨眉)。

(概述圖參考來源:)

基本介紹

動物學史,形態特徵,生活習性,分布範圍,繁殖方式,保護現狀,主要價值,

動物學史

自1978年龍洞山溪鯢新種發表以後,費梁等《山溪鯢屬的分類探討及一新種的描述》(1983)一文中對該種進行了再描述費梁等(1990,1999)葉昌媛等(1993)均記載為有效種。趙爾宓和鷹岩(1993)將該種記載為山溪鯢Batrachuperus pinchonii)的同物異名,但未說明改變的依據。1995年由趙爾宓主編的《中國兩棲動物地理區劃》論文集的“表1 中國兩棲動物名錄及地理分布”(第4頁)和“中國兩棲動物屬種檢索”(第17頁)又記載龍洞山溪鯢為有效種。龍洞山溪鯢與山溪鯢的外部形態較為相近,兩個種在四川峨眉山地區均有分布,經費梁、葉昌媛對比研究兩個種的成體、幼體和卵膠袋以及分布區海拔的高低諸方面均有差異,根據現有標本的特徵,龍洞山溪鯢有童體型存在,經查看四川、雲南等省10多個產地的近千尾山溪鯢標本,均未發現童體型個體。根據現有標本和資料說明,上述兩種的形態特徵差異具有穩定性;再者,根據上述兩種的染色體資料:山溪鯢的2n=66(Kuro-oet al.,1998),而龍洞山溪鯢的2n=68(Yang et al.,1992)。根據以上情況,保留龍洞山溪鯢為有效種。

形態特徵

成體:體肥大,雄鯢全長190毫米左右,最大的達265毫米;雌鯢183毫米左右,最大的達232毫米。頭部扁平,頭長大於頭寬;吻短,吻端圓,吻棱不顯;鼻孔位於吻端兩側;眼大,與吻等長或略小於吻長;口角位眼后角下方;上唇褶發達,後半遮蓋下唇;上、下頜有細齒,犁骨齒列呈“/\”形,各有小齒4~6枚,位於內鼻孔之間或略前,間距約有1~1.5個齒列寬;舌窄長,前端游離緣狹窄,周緣無游離緣。多數個體咽喉兩側有殘留的鰓裂,觀察中國科學院成都生物研究所保存的70尾標本中,無鰓裂的23尾(全長162~241毫米),占總數的1/3;有鰓裂者47尾(全長140~265毫米),占總數的2/3。其中雄鯢35尾,有鰓者24尾,占68.6%;雌鯢35尾,有鰓裂者23尾,占65.7%。鰓裂數目不等,其中左右各有3個鰓裂者占29尾,各4個者占5尾,有1~2個的共占4尾,其餘左右各有3個或有4個者占9尾。 CIB 570199號標本的左右頭側雖均有4個鰓裂,但右邊鰓裂的前背側還有一個很小的孔,可能是舌弧與第一對鰓弧之間在發育過程中未完全封閉,部位相當於出水孔。絕大多數個體的鰓己萎縮呈殘留的鰓跡(色深、乳突狀),有的個體還有粗指狀鰓絲,有的個體在最後的鰓裂封閉處,皮膚薄並略向內凹,可能是剛封閉的殘跡。軀幹渾圓而略扁;雄鯢尾長略長於雌鯢的尾長;尾粗壯,尾基部圓柱狀,向後逐漸轉為側扁;尾背鰭褶低厚,起自尾基後4~5個肌節處;尾末端鈍圓。前、後肢粗短,貼體相對時,指、趾端相距1~3個肋溝;指、趾扁平,基部無蹊;指4個、指長順序為3、2、1、4;趾4個,趾長順序為3、2、4、1;掌、蹠突或有或無,有者小而圓。皮膚光滑;眼后角向後有兩條淺凹痕,一條止於口角後面,一條止於鰓裂前緣或前一條凹痕後面;體側有肋溝12~13條,少數為14條;頸褶明顯、弧形;咽喉部有若干縱膚褶;掌、蹠部有深棕色角質鞘;指、趾端黑色角化層極發達,幾成爪狀;尾背鰭褶後段邊緣及末端均角化。生活時背面及體側黑褐色,有的有不規則褐黃或橙黃色斑,多數個體背中央有黃色脊紋,少數尾部有雲斑。腹面咽喉部淡紫灰色,胸、腹部紫灰色,有略呈黑藍色不規則的雲斑。
第二性徵雄、雌鯢肛部均有隆起。雄鯢肛裂為短橫縫,其前緣中央有一淺色乳突,向後為一縱溝;雌鯢肛裂縱置。
骨骼上頜骨向後與翼骨前突不連線,頭骨前窄後寬,即左右頜骨間距遠小於方骨外側間距;犁骨齒2短列,相距遠呈“/\”形,位於犁齶骨中部;前頜骨與鼻骨前間有前頜囟;淚骨入外鼻孔,不入眼眶;鼻骨與上頜骨不連線;上舌軟骨遠端部分骨化;基舌軟骨略呈長方形,第一角鰓和第一對上鰓均為軟骨質,前者基端不膨大、不呈角狀;第二對角鰓骨化,第二對上鰓骨遠端部分骨化。具鰓裂成體的舌器,其鰓弧數量多於無鰓裂個體,第一角鰓為軟骨質,第一對上鰓軟骨遠端部分骨化;第二、三、四對角鰓骨和上鰓骨均骨化。
曾獲得一條已斷裂成數段的卵膠袋,其中較完整的3段共長200毫米以上,其直徑15毫米左右。卵膠袋錶面細縱線紋極清晰;卵袋內有發育至尾芽期的胚胎2個,胚全長約11.6毫米,卵黃囊橫徑8.5毫米左右。剖視配模標本CIB 638900號雌鯢,全長227毫米,左側有鰓裂1個,右側2個,卵巢中有大、中、小的卵,大的35毫米左右,卵黃色。

生活習性

龍洞山溪鯢生活于海拔1200米左右的泉水洞以及下遊河內,該河上段水深,下段水面開闊,流速快,水底多石塊。龍洞山溪鯢常捲曲於石下,輕輕翻開石塊,多靜匍不動,捕捉時水稍有振動,則迅速游到另外的石下。成鯢主要營水棲生活,在水中捕食蝦類和水生昆蟲及其幼蟲等。

分布範圍

分布於中國四川(峨眉)。
龍洞山溪鯢分布圖龍洞山溪鯢分布圖

繁殖方式

龍洞山溪鯢於4月左右產卵。解剖五月底採到的雌鯢,卵乳黃色,卵徑4毫米左右。

保護現狀

保護級別: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瀕危物種紅色名錄》(IUCN)2004年 ver 3.1——瀕危(EN);列入中國國家林業局2000年8月1日發布的《國家保護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經濟、科學研究價值的陸生野生動物名錄》。
種群現狀:龍洞山溪鯢分布甚為狹窄,繁殖力甚低,由於當地民眾在溪內取石築壩修堰,對其部分生態環境破壞較大,致使棲息和繁殖場所變小,加之四川當地民眾鉤釣捕捉現象嚴重,使龍洞山溪鯢數量明顯減少,因此,建議當地有關部門採取措施加以保護。

主要價值

因龍洞山溪鯢體形肥大,四川當地民眾有釣或翻石捕獲食用的習慣;其藥用效果與其他種山溪鯢一樣,可以治療跌打損傷、骨折、肝胃氣痛、血虛脾弱、面色萎黃等病症。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