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巖溪連國小

龍巖溪連國小

龍巖溪連國小地處龍巖市新羅區東肖鎮溪連村。坐落於風景秀麗的奇邁山麓,毗鄰龍巖學院,是一所具有一百年歷史的名校。學校創辦於1914年8月,名為“私立溪兜初級中學”,1954年更名“溪聖國小”,1967年更名為“溪連國小”。長期以來,學校遵循黨的教育方針,堅持以“德育為首,教學為主,育人為本”的治校方針,面向全體學生,重視學生全面發展,教學質量也蒸蒸日上。學校先後獲得“全國文教系統先進單位”、省“電教工作先進單位”、省“農村示範國小”、省“基礎教育重點課題研究先進集體”、省“女職工標兵崗”、市“有特色的農村學校”、市“辦學先進單位”、市“特殊教育先進集體”、市“兩基教育先進學校”、市“園林學校”、市“綠色學校”、市“課改先進集體等榮譽稱號。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龍巖溪連國小
  • 校訓:自立、自強、自尊、自愛
  • 創辦時間:1914年
  • 所屬地區:龍巖市新羅區東肖鎮溪連村
  • 主要獎項:市“園林學校”、市“綠色學校”、市“課改先進集體等
辦學理念,辦學條件,師資隊伍,校園文化,課程改革,發展歷程,桃李滿園,桑梓情懷,百年校慶,

辦學理念

90周年校慶90周年校慶
溪連國小地處革命老區東肖鎮,文化底蘊深厚,人文精神突顯,是閩西人民革命的發源地之一,在這裡有許多革命傳統教育基地如後田暴動館、鄧子恢紀念館、新四軍二支隊北上抗日紀念館等,鄧子恢、陳明、張溪兜、陳客嬤等黨的優秀兒女留下了許多感人至深的英雄故事和革命事跡,為學校的教育發展提供了良好的平台。
長期以來,有著悠久歷史的溪連國小,始終伴隨時代前進步伐,始終貫徹“辦好教育為人民”的思想,根植於革命老區的紅土書香建設,沐浴紅色文化,傳承光輝歷史,秉承老區精神、華僑精神,嚴謹治學,嚴格管理,努力建設融學園、樂園、花園為一體的具有鮮明辦學特色的農村示範校。
學校秉承“自立、自強、自尊、自愛”的校訓精神,形成了“團結、誠信、拼搏、創新”的校風;“博學、嚴謹、民主、奉獻”的教風;“樂學、善思、探究、合作”的學風,廣大教師凝心聚力,勤於育人,通過文化治校、科研興校、質量立校、發展促校,實現學校特色辦學的目標。

辦學條件

溪連國小現有校園面積12796平方米,校舍面積4815平方米,全校共有28間教室,12個教學班。1995年建設教師宿舍樓“思鄉樓”,擁有20套教師宿舍;2004年建設綜合大樓“志西樓”,設有校長辦公室、音樂室、美術室、實驗器材室、體育器材室、實驗室、多媒體教室、電腦室、廣播室、少先隊活動室、科技活動室、圖書室、閱覽室、教學器材室、健康輔導室、校史室等多間專用教室;2005年建設教學大樓“慶忠樓”,包含一間面積達200平方米的階梯教室;2012年採用BT模式建設200米標準塑膠操場,含標準籃球場和排球場各一個,爬桿、平梯、肋木、高低槓等室外大型體育設施一應俱全。在各級政府、海內外鄉親校友的支持下配備了自然儀器、電腦、學生桌椅、音響及圖、音、體設備等教學設施;2012年,學校實現了“班班通”系統工程建設,實現信息技術與課堂實效改革的有機結合,促進教學方式和學習方式的變革。目前,整個校園布局合理,環境幽雅,設施一流,教學設施日臻完善,校園面貌煥然一新,已營造一個學習環境優美、活動場地充裕良好育人環境。

師資隊伍

溪連國小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堅持依法治校、以德治校,學校的管理充分體現德育為首,教學為主,育人為本,充分體現“創新發展”的辦學理念,規範辦學行為,提升管理水平,促進良好的校風、教風、班風的形成。學校現有教師27人,其中國小高級教師8人,大專以上學歷20人,市級骨幹教師2人,省級獎勵3人次,市級獎勵7人次,區級獎勵12人次。學校德育工作、教學管理、財務後勤、團隊工會、安全衛生、校務公開、行風建設等方面管理制度健全。形成了在其位、行其職、負其責、管其事,同心協力,分工合作的工作格局。學校深化師德師風建設,提高教師責任育人水平,積極推進“名師工程”和“骨幹教師培養工程”及“青年教師培養工程”,形成一個以名師為核心、骨幹教師和高級教師為主體的優秀教師群體。學校工作協調發展,綜合辦學實力明顯增強,社會聲譽有效提升。

校園文化

溪連國小在加強內涵發展的同時,重視學生的“全面發展、和諧發展、自主發展、持續發展”,實現學生髮展、教師發展和學校發展的和諧統一。學校充分利用老區文化特色進行思想教育,開展主題活動,拓展德育途徑,培樹校園文化。通過開展“五愛”系列教育活動,“我做合格小公民”活動,法制、
交通安全教育,升國旗儀式等形式,提高思想道德素質;通過加強“雙基”訓練,開設綜合實踐活動課程,培養學生良好學習習慣、動手能力、創新精神和文化科學素質。通過開展“陽光體育”活動、校園文化藝術節、書畫展、手抄報比賽,繁榮校園文化生活,打造藝體特色,提高身體素質和藝術素質。學校還通過編寫校本課程,開展“書香校園”活動,提升校園文化內涵,創造特色學校文化。

課程改革

溪連國小2002年就被評為“龍巖市課改實驗基地校”,通過“以研促學,以研促教,以研促改”,把課程改革和課題研究相結合,把課程改革和課堂實效相結合,紮實推進課改實驗工作,實現了把教學質量抓實,把校本教研做亮,把常規管理抓嚴,把教師隊伍帶好的目標。10年來教育科研碩果纍纍,2002年12月被評為省基礎教育重點課題“構建國小閱讀教學新模式”研究先進集體;2004、2008年分別被評為區、市課改先進集體;2005年11月獲市課改優秀成果二等獎;2007年10月獲區“快樂學習,快樂生活”優秀組織獎;2006年2月開展的全國子課題“開發語文學習資源,提升語文素養”,於2007年11月接受市級中期評估,獲得上海師大吳立崗教授及與會領導、老師們的好評,2008年11月結題。學校還創辦了《溪小教育》《課改小報》《溪小新苗》等課改專刊,提供了7場大型公開教學展示活動,有38篇文章在市級獲獎,省級2篇,國家級4篇;學生40多人次在市級以上各類競賽中獲獎,教師獲省級表彰1人,市級1人,區級13人。

發展歷程

東肖,舊稱“白土”,建制於宋皇祐年間,迄今有近千年歷史。境內奇邁山,又稱九峰歧,山青林密,峰巒疊嶂,雲霧裊繞,如蒙輕紗,如浮薄翠,絢麗至極。前人詩云:“奇邁峰層表,晴嵐盡日籠;陰崖浮薄翠,陽石映輕紅;鳥度屏風生,人行圖畫中;深潛有文彩,五色耀長虹。”說的就是龍巖八景之一的“奇邁嵐光”。
奇邁山下土壤肥沃,白土溪蜿蜒而過。元大德年間張氏先人東源公由永定孔夫遷居至此,繁衍生息700餘年。溪兜村依山傍水,水不出眾,山卻有名,常年樹木蒼蘢,四季花香,明永樂年間就建庵立廟,供奉神農炎帝,稱“仙宮廟”,山名“仙宮山”。靈山秀水,造就人才輩出。
私立溪兜國小(1914——1954)
辛亥革命,民國肇始,新式學堂遍及龍巖大地。溪兜村自古人多地少,外出海內外謀生者眾,鄉賢志士深感教育救亡之重任,人才培養之迫需,極力倡導興辦新式學堂,以實現振興中華、造福桑梓之使命,經數年醞釀,在華僑張茂煊的倡議下,公推張彩東、張岡父子主持籌辦。民國三年(1914年),經各方磋商,將鄉中三所私塾合併,在風光秀麗的仙宮山仙宮庵內,創辦了新式學堂“私立溪兜國小”,張彩東為首任校長。
學校採用新制,實行分班分科上課,推行新解析教學法,改變私塾的死記硬背。所設科目齊全,教材新穎,有修身、讀經、講經、文學、歷史、地理、格致等科目,還開設會計、珠算、英語、尺牘等課程。嚴格按照教育部頒布《壬子學制》規定,初小4年,高小3年。授完初小、高小課程,舉行畢業考試,成績及格者發給畢業證書。為提高質量,學校不惜重金聘請名師來校,鄰近各鄉學子慕名就讀者甚眾,高峰期學生數達三四百人。
1916年秋,學校遭他鄉封建舊勢力的破壞,“火燒仙宮”,學校被毀。1918年學校搬遷至“後坊”,在張岡校長的主持下建新校舍,為一座四個教室八個房間的二層樓房,得到海內外鄉親的鼎力資助,時人稱“新學堂”。學校以禮、義、廉、恥“四維”為校訓,灌輸忠孝、仁愛、信義、和平“八德”思想等,沿用私塾時期體罰手段。
三十年代,國共內戰,局勢迷離,辦學困難,在張友瓊校長的主持下,在困境中堅持辦學,四方輟學學子,接踵而至,學生數達五六百人。抗戰時期,海外音訊斷絕,物價波動,學校經費緊張,張景崧校長組織鄉紳成立董事會,堅持辦好學校,校園裡朗朗書聲不絕於耳,抗日歌聲一浪高於一浪。抗戰勝利後,華僑張德鎔等以“東源公”名義向鄉僑募得巨款,作為溪兜國小的辦學經費。新中國成立,社會安定,百廢待興,溪兜國小亦以嶄新面貌出現,在做好教學工作同時,還擔負著許多社會性工作,如開辦農民夜校,組織宣傳隊等,對掃除文盲,提高鄉民文化水平起到一定作用。
1952年,國家百廢待舉,無暇顧及私立學校,學校處於經濟較困難時期,僑居海外的鄉親校友了解情況後,以張德榕、張汝鰲、張鎮江先生為主,在新加坡、印尼、馬來西亞等地募集了港幣5萬多元,以“馬華公司”名義將該款存入銀行,取其年利,撥給學校以濟艱難。
溪聖國小(1954——1967)
1954年9月,“私立溪兜國小”改為公辦,更名為“溪聖國小”,生員來自溪連、盂頭、連聖三個自然村,成為東肖的一所大型學校,經費由政府負擔。溪小改為公辦後,由政府投資辦學,但溪連村的海外鄉親依然一如既往的關心桑梓教育事業,支持學校建設。在歸僑張灼林先生的積極活動下,從海外捐得了大筆資金,維修校舍,充實設備,並擴建了兩座共六間教室。
建國初期,學校學習蘇聯經驗,按組織教學、複習舊課、講授新課、鞏固新課、布置作業五大環節教學,實行五級記分法。教師集中備課,經常觀摩,交流經驗,互相提高。建立早讀、晚修制度,教師督修和輔導。學校開設語文、算術、體育、音樂、美工、自然、歷史、地理等8科。學校辦冬學,推行速成識字班和夜校。同時,學校分期分批組織教師學習,提高教師的政治覺悟和教學水平,促進教育事業的發展。當時貫徹“整頓鞏固,重點發展,提高質量,穩步前進”的教育方針,實行統一的教學計畫、教學大綱和教材,進行教學改革,健全教學制度,學校教育質量顯著提高。
溪聖國小舊址溪聖國小舊址
1956年前後,農村普及幼兒教育,國小學齡兒童入學普及率達百分之百,改變了農村教育落後的面貌。在各界的重視之下,此時教育質量得到迅速提高。
1959年,學校試行學制改革,被指定為龍巖縣試點校,開展五年一貫制試點班教學。在無大綱無教材的情況下摸索教學,自擬大綱,自編教材,結合實際開展語文、算術的教改試驗。試點班的工作帶動全校各班,學生勤奮學習,教師刻苦鑽研,一時蔚然成風,教育質量得到顯著提高。歷屆畢業生升學率達90%以上,許多優秀學生考入重點中學。學校因此成為省、地、縣重點國小,被民眾譽為龍巖第二所“實驗國小”。
五年一貫制試點班畢業照五年一貫制試點班畢業照
1960年,學校被評為全國文教衛生系統的先進單位,教導主任張美琴出席全國文教系統的群英會,榮獲中央頒發的獎旗獎狀。
1961年,學校貫徹“調整、鞏固、充實、提高”的方針,教育事業走上有計畫有步驟的穩步發展軌道,學校確立以教學為中心,建立了正常教學秩序。1964屆初考,學生張義民參加國中升學考試,以語文93分,算術100分,總平均96.5分的成績名列全縣第一名,錄取龍巖一中,此外楊建民同學、張淑仁同學和張根瑞同學,分別名列第二,第三和第五的名次,幾乎囊括了全縣前五名,轟動整個龍巖,可以說是五年一貫制試點教學的成果。至1965年,學校有33位教員,學生500多人,16個教學班,成為一所設備齊全、質量優秀的著名國小。
溪連國小(1967——今)
1967年,連聖、盂頭兩村自辦國小,溪聖國小更名為“溪連國小”。
“文化大革命”期間,教育事業遭受嚴重破壞,教師遭批鬥,正常的師生關係和教學秩序被打亂,學校教學受到嚴重影響。1969年,學校下放社隊貧下中農管理,副校長李石生主持工作,雖“複課鬧革命”,但未能正常教學。1972年逐步恢復正常。1974年因“修正主義路線回潮”,教學秩序再度受衝擊。
1978年後,撥亂反正,整頓校紀校風,落實知識分子政策,糾正冤假錯案,調動幹部和教師的積極性,學校很快走上正軌,恢復正常教學秩序,以“堅持抓普及,反覆抓鞏固,重點抓提高”為指導思想,師資水平、教育質量和教學設施都得到不斷的提高和充實。1979年4月,教育部通報東肖普及國小教育工作經驗。1984年學校被確定為省電化教育試點校。
1986年,在校長張榮茂和歸僑張占雲先生的積極活動下,學校重新恢復董事會機構,在原來由政府拔款和民眾集資建起的新教學樓第一期工程的基礎上,積極籌資擴建第二期工程。1987年在海外鄉友慷慨解囊熱情捐資下,一座擁有十二間教室的兩層教學樓竣工落成,投入使用。學生課桌椅、辦公設備、電教器材等均得到充實更新。
從1978年至1988年,溪連國小共培養畢業生904人,輸送到中學的共824人,佔畢業生總數的91.2%。在學校老師的培育指導下,同學們參加了許多省、地、市的各類競賽,獲得了許多優異的成績。1981年,二年級學生鄧智慧、三年級梁安慧的朗讀錄音被中央電視台國際廣播部選用;1983年,學校獲省首屆學校音樂周錄音童聲小組唱二等獎;1986年,學生張詠梅獲省第二屆小學生作文競賽二等獎;1987年,學生李穎劍省第三屆國小作文競賽農村組二等獎。1987年有12個班,學生432人,教職工17人,累計培養畢業生4240人。
綜合大樓“志西樓”綜合大樓“志西樓”
1989年,學校舉辦七十五周年校慶,董事會發起向海內外校友籌募教育基金,共籌集資金七十餘萬元,存本取息,用於辦學和教師福利。1989年初招考試,全校57名考生,被一中錄取8名,二中錄取2名,占整個學區的50%,各課成績居全市前列。1989年學校被評為省電教工作先進單位。
1990年,學校爭取海外鄉親張鎮江、張華木兩兄弟捐獻十萬元港幣,設“五星樓張黃秋玉太夫人獎學金”,用來獎勵溪連籍優秀學生。學校被市教育局授予“有特色的農村國小”。1991年被授予“市辦學先進學校”。1994年被授予市特殊教育先進學校,被評為省電化教育工作先進集體。
1995年,在海外校友張華木先生主持下,募集了人民幣近六十萬餘元,建起一幢20套教師宿舍“思鄉樓”。學校榮獲市“文明學校”、市“兩基”教育先進學校、省電教工作先進單位等榮譽。
1996年,溪連村投入10多萬元辦起了電腦室,使學校成為農村國小最早使用電腦教學的學校之一。
2000年,世紀之交,迎來了新一輪課程改革,學校緊承時代脈搏,在全面推進素質教育,建設強校的實踐中,把課程改革作為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溪連國小全體教師弘揚“尊重、支持、合作、發展”這四個主題詞,以德育工作為先導,強調育人先育心,成才先成人。2000年學校被評為新羅區德育先進單位,
2001年,由東肖鎮黨委牽頭,成立了“三村四單位”的“溪連片教育理事會”,經多方籌措資金又投資10多萬元對整個校園進行裝修、改造,使校園面貌煥然一新。學校被評為省級農村示範校。
溪連國小長期致力於國小現代教育技術實驗研究,素以“電教特色”成為東肖鎮的一所視窗學校,2002年4月學校被省電教館確定為“十五”教育技術課題研究學校,成為省農村國小電教試點校,市級課改基地校。12月,被評為省基礎教育重點課題“構建國小閱讀教學新模式”研究先進集體。
2004年,旅港校友張伯華先生捐資80萬人民幣,興建綜合大樓“志西樓”,總建築面積為1540平方米,內設有電腦室、儀器實驗室、圖書閱覽室等。10月,學校被評為新羅區基礎教育課程改革先進集體。11月,學校舉行建校九十周年校慶,市、區領導及海內外鄉親校友兩千多人參加。2006年,旅港校友張志雄先生捐資80萬元人民幣興建教學樓“慶忠樓”。
2012年,學校建設融合了基礎設施、軟體資源以及教育教學整合等內容的“班班通”系統工程,把現代教育充分融入學校的教育教學,提高了每一堂課的教學質量,進一步推進城鄉教育均衡發展。此外學校還採用BT模式建設200米標準塑膠操場,全面改變了校園面貌,為學生體育鍛鍊提供了良好的運動場所。
從1914年到2014年,百年來,擔任校長職務的有34人:張彩東、張岡、張景崧、張載泗、張禹川、張若韓、張友瓊、張占雲、邱瑩波、徐址安、張景書、張注淮、陳成水、張汝潮、張欽明、段潮泗、張銘湘、張錦鴻、張友江、陳海南、張乾輝、林金髮、陳錦茂、李村龍、曹欣富、李石生、陳益偉、張榮茂、陳添榮、蘇日仙、張再先、江忠英、陳奇奇、陳紅。
校史展室校史展室
其中特別值得一書的是張注淮和李石生兩位老校長。張注淮一生從教,胸懷坦蕩,誨人不倦,桃李天下,常以“粉筆生涯淡如水,育才樹人自品香”自勉,堪稱育人楷模,為眾多學子尊敬;李石生以身立教,為人師表,堪稱師德楷模,得到廣大了師生的擁戴,特別是退休後非常熱心公益事業,擔任了東肖僑聯主席、溪連國小董事會董事長等社會兼職,兢兢業業,無私奉獻,令人感動。
從“私立溪兜國小”到“溪聖國小”,再到“溪連國小”。斗轉星移,滄海桑田,櫛風沐雨,歷盡滄桑。

桃李滿園

百年弦歌桃李滿園儘是春。一百年的滄桑歲月,一代代的莘莘學子,汲日月之精華,吸天地之靈氣,立少年之壯志,抒青春之豪邁,展人生之輝煌。溪連國小就如一個搖籃,數以萬計的幼童稚子從這裡走出,扯起遠航的征帆。當年的綠苗嫩芽,如今已是枝葉繁茂,花團錦繡,碩果纍纍。
學校新貌學校新貌
溪連村素來人傑地靈,英才輩出。東觀奇邁嵐光,西賞紫金晴雪,南有清溪環繞,北有仙光普照。縱觀百十年來仁人志士不少,他們中有革命英烈張溪兜、張竹榮、張炳桂……民主志士張海淇、張靄庭、張天屹……愛國僑領張汝鰲、張德鎔、張志西……也有杏壇泰斗張載泗、張景菘、張注淮……學術楷模李松波、李宗士、張晨曦……政壇精英張秀娟、張再堅、張子平……還有商企驕子張仁強、張錦泉、張志雄……文藝新星張雲峰……。江山代有才人出,近年來溪連國小校友里的博士專家不斷湧現,比如留日博士張耿 ,留美博士張躍生、張文彬,留澳博士陳紅艷等等。可謂:芳草綠溪連,桃李滿庭芳。
張溪兜烈士張溪兜烈士
張溪兜烈士
校友張溪兜烈士(1904-1937),原名張秋玉,1904年出生於溪兜村。1928年加入共產黨,積極參加郭滴人、鄧子恢等同志發動的後田武裝暴動,手持斧頭,劈開穀倉,分糧給貧民,並因此被捕,關進監牢,受盡折磨。1929年紅軍攻下龍巖,她才被解救。1934年紅軍長征後,她任後田黨支部書記,克服重重困難,為游擊隊籌布製衣,籌糧送藥,傳遞情報。1937年初,在同東肖區委書記陳培欽等人召開會議時,被地方民團武裝包圍,分散突圍中為掩護戰友,負傷彈盡,捨身取義,時年33歲。
張炳桂烈士
校友張炳桂烈士(1908-1931)。溪兜村新樓厝人。少年時就讀於“私立溪兜國小”,1926年考入廈門集美師範學校。1927年秘密加入共產黨,參加廈門學生運動,1929年12月不幸被捕,投入廈門思明監獄。1930年5月25日,在中共福建省委的領導下,進行了轟動全國的廈門破獄鬥爭,被陶鑄率領11位英雄營救。回到閩西蘇維埃政府工作,參加了閩西革命根據地的反“會剿”鬥爭、土地革命鬥爭和中央蘇區的反“圍剿”游擊戰爭。1931年在“肅清社會民主黨”冤案中慘遭殺害。1955年追認為革命烈士。
李松波教授李松波教授
李松波教授
校友李松波教授(1934—1995)。中國空氣動力研究院高級研究員,博士生導師,溪連村人。1960年畢業於復旦大學數學系,一生在國防部空氣動力研究院從事計算數學研究,對我國計算數學、計算空氣動力學做出了卓越貢獻,是我國計算空氣動力學最早期的創始人和帶頭人之一。
張晨曦教授
校友張晨曦教授,出生於1960年,溪連村人,現任同濟大學軟體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是國家著名計算機專家。32歲破格提為教授,34歲成為博士生導師。 張晨曦研究方向是新一代計算機和計算機體系結構,許多技術處於國際領先水平,先後獲得了國家科委、國家教委、國防科工委、中國科協給予的表彰和獎勵。他於1991年被授予“做出突出貢獻的中國博士學位獲得者”“國家高技術發展計畫先進工作者”,並受到江澤民同志的群體接見;1992年獲“為國防科技事業獻青春”貢獻獎、“國家教委優秀專著特等獎”,並享受國務院的政府特殊津貼;1993年獲“霍英東青年教師獎”、“全軍優秀教師獎”“中國青年科技獎”;1994年被授予“中青年有突出貢獻專家”及“龍巖十大名人”;1995年獲“霍英東青年科研獎” ;2008年獲上海市高校教學名師獎;2009年獲上海市模範教師等榮譽稱號。張晨曦共發表論著近百篇,其中在國外發表20餘篇,有18篇被國際著名八大檢索收錄,出版有《新一代計算機》《計算機前沿領域研究》《計算機體系結構》《計算機組成與結構》等大學課程五部總計358萬字。
張晨曦教授張晨曦教授
陳伯安
校友陳伯安,男,東肖菜園村人,現任市政協委員、龍巖旅港同鄉會理事長、龍巖東南洋供水發展有限公司董事長。陳伯安先生現定居香港,作為旅外鄉親,陳伯安秉承了父輩熱心公益的傳統;作為港澳界的政協委員,15年來他持續關注家鄉的環境、民生;作為龍巖旅港同鄉會理事長,他積極開展與香港各社團的聯絡互動,協理、調解鄉親中的繁雜事務,在鄉親間積極營造和諧友愛、共謀發展的良好氛圍。2008年5月,北京奧運聖火在龍巖傳遞,陳伯安先生擔任了第129棒火炬手。
張秀娟
校友張秀娟,出生於1950年,溪連村人,曾任教於溪連國小,曾擔任龍巖市人民政府副市長、龍巖市三屆政協副主席,致公黨龍巖市委員會主委,龍巖市紅十字會會長,十一屆全國人大代表。
校友張秀娟校友張秀娟
張子平
校友張子平,出生於1965年,溪連村人,研究生學歷,農學和工商管理雙碩士學位,高級農藝師,曾任長汀縣政府縣長助理、龍巖市種子站站長兼經理、新羅區副區長,現任龍巖市四屆政協副主席、致公黨龍巖市委員會主委。1980年考入華南農學院,1984年就讀華南農業大學碩士研究生,1987年獲碩士學位。並曾於1989—1990年被省政府公派赴日本留學一年。張子平在有關學術刊物發表論文二十多篇,被國外權威刊物摘要發表一篇,編著專業書一冊(農業出版社出版),編寫閩西大學教材一冊。先後榮獲龍巖市先進工作者、全國食用菌行業先進工作者等稱號。
張榕華
校友張榕華,出生於1961年,溪連村人,高級經濟師,為愛國歸僑張藹庭先生之孫。現任龍巖農商銀行董事長,是龍巖市二屆、三屆人大代表、龍巖市第三屆黨代表。張榕華先生長期從事農村金融工作,他始終貫徹國家金融方針,落實支農政策,立足服務“三農”,大力支持農業產業化發展,特別是特色龍頭產業發展,促進了農民增收、農業增效,為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促進新羅區農村經濟發展做出了貢獻。
著名舞蹈編導張雲峰
校友張雲峰,出生於1972年,溪連村人,全國著名青年舞蹈編導,碩士學位,任教於北京舞蹈學院。張雲峰創作的《風吟》《秋海棠》《棋魂》《胭脂扣》《推敲》《紅色戀人》《再別康橋》《月滿春江》《勾踐》《紅豆》等作品,分別在“全國舞蹈比賽”和“桃李杯舞蹈比賽”上取得創作一、二、三等獎;張雲峰的創作風格多樣,藝術手法細膩,重視情感刻畫,富有文化內涵,受到全國各地,乃至海外舞蹈專業師生及愛好者們的好評。2010年由國家留學基金委員選派到美國州立大學帕切斯舞蹈分校做訪問學者。
編導張雲峰編導張雲峰
此外,校友張華生現任龍巖市監察局副局長;校友李動生現任新羅區政協副主席;張再衛現任永豐新區管委會副主任;校友張韌現任龍巖學院財務處副處長;校友邱建南現任新羅區區府辦主任;校友李超生現任區水利局局長;校友張再堅現任龍津河管委會副主任……他們為龍巖的社會發展和經濟建設做出了貢獻。溪連國小為家鄉哺育了一代又一代優秀兒女,在眾多的畢業生當中,我們只採擷了部分校友進行介紹。更多的溪國小子是在平凡的崗位上默默地耕耘,無私奉獻,我們為他們感到驕傲。

桑梓情懷

溪連國小是一所由華僑籌資創辦並在各級黨政和僑親校友的關心支持下發展起來的完全國小。赤子丹心,溪水連情,一百年春華秋實,一百年碩果飄香,百年溪小離不開僑胞的關懷和奉獻。
溪連國小是一所沒有僑校之名的僑校,海外僑胞堅韌不拔的自強精神、公而忘私的奉獻精神以及忠心愛國的民族精神,已積澱成“愛國愛鄉、海納百川、樂善好施、敢拼會贏”的福建精神,激勵著廣大師生思源致遠,凝心聚力,奮發有為。
溪連村的“僑村”之譽,追源溯古,約在百年之前。時值在十九世紀九十年代,清末衰敗、社會動亂、民不聊生,當時的溪連村,人多地少,許多人背井離鄉,外出海內外謀生,多以從事苦力、夥計、攤點、小販為生,逐漸立下根基,雖身居國外,但心繫故鄉。謀生的艱辛、創業的艱難,讓海外鄉親倍感人才的重要。1914年,在華僑張茂煊的倡議下,溪連村華僑張彩東等主持募集經費,在仙宮山仙宮庵創辦了“私立溪兜國小”。1922年學校經費緊張,張岡校長親赴南洋籌募經費,得到海外眾鄉親的積極回響,他們省吃儉用建設一座四個教室八個房間的二層樓房,支持家鄉辦學。其中,張德宗樂充大銀120元,是當時最多一筆。
1945年,抗戰勝利,僑居地區經濟開始復甦,海外華僑又重振舊業,拓展商務,經營範圍擴及五金、機電、化工、建築、交通、旅遊等企業。此時部分海外遊子返鄉省親,當時溪連村為家鄉鄰里所熟知的華僑有張汝鰲、張灼林兄弟、張德鎔、張靄庭、張志西、張潮海等人,他們熱愛家鄉、夢牽故里、鄉音未改並大力支持家鄉發展教育事業。如華僑張德鎔等以“東源公”名義向鄉僑募得巨款,作為溪兜國小的辦學經費。
建國後的1952年,溪連國小處於經濟較困難時期,以張德鎔、張汝鰲、張鎮江先生為主,募集了港幣5萬多元,以“馬華公司”名義存入銀行,取其年利,撥給溪小以濟艱難。1954年,“私立溪兜國小”改為公辦“溪聖國小”。海外僑胞仍然關心家鄉教育事業,1956年,歸僑張灼林先生又從海外募捐大筆資金創辦“溪連幼稚園”,新建園舍,並募捐資金擴建“溪聖國小”兩座共6間的平房教室,增添設備,成為全縣著名僑辦國小,僑辦幼稚園。
1989年,學校董事會向海內外校友籌募教育基金70餘萬元;1990年,張鎮江、張華木兄弟捐資10萬元港幣,設“五星樓張黃秋玉太夫人獎學金”;1995年張華木主持募集了人民幣60萬餘元建設溪小教師宿舍樓“思鄉樓”;2000年張松聲捐資10萬元港幣支持溪連國小建設;2004年張伯華捐資80萬興建溪小綜合大樓“志西樓”, 張華木與張仁強合捐20萬元充實獎學金;2006年張志雄捐資80萬興建溪小教學樓“慶忠樓”。2011年張華木捐資50萬元設“五星樓張品章公教育基金”。
目前,溪連村在海外優秀企業家有張仁強、張載發、張載村、張伯華、張志雄、張錦泉、張宏明、張欣端、張萬東、李達生、張文偉等人,他們積極投身於祖國建設,在改革開放的大潮中乘風破浪,與時俱進,為祖國的繁榮、家鄉經濟的騰飛立下了功勳,他們同時繼承上輩的高尚遺風,熱愛家鄉、關心教育、無私奉獻,對捐贈教育、衛生等公益事業不遺餘力。
時人不識凌雲木,直待凌雲始道高。正如2008年6月在北京人民大會堂舉行的第五屆“十大中華經濟英才”頒獎大會中張仁強先生的獲獎理由所說:白手起家,永不言棄,在諸多行業自由切換,屢屢書寫商界傳奇,銘記師恩,情系中華。
張汝鰲先生
張汝鰲先生張汝鰲先生
張汝鰲(1906.2-1993.4),早年南渡新加坡,艱辛創業,創辦藝豐有限公司,事業逐漸發展,聲譽顯著,是上世紀20-30年代東肖華僑中極少數實力較為殷實的商行 ,是新加坡龍巖會館的創辦人之一,歷任多屆會長。1947年回鄉興建“藝豐樓”,占地約3.5畝,宏偉壯觀,蜚聲故里。張汝鰲先生始終心繫家鄉,鄉音未改,夢牽故里。他不但關愛桑梓親人,關心家鄉建設,熱心公益事業,修路鋪橋、護堤築壩、興修水利,還特別熱心教育事業。上世紀50年代,他不僅籌資建設溪連村上、下溪壩的兩座鋼筋水泥橋,獨資捐建東肖中學圖書室,還在溪連國小、溪連幼稚園的建設中留下了芳名,可以說對東中和溪小的發展功不可沒。張汝鰲先生熱心家鄉公益事業,贏得了家鄉人民的好評,堪稱為東肖鎮一代僑領。
張志西先生張志西先生
張志西先生
張志西(1910-1992),自小天資聰穎,博覽群書,因家境貧寒,年幼便做學徒,後往印尼謀生,從事進出口貿易和僑匯業務,為祖國爭取大量外匯做出貢獻。1956年張志西先生回國省親,先後捐資資助東肖中學、龍巖僑中、溪連國小及陳嘉庚紀念館等單位,是龍巖著名的愛國華僑,1962年在中南海受到了國務院副總理鄧子恢的接見。張志西先生熱心桑梓教育事業,捐資興學,廣獲好評,其仗義執言、樂善好施、正直無私、憂國憂民的優秀品質,獲得華僑和鄉親的擁戴。張志西先生長子張伯華秉其父志,不忘桑梓情,恩澤綿後人,於2004年捐資80萬元人民幣興建溪連國小綜合大樓“志西樓”,為家鄉的學子創造了良好的學習條件。
張華木先生
張華木先生張華木先生
張華木(1917年—2011),1937年遠渡南洋,成立公司經營百貨,開辦工廠生產膠鞋,並投巨資經營房地產,刻苦創業,誠信經商,事業有成。張華木先生為人謙和豁達,重諾守信,熱心公益,不忘桑梓,在龍巖三中、溪連國小創辦初期就留下了他樂捐巨資的芳名。1990年與五兄鎮江合捐10萬元在溪連國小設“五星樓張黃秋玉獎學金”,1997年發動海外鄉親捐資興建“思鄉樓”,2004年與張仁強先生合捐20萬元充實獎學金,2010年捐資50萬設“五星樓張品章公教育基金”。溪連村“五星樓”張灼林、張錦河、張振樹、張鎮江、張華木昆仲年少便遠渡重洋,一生輾轉,艱苦奮鬥,事業各自有成。他們胸懷祖國、憂國憂民、正直無私的樸素本質及不忘桑梓、樂善好施、熱心公益的美德義舉,有口皆碑,令人讚賞。是東肖鎮諸多旅外愛國僑胞中的典範。
張淑明女士張淑明女士
張淑明女士
張淑明(1920-2010),自小資質聰慧,嫻靜溫和,23歲與東肖榴坑村華僑黃英傑結為夫婦,相夫教子,勤儉持家,事業發達,兒孫滿堂,賢妻良母美譽內外。其先夫黃英傑創辦的新加坡“志英行 ”在上世紀30年代開始發展,在當時華僑商界中已有聲譽。黃英傑先生致富不忘桑梓,在東肖中學第一期建校中便捐贈巨資,1956年回鄉省親又熱誠捐建理化實驗室一座,對東肖中學的發展做出了貢獻。張淑明女士秉承家風,關心故里,對家鄉教育等公益事業極為熱心,在東肖中學教育基金及溪連國小的“思鄉樓”建設中留下了慈善的芳名。其子黃漢湘、黃漢臣等人繼續壯大家族產業,將“志英行”發展成為集團跨國公司,遍及五大洲。
張松聲先生
張松聲先生,出生於1932年,自小聰穎,勤奮好學,成績優異。1951年外出印尼謀生,當過學徒、店員直至經理,1960年獨自經商,經營當地土特產,1968年轉營工業,建紡織廠、橡膠和木材加工廠,事業逐步走向興旺發達,1963年回鄉建造樓房“振聲樓”,供其父母貽養天年,以盡孝道。張松聲先生富裕不忘家鄉的建設和發展,多次為溪連國小、龍巖三中捐資辦學,1989年為成立“東肖中學教育基金”捐資10萬元港幣,2000年捐資10萬元港幣支持溪連國小建設,對家鄉教育事業的發展做出了貢獻,頗得鄉親校友的讚譽。
張仁強先生
張仁強先生,1945年8月出生於印尼,為愛國僑胞張錦河先生之子。1960年隨父返鄉,就讀於東肖中學,後考取北京師範大學,1972年定居香港,經營針織、家具、絲花等工廠,後從事金融行業,事業逐漸發展,曾任龍巖旅港同鄉會會長。
張仁強先生秉其先輩遺風,關愛故里,熱心公益,先後為龍巖三中辦公大樓“錦河樓”、“維地圖書館”、 龍巖僑中“錦河圖書館”、龍巖僑史館、溪連村自來水工程、溪連幼稚園教學設施以及龍巖三中、溪連國小教育基金捐資數百萬元。此外,他還為“汶川”地震災區捐資100萬元,在北京師範大學捐資100萬元設立“錢瑗教育基金”,2008年被評為第五屆“十大中華經濟英才”特別獎。 張仁強先生從商不忘敬師,致富尤為重教,是尊師情深、愛國義重的港商楷模,其赤子之心,仁風義舉,令人稱頌。
張載村先生張載村先生
張載村先生
張載村先生,生於1948年,1951年赴印尼定居,在棉蘭完成中學教育,1965年返回北京升學,1967年回響號召去黑龍江省軍墾農場進行生產建設,1972年移居香港,先後經營工業貿易以及金融等行業,事業頗有建樹。曾任香港北京華僑聯合會副會長等職。張載村先生心繫桑梓、熱心公益,先後為龍巖師專、閩西特大洪災災區、溪連村自來水安裝工程、東肖鎮“愛鄉路”拓寬工程、希望國小及黑龍江省建三江“希望之光”輔助貧困學生基金會等捐款百餘萬元,其濃濃桑梓心,片片愛鄉情為家鄉人民所稱道。

百年校慶

龍巖溪連國小百年校慶邀請函
尊敬的鄉親、校友:
歲月如歌,春華秋實;薪火傳承,百年芳菲。
龍巖溪連國小
溪連國小創辦於1914年,至今已歷百年風雨砥礪,一百年櫛風沐雨,一百年弦歌悠揚,一百年薪火傳承,一百年翰墨飄香。學校的建設和發展離不開海內外鄉親校友的悉心關懷和無私奉獻,溪連國小“思鄉樓”、“志西樓”、“慶忠樓”建設,“教育基金”、“獎學金”的設立以及電腦、課桌、圖書的配備無不凝聚海外僑親校友的鼎力支持,赤子丹心,桑梓傳情。
一路弦歌化甘霖奇邁風光秀,萬千桃李沐東風溪小滿庭芳。為回顧百年芳華,挖掘文化內涵,展示輝煌成就,擴大社會影響,凝聚各方力量,共創美好未來,學校將本著“隆重、熱烈、儉樸、有序”的原則,暫定於2014年11月2日舉辦100周年校慶系列活動。目前,學校已經成立百年校慶籌委會,全面啟動包括校史編撰、校友聯絡、募捐資金等各項籌備工作。賓朋聚首,共襄盛典,我們熱忱歡迎海內外鄉親校友、社會各界人士屆時撥冗蒞臨,歡聚奇邁山下,暢敘桑梓深情,共謀發展前景,共鑄明日輝煌!我們也懇切希望僑親校友、各界人士一如既往支持學校建設,為校慶的圓滿成功獻計獻策、出錢出力。捐資助學施善舉,興學育人行美德;凝心聚力謀發展,揚帆奮進譜新篇。在母校百年壽辰到來之際,她召喚鄉親、校友們歸來為她祝壽,獻出一份力,傳遞一份愛,為她添磚加瓦,錦上添花。
赤子之心,殷殷之情,其愛真摯,其善廣延。溪連國小百年校慶籌委會衷心祝願海內外鄉親校友萬事如意、幸福安康、事業發達!
謹致邀請,敬祈蒞臨!
龍巖東肖溪連國小百年校慶籌委會
二〇一三年三月
2012年10月1日,省委常委、副省長張志南在市三屆政協副主席張秀娟、新羅區委書記王龍、區長廖德槐的陪同下蒞臨溪連國小調研規劃發展工作。他表示學校要充分利用僑鄉優勢,打造華僑文化特色。要充分利用文化區位優勢,凝聚力量,把學校規劃好,建設更加優美、更加和諧、更加幸福的校園。
百度春秋化甘霖奇邁風光秀,萬千桃李沐東風校園滿庭芳。一百年櫛風沐雨,一百年桑梓傳情,一百年薪火傳承,一百年翰墨飄香。在春天,播種希望;在秋天,收穫夢想!回顧過去,心潮澎湃;展望未來,豪情滿懷。我們堅信,通過全體師生的努力,溪連國小一定會在新的歷程中,凝心聚力,開拓奮進,為促進龍巖中心城市南翼發展創造條件。
地址:福建省龍巖市新羅區東肖鎮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