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家圈鄉

龍家圈鄉

龍家圈鄉現在已改為龍家圈街道,位於沂水縣城西郊,跋山水庫南岸,轄54個行政村,6.5萬口人,總面積94平方公里,耕地面積4.6萬畝,森林覆蓋率30%,平均海拔109米,地勢北高南低,主要河流是沂河,屬暖溫帶季風氣候區,年平均氣溫12.3℃,極端最高氣溫35℃,無霜期為195-210天。2004年實現工農業總產值17.7億元,完成財政收入1122.6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達到3165元。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龍家圈鄉
  • 行政區類別:鄉
  • 所屬地區:沂水縣
  • 面積:93.1平方公里
概況,沿革,旅遊資源,產業發展,科技示範園,產業結構調整,

概況

龍家圈街道位於沂水縣城西郊,轄54個行政村,66個自然村,6.5萬口人,總面積93.5平方公里,耕地面積4.6萬畝,森林覆蓋率30%,平均海拔109米,地勢北高南低,主要河流是沂河,屬暖溫帶季風氣候區,年平均氣溫12.3℃,極端最高氣溫35℃,無霜期為195-210天。2002年,全鄉實現GDP1.79億元,財政總收入達到944.6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達到2700元。境內有沂水一中、四中、沂水捲菸廠等近10家省、市屬企事業單位,兗石路、沂界路、龍張路貫穿全鄉,村村通公路。電力通訊發達,擁有農電所、變電站各一處,電信分局2處,新上ADSL寬頻網,2002年全鄉用電量達1.19億千瓦時,程控電話安裝量達到9000部;設國中兩處,國小14處,衛生院2處,村衛生室30處,擁有各類餐廳(館)26處,餐飲服務業發達。境內資源豐富,黃沙鉀長石、矽酸岩儲量大。旅遊景點主要有靈泉寺森林公園、沂河水上公園、跋山水庫等。

沿革

龍家圈鄉原屬黃山公社,1985年9月成立龍家圈鄉,2001年與原柴山鄉合併至今。

旅遊資源

泉山國家森林公園旅遊風景區
距縣城15公里,規劃面積180公頃,緊鄰全省第三大水庫——跋山水庫。景區群山環繞,自然環境原始生態,懸崖峭壁聳立,數百年蒼松疊翠,溪流潺潺。靈泉古寺、千年古銀杏、佛教塔林、宋代九龍碑、靈泉湖、雄師崖、觀音洞、韓湘洞、朝陽洞、五大夫松、飛來石、靈山隱士等景觀將千年歷史積澱於大自然的懷抱,並流傳著許多美麗動人的傳說。
靈泉寺
因寺內靈泉而得名的千年古寺靈泉寺,又名上院寺、上岩寺、上元寺,是景區內的人文主體景觀。該寺坐落於山岩深處的北山坡,寺院坐北朝南,隱於古銀杏樹蔭之中。始建於唐貞觀年間,歷經唐、宋、元、明、清五個朝代,期間曾大規模重建5次,規模恢弘,殿宇林立,佛塔高聳,盛極一時。清朝以後衰敗於戰亂,佛像和敕封的雕龍碑被毀,經籍文物流失,寺院建築所剩無幾。改革開放後,沂河林場對靈泉寺景區進行了初步恢復整修。風景區內5株唐植古銀杏樹茂密參天,其中被稱為“神州第二銀杏雄株”的銀杏樹,高35米,胸圍6.9米,據專家考證,該銀杏樹已有兩千多年歷史。
五百羅漢堂
是全國僅有的一處水上五百羅漢堂。堂內牆壁上雕刻著相貌各異、栩栩如生的五百羅漢。就其外貌看,有長者、少者、學者、書生、貧民、小販、頑童等,千姿百態,妙趣橫生,為當時社會生活的真實寫照。有些長手羅漢,長腳羅漢等形象,則是民間傳說故事的再現。
前埠子遺址
為新石器、漢代文化遺址,位於縣城西南約3公里前埠子村西南。遺址地勢略高,北為民舍,東南為耕田,西依小河。1988年公布為縣級文物保護單位。
後金雞埠王墳
位於縣城西部13公里後金雞埠村西500米處。“王墳”西靠山嶺,東、西、南三面為平原。墓封土高2米,周長48米。有漢畫像石,為東漢墓葬,已列為第一批縣級文物保護單位。
玄天上帝閣
位於縣城西北20公里的柴山村南偏西一低洼處,清雍正十二年(1734年)建造。為雙層,底為石砌拱門,二層為閣室。高15米,南北長10米,寬6米,磚牆木架結構。拱門上楣刻有“玄天上帝”四字。閣內牆上有壁畫,已脫落難辨。被列為縣級文物保護單位。

產業發展

鎮政府大樓農業通過大力調整產業結構,已形成林果、烤菸、桑蠶、蔬菜、花卉、中藥村六大高效經濟帶,糧食作物主要以小麥、玉米為主,糧經作物之比4:6;畜牧業已形成3個肉牛小區、四個養豬小區和四個養雞小區,專業村12個,存欄量牛1200頭、豬1.2萬頭、雞28萬隻;
水產業以網箱養魚、庫塘養藕、淺水養鵝鴨為主,形成南黃家莊、前萬、東李、營盤四個水產養殖專業村,發展網箱7300箱,藕塘200畝,鵝鴨1.2萬隻。民營經濟蓬勃發展,建成了鄉民營工業園、魯洲工業園及新興個體企業工業園三大經貿園區,全鄉民營企業及工商戶發展到2500家,正常納稅戶700家,形成食品、布鞋、油頂、建築建材、化工五大支柱產業,擁有魯洲食品集團、建築公司、興龍開發公司、魯奈鞋業公司、滙豐糖果廠等十多家骨幹企業,其中,國內大型食品生產企業魯洲食品集團,主要產品有功能性生物糖源、麥芽糊精、山梨醇、全糖粉、糖果等,是目前國內澱粉糖生產規模最大、市場占有率最高的企業集團;已有魯洲集團高麥芽糖漿、麥芽糊精、蛋白粉,興隆食品廠冷凍冬粉,合興制釘廠針釘等產品打入國際市場。小城鎮建設全面發展,共開發了沂蒙路、龍港路、文化路等九條街道,建成了興龍小區、魯洲公寓、龍家圈小區三大住宅區,形成了“五縱四橫”的開發格局;加大招商引資力度,在全面落實縣裡優惠政策的同時,從土地、稅費等方面制定更優惠的政策,凡固定資產投資在2000萬元以上的,無償提供土地10畝,使用期限30-50年,10畝以外部分,按最低限價收費,固定資產投資在5000萬元以上的,無償提供土地20畝,過億元的項目,用地政策當面協商,對招商引資引薦人按引進企業所得稅金鄉財政所得部分的5-10%連續五年給予獎勵;鄉駐地和經貿園區以其優美的環境、優良的設施、優惠的政策不斷吸引企業入園經營,成為全鄉最亮麗的經濟成長點。2002年被評為省級社會創安先進單位,市級民營經濟明星鄉鎮、計畫生育先進鄉鎮、信訪工作先進鄉鎮、花園式單位,縣級兩個文明建設先進鄉鎮。
龍家圈鄉龍家圈鄉

科技示範園

為加快農業結構調整步伐,轉變領導方法和工作方式,強化政府服務功能,走“領著民眾乾,乾給民眾看”的路子,龍家圈鄉在馬荒窪建成科技示範園一處,規劃面積1000畝,現已 開發500畝。
龍家圈鄉龍家圈鄉
在創辦經營中,以推廣科技、引進技術、示範服務為宗旨,以林果新品種繁育為主,由鄉4名專業技術人員管理經營,本著“以園養園”的原則,在取得良好效益的同時,將收入再投入到發展中,逐漸擴大示範園的規模,使其向高標準、高效益、規模化發展,走滾動發展的路子。現已
建成草莓大棚、果品大棚、苗木培育、蔬菜種植、優良品種選育等五大示範區。共育各類苗木300畝,年產250萬株,其中經濟苗木150畝,楊樹苗110畝;火炬花椒刺槐棉槐等上山苗40畝,容器育苗70萬袋。推廣引進楊樹新品南抗、108等各類苗木新品種12種。
現示範園已初具規模,經濟效益連年提高,示範園在吸引民眾,擴大規模的同時,提高了全鄉農民致富的科技含量,加快了良種、新技術的普及推廣,促進了全鄉優質、高效農業的發展。

產業結構調整

近年來,龍家圈鄉以增加農民收入為根本出發點,大力調整農業產業結構,發展“三高”農業,農業綜合效益明顯提高。
全鄉農業生產布局
西部丘陵地區實行近抓黃煙,遠抓林果;跋山水庫庫區及沂河沿線搞好水產養殖;東部平原地帶發揮土質肥沃、水源充足的有利條件,大力發展瓜菜、蠶桑、葡萄生產,在全鄉迅速形成“三高”農業優勢。
專業村建設
在全鄉培植建設15個專業村,具體情況是:港埠口蔬菜專業村,馬池水草莓專業村,寨里粉皮、粉條加工生產專業村,後馬荒花卉專業村,北月莊、甘河葡萄專業村,後金雞養雞專業村,柳泉廢紙收購加工專業村,小匡莊運輸專業村,西大埠嶺蠶桑專業村,南套黃煙專業村,西草溝蛋雞生產專業村,崮安中藥材生產專業村,南黃家莊水產養殖專業村。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