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井縣

龍井縣

龍井市位於吉林省東南部。東經128°54′-129°48′,北緯42°21′-43°24′。東南隔圖們江與朝鮮相望(邊境線142.5千米),西與和龍市、安圖縣為鄰,北與敦化市、汪清縣相連。總面積2592平方千米。總人口25萬人(2004年)。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龍井縣
  • 別名:龍井市
  • 行政區類別:縣區級
  • 所屬地區:中國東北
  • 政府駐地朝陽川鎮老頭溝鎮
  • 電話區號:0433
  • 郵政區碼:133000
  • 地理位置:吉林省東南部
  • 面積:2592平方千米
  • 氣候條件:中溫帶季風氣候
  • 機場:延吉機場
  • 火車站:龍井站
  • 車牌代碼:吉H
建置沿革,地理位置,行政區劃,區劃詳情,區劃沿革,地名由來,

建置沿革

19世紀末,朝鮮移民張仁碩、朴仁彥在今龍井市龍井街與六道河路交叉路口西北方向30米處發現了一眼古井,井水清涼甘甜,移民們便在井邊立了“桔槔”,即“龍吊桶”。後來六道溝人把本村取名為“龍井村”。
1913年設延吉縣,隸延吉道
1945年11月20日,成立延邊地區行政督察專員公署龍井為公署駐地;成立延吉縣政府,隸屬於延邊地區。1946年1月,延吉縣隸屬於吉遼省吉東分省。1946年7月,吉東分省撤銷,延吉縣劃歸新組建的吉東專區。1947年2月15日,將吉東專區劃出延吉等4個縣,組成延邊專區。9月25日。由吉敦、延邊兩個專區的8個縣重新組成吉東專區。
1948年3月,吉林省政府由延吉街遷至吉林市,將吉東專區改為延邊專區。1949年4月,延吉縣政府更名為延吉縣人民政府。1950年10月,延吉縣人民政府駐地從延吉市遷往龍井市(區級市)。
1952年9月3日,延邊朝鮮族自治區成立,延吉縣歸延邊朝鮮族自治區管轄。1953年,將延吉市從延吉縣劃出,設立縣級延吉市。1955年12月,召開延邊朝鮮族自治州第一屆人民代表大會第二次會議,延邊朝鮮族自治州正式成立,自治州人民委員會駐延吉市,延吉縣歸自治州管轄。1965年4月,將圖們鎮劃出設立縣級圖們市,歸延邊朝鮮族自治州管轄。
1983年3月24日,因延吉縣與延吉市同名,經國務院批准,延吉縣更名為龍井縣,縣人民政府駐六道溝,即龍井鎮。
1988年6月14日,吉林省人民政府吉政函[1988]111號檔案通知:民政部1988年5月25日(民[1988]行批5號)檔案批覆,經國務院批准,同意撤銷龍井縣,設立龍井市(縣級),以原龍井縣行政區域為龍井市的行政區域。新設立的龍井市仍由延邊朝鮮族自治州管轄。

地理位置

龍井市位於吉林省東南部。東經128°54′-129°48′,北緯42°21′-43°24′。東南隔圖們江與朝鮮相望(邊境線142.5千米),西與和龍市、安圖縣為鄰,北與敦化市、汪清縣相連。總面積2592平方千米。總人口25萬人(2004年)。

行政區劃

區劃詳情

全市轄2個街道、6個鎮、2個鄉:安民街道龍門街道開山屯鎮朝陽川鎮老頭溝鎮三合鎮東盛涌鎮智新鎮德新鄉、白金鄉。

區劃沿革

1945年8月下旬,設立臨時延吉縣政府,行政區劃沿用街村制。將和龍縣勇化村劃分出勇新村,歸延吉縣管轄。11月,成立延吉縣民主政府,隸屬於吉合區行政委員會延邊地區。駐延吉街,將延吉街劃歸延吉縣管轄。延吉縣轄4個市、18個區,區下設鄉。4個市是:延吉、龍井圖們、明月。
1948年5月,將縣內各區政府改為區公所
1949年4月,縣內各市政府和區公所改稱為市、區人民政府。6月,將明月市、風寧(亮兵區)、福興區劃歸安圖縣管轄。
1950年9月,將縣內16個區名稱改為按序數排列。1950年10月,延吉縣人民政府駐地從延吉市遷往龍井市(區級市),至今。
1953年5月4日,經中央人民政府批准,設立延吉市(縣級),將延吉市從延吉縣劃出,單建縣級市,新設立的延吉市仍由延邊朝鮮族自治區管轄。
1955年4月,將延吉市管轄的長白、東光、興安等3個鄉歸劃延吉縣管轄。7月,將延吉縣16個區的序數排列稱呼恢復原地名稱呼,11月,又將長白、東光、興安3個鄉劃歸吉延市管轄。
1956年3月,延吉縣人民政府更名為延吉縣人民委員會。將全縣2個市、16個區劃分為6個鎮、38個鄉。4月,將鄉、鎮人民政府改為人民委員會。
1958年4月,將全縣6個鎮、38個鄉調整為5個鎮38個鄉。8月,首先在東盛涌鄉成立了延吉縣第一個人民公社。9月,全縣5個鎮、18個鄉重新組合成立了18個人民公社。10月12日,將依蘭、煙集、長安等公社劃歸延吉市管轄。11月,將石門公社劃歸安圖縣管轄。
1964年7月,將延吉市依蘭、煙集、長安等公社又劃歸延吉縣管轄。11月,將縣內鎮、公社改稱為公社、鎮人民委員會
1965年4月,將圖們鎮劃出單建縣級市,歸延邊朝鮮族自治州管轄。
1968年1月,撤銷延吉縣人民委員會,成立延吉縣革命委員會。同年,縣內5個鎮、21個社先後成立革命委員會。
1969年6月,將月晴公社劃歸圖們市管轄。1979年12月,延吉縣轄5個鎮、20個公社;218個生產大隊,1221個生產小隊。
1980年9月,將縣內鎮、社革命委員會分別改稱為鎮人民政府和公社管理委員會。10月,撤銷延吉縣革命委員會,成立延吉縣人民政府。
1982年12月,將煙集鄉和長安鄉的河龍村劃歸延吉市管轄,長安鄉的碧水村劃歸圖們市管轄。
1983年6月至10月,龍井縣先後將19個公社改稱為鄉,成立鄉人民政府,大隊全部改稱為村民委員會。
1984年11月,將長安、三合兩鄉改為鎮。全縣轄7個鎮、17個鄉。
1988年2月3日,經吉林省人民政府批准,撤銷龍井縣的朝陽鄉,將其管轄區域併入朝陽川鎮;撤銷龍井縣的光開鄉,將其管轄區域併入開山屯鎮。4月2日,將長安鎮、依蘭鄉分別劃給圖們市、延吉市管轄。
1988年7月28日,經吉林省人民政府批准,撤銷龍井市的龍井鎮,設立吉勝、安民、龍門、河西四個街道辦事處。
1991年11月30日,經吉林省人民政府批准,將龍井市三道灣鄉和八道鄉的勞動、五鳳兩村劃歸延吉市管轄。
1992年11月21日,經吉林省人民政府批准,撤銷龍井市東盛涌鄉、銅佛鄉,設立東盛涌鎮、銅佛鎮。
1993年10月12日,經吉林省人民政府批准,撤銷龍井市八道鄉,設立八道鎮。1993年11月3日,經吉林省人民政府批准,龍井市銅佛鎮更名為銅佛寺鎮。
1994年11月14日,經吉林省人民政府批准,撤銷龍井市智新鄉、太陽鄉,設立智新鎮、太陽鎮。
1995年12月,龍井市轄4個街道辦事處、10個鎮、7個鄉;110個居民委員會、178個村民委員會:安民街道、吉勝街道、龍門街道河西街道朝陽川鎮開山屯鎮老頭溝鎮天寶山鎮、三合鎮、智新鎮、銅佛寺鎮、太陽鎮、八道鎮、東盛涌鎮、光新鄉、石井鄉、德新鄉、富裕鄉、白金鄉、勇新鄉、細鱗河鄉
1998年9月3日,經吉林省人民政府批准,龍井市撤銷石井鄉,將其所轄行政區域劃歸東盛涌鎮管轄;撤銷天寶山鎮,將其所轄區域劃歸老頭溝鎮管轄。龍井市轄4個街道辦事處、9個鎮、6個鄉。
1999年12月13日,經吉林省人民政府批准,龍井市撤銷富裕鄉、勇新鄉,將其所轄行政區域劃歸三合鎮、光新鄉、白金鄉管轄。龍井市轄4個街道辦事處、9個鎮、4個鄉。
2000年,龍井市轄4個街道、9個鎮、4個鄉。 根據第五次人口普查數據:全市總人口261551人,其中:安民街道24229人、吉勝街道20864人、龍門街道23087人、河西街道22931人、開山屯鎮27170人、朝陽川鎮38097人、老頭溝鎮23488人、三合鎮5957人、東盛涌鎮18328人、銅佛寺鎮11120人、八道鎮5625人、智新鎮4052人、太陽鎮9320人、德新鄉6812人、光新鄉12118人、白金鄉2496人、細鱗河鄉5857。
2001年9月21日,經吉林省人民政府批准,撤銷龍井市細鱗河鄉和銅佛寺鎮,將其行政區域劃歸老頭構鎮管轄,撤銷光新鄉,將其行政區域劃歸智新鎮管轄,撤銷八道鎮和太陽鎮,將其行政區域劃歸朝陽川鎮管轄,撤銷吉勝、河西街道辦事處,將其分別劃歸安民、龍門街道辦事處管轄。
2002年底,龍井市轄2個街道、6個鎮、2個鄉,總人口25.7萬,其中非農業人口14.3萬;朝鮮族占67.3%。
2003年底,龍井市轄2個街道、6個鎮、2個鄉:安民街道龍門街道;朝陽川鎮、開山屯鎮老頭溝鎮、三合鎮、東盛涌鎮智新鎮;德新鄉、白金鄉,共有170個行政村。龍井市面積2591平方千米,總戶數為84308戶,總人口253481人,其中非農業人口14.07萬人,占總人口的55.5%,朝鮮族人口168931人,占總人口的66.6%。

地名由來

龍井縣名稱的由來,相傳起源於鎮中心的一棵百年柳樹下 的一口古泉井。龍井縣的龍井鎮,是一座古老而清秀的小城 鎮,座落在梅蘭江畔。傳說在一百多年前,這裡是一馬平川, 因缺少飲水,住戶寥寥無幾,後來此地自天上掉下一條龍, 就在龍掉落之處,出了一口井,井水清涼甘甜。此後,這 里解決了飲水的困難,人們從四面八方紛紛移居於此,為了 紀念這眼古井,便把這裡取名為龍井。龍井名稱由來的另種說法:相傳在很久以前,這裡是樹木繁茂,野草叢生的荒蕪地區,後來朝鮮族農民張仁碩,朴允彥兩戶人家移居到這裡開荒耕種。初來此時,發現有一口井,便修改飲用,由於泉並很深,為了便於提水,便架起吊架,朝鮮族稱其為龍.吊井,由此而得名為龍井。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