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長城烽火台

齊長城烽火台,坐落在青島市黃島區於家河村東北的海邊上。整個烽火台通體由灰色花崗岩石砌築。烽火台高22米,占地3571平方米,由寬、長各12米左右、高6米左右的“方形烽火台”,和由寬大石階長達48米的“烽火台通道”,及其兩側各厚達 0.55米左右的“烽火台通道牆體”三部分組成。 通道牆體一排排牆垛口和烽火台頂部上的方形牆垛口,構成了古代海防邊關上的一座城堡要塞。 通過烽火台3米高的拱形大門洞和樓梯到二層可抵達烽火台頂。在此向東南方向,可望到環繞膠州灣的青島、黃島、薛家島及其環繞的遼闊海面、港口和灘涂;向西北方向,可望及小珠山,黃島新城。在此小憩,發懷古幽情,嘆滄桑巨變,別感愜意。站在烽火台上,東望大海,煙波浩淼,心曠神怡

基本介紹

齊長城烽火台,齊長城,齊長城的作用,青島市黃島區境內的齊長城,

齊長城烽火台

齊長城老龍頭是青島市觀光旅遊的一大景點。
2001年6月25日,國務院公布,齊長城遺址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早在二千五百多年前,春秋戰國時期齊國修築的“中國最古老的長城”、西起山東長清縣,綿延 309.45公里,東入黃海海岸邊的黃島於家河村。
青島市開發區管委(黃島區政府)於1999年,投巨資在齊長城入海處的遺址上重建了“齊長城烽火台”。
齊長城烽火台齊長城烽火台

齊長城

在長期頻繁的戰爭實踐中,齊人或從防敵禦敵功能得到啟示,萌發了建築不是周圈封閉式的城牆聯想,在平地築起與障水毫不相干的高大夯築土牆。其動機已不是為了障水,而是為了禦敵。長城於是產生。  齊長城於春秋齊桓公時期開始修筑西段,至遲在魯襄公十八年(公元前555年)業已完成,前後共修建了一百餘年(約公元前685—555年)。長城亦由西向東漸修,長清以西的板築長城牆當為最早所建,後接山嶺漸修至博山以西,至春秋中葉完成西段長城修築。戰國初期齊威王時又接博山段長城,始向東續修,齊宣王時方將長城修至海濱,最後完成數條長城修築。東段長城共修築了七十餘年(公元前356—284年)。  齊長城經春秋戰國近一百七十餘年的艱苦努力,使一千餘華里的長城東西銜接,終於完成了齊國南境國防線的長城建設。
齊長城齊長城

齊長城的作用

長城是我國古代早期的一項軍事防禦工程,春秋戰國時期為適應諸侯國爭奪戰爭的需要而修築。主要是從軍事防禦需要考慮和組織實施的。齊長城的疆域又不限此界,僅以此為守界;即戰時自防守於此,利時又可以以此界進攻盡取它國之地,即所謂能攻易守。這從春秋戰國時期齊國曾多次越過長城攻侵它國的實例得以證之。  從齊長城的建築結構上多設烽火台、防門、關塞、關卡等設施上分析,也主要從軍事用途上考慮的。此設計可以做到戰時能及時發出信號,也能做到出入便利,易守難攻,使齊國南部長達千餘里的國防線連片成為一體。這於當時楚築方城,燕、趙、魏諸國分段築城的情況迥然有別,這不能不說是二千五百年前我國軍事防衛設施上的一大奇蹟,充分說明當時齊國科學技術的進步和勞動人民的聰慧才能,這也與春秋戰國時期在齊國曾出現管仲、孫武田穰苴孫臏等一批著名的軍事家有關。齊長城的修築在春秋戰國時期防魯備楚及爭霸稱雄的戰爭中發揮了重要的軍事作用,使齊國在長達五百餘年的動盪戰亂中立於不敗之地,脅魯楚,伐燕趙,攻衛宋,爭首霸,取七雄,成為泱泱大國。
為了發揮齊長城的軍事防禦作用,在依山藉助泰沂山系地利的科學設計中也得到了充分體現。泰沂山系有一條東西綿延近二百里的山脊線上。在長城的設計中也充分考慮到利用泰沂山脈天然屏障的地理特點,貫徹了“夫地形者,兵之助也”的軍事思想。因山系溝谷切割,峰頂岩坡峭拔,陡險異常,在當時以車戰為主的戰爭中,無需在此處再修築城牆,所以在調查時不少山系頂峰地段無城牆殘跡,這樣即起到了防衛作用,又節省了大量的人力物力。但在低谷河流平坦地段均設防嚴固,在谷地盡頭修築長城,可以拒敵國門以外。
齊長城充分利用泰沂山脈自然山勢的設計,不僅充分體現了“齊陵堤防,必處其而右背之”的軍事原則,也節約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充分顯示了當時齊國科學的先進和體現軍事防禦這一軍事主導戰略意圖。  計如此龐大的工程絕非易事,需要精心計算,通盤考慮。但組織實施此項浩繁的工程更為不易,需要長時間人力物力的協調組織,配合施工方可完成。能設計此項工程沒有先進的科學技術不行,能完成工程建築沒有雄厚的經濟基礎也是不可能的。於此體現了齊國綜合國力的強盛和經濟基礎的雄厚,也反映出東方大國的氣勢雄風。正如司馬氏所言:“洋哉,固大國之風也”。
齊長城隨著秦統一戰爭的開始和齊楚相續被秦所滅,失去了軍事上的防禦作用,但做為春秋戰國時期強盛齊國的見證和我國最早的長城遺蹟,其意義已經載入史冊。如今這裡成為一處人文景觀,旅遊觀光的好去處。

青島市黃島區境內的齊長城

從黃島區與膠南市交界的紮營山入境,至黃島區於家河東北側入海。全長15800米,歷經62座山,遺址尚存10450米,占黃島區境內齊長城總長數的66.1%。齊長城西起山東省長清區古濟水河畔的鉅防。"橫跨泰山,綿地千里",途經萊蕪等18個市(縣、區),於今青島市黃島區小珠山於家河直達黃海,全長618893米,史稱千里齊長城,其中保存最好的齊國萊蕪段57832米。
黃島區境內的齊長城有三段已採取了保護措施。  一是小珠山西峰腳下的西峰關,在其遺址上用石砌成300多米的長城,重現了當年齊長城的“緣崗峙崇觀,跨谷絕驚虹”壯觀景象,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王光英題寫了“西峰關”三個大字;  二是在入海處修建了高22米,占地3571平方米的齊長城烽火台。站在烽火台上,東望大海,煙波浩淼,成為黃島區觀光旅遊的一大景點。為此,新華社專門刊發了修建齊長城“老龍頭”的照片;  三是在首批區級文物保護單位的徐山石屋,立有“市級文物保護單位——齊長城遺址”石碑一座。2001年6月25日,國務院公布,齊長城遺址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如今,這三處遺址成為來黃島觀光旅遊人們必去的景點。
黃島區內的齊長城黃島區內的齊長城
烽火台又稱烽燧,俗稱烽堠、煙墩、墩台。古時用於點燃煙火傳遞重要訊息的高台,系古代重要軍事防禦設施,是為防止敵人入侵而建的,遇有敵情發生,則白天施煙,夜間點火,台台相連,傳遞訊息。是最古老但行之有效的訊息傳遞方式。“烽火”,古代邊防報警的兩種信號,白天放煙叫“燧”,夜間舉火叫“烽”。
烽火台的形狀因時因地而不同,大體為方、圓兩種。
烽火台的建築早於長城,但自長城出現後,長城沿線的烽火台便與長城密切結為一體,成為長城防禦體系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有的甚至就建在長城上,特別是漢代,朝廷非常重視烽火台的建築。
烽火,也叫烽燧,是古代軍情報警的一種措施,即敵人白天侵犯時就燃煙(燧),夜間來犯就點火(烽)以可見的煙氣和光亮向各方與上級報警。烽火台在漢代稱作烽堠(烽候)、亭燧,唐宋稱作烽台,並把“烽燧”一詞也引申為烽火台,明代則一般稱作煙墩或墩台(西北明代墩台,大的還有禦敵之功能,小的則只有?t望而無點烽火之功能)。烽火台一般相距10里左右,明代也有距離5里左右的,守台士兵發現敵人來犯時,立即於台上燃起烽火,鄰台見到後依樣隨之,這樣敵情便可迅速傳遞到軍事中樞部門。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