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謀甲

齊謀甲

1933年生,15歲時因華北天花防疫上的突出貢獻,被評為勞動模範。1952年,參加抗美援朝反細菌戰,榮獲朝鮮功勞勳章。1956年在青黴素的工業生產方面做出突出貢獻。文革後期得到提升,出任國家醫藥管理局局長。對中國醫藥業做出巨大貢獻。1994年卸任。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齊謀甲
  • 國籍:中國
  • 出生地:河北高陽
  • 職業:國家醫藥管理局局長
  • 畢業院校:北京大學
  • 主要成就:1958年改革青黴素工業生產
    1982年任國家醫藥管理局局長
簡介,學習,立功,建廠,文革,重任,家庭,

簡介

齊謀甲,1933年生,河北高陽人。曾任晉察冀軍區新華製藥廠、華北軍區防疫處技術員。1951年起,先後入衛生部生物製品人員訓練班、北京大學醫學院生物化學進修班學習。1953年加入中國共產黨。1954年赴蘇聯莫斯科製藥廠實習。1956年後,歷任華北製藥廠車間主任、總工程師、副廠長,燃料化學工業部、石油化學工業部、化學工業部醫藥局負責人,國家醫藥管理總局副局長,國家醫藥管理局局長。中共十三大代表。
齊謀甲齊謀甲

學習

1933年3月1日,齊謀甲出生於河北高陽縣龐家左村一戶貧寒的農民家庭。不久,日軍入侵。父親參加了八路軍,他隨母親艱難度日。直到11歲,齊謀甲才上了八路軍辦的抗日國小。他白天在野外上課,晚上把書藏起來,行軍、轉移。儘管如此,只用兩年時間就學完了初小和高小的全部課程。不久,晉察冀抗日根據地一所培養幹部的中學招生,這給齊謀甲的成長帶來了契機,但考生必須年滿16歲。只有13歲的齊謀甲在兩千多名考生中脫穎而出,名列第18名,被破格錄取為該校甲等公費生。半年後,齊謀甲轉入聶榮臻領導的部隊,隨後又進入晉察冀軍區白求恩醫科大學。從白求恩醫科大學調劑班畢業的他,一心只想上前線打仗。但由於年歲小、個子矮,而被分配到軍區的新華製藥廠。以後,他又成為華北軍區衛生材料廠、軍區防疫處的技術員。
齊謀甲齊謀甲

立功

1948年冬,一場大面積的天花傳播於華北。上級指示齊謀甲所在的華北軍區防疫處火速趕製大批牛痘疫苗。當時,制牛痘苗沒有技術問題。關鍵是把疫苗人工封裝到毛細玻璃管里速度慢,最快每人每天只能封裝600支,遠遠不能滿足消滅大範圍疫情的急需。疫情緊迫,刻不容緩。軍區防疫處的少年技術員齊謀甲琢磨出一個主意:如果用抽氣機將玻璃管抽成真空,然後靠空氣壓力封裝疫苗。唯一的一台抽氣機找來了,但又銹又破,是台報廢的舊機器,機械修理的門外漢齊謀甲和一位木匠師傅負責改裝這架抽氣機。找不到有關機器構造的書,他就在抽氣機面前走來走去,端詳這個怪物。經過15天65次的拆卸、加工、調試,硬是用土方法讓抽氣機起死回生。一經試驗,只用5個人便可2小時封裝16000支,大批大批的疫苗按期趕送到了疫區,疫情很快被撲滅了。當時的人民日報以《一架破抽氣機的復活》對齊謀甲的事跡進行了報導。由於貢獻突出,齊謀甲被評為勞動模範和人民功臣。這一年他剛15歲。
齊謀甲齊謀甲
1949年秋,齊謀甲隨部隊調入北京,來到衛生部生物製品研究所。年僅16歲的他,既是軍代表,又是抗菌素技術員。一個難題擺在他面前:每年夏天,青黴素生產因空氣炎熱潮濕而出現大量染菌,連續四五個月要停產,所里一些高級技術人員對此束手無策,並聲稱,中國短時間內根本不可能解決染菌難題。在實驗了書中所有辦法遭到失敗後,苦思冥想中想到:石棉板既然能除去液體中的細菌,是否也能清除空氣中的細菌。他的構想被視為荒謬。齊謀甲不懼壓力,夜以繼日,反覆進行實驗,終於成功地創造出“石棉板過濾空氣法”。齊謀甲這一創造發明,使他成為北京市勞動模範,並作為全國優秀科技工作者代表,榮登中國新民主主義青年團第二次全國代表大會的講台。當時,《中國青年》雜誌刊登了著名作家袁鷹撰寫的文章《一個十四歲的小兵怎樣成長為科技工作者》,讚譽齊謀甲。1952年,齊謀甲參加了抗美援朝反細菌戰,並榮獲一枚朝鮮功勞勳章。

建廠

解放後,齊謀甲來到北京生物製品研究所,從事青黴素研製工作,當時青黴素年產量只有幾百克。1951年,上海建成了能生產抗生素的上藥三廠,當時年產量也只有幾十公斤,遠遠不能滿足人民醫療和抗美援朝戰爭的需要,而進口渠道又被美帝國封鎖。因此,“一五”期間,國家把發展抗生素生產列為醫藥戰略重點,作為國家156項重點建設項目之一,投資7000餘萬元的華北製藥廠,就在1953年開始籌建了。
1954年,齊謀甲調來華藥籌備處不久後赴蘇學習。1956年回國後以專家身份投入華北製藥廠的創建工作,並任101車間主任。他潛心熟悉設備安裝,鑽研工藝流程,為後來指揮生產打下了基礎。1958年6月3日,青黴素率先投產了。當時的動力供應還不正常,曾出現停電、停氣的情況,但工人們堅守崗位,認真操作,排除故障,保證了投產的順利進行。為了事業,齊謀甲整天吃住在車間,儘管與生活區相距不過百米,但他一周也難得回幾次家。 艱難困苦,玉汝於成。投產成功後,發酵單位大大超過了設計指標。這一成績,得到了蘇聯專家的讚賞。

文革

1958年前後,在華北製藥廠擔任101車間主任的齊謀甲,提出“民主選舉,輪流坐莊”的班組長民主選舉方式,齊謀甲把它付諸實踐,大大激發了職工工作熱情,提高了生產效率。其他車間和兄弟單位紛紛學習、仿效,在當地引起強烈震動。當時,正值反“右傾”運動,廠里來了位思想極左的領導,對齊謀甲的這一超前而又先進的管理模式極端不滿,說他違背黨管(選拔)幹部的原則,給他扣上“右傾”的帽子,齊謀甲第一次被撤銷了黨內外一切職務,但由於他在技術上的無可替代性,也第一次成為沒有主任頭銜的“車間主任”,依然領導101車間。
1966年,“文化大革命”爆發。時任華北製藥廠副廠長兼總工程師的齊謀甲被黨中央派往“清華工作組”。不久毛澤東的《我的一張大字報》發表,學校工作組被撤銷,齊謀甲回到華北製藥廠重新擔任副廠長。當時,廠內“兩派”鬥爭激烈。為穩定形勢,發展生產,齊謀甲憑自己的威望,在調解“兩派”鬥爭中作了不少努力。隨著“文化大革命”事態的升級,“文攻武衛”被中央“文革”領導小組且肯定,極力反對“武鬥”的齊謀甲終於被打成反動學術權威,再次蒙冤受難。後來由於國內形勢的變化,造反派迫於壓力,終於給齊謀甲“平反”,將他安排到廠內第七生產小組擔任副組長。1972年,為了發揚國際主義精神支持越南的抗美鬥爭。中國政府向越南提供了多項援助,其中包括一座抗菌素生產廠,並決定向越南派出抗菌素專家組。齊謀甲擔此重任,出任專家組組長。

重任

1973年,從越南歸國的齊謀甲被調到了國家燃化部煉化組工作。不久齊謀甲被任命為燃化部醫藥局局長。1978年,國家醫藥管理總局成立,齊謀甲被任命為國家醫藥管理總局黨組副書記、副局長。1982年底至1983年初,繼楊壽山胡昭衡之後,出任國家醫藥管理局局長,直至1994年卸任。
齊謀甲上任伊始,中國醫藥行業生產落後,缺醫少藥。青黴素在當時的農村也很少見到,即便是大、中城市也經常缺貨,不能保證正常供應。齊謀甲抓住改革這一歷史機遇,在當時的歷史條件下,對全國的醫藥生產經營進行了大刀闊斧的改革、調整,以倡導科技、更新產品、改造生產技術為突破口,使中國的藥品生產經營走上了高速發展的軌道。他一直強調按醫藥特殊性辦事,基於這個認識,齊謀甲提出建立醫藥責任市場的觀點,力主實行醫藥專營,從生產、商業批發、使用三個環節層層把關,形成一個“責任鏈”,實行“閉環式”封閉性管理,把假劣藥品堵在外面,使其不能進入市場,無法銷售。同時,他很早提出,中國也應對藥品實行處方和非處方用藥的分類管理,處方用藥不能濫做廣告、隨便出售。

家庭

夫人謝明澄,江蘇人,長期從事醫藥工作。他們是當年在蘇聯學習期間相識的,歸國後,又一起到華北製藥廠,結合在一起。所不同的,齊謀甲從事青黴素的生產與研究,而謝明澄則主攻鏈黴素。 當年廠里為他們幾對新人舉行的簡單但很熱鬧的集體婚禮,唯一的一張結婚照還是蘇聯專家給拍的,婚禮服就是工作服,儀式過後就上了班。
齊謀甲和夫人都是高級工程師。長子畢業於空軍工程學院,是北京某醫療器械研究所的工程師;次子畢業於北京醫科大學,在父親曾工作過的北京生物製品研究所任工程師;而從中國藥科大學畢業的小女兒,也是北京某製藥工業研究所的工程師。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