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揩華

齊揩華

阿龍·西查諾瓦博士是以色列理工學院傑出教授,2004諾貝爾化學獎得主,研究領域是蛋白質生物化學

基本介紹

  • 中文名:2004諾貝爾化學獎得主齊揩華
  • 主要成就:2004諾貝爾化學獎得主
簡介,學術任職,獲獎,

簡介

Aaron Ciechanover (中文名:齊揩華) 阿龍·西查諾瓦
阿龍·西查諾瓦博士是以色列理工學院傑出教授,2004諾貝爾化學獎得主,研究領域是蛋白質生物化學(Biochemistry of Protein)。
西查諾瓦1947年出生於以色列城市海法,1976-1981年間在阿夫拉姆·赫什科(Avram Hershko)指導下攻讀博士學位,獲醫學博士和哲學博士學位。曾在美國麻省理工學院從事研究,後返回以色列理工學院任教。
1977年,西查諾瓦以及赫西柯發現網狀紅血球萃取物可被分成兩個部分,二者分別都無生物活性,但混合在一起,倚賴ATP的蛋白質分子分解活性就恢復。1978年他們報導了其中一個具有活性的物質是一個熱穩定的小肽,他們稱之為APF-1,這個物質後來證實為泛素。
1979至1980年間,西查諾瓦與赫什科曾在羅斯主持的福克斯·蔡斯癌症研究中心做訪問學者。在此期間,他們聯名發表了一系列論文,完成了三位共同獲獎者的大部分合作研究。西查諾瓦,赫西柯與羅斯三位科學家在1979年12月10日的《美國科學院學報》上連續發表兩篇文章,介紹了他們的突破性工作。第一篇報告顯示APF-1是以共價鍵與萃取物中的各種不同蛋白質結合。第二篇報告進一步的顯示有許多個APF-1連結在同一個蛋白質標靶上,此現象被稱為多次泛素化(polyubiquitination)。現在知道這個步驟是一個導致蛋白質在蛋白體(proteasome)中分解的啟動信號,即在這個反應步驟中貼上標籤,也稱其為“死神之吻”。這一完全未預期的發現,使這個研究領域就此大開,在1981到1983年間,西查諾瓦,赫西柯,羅斯與他們的研究人員提出了“多重步驟泛素標籤化假說”,這個假說是基於三個新發現的酶活性,分別稱為E1,E2與E3。其中E3的專一性決定了在細胞中要為哪些蛋白質貼上標籤,然後在蛋白體中摧毀。
阿龍·西查諾瓦教授在Science, Annu. Rev. Biochem.,Trends Biochem. Sci.,J. Cell Biol.,Proc. Natl. Acad. Sci. USA ,EMBO J 等學術期刊已發表泛素介導的蛋白質降解方面的論文或綜述100多篇。
西查諾瓦,赫西柯與羅斯三位科學家的研究揭示經泛素調節的蛋白質降解機理,指明了蛋白質降解研究的方向。被諾貝爾化學獎評選委員會稱為“突破性成果”,並奠定了他們獲得諾貝爾獎的基礎。

學術任職

1992- 以色列理工學院醫學部生化系 正教授
2002- 以色列理工學院 傑出教授
1996- 歐洲分子生物學組織委員會 (EMBO) 成員.
1999- 亞洲-太平洋 IMBN (國際分子生物學網) 成員
2004- 歐洲科學與藝術學會成員
2004- 歐洲科學學會成員和合作夥伴.
2004- 以色列國家科學和人文學科學會成員
2005- 英國皇家理學院皇家化學學會,合作夥伴 (Hon.). HonFRSC.
2005- 美國哲學學會國外成員

獲獎

1996- 珍妮特和大衛波蘭生命自然科學教授,以色列理工學院
1999 奧地利 Ilse 和Helmut Wachter 獎章,因斯布魯克大學
2000 猶太國立基金 Alkales傑出科學成就獎.
2000 艾伯特和瑪麗 Lasker基礎醫學研究獎
2001 麥可蘭道以色列抽彩獎,(Mifa'al Ha'Peis),醫學科學重大突破獎
2002- 大學傑出教授.以色列,海法市. Technion-Israel 科技學院
2002 EMET (Truth) 藝術,科學和文化獎 (以色列共和國首相獎)
2003- 教授. 以色列癌症研究基金 (ICRF), 美國.
2003 以色列生物學獎
2003 日本科學進步學會(JSPS) 傑出科學獎
2004 諾貝爾化學獎(與艾弗拉姆Hershko博士和 歐文 A.羅斯博士共同分享)
2005 國際細胞應激學會- CSSi - 獎章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