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國古城排水道口

簡介,保護,

簡介

總面積15.5平方公里的齊國古城,東臨淄河,西靠系水,東西兩面城牆即以兩道河岸為基礎建起,淄河與系水就成了兩道天然的護城河,齊人的聰明與智慧由此可見一斑。
又在南、北城牆外挖築人工護城壕溝,使之與淄河系水相互溝通,形成了四面碧水繞城的外部排水護城網。同時根據南高北低的自然地勢,在修建城池時周密設計和科學安排了排水道口,以及時排泄自然降水和城內生活廢水。現已探明齊故城有3大排水系統,4處排水道口。
一號排水系統在小城西北部宮殿區中心部位,全長約700米,寬20米,深3米,起於桓公台東南方,經桓公台東、北部往西,穿過西城牆下排水道口注入系水。
二號排水系統在大城西北部,由兩條不同走向的排水溝組成。其中南北向的一條,全長2800米,寬20米,深3米,南起小城東北角,與小城東牆和北牆外護城河相接,向北順勢直通大城北牆西部的2號排水道口,注入北牆外護城壕。
另一條東西向排水溝,長約1000米,寬20米,系南北向排水溝北段向西分出的一條支流,通過大城西牆北部3號排水道口注入系水。這一排水系統承擔著大城內絕大多數積水與廢水的排泄任務。增設的一個排水道口意義重大,可以在天降暴雨積水驟增時,迅速排泄出去。
三號排水系統長約800米,止於大城東牆北段的四號排水道口,向東注入淄河。上述排水系統在城內都走明渠,只有排水道口從城牆下穿過,與城外護城壕溝相接。
20世紀70年代末,齊國古城遺址博物館會同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發掘清理了位於大城西牆北段的3號排水道口,由此發現了一處巧奪天工的建築設計,被譽為同期城郭排水設施建築史上國內僅有、世界罕見的傑作。這一排水道口東西長42米,南北寬7~10米,深3米左右,由進水道、過水道和出水道三部分構成。進水道為排水道口的東段,東端略超出城牆,與城內排水溝連線,呈西窄東寬的喇叭口形。
南北兩壁全用石塊壘砌,其中南壁長9.5米,比北壁略短。這其中的原由,主要是水流自東南方向而來,直衝水道北壁,所以多以石塊砌壁對付水流的沖刷。排水道口的底部鋪有上下兩層石塊,下層排列無序,上層石塊砌作5條小渠,恰與過水道上進水口的5個進水口一一對應。
過水道分別與進水道、出水道連線,長16.7米,寬7米,高2.8米,南北兩壁均以石塊砌成,底部鋪石塊,頂部亦用石塊覆蓋,進水口、出水口均用石塊築成。
進水口平面呈倒梯形,上面的15個方形水孔分上、中、下三層排列。水孔一般高50厘米、寬40厘米,因石塊不夠規整導致了水孔大小的不盡一致。出水口的形狀和結構與進水口大體相似,但由於內部石塊交錯排列組成網狀,水可以分層從孔內石塊間隙中跌宕流出,敵人卻不能從水孔中進入城內。出水孔設計3層,冬春枯水期只下層排水口就可以滿足需要;
當夏秋季豐水期一到,中上兩層排水孔就會隨著水勢漲落而發揮調節作用,即使大雨積洪,也不至於造成水災。據勘察分析,這一排水道口是與西面城牆同時修建的,並且使用了相當長的歷史時期,直到臨淄告別作為齊國都城的輝煌而成為一般縣治,隨著歲月的流逝和舊城的荒蕪,這一排水道口逐漸淤塞,結束了它的歷史使命。
臨淄齊古城完備的排水設施,使城內積水可順利排除,又有城邊兩條自然河流作調劑,城池內外互通有無,旱季不致乾涸,雨季又可免受洪澇之苦,從而確保國家統治中心的安然無恙。
尤其三號排水系統的設計,把天然河流、人工護城壕溝與城內排水系統有機結合,結構嚴謹,構築堅固,既可泄水,又可禦敵,為世界同期排水建築史上所罕見,愈發顯示出東方大國建築設計師的匠心獨具。

保護

20世紀80年代,地方政府對這一處古代排水工程實施開發建設,為露天原貌遺蹟陳列建築,周圍用半透空鐵欄桿保護,並栽植垂柳和四時花卉,成為齊故城遺址上富有特色的旅遊景點,日益顯示出東方文化的光輝。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