黥徒

黥徒

【釋義】受黥刑的犯人。引申泛指囚徒,罪犯。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黥徒
  • 拼音:qíng tú
  • 釋義:受黥刑的犯人
  • 出處:《史記·范雎蔡澤列傳》
詞語信息,詳細解釋,

詞語信息

【詞目】黥徒

詳細解釋

黥刑又名墨刑、黵刑,上古的五刑之一,就是在犯罪人的臉上刺字,然後塗上墨炭,表示犯罪的標誌。《說文解字》:“黥,墨刑在面也。”
【示例】
史記·范雎蔡澤列傳》:“范雎大供具,盡請諸侯使,與坐堂上,食飲甚設。而坐須賈於堂下,置莝豆其前,令兩黥徒夾而馬食之。”
班固《漢書》卷一百:“(韓)信惟餓隸,(英)布實黥徒,越亦狗盜,芮尹江湖。”
晉 陸機 《五等諸侯論》:“皇祖夷於黥徒,西京病於東帝。”
《元史》列傳第六十:“葉李本一黥徒,受皇帝簡知,可為千載一遇。”
東周列國志》第九十七回:“乃命設一小坐於堂下,喚魏客到,使兩黥徒夾之以坐。”
《全唐文》卷六百二十七:“若乃猾如狗盜,庸如黥徒,未有罪而先恕之死,是不許其慕生廉恥,自固名節,非所以道之以德,而勸小人之善也。”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