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龍江達勒國家森林公園

黑龍江達勒國家森林公園

黑龍江達勒國家森林公園位於黑龍江省佳木斯市郊區大來鎮大來林場,由大來片區和松木河片區組成,面積7390公頃。

黑龍江達勒國家森林公園地處長白山脈完達山余脈,地貌以低山丘陵為主,地勢由西北向東南漸高,是低山丘陵向三江平原的過渡地區,土壤主要為暗棕壤,海拔508米(仙女峰),屬中溫帶大陸性季風氣候區,植被以天然次生林及人工林為主,有高等植物492種,有野生脊椎動物281種。

2018年8月6日,經國家林業和草原局批覆,準予設立黑龍江達勒國家森林公園。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黑龍江達勒國家森林公園
  • 森林公園級別:國家級
  • 地理區域:長白山脈完達山余脈
  • 地理位置:黑龍江省佳木斯市西南部
  • 面積:7390 公頃
  • 氣候帶:中溫帶大陸性季風氣候區
  • 植被類型:天然次生林及人工林為主
  • 批准時間:2018年8月4日
  • 批准文號:林場許準[2018]1207號
地理環境,位置境域,地形地貌,氣候特點,水文特徵,自然資源,植物資源,動物資源,主要景點,開發建設,基礎建設,表彰榮譽,交通線路,交通,線路,價值作用,歷史文化,

地理環境

位置境域

黑龍江達勒國家森林公園位於黑龍江省佳木斯市郊區大來鎮大來林場,在佳木斯市西南45千米處,由大來片區和松木河片區兩部分組成,公園規劃面積7390公頃。其中,大來片區的面積為5330公頃,地理坐標為東經129°54′38.00″-130°04′06.10″,北緯46°33′48.40″-46°38′51.80″;松木河片區面積為2060公頃,地理坐標為東經130°22′10.80″-130°28′10.60″,北緯46°33′17.70″-46°36′05.30″。
佳木斯市郊區大來林場

地形地貌

黑龍江達勒國家森林公園地處長白山脈完達山余脈,為低山丘陵地貌,平均海拔為340米,最低點為大來林場西部松花江江面,海拔88米;最高峰為公園西南部的仙女峰,海拔508米,為森林公園最高點。公園內大部分是山地和丘陵,其面積占全區的90%。整個地勢由西北向東南漸高,是低山丘陵向三江平原的過渡地區。公園內部山勢,由於河流的分割,形成三條平行的山脈,山脈走勢為西南向東北走向,受區域地勢的影響,西北的山脈最低,東南的山脈最高。公園內山體渾圓,呈饅頭狀,山頂較平坦。西部山體由於松花江的侵蝕和切割,緊鄰松花江的山體坡度陡峭,形成斷崖;東部山體坡度則比較平緩,平均坡度在17°左右。僅在大來林場西北部的局部地區,有少部分平原地貌,地勢較為平坦。
黑龍江達勒國家森林公園
黑龍江達勒國家森林公園

氣候特點

黑龍江達勒國家森林公園所在的佳木斯市,屬中溫帶大陸性季風氣候區,雨熱同期,年平均氣溫4.1℃。冬長夏短,無霜期132天左右,年平均降水量556.6毫米,日照時數2178小時,有效積溫2726℃。

水文特徵

黑龍江達勒國家森林公園境內地表水主要靠降水補給,主要河流有松花江、臥龍河、山音河、松木河等。其中,臥龍河與山音河為松花江一級支流,松木河為松花江二級支流。松花江流經森林公園的長度為2300米,平均寬度為800米,平均流速1.0米/秒,平均流量688立方米/秒;臥龍河在公園內流經的長度約為10千米,河寬5-20米,水深0.5-1.5米,平均流速0.5米/秒,平均流量0.28立方米/秒;山音河在公園內流經的長度約為8千米,河寬1-10米,平均流速0.44米/秒,平均流量0.07立方米/秒。

自然資源

植物資源

黑龍江達勒國家森林公園屬溫帶針葉闊葉混交林區域,地帶性植被為紅松闊葉混交林,因過度採伐等歷史原因,闊葉紅松混交林損失殆盡,現大部分是天然次生林,為落葉闊葉林,還有一少部分人工林。公園內共有高等植物492種,其中苔蘚類植物8科13屬17種,蕨類植物10科16屬19種,種子植物79科250屬456種。植物主要有紅松、落葉松、樟子松、蒙古櫟、紅皮雲杉、水曲柳、黃檗、黑樺、榆樹、山楊、山槐、毛榛子、胡枝子、忍冬、柳葉繡線菊、興安杜鵑、接骨木、刺五加、興安刺玫、懸鉤子、鈴蘭、輪葉百合、桔梗、玉竹、柳蘭、刺五加、龍膽、蒲公英、車前、關蒼朮、側金盞、蘆葦、狗尾草、小葉章、牛蒡、益母草、野芝麻、打碗花、野大豆、東方草莓、蚊子草、唐松草、馬齒莧、薺菜、苣麥菜、野薊、酸模、灰綠藜、莧菜、水蓼、香蒲、興安刺玫、五味子、山葡萄等,其中國家Ⅱ級重點保護野生植物4種,分別是黃檗、紫椴、水曲柳和野大豆。
黑龍江達勒國家森林公園
黑龍江達勒國家森林公園

動物資源

黑龍江達勒國家森林公園有野生脊椎動物281種,其中魚類39種,兩棲類9種,爬行類8種,鳥類193種,哺乳類32種。動物有松鼠、狍、野鴨、梅花鹿、馬鹿、黑熊、白琵鷺、金雕、白䴉、白額雁、鴛鴦、大天鵝、黑鳶、蒼鷹、雀鷹、普通鵟、毛腳鵟、大鵟、白尾鷂、鵲鷂、游隼、燕隼、紅腳隼、紅隼、白枕鶴、猛鴞、領角鴞、雕鴞、雪鴞、長耳鴞、短耳鴞、長尾林鴞等。其中國家Ⅰ級重點保護動物2種,即梅花鹿和金雕;國家Ⅱ級重點保護動物28種,主要有鴛鴦、大天鵝、白額雁、蒼鷹、花尾榛雞、白枕鶴、長尾林鴞等。
黑龍江達勒國家森林公園
黑龍江達勒國家森林公園

主要景點

晾經石
晾經石位於黑龍江達勒國家森林公園大來林場的8林班21小班,為一塊花崗岩體石塊,長3米,寬約3米,高1米,石頭表面光滑平坦,因酷似唐僧西天取經時晾曬過經文的晾經石而得名。
黑龍江達勒國家森林公園
達勒花海
望江亭
望江亭位於黑龍江達勒國家森林公園大來片區白石砬山緊鄰松花江幹流處,為景觀亭,一大一小共2個。大亭為六角亭,高約5米,小亭為四角亭,高約4米,都為單層。亭子由圓柱支撐,柱子及亭上的瓦顏色皆為中國紅。亭檐下有鐵制的松鶴延年、菊花、燈籠等雕刻裝飾。
達勒花海
達勒花海位於黑龍江達勒國家森林公園大來崗景區內,2016年夏季建成,總面積46萬平方米,栽有美國石竹、福祿考、千屈菜、百合等35個花卉品種。

開發建設

基礎建設

截至2018年,黑龍江達勒國家森林公園達勒花海景區寒地玫瑰園內建造了一座17米高的觀光塔,修建了3.5萬平方米的水系景觀,並建有直徑為16米和12米的大型水車兩個,以及還建有主題雕塑、遊園步道和木棧道、涼亭、異域風情歐式風車、木製觀光長廊及景區服務室、電瓶車道等服務設施。

表彰榮譽

2018年8月6日,經國家林業和草原局批覆,準予設立黑龍江達勒國家森林公園。

交通線路

交通

①外部交通
黑龍江達勒國家森林公園
黑龍江達勒國家森林公園
哈同高速公路(G1011)和國道同哈公路(G221)從黑龍江達勒國家森林公園通過,從佳木斯市到森林公園僅需40分鐘車程;佳木斯市擁有水運碼頭(口岸),該碼頭(口岸)位於佳木斯市區,可通過松花江水路到達森林公園。
②內部交通
黑龍江達勒國家森林公園的內部交通方式主要為車行和步行。公園內車行道總長51.4千米,高速公路長度5.3千米,國道長度6.9千米,其餘砂石路為39.2千米。其中四級硬化路面寬4.0米,砂石路寬3.0米,共有13條。

線路

線路主要有:
黑龍江達勒國家森林公園
黑龍江達勒國家森林公園
①達勒花海景區→大來旅遊小鎮→森林浴場景區→生態鹿苑景區→松江生態景區。
②大來旅遊小鎮→達勒花海景區→森林養生景區→動養天地→民俗村。
③大來旅遊小鎮→達勒花海景區→野趣奇石景區→山地總動員→森林養生景區。
④達勒花海景區→野趣奇石景區→山地總動員→森林養生景區→動養天地→民俗村→松江生態景區→生態鹿苑景區→森林浴場景區→大來旅遊小鎮。

價值作用

黑龍江達勒國家森林公園的設立,對推動佳木斯市林業產業供給側結構調整,以及保護森林風景資源和生物多樣性方面有著重要意義。

歷史文化

民族文化
黑龍江達勒國家森林公園所在地區曾是赫哲族民族聚集區,因歷史原因大部分已經遷走,但在公園內的新村仍然有少數赫哲族居住,並保留了赫哲族文化和習俗。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