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龍江大興安嶺地區農業林業科學研究院

黑龍江大興安嶺地區農業林業科學研究院

黑龍江大興安嶺地區農業林業科學研究院於2008年12月13日設立,對大興安嶺林科所、大興安嶺農科所、大興安嶺農機研究所進行合併,重新組建大興安嶺地區農業林業科學研究院,掛大興安嶺林業集團公司農業林業科學研究院牌子,簡稱農林科學院。為地區行政公署、林業集團公司直屬公益型事業單位。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黑龍江大興安嶺地區農業林業科學研究院
  • 外文名:Heilongjiang greater hinggan mountains region agriculture forestry research institute
  • 成立時間:2008年12月13日
機構簡介,管理機構,

機構簡介

為整合大興安嶺地區科研資源,調整布局和結構,積極穩妥地推動科研機構改革,地委在廣泛深入調研的基礎上,2008年12月13日第16次地委委員會議研究決定,對大興安嶺林科所、大興安嶺農科所、大興安嶺農機研究所進行合併,重新組建大興安嶺地區農業林業科學研究院,掛大興安嶺林業集團公司農業林業科學研究院牌子,簡稱農林科學院。為地區行政公署、林業集團公司直屬公益型事業單位。
農林科學院內設政治處、辦公室、計畫財務部、科研管理部(情報資料檔案室)4個綜合職能部門,生態研究室、森林培育研究室、農作物研究室(馬鈴薯工程技術研究中心)、食用菌研究室(黑木耳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北藥開發研究室、農林機械研究室、綜合實驗室、漿果開發研究室(藍莓工程技術研究中心)、林產工業研究室、新興產業研究室10個專業研究科室,以及黑龍江大興安嶺嫩江源森林濕地生態系統定位站、大興安嶺地區農業林業科學研究院實驗基地2個院直屬事業單位。共有職工155人,其中院本部110人,實驗基地45人。
開展以森林生態、森林培育、種質資源引進與生物多樣性保護為主的林業套用性研究;開展以馬鈴薯、優質大豆、食用菌優良菌種、藍莓組織培養、北藥開發為主的林區經濟套用性研究,為把我區構建成國家生態安全重要保障區和生態經濟功能區提供科學依據;為我區特色經濟的產業化發展提供技術支撐。

管理機構

政治處
負責幹部、人事、黨務、群團、紀檢監察、工會、工資、職稱管理、宣傳、文秘、老幹部、精神文明建設、考核獎懲,組織擬定科學院人員的定編、定責、定員草案,制定有關組織人事工作規章制度,組織人事檔案管理,黨費收繳使用等工作。
辦公室
負責行政事務、會議、後勤、信訪、安全保衛、防火防汛、車輛、國有資產管理等工作。
計畫財務部
負責單位財務計畫、工資發放、報銷、科研經費支出、財務報告、年終決算等工作。
科研管理部
負責科技材料和科研項目審核、科研項目申報、組織實施、鑑定驗收、科研成果歸檔立卷,科技統計、智力引進、合作交流、學術活動、信息網站建設管理等工作;負責科研器材及科技檔案管理等工作。蒐集整理提供前沿科技信息和情報資料,翻譯國內外科技資料、編撰科普資料。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