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點蚧

黑點蚧

昆蟲名,為同翅目,盾蚧科。中國各柑橘產區均有發生。主要危害柑桔類植物、棗子、椰子、油棕、月桂。

基本介紹

  • 中文學名:黑點蚧
  • 拉丁學名:Parlatoria zizyphus Lucus
  • :動物界
  • :節肢動物門(Arthropoda)
  • :昆蟲綱
  • :同翅目
  • :盾蚧科
  • 分布區域:中國各柑橘產區
  • 天敵:盾蚧長纓蚜小蜂、中國蚜小蜂
形態特徵,生活習性,生物特性,防治方法,

形態特徵

雌成蟲
介殼黑色,長橢圓形,長約1.5~2毫米,寬約0.5~0.7毫米。一齡蛻皮殼小,橢圓形,附著於介殼的前端,並常向外突出;二齡蛻皮殼甚大,略呈長方形;均有背脊。介殼後緣有灰褐色的蠟質物,周緣有灰白色的邊。雌成蟲倒卵形,淡紫紅色,前胸兩側有耳狀突起。
黑點蚧黑點蚧
雄成蟲
介殼狹小,長約1毫米,寬約0.5毫米,灰白色,黑色的一齡蛻皮殼位於其前端,介殼周緣有白色邊。雄成蟲淡紫紅色,眼黑色,較大,翅1對,翅脈2條,交尾器針狀。
橢圓形,紫紅色,長約0.25毫米。若蟲初孵時近圓形,灰色,固定後顏色加深,並分泌出白色的棉絮狀蠟質。二齡若蟲橢圓形灰白色,後漸變為深灰黑色。深黑色的蛻皮殼中間有1條明顯的脊狀隆起,後部為白色介殼。後期雄蟲的蠟殼增厚,成為狹長的灰白色介殼。
淡紅色,腹部略帶紫色,末端有交尾器。

生活習性

寄主 : 柑橘、椰子、枇杷、蘋果、棗、茶等。
以卵在雌介殼下越冬。世代重疊,發生極不整齊。4月下旬初孵幼蚧開始向當年生春梢遷移固定危害;5月下旬開始有少數幼蚧向果實遷移危害;6-8月在葉片和果實上大量發生危害;7月上旬以後果上蟲口日漸增加;8月中旬又轉移到夏梢葉片上危害。每一雌成蟲能孵出幼蚧50餘頭。初孵若蟲離開母體後,遷移至葉片、於它的生育。果實上危害,枝條上發生較少。借苗木和風力傳播,而風力是其主要傳播媒介。陰暗園地生長衰弱的植株,有利於它的生育。
柑橘黑點蚧柑橘黑點蚧
(柑橘黑點蚧)
參考資料:中國農業網:2009-07-01 信息來源:中國植物病蟲圖譜網

生物特性

黑點蚧主要以雌成蟲和卵越冬。由於雌成蟲壽伸長,並能孤雌生殖,可在較長的時間內陸續產卵孵化,溫度適宜時(15℃以上)不斷有新的若蟲出現,發生很不整齊。該蟲在福建福州1年發生3代,各代一齡若蟲盛期分別為5月中旬、7月中旬及9月上旬。在浙江黃岩1年也發生3代,各代一齡若蟲發生盛期也與福州相近,但從10月中旬至4月上旬孵出的若蟲由於溫度低而不能發育為成蟲。在重慶發生3~4代,一齡幼蚧的3次高峰期分別出現在7月上旬、9月中旬和10月中旬。一般較為蔭蔽的地方或生長衰弱的樹發生較多。我國已發現的天敵有盾蚧長纓蚜小蜂、短緣毛蚜小蜂、長緣毛蚜小蜂、長恩蚜小蜂、長纓恩蚜小蜂、中國蚜小蜂、瘦柄花翅蚜小蜂、整胸寡節瓢蟲、紅點唇瓢蟲和日本方頭甲等。一般以長纓恩蚜小蜂、中國蚜小蜂和紅點唇瓢蟲為優勢種群。特別是8月以後對黑點蚧的控制作用尤為顯著。

防治方法

越冬雌成蚧在每葉2頭以上時,當年應注意防治。藥劑防治重點在5~8月份的一齡幼蚧高峰期進行。其餘可見褐圓蚧的防治方法。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