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蹄擬層孔

黑蹄擬層孔

擔子果多年生,無柄,常側生於基物上,木栓質到木質。生於針葉樹樹幹和倒木上,如雲杉、冷杉及高山松(Pinus densata)等。偶爾發生於闊葉樹上。木材褐色腐朽。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黑蹄擬層孔
  •  形態特徵:擔子果多年生,無柄,
  • 生境:生於針葉樹樹幹和倒木上,
  • 中國分布:吉林長白山,48097。
形態特徵,生長環境,分布範圍,本種特點,

形態特徵

擔擔子果多年生,無柄,常側生於基物上,木栓質到木質。菌蓋半球形至馬蹄形,有時呈不規則形,2-6×3.5-12cm,厚2-3.5cm,表面初期有絨毛,淡玫瑰紅色,後變光滑,呈紫褐色到黑色,有同心環棱,具硬皮殼,常常龜裂;邊緣往往鈍。菌肉淡粉紅色或淺肉色到粉紅色,有不清楚的環帶,似棉絮纖維狀,略有香味,厚0.5-1.5cm,遇KOH溶液變褐色到黑色。菌管與菌肉同色,長1.8-2.2cm,每年約增長2mm,明顯多層,厚壁。孔面淡粉紅色到淡粉紅褐色;管口略圓形,每毫米4-5個。子果多年生,無柄,常側生於基物上,木栓質到木質。菌蓋半球形至馬蹄形,有時呈不規則形,2-6×3.5-12cm,厚2-3.5cm,表面初期有絨毛,淡玫瑰紅色,後變光滑,呈紫褐色到黑色,有同心環棱,具硬皮殼,常常龜裂;邊緣往往鈍。菌肉淡粉紅色或淺肉色到粉紅色,有不清楚的環帶,似棉絮纖維狀,略有香味,厚0.5-1.5cm,遇KOH溶液變褐色到黑色。菌管與菌肉同色,長1.8-2.2cm,每年約增長2mm,明顯多層,厚壁。孔面淡粉紅色到淡粉紅褐色;管口略圓形,每毫米4-5個。
菌絲系統三體型;生殖菌絲透明、薄壁、少分枝,稀具鎖狀聯合,直徑2.8-5μm;骨架菌絲無色到微帶淡黃色,厚壁,分枝,直徑3.5-4μm;纏繞菌絲稀少。
擔孢子圓柱形到長橢圓形,淺檸檬黃色,平滑,5-7×2-3.1μm。

生長環境

生長於針葉樹樹幹和倒木上,如雲杉、冷杉及高山松(Pinusdensata)等。偶爾發生於闊葉樹上。木材褐色腐朽。

分布範圍

分布於吉林長白山、黑龍江林口、四川理縣、登春溝、雲南中甸、西藏昌都、米林、波密、青海祁連八寶林區、新疆昭蘇、阿克蘇九區、北木扎爾特河、托木爾峰、和靜、菲律賓、印度、波蘭、前蘇聯、美國、加拿大。還有其他國家。

本種特點

本種的特點是菌蓋馬蹄形或半球形,表面淡玫瑰紅色,紫褐色到黑色。菌肉和菌管淡粉紅色。發生在地窖里或礦柱上時多形成平伏狀,半圓形或不規則形。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