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眼鵯

黑眼鵯

黑眼鵯(學名:Pycnonotus barbatus)是中小型鳴禽,體長大約19厘米,具較長的尾巴,頭和上身深褐色,翅短圓,尾細長,離趾型足,趾三前一後,後趾與中趾等長;腿細弱,跗跖後緣鱗片常癒合為整塊鱗板;跗跖短弱,大多被以靴狀鱗;雀齶型頭骨。雄鳥及雌鳥的羽毛顏色相似,上身大部份呈灰褐色,下身呈白褐色。是留鳥,主要棲息於中低山和山腳平壩與丘陵地區的次生闊葉林、櫟林、混交林和林緣地區。主要吃果實、花蜜及昆蟲。每年9月至12月繁殖。每次產2-5枚卵,孵化期15天,雌雄雙方共同餵養,離巢時間在孵化後10至17天。廣泛分布於非洲南部和東部。是賴比瑞亞的國鳥

基本介紹

  • 中文學名:黑眼鵯
  • 拉丁學名:Pycnonotus barbatus
  • 別稱:園鵯、羽冠鵯、非洲羽須鵯
  • :動物界
  • 脊索動物門
  • 鳥綱
  • 雀形目
  • 鵯科
  • 鵯屬
  • :黑眼鵯
  • 亞種:10亞種
  • 命名者及年代:Desfontaine, 1789
  • 英文名稱:Common Bulbul
外形特徵,棲息環境,生活習性,分布範圍,繁殖方式,亞種分化,種群現狀,保護級別,

外形特徵

黑眼鵯黑眼鵯
黑眼鵯共有10個亞種,體長大約19厘米,體重23-60克。較短及直;翅短圓;尾細長,方尾或圓尾;體羽柔長而鬆軟,後頸見有纖羽。離趾型足,趾三前一後,後趾與中趾等長;腿細弱,跗跖後緣鱗片常癒合為整塊鱗板;跗跖短弱,大多被以靴狀鱗;雀齶型頭骨。雄鳥及雌鳥的羽毛顏色相似,頭部深色,冠尖而呈深色,兩頰黑色,上體大部份呈灰褐色,上背部和胸部褐色,下身呈白褐色,尾巴有黑色和深灰色的覆羽,喙及腳黑色,眼睛呈深褐色至黑色,有深色的眼環。根據不同的亞種,有黃臀、白臀及灰臀之分。

棲息環境

棲息於河流和山地綠洲附近的花園及農耕地。經常出沒在棕櫚樹林,農田,樹木,灌木叢及沿河的臨時植被。起源於非洲,是一種在摩洛哥、突尼西亞和阿爾及利亞海岸沿線常見的物種。其中有一個亞種生活在埃及的尼羅河三角洲及源頭。
黑眼鵯

生活習性

除繁殖期成對活動外,其他季節均成群活動,晚上成群、成排地棲息在樹枝或竹枝上過夜。多傾向留在樹冠層。很活躍及嘈吵。主要吃果實、花蜜及昆蟲。常與其他物種一起來在果樹間活動。在繁殖季節領地觀很強,敢於驅走比它大數倍的外來者,一隻小黑眼鵯甚至能將50厘米大的東非灰蕉鵑驅趕出自己的地盤。早晨是最早的歌手之一,從黎明開始,要持續了近兩個小時在花園裡一起鳴唱。這些鳥也喜歡戲水,基本沒有侵略性。

分布範圍

分布於安哥拉,阿爾及利亞,安哥拉,貝寧,波札那,布吉納法索,蒲隆地,喀麥隆,中非共和國,查德,剛果,剛果民主共和國,象牙海岸,吉布地,埃及,赤道幾內亞,厄利垂亞,衣索比亞,加彭,甘比亞,加納,幾內亞,幾內亞比索,肯亞,賴比瑞亞,馬拉威,馬里,茅利塔尼亞,摩洛哥,莫三比克,納米比亞,尼日,奈及利亞,盧安達,塞內加爾,獅子山,索馬里,南非,南蘇丹,蘇丹,史瓦濟蘭,坦尚尼亞聯合共和國,多哥,突尼西亞,烏干達,尚比亞,辛巴威。
黑眼鵯分布圖黑眼鵯分布圖
旅鳥:西班牙。

繁殖方式

黑眼鵯是一夫一妻制,並終生保持相同的伴侶。每年9月至12月繁殖。築巢於樹上或灌木叢中,其鳥巢較為堅硬,壁厚及呈杯狀。每次產2-5枚卵,孵化期15天,雌雄雙方共同餵養,幼鳥離巢時間在孵化後10至17天。

亞種分化

10亞種
黑眼鵯(10亞種)
中文名稱拉丁學名
1.
Pycnonotus barbatus arsinoe
2.
Pycnonotus barbatus barbatus
3.
Pycnonotus barbatus dodsoni
4.
Pycnonotus barbatus gabonensis
5.
Pycnonotus barbatus inornatus
6.
Pycnonotus barbatus layardi
7.
Pycnonotus barbatus schoanus
8.
Pycnonotus barbatus somaliensis
9.
Pycnonotus barbatus spurius
10.
Pycnonotus barbatus tricolor

種群現狀

該物種分布範圍廣,不接近物種生存的脆弱瀕危臨界值標準(分布區域或波動範圍小於20000平方公里,棲息地質量,種群規模,分布區域碎片化),種群數量趨勢穩定,因此被評價為無生存危機的物種。

保護級別

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 2012年瀕危物種紅色名錄ver 3.1——低危(LC)。
註:黑眼鵯圖冊網址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