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溪鎮

黑溪鎮

黑溪鎮位於重慶市黔江區境內,是重慶市黔江行政區劃調整時成立起來的土家族、苗族和漢族混居的新鎮,幅員面積90平方公里,下轄16個行政村,130個村民小組,有人口15712人(2017年),耕地面積20694畝。黑溪鎮距城區40公里,與石會、白石、南海、郁山、連湖、石柳等六個鄉鎮毗鄰,素有黔江“西大門”之稱,具有得天獨厚的邊貿集鎮優勢,被黔江區委確定為黔江邊貿集鎮之一。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黑溪鎮
  • 行政區類別:鎮
  • 所屬地區:重慶黔江區
  • 下轄地區:16個行政村
  • 電話區號:023
  • 郵政區碼:409027
  • 面積:95平方千米 
  • 人口:15712人(2017年) 
  • 方言:重慶方言
  • 氣候條件:中亞熱帶濕潤性季風性氣候
  • 車牌代碼:渝H 渝D
概況,沿革,鄉鎮概況,地理環境,人口數據,鄉鎮轄村,經濟發展,特色養殖,鄉鎮建設,小鎮名人,

概況

黑溪鎮位於黔江區西北部,距黔江主城區40千米,與區內石會、白石、南海和區外彭水縣的郁山、連湖、石柳等6個鄉鎮毗鄰。面積95平方千米,人口15712人(2017年)。轄勝地、白合2個社區,改革、蘇維、光明、互助4個行政村,47個村(居)民小組。黔(江)石(柱)公路過境。
[代碼]500114107:~001勝地居委會 ~002白合居委會 ~200改革村 ~201蘇維村 ~202光明村 ~203互助村

沿革

清代為黑溪鄉,1958年改公社,1983年復置鄉。1997年,面積48平方千米,人口1.2萬,轄勝地、尖鋒、石堡、雙林、互助、馬六、太平、光明、合作、蘇維10個行政村。2001年,原黑溪鄉、白合鄉合併設立黑溪鎮。
附:白合鄉位於黔江縣西北部,距縣城55千米。兩(會壩)黃(溪)公路過境。 清代為白鶴鄉,後改為白合鄉,1958年改公社,1983年復置鄉。1997年,面積52平方千米,人口0.8萬,轄齊心、友誼、青山、蛇道、石香、石溪、民心7個行政村。

鄉鎮概況

黑溪鎮是2001年江行政區劃調整時成立起來的土家、苗漢混居的新鎮,全鎮幅員面積95平方千米,下轄4個村、2個居委會,47個村(居)民小組,15712人(2017年),耕地面積21694畝(其中田11836畝,土8858畝)。距黔江主城區40公里,與 區內石會、白石、南海和區外彭水縣的郁山、連湖、石柳等6個鄉鎮毗鄰,素有黔江“西大門”之稱,具有得天獨厚的邊貿集鎮優勢,現有集鎮人口2247人,個體工商戶200多戶。
重慶市黔江區黑溪鎮
黑溪鎮現有集鎮人口2064人,個體工商戶128戶,全鎮海拔差異較大,立體氣候明顯,最低處馬嘶口海拔392米,也是全區最低點,2001年全鎮工農業總產值5600萬元,國內生產總值5592萬元,財政收入50萬元,人均收入1490元,人均糧食占有量619公斤。
黑溪鎮制定招商引資、集鎮建設等系列政策,鼓勵機關、企業單位職工離職人員創辦經濟實體,鼓勵支持個體私營經濟發展,鼓勵外地人和本鎮村民到集鎮定居,鼓勵開設美觀舒適的餐飲、住宿、娛樂場所,增加個體工商戶與集鎮人口。黑溪鎮竭力構建市場發展的硬環境。本著布局合理,功能完善的原則,抓好集鎮建設的基礎性工作。對集鎮衛生、以路帶市、門前“三包”等實施規範管理,落實具體專職人員打掃集鎮衛生,提供後勤服務。竭力完善集貿市場的配套功能。
黑溪鎮黑溪鎮

地理環境

黑溪鎮位於東經105°13'—110°18'、北緯28°06'—32°19'之間的青藏高原與長江中下游平原的過渡地帶。氣候屬亞熱帶季風性濕潤氣候,年平均氣候在18℃左右,冬季最低氣溫平均在6-8℃,夏季平均氣溫在27-29℃,日照總時數1000-1200小時,冬暖夏熱,無霜期長、雨量充沛、溫潤多陰、雨熱同季,常年降雨量1000-1400毫米,春夏之交夜雨較多。

人口數據

(第五次人口普查數據)
總人口
10695

5660

5035
家庭戶戶數
3216
家庭戶總人口(總)
10689
家庭戶男
5657
家庭戶女
5032
0-14歲(總)
3050
0-14歲男
1741
0-14歲女
1309
15-64歲(總)
6982
15-64歲男
3562
15-64歲女
3420
65歲及以上(總)
663
65歲及以上男
357
65歲及以上女
306
戶口本地住在本地
10629
截至2017年底,常住人口15712人。

鄉鎮轄村

改革村 蘇維村 光明村 互助村

經濟發展

黑溪鎮繼續鞏固烤菸畜牧茶葉三大產業。突出發展蠶桑、養殖、藥材及經濟林果為主的特色產業。形成以“東桑”、“西經果”、“南漁”、“北烤菸”的整體布局。黑溪鎮烤菸支柱產業不倒,重點建設以石堡、光明為主的烤菸基地。穩定烤菸面積1500畝,力爭產煙27萬斤,保證烤菸穩定發展。
黑溪鎮黑溪鎮
黑溪鎮發展壯大蠶桑產業,年內初步規劃新建桑園2000畝,初步形成以民心、團田、友誼、勝地、雙林、互助6個村,3100畝的優質蠶繭基地,力爭產繭175萬擔。建2個示範村,每個示範村建一個示範組,每組培植3個以上示範戶的目標,紮實抓好蠶桑產業。黑溪鎮加速林果基地建設,以生態林建設為基礎,經濟林建設為重點,強化“西經果林”建設,鞏固改良勝地、尖鋒紅桔,太平梨樹的林地建設。突出抓好以馬六、互助、雙林、太平等村為重點的8000畝藥材、經果林基地。
黑溪鎮加快黃牛、生豬品種改良步伐,不斷擴展銷售市場,促進支柱產業上新台階。黑溪鎮培育水產業,以尖鋒、勝地、石堡村部分村、組建成1000畝稻田養魚示範基地為目標,科學實施稻田養魚,同時利用黑溪河的有利自然條件,加大對黑溪河的開發和管理,促進黑溪水產業的發展,打響黑溪的新品牌。黑溪鎮加大蠶桑生產工作力度,2008年共完成春季蠶種供育280張,發放蠶子280張,蠶子長勢喜人,為黑溪鎮蠶桑生產工作和農民增收、豐收打下了良好的基礎。

特色養殖

黑溪鎮鞏固畜牧業,在全鎮生豬飼養圈存2萬頭以上的基礎上,進一步發展草食牲畜,加快“生豬二級擴繁良種場和屠宰場”建設,引進資金80多萬元,對原攔河商品豬養殖場進行新建。該養豬場在原2畝面積的基礎上,新征地4.5畝,新建圈舍2000多平方米,飼養生豬1200頭,年出欄商品豬3000頭以上。該商品豬養殖場採用福建懶漢養殖新技術,利用鋸木面和糠殼覆蓋生豬糞便,添加菌種進行分解,產生有機微生物作為飼料,大大節省了成本,實現了無污染零排放。這一技術的引進,為黑溪生豬產業的迅猛發展帶來質的飛躍,為黑溪鎮實現年出欄35000頭商品豬打下堅實基礎。
黑溪鎮黑溪鎮

鄉鎮建設

黑溪鎮全面完成了白合居委的叢岩小(二)型水庫,3組水鴨子塘,蘇維村4組的大興塘,光明村6組大池塘,改革村堰塘灣塘,知子坪堰渠500米,勝地居委中層水堰1000米塘。黑溪鎮突出抓好交通網路建設,以村村通路、60%的組通路為目標,搞好道路暢通建設,做好道路維修與養護及路段的美化工作。
黑溪鎮黑溪鎮
黑溪鎮加強山、水、林、田的綜合管理,加大塘、庫、堰的整治力度,增加灌溉面積,提高防汛、抗旱能力和耕地灌溉率。加速農村農網改造,早日實現城鄉同網同價。黑溪鎮加快農村能源通訊建設,力爭全鎮建成沼氣池500口以上,力爭年底實現村村通電話,40%的村通光纖電視,廣播、電視收聽收看覆蓋率達98%。

小鎮名人

向亞平家住黔江區黑溪鎮勝地居委,2004年時年22歲的向亞平就到一建築工地開塔吊,操作時不慎從4樓跌到地上,腰部嚴重受損,導致成半身不遂。在家裡只能以輪椅代步,外出購進服裝和打掃衛生都是請人幫忙。2008年向亞平年滿26歲,他身殘志不殘,成為黑溪鎮上一個坐在輪椅上的創業者。當顧客走進他的服裝店,他就坐著輪椅圍著顧客轉,顧客把服裝選好了,他就把取衣服的撐竿遞過去,讓顧客自己取下來挑選;每次進貨回來,他總是忙到深夜,坐在輪椅上把一件件不同品牌的服飾,分門別類掛在牆壁上,他把服裝店打理得井然有序,生意也蒸蒸日上,成為了黑溪鎮小有名氣的人物。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