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帶水蛙

黑帶水蛙

黑帶水蛙,蛙科水蛙屬動物,中國特有種,分布於雲南。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黑帶水蛙
  • 拉丁學名:Hylarana nigrovittata
  • :動物界
  • :脊索動物門
  • 亞門:脊椎動物亞門
  • :兩棲綱
  • 亞綱:滑體亞綱
  • :無尾目
  • 亞目:參差型亞目
  • :蛙科
  • 亞科:蛙亞科
  • :水蛙屬
  • :黑帶水蛙
形態特徵,生境繁殖,分布範圍,

形態特徵

雄蛙體長44毫米,雌蛙45毫米左右。頭長略大於頭寬。體背面有許多細痣粒,背側褶較寬,不很清晰,其間距較寬。指、趾有吸盤且具橫溝;脛跗關節前達眼部或鼻眼之間,趾間除第四趾外幾為全蹼。體背面多為棕紅色或菜灰棕色,沿吻端或鼻孔始有1條黑色帶,經上眼瞼外緣,鼓膜上方,沿背側褶或斷或續達胯部。雄性肩前方有豆狀肱腺;有1對咽側下內聲囊,體背側有雄性線。卵徑1.3毫米左右,動物極黑色。蝌蚪全長44毫米,頭體長15毫米左右;背面淺棕或紅棕色,上有小黑點,尾末端鈍尖;腹面咽部和胯部各有1對腺體,唇齒式為Ⅰ:1—1/Ⅲ,下唇乳突2排相距近,外排須狀。

生境繁殖

生活于海拔120~1000米森林茂密、水流平緩山溪之水盪或其附近,盪邊多有雜草和灌叢或落葉及亂石。成蛙常棲息於水盪邊或緩流處石間、土洞或樹根下以及岸邊草叢邊。5~6月雄蛙在下午將頭伸出水外鳴叫,夜間鳴叫者更多,多棲於溪岸邊石上或落葉間。繁殖期較長,4~6月同時發現剛產的卵群、初孵出和各時期的蝌蚪以及新成蛙。卵常產于山溪緩流水面上或近岸邊樹根或草葉上,卵群單層多呈圓片狀。蝌蚪底棲。

分布範圍

分布於雲南(滄源、孟連、西雙版納、河口、金平)。
黑帶水蛙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