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姑魚

黑姑魚

黑姑魚,Argyrosomus nibe (Jordan et Thompson, 1911) ,為輻鰭魚綱鱸形目石首魚科黑姑魚屬的一魚類。喜棲息於混濁度較高,較深的水域。肉食性,以小型底棲無脊椎動物為主。

基本介紹

特徵,習性,分布,營養價值,附記,黑姑魚的選購技巧,人工養殖,

特徵

體側扁。口腔內為黑色;上頜外齒為犬齒狀,尤以前端2枚最大。體背部銀灰褐色,腹部銀白,胸鰭上半部為黑色。尾柄細長,尾鰭楔形。背鰭Ⅹ,Ⅰ-29—32;臀鰭Ⅱ-7;胸鰭17;腹鰭Ⅰ-5;尾鰭17。側線鱗49—548/10。鰓耙5—8+9—12。體長60—278mm:體長為體高3.5—3.9倍,為頭長3.0—3.3倍。頭長為吻長3.8—4.5倍,為眼徑3.2—4.4倍。體延長,側扁。頭中大,側扁。吻鈍尖。吻褶完整,不分葉;吻上孔3個;吻緣孔5個。眼大,上側位。口大,前位。上下頜約等長。頦孔6個。鰓孔大。體被櫛鱗,頭部被圓鱗。背鰭及臀鰭僅基部具鱗鞘。側線幾伸達尾鰭末端。背鰭連續,鰭棘部與鰭條部之間具一缺刻。臀鰭第二鰭棘約與眼徑等長。尾鰭尖長,楔形。鰾小,圓筒形,鰾側具24—30對側肢,每一側肢均具背、腹分支。耳石腹面具一蝌蚪形印跡,“頭”區梨形,昂仰,“尾”區呈“T”形淺溝。背側面灰黑色,各鰭灰色。胸鰭基上端具一黑色腋斑。口腔及鰓腔黑色。暖溫性近海中下層魚類。
黑姑魚

習性

本魚為近海中下層魚類,生活於45~200米深的海域,肉食性,以小魚、甲殼類為食。能以魚鰾發聲,一般多認為發聲是作為繁殖期時聯絡同類的信號,每年5至7月為繁殖期,則會大量群聚。

分布

印度西太平洋區,包括莫三比克印度緬甸泰國日本朝鮮中國越南菲律賓、印尼、澳洲等國海域。

營養價值

黑姑魚,性平、味甘、鹹,含有十分豐富的營養,例如:蛋白質、碳水化合物、脂肪、熱量、鈣、磷、鐵、維生素B1、維生素B2、維生素B3等營養物質。黑姑魚具有清熱解毒、利尿祛濕的功效,可以養腎補腎,治療膽結石、砒霜中毒、鼻竇炎、化膿性中耳炎、產後腹痛及泌尿系統等病症。另外,還可以養肝護肝,對肝硬化腹水有治療功效,還具有鎮靜安神、提高記憶力的功效。

附記

經濟性食用魚,肉質佳,適合油炸糖醋清蒸食用,漁民主要以底拖網捕獲。

黑姑魚的選購技巧

魚嘴緊閉,口內清潔;
魚鰓鮮紅,鰓蓋緊閉;
魚眼珠飽滿,稍突出,角膜透明且有光澤;
魚鱗紋理清晰且有光澤;
魚是魚體表面有清潔透明的粘層,魚體肉質發硬,質實而富有彈性。

人工養殖

越冬培育
黑姑魚為暖水性魚類, 長時間處於溫度低於8℃的水中就會出現死亡。本試驗中採用循環水系統培育親魚, 可保持穩定的適溫環境, 本試驗中越冬期間水溫為18℃。越冬過程中主要投餵冰鮮雜魚, 每天投餵1次, 注意觀察攝食及游泳狀態, 及時發現病害。
親魚育肥
2月份開始進入親魚育肥階段, 採用溫度、光照和營養3個方面的措施促進性腺發育。用溫控系統升溫, 每5d升1℃, 升溫至22℃。調整日光燈, 光照強度控制範圍為50~100lx, 育苗池光照保護均勻照射, 無死角。增加投餵次數, 每天兩次, 主要投餵冰鮮魚蝦, 適當投餵活體餌料, 添加維生素C和維生素E, 促進親魚體質和性腺發育。培育期間, 定期觀察性腺發育情況。
產卵授精
4月份開始, 黑姑魚親魚性腺發育已經基本成熟, 個別親魚開始出現“咕咕”的叫聲。選擇性腺發育良好、腹部膨大的親魚作為催產對象。雄魚性腺成熟的標誌為:擠壓腹部時, 有乳白色精液流出;雌魚性腺成熟的標誌為:腹部膨大, 生殖孔紅腫且有外突現象。選取性腺成熟的雌雄親魚各20尾。
將親魚麻醉, 從胸鰭基部注射催產劑, 催產劑用促黃體素釋放激素類似物 (LRH-A2) 和絨毛膜促性腺激素 (HGG) 兩種激素按比例混合。雌魚注射量:LRH-A21.2~2μg/kg魚和HGG120~180IU/kg魚, 雄魚減半, 保持弱光、安靜的環境, 28~30h後開始產卵, 產卵結束後收集受精卵。
集卵與孵化
產卵結束後, 使用80目網兜收集受精卵, 將收集的受精卵用10mg/L的聚維酮碘浸泡消毒5min, 分離上浮卵, 去除雜質。消毒完成後將受精卵洗淨後放入孵化池, 水溫22℃, 鹽度26‰~28‰, 微氣曝氣, 經過25h孵化幼苗破膜。
幼苗培育
初孵仔魚第三天開始投餵輪蟲, 水體中加鮮活小球藻, 保持水色微綠。每天投餵輪蟲2~3次, 投餵量及小球藻用量根據實際攝食情況而定。仔魚開口後5天攝食量開始增加, 適當增加換水量。仔魚開口後第18天, 開始投餵鹵蟲無節幼體, 以鹵蟲無節幼體為主, 輪蟲為輔, 逐漸減少輪蟲投餵。每天1個換水量, 根據池底情況吸底清污, 保持池底乾淨。第25天開始投餵配合飼料, 清池吸底2天一次, 換水量加大, 保持水質穩定。第28天停止投餵鹵蟲無節幼體, 已完成轉料過程。同時根據幼苗發育增加飼料粒徑。第40天, 測得大部分苗種平均體長區間為3~3.5cm。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