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冠鵑隼

黑冠鵑隼

黑冠鵑隼(學名:Aviceda leuphotes)為鷹科鵑隼屬的鳥類,是一種中型猛禽,體長30-33厘米,體重178-217克。棲居於丘陵、山地或平原森林,有時也出現在疏林草坡、村莊和林緣田間,多在晨昏活動。主要以昆蟲為食,也吃蜥蜴、蝙蝠、鼠類和蛙等小型脊椎動物。棲息於高大樹木的頂枝,以細樹枝築巢。常單獨活動,有時也集3-5隻的小群。繁殖期間每次產卵2-3枚。屬留鳥。

基本介紹

  • 中文學名:黑冠鵑隼
  • 拉丁學名:Aviceda leuphotes
  • :動物界
  • 脊索動物門
  • 亞門:脊椎動物亞門
  • 鳥綱
  • 亞綱:今鳥亞綱
  • 隼形目
  • 鷹科
  • 亞科:蜂鷹亞科
  • 鵑隼屬
  • :黑冠鵑隼
  • 亞種:4亞種
  • 命名者及年代:Dumont, 1820
  • 英文名稱:Black Baza
形態特徵,分布範圍,棲息環境,生活習性,繁殖方式,亞種分化,種群現狀,保護級別,

形態特徵

黑冠鵑隼是小型猛禽,頭頂具有長而垂直豎立的藍黑色冠羽,極為顯著。虹膜為紫褐色或血紅褐色。嘴和腿均為鉛色。頭部、頸部、背部尾上的覆羽和尾羽都呈黑褐色,並具有藍色的金屬光澤,與褐冠鵑隼不同。翅膀和肩部具有白斑,喉部和頸部為黑色,上胸具有一個寬闊的星月形白斑,下胸和腹側具有寬的白色和栗色橫斑,腹部的中央、腿上的覆羽和尾下的覆羽均為黑色,尾羽內側為白色,外側具有栗色塊斑。飛翔時翅闊而圓,黑色的翅下覆羽和尾下覆羽與銀灰色的飛羽和尾羽形成鮮明對照;從上面看通體黑色,次級飛羽上有一寬的,極為顯著的白色橫帶。整體看上去除了胸部和背部有少量羽毛為白色外,其他部位大多為黑色,在陽光下還反射出淡綠色的金屬光澤,以至於不熟悉它的人會把它當作烏鴉
大小量度:體長300-330mm;嘴峰18-22mm;翅227-243mm;尾130-151mm;跗蹠26-27mm。(註:♂雄性;♀雌性)

分布範圍

分布於孟加拉國、不丹、高棉、中國、印度、印度尼西亞、寮國人民民主共和國、馬來西亞、緬甸、尼泊爾、新加坡、斯里蘭卡、泰國、越南。
黑冠鵑隼(分布圖)黑冠鵑隼(分布圖)
中國有分布,分布於四川、浙江、福建、江西、湖南、廣東、廣西、貴州、雲南、海南等地。全世界共有5個亞種,中國有3個亞種,分布於四川的為四川亞種,分布於海南和雲南河口的是指名亞種,分布於其他地區的是南方亞種。

棲息環境

黑冠鵑隼地區性並不罕見,在中國四川、雲南為留鳥,其他地區為夏候鳥。棲息於平原低山丘陵和高山森林地帶,也出現於疏林草坡、村莊和林緣田間地帶。

生活習性

常單獨活動,有時也有3-5左右的小群活動。常在森林上空翱翔和盤旋,間或作一些鼓翼飛翔,活動極為悠閒,有時也在林內和地上活動和捕食。性警覺而膽小,但有時也顯得遲鈍而懶散,頭上的羽冠經常忽而高高地聳立,忽而又低低地落下,好象對周圍所發生的事情都非常地敏感。活動主要在白天,特別是清晨和黃昏較為活躍。主要以蝗蟲、蚱蜢、蟬、螞蟻等昆蟲為食,也特別愛吃蝙蝠,以及鼠類、蜥蜴和蛙等小型脊推動物。由於嘴峰上有2個尖尖的齒突,顯得十分鋒利。 叫聲作一至三輕音節的假聲尖叫,似海鷗的咪咪叫。

繁殖方式

繁殖期4-7月。營巢於森林中河流岸邊或鄰近的高大樹上,巢主要由枯枝構成,內放草莖、草葉和樹皮纖維。每窩產卵2-3枚,卵鈍卵圓形,灰白色綴有茶黃色,大小為35-46mm×29-38mm,平均39mm×32mm。

亞種分化

黑冠鵑隼(4亞種)
中文名稱學名分布
1
黑冠鵑隼安達曼亞種
Aviceda leuphotesandamanica
分布於安達曼群島南部
2
黑冠鵑隼指名亞種
Aviceda leuphotesleuphotes
印度西南部,緬甸南部,泰國西部或印度支那地區。
3
黑冠鵑隼南方亞種
Aviceda leuphotessyama
尼泊爾東部,印度東北部,中國的廣東、海南,冬天到印度支那南部、蘇門答臘和馬來半島。
4
黑冠鵑隼四川亞種
Aviceda leuphoteswolfei
分布於中國四川

種群現狀

該物種分布範圍廣,不接近物種生存的脆弱瀕危臨界值標準(分布區域或波動範圍小於20000平方公里,棲息地質量,種群規模,分布區域碎片化),種群數量趨勢穩定,因此被評價為無生存危機的物種。

保護級別

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2012年瀕危物種紅色名錄ver3.1——低危(LC)。
(註:一些網站將黑冠鵑隼(Aviceda leuphotes)等到同於鳳頭鵑隼Aviceda subcristata),這是同屬的2個不同的物種。)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