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䴉

黑䴉

黑䴉(學名:Pseudibis papillosa):是鸛形目䴉科動物。體長600-680毫米,是一種大型涉禽。特徵為頭裸出,皮膚黑;體羽幾乎全為深褐色,內側小覆羽白,肩部具白色斑塊,腿紅色,頸背具淺藍色斑塊。通體體羽深褐,兩翼及尾黑色具藍色金屬光澤,下體無栗色。 虹膜橙紅色,嘴鉛藍黑色,腳和趾淡粉紅色。

棲息於湖邊、河岸、沼澤、河床、水稻田、淺的水塘和農耕地上。喜在較乾燥的平原耕地、殘茬地、乾河堤等處活動,偶然也到沼澤地。留鳥。常單獨活動。性孤僻而寧靜,不愛鳴叫,活動時悄然無聲。習性類似白䴉,但較少結群,主食昆蟲,兼食蛇和青蛙,也啄食多種成熟的農作物。曾在中國西南及東南亞有分布,僅存於印度支那及婆羅洲。全球種群呈下降趨勢。

(概述圖片參考資料來源:)

基本介紹

物種簡史,形態特徵,棲息環境,生活習性,分布範圍,繁殖方式,種群現狀,保護級別,

物種簡史

該物種最初由托明克(Temminck)於1824年命名,他將其置於䴉屬中。根據優先原則將物種的屬名放在首位。黑䴉(P. papillosa)包括一個亞種——黑䴉白肩亞種(P. papillosa davisoni)。從1970年開始,這兩個亞種被視為不同的物種,即黑䴉和白肩黑䴉Pseudibis davisoni)。儘管它們的屬性密切相關,在冠部和上頸部可以看到兩個物種之間的主要形態差異。黑䴉在冠後部有一片紅色裸皮,但白肩朱䴉缺失。成年黑䴉頭部中間有一段狹窄明亮的紅色,在後枕上變得更寬,而成年白肩朱䴉有頭部中間裸露部分是淡藍色,延伸到身後,並在上頸部形成一個完整的項圈。

形態特徵

黑䴉是一隻長著大腿的黑色大鳥,嘴長而細,向下彎曲,腳較短,脛下部裸出。通體灰褐色。頸部和身體為棕色,無光澤。肩膀上有突出的白色斑點。飛羽和尾羽黑色,具金屬藍綠色光澤。頭裸露,黑色,無毛的頭頂部有一片鮮紅色的疣狀皮膚,是一個三角形的紅色斑,前端位於冠頂部,底部位於成年鳥類中形成的頸背後面。內側小翅覆羽白色,在肩部形成一白斑。
虹膜橙紅色,嘴藍色或鉛藍色,後枕部淡藍色,向兩側延伸,與紅色的喉相連、腳本和趾淡桃紅色。在繁殖季節,嘴和腿由灰色變成紅色。腳趾有一個邊緣膜,底部有輕微的蹼狀。
幼鳥通體暗褐色,無金屬光澤,頭頂、頭和喉被羽。最初沒有裸露的頭和紅色冠斑,成鳥後長成。
大小量度:體長600-680毫米,嘴峰156-192毫米,翅393-428毫米,尾192-208毫米,跗蹠91-99毫米。

棲息環境

棲息於湖邊、河岸、沼澤、河床、水稻田、淺的水塘和農耕地上。

生活習性

留鳥。常單獨活動。性孤僻而寧靜,不愛鳴叫,活動時悄然無聲。習性類似白䴉,但較少結群,通常成對或一家族群活動,有時則單個。當從地上起飛時,叫聲奇怪而具特性。在繁殖季節,鳴聲則響亮而特別。覓食時,在沼澤地和沿著泥濘的河岸,天熱時亦見於收割後的稻田中。通常在濕地邊緣覓食少量。主要以蝗蟲,蚱蜢、蝸牛、甲殼類小蛇和青蛙為食,也啄食多種成熟的農作物和植物種子。

分布範圍

原產地:印度、尼泊爾和巴基斯坦;遊蕩:孟加拉國和中國;不確定:緬甸。
是印度哈里亞納邦和旁遮普邦以及恆河平原的常見的繁殖鳥類。 活動範圍延伸到印度南部,但在半島或斯里蘭卡的最東南部的森林地區或乾旱地區沒有發現。在中國雲南省分布狀況不明,19世紀雲南西南部有記錄。
黑䴉分布圖黑䴉分布圖

繁殖方式

黑䴉通常在樹上築巢,單獨或在同一棵樹上由3-5對組成的小群落。繁殖季節是變化的,但最常見的是在3-10月之間,並且趨向於季風之前。當成對結合時,雌鳥會從雄鳥口中獲取食物。雄鳥選擇巢址。巢穴主要是一個大型平台,直徑35-60厘米,深約10-15厘米。老巢被重複使用,也重複採用禿鷹等鳥類的棄巢。巢內鋪有鬆散的稻草,即使在孵卵時也會時常添加新鮮材料。巢穴通常位於地面以上6-12米的高度,位於巨榕菩提榕樹上,通常靠近人類居住地。近代,這些鳥類也採用了在拉賈斯坦邦部分地區的電力鐵塔築巢。在樹上交配,從不在地上。每窩產卵2-4枚,顏色為淺藍綠色,被有稀疏的淡紅色斑點。卵的大小為63毫米×43.2毫米。雄雌親鳥共同孵化,孵化期33天。

種群現狀

該物種分布範圍廣,不接近物種生存的脆弱瀕危臨界值標準(分布區域或波動範圍小於20000平方公里,棲息地質量,種群規模,分布區域碎片化),種群數量趨勢穩定,因此被評價為無生存危機的物種。
由於狩獵和棲息地喪失,巴基斯坦的物種數量大幅下降。 該物種在印度基本上沒有受到影響,傳統上它們被當地農民所容忍和保護。該物種在野外被認為是安全的,在一些動物園,包括德國法蘭克福,新加坡(裕廊公園)的動物園已經成功繁殖。有一隻在柏林動物園已經養殖了30年。

保護級別

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瀕危物種紅色名錄》(IUCN) 2016年 ver 3.1——無危(LC)。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