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明前的吶喊:魯迅語錄

《魯迅語錄:黎明前的吶喊》內容簡介:魯迅先生是中國現當代最富盛名的作家,一向被視為“民族魂”。他的言論總以“匕首投槍”著稱,其言論精闢、簡練、冷靜而深沉,善以格言警句入文,善做一針見血的判斷,善以真誠而凌厲的感情喝醒讀者。這其實也長久來對魯迅的誤讀所致。《魯迅語錄:黎明前的吶喊》呈現了一個有溫度的公民魯迅,是一個熱愛讀書獨立思考的人,一個內心極度冷靜的人,一個憂患國家民族命運的人,他當然不是溫柔敦厚的“好好先生”,“以直報怨”是他強烈的毋須更改的個性。

基本介紹

  • 書名:黎明前的吶喊:魯迅語錄
  • 出版社:江蘇文藝出版社
  • 頁數:233頁
  • 開本:32
  • 定價:24.00
  • 作者:魯迅
  • 出版日期:2013年5月1日
  • 語種:簡體中文
  • ISBN:9787539957517
  • 品牌:江蘇文藝出版社
基本介紹,內容簡介,作者簡介,圖書目錄,序言,

基本介紹

內容簡介

《魯迅語錄:黎明前的吶喊》編輯推薦:了解大師的“後樓梯”,最富有人文氣息的選本。大師如海,只取一瓢,這裡是最精確的提煉。用大師箴言編織的新公民讀本。

作者簡介

魯迅,即清光緒七年八月初三,出生在浙江省紹興府會稽縣東昌坊口周家,漢族,原名周樟壽,後改為周樹人,字豫才。魯迅是“五四”新文化運動的主將,一生著作及譯作頗豐,影響深遠。毛澤東曾評價魯迅為偉大的文學家、思想家和革命家,被世人譽為“民族魂”。

圖書目錄

前言
第一輯致知篇
第二輯卓識篇
第三輯品藻篇
第四輯風雅篇
第五輯論爭篇
第六輯遠見篇
第七輯性情篇
公民垂範魯迅

序言

魯迅,1881年9月25日,即清光緒七年八月初三,出生在浙江省紹興府會稽縣東昌坊口周家,漢族,原名周樟壽,後改為周樹人,字豫才。魯迅是“五四”新文化運動的主將,一生著作及譯作頗豐,影響深遠。毛澤東曾評價魯迅為偉大的文學家、思想家和革命家,被世人譽為“民族魂”。
魯迅於七歲時進入三味書屋學習,打下深厚的國學根底。1898年5月,魯迅考入江南陸師學堂附設礦務鐵路學堂。1902年初,魯迅被派往日本官費留學。後到仙台醫學專門學校就讀,不久立志通過新文藝改造國民的劣根性。他於1906年3月初退學,回到東京從事文藝活動。在日期間,發表了《人間之歷史》、《破惡聲論》、《摩羅詩力說》、《斯巴達之魂》等文章,翻譯了法國小說家凡爾納的《月界旅行》、《地底旅行》和《域外小說集》(和周作人)。
1909年8月,魯迅結束留學生活,先後在杭州兩級師範學堂、紹興府中學堂任教。1912年4月下旬,魯迅開始了長達十四年的在京為官生涯,職務為教育部僉事。期間,兼職北京大學、北京師範大學、北京女子師範大學的國文系講師。1918年,魯迅在《新青年》雜誌上發表了成名作——白話文小說《狂人日記》,首次使用“魯迅’’的筆名,引起巨大反響。從此,魯迅的創作便一發不可收。先後有小說集《吶喊》、《彷徨》和中國小說史研究的“開山之作”《中國小說史略》等重要作品問世。1925年1月-1926年1月,魯迅參加了“女師大學潮”,並與許廣平有書信及交往,後來二人結為伉儷。1926年,魯迅應林語堂之邀赴廈門大學任教授,1927年1月,又轉赴廣州中山大學任教。
1927年10月初,魯迅與許廣平抵達上海寓居,開始了近十年的譯著生活。1929年9月,魯迅中年得子,起名“海嬰”。1928年,魯迅結識了兩位趣味相投的文學青年柔石和馮雪峰,1931年底又結識了瞿秋白,並引為知己。上海期間,魯迅參加了中國左翼作家聯盟和中國民權保障同盟,還熱心關照提攜過青年作家蕭紅、蕭軍、葉紫等人。晚年,魯迅編輯出版了《故事新編》,翻譯了果戈里的《死魂靈》。而他的最為人所稱道的雜文,則貫穿於他一生的創作生涯,論戰涉及到的人有吳宓、章士釗、陳源(陳西瀅)、梁實秋、田漢、郭沫若、徐懋庸、顧頡剛、高長虹等人。魯迅一生主編刊物十三種,列名編委七種。
1936年10月19日,一代文化巨匠魯迅在上海寓所內永遠合上了雙眼,享年56歲。上海各界上萬名人士為魯迅舉行公祭、送葬。如今,魯迅先生靜靜地躺在上海魯迅公園內,而他的思想風骨和道德文章將永遠燭照世人!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