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明前的中國:中國近代史札記

黎明前的中國:中國近代史札記

《黎明前的中國:中國近代史札記》是2012年福建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陳舜臣。

基本介紹

  • 書名:黎明前的中國:中國近代史札記
  • 作者:(日)陳舜臣
  • 譯者:於壯
  • ISBN:7211063637, 9787211063635
  • 頁數:290
  • 出版社:福建人民出版社
  • 出版時間:2012年1月7日
  • 裝幀:平裝
  • 開本:16
  • 叢書名:陳舜臣作品系列
圖書簡介,編輯推薦,作者簡介,目錄,序言,後記,文摘,

圖書簡介

歷史景觀中,既有人物的巍峨山脈,又有事件的滔滔大河。大師陳舜臣透過歷史的山河,是不是能立體地把握歷史呢?《黎明前的中國——中國近代史札記》就是作為《近代中國的群像》的姐妹篇寫成的。
林則徐和太平天國之間是一種什麼關係?曾國藩有沒有想過當皇帝?“中國留學生之父”容閎回國後為什麼舉步維艱?在日本名氣最大的中國近代歷史人物是誰?康有為如何從一個改革者變成一個保守派?為什麼說“貴族”譚嗣同的一生命運早被決定?梁啓超最適合的職業是新聞記者?“一口吞盡胡天驕”的袁世凱有著怎樣的超前性?王國維說的“經此世變,義無再辱”是什麼意思?
中國近代史從鴉片戰爭開始。《黎明前的中國——中國近代史札記》的開場則是在太平天國。太平天國占了本書約一半的篇幅,分量很重,而這個事件本身也同樣重要。

編輯推薦

以古識今,我們的血液中迴蕩的是近代的脈搏:太平天國起義,第二次鴉片戰爭,塞防派與海防派之爭,甲午戰爭爆發前夕……1840年鴉片戰爭之後、1911年辛亥革命之前的中國,是一副什麼模樣?——在《黎明前的中國——中國近代史札記》里,大師陳舜臣以一種獨特的視角冷靜地觀察;在這裡,一百年前的中國豁然展開斑駁的長畫卷;在這裡,你可以讀懂黎明前那個銹跡斑斑的中國。

作者簡介

作者:(日)陳舜臣 譯者:於壯
陳舜臣,日本著名作家、歷史小說大師。1924年生於日本神戶,祖籍中國台灣。1961年以小說《枯草之根》榮獲日本第七屆“江戶川亂步獎”一舉成名;之後發表《三色之家》《弓屋》《憤怒的菩薩》等小說,以嚴謹的結構和獨特的風格確立了在日本推理文學界的地位。1968年以Ⅸ青玉獅子香爐》獲得代表日本大眾文學最高榮譽的“直木獎”亡此後開始轉向歷史小說創作,先後出版了《小說十八史略》《甲午戰爭》《太平天國》《耶楚材》《秦始皇》《擲成勃》《成吉思汗一族》《鴉片戰爭》《諸葛亮》《秘本三國志》等歷史小說名篇,以其博學多識和豐富的想像,贏得廣泛讚譽,一次次掀起日本讀中國史的熱潮。
身居海外,遠觀國史,成就了陳舜臣獨特的歷史小說風格。他也是日本文藝界近四十年來得獎最多的實力派暢銷作家,曾先後獲得“江戶川亂步獎”“直木獎”“日本推理作家協會獎”“每日出版文化獎”“神戶市文化獎”“讀賣文學獎”“吉川英治文學獎”等日本文學大獎。1992年,陳舜臣獲日本文化界的至高榮譽“朝日獎”。
《小說十八史略》是陳舜臣最有影響的史學巨作。該書以日本最為推崇的中國歷史啟蒙著作、宋代學者曾先之編纂的《十八史略》為底本,以獨特的史家眼光和鮮活的小說筆法,撞繪工中國從遠古到兩宋王朝衰落的四千多年歷史,堪稱—部獨具風格的簡明中國通史。全書從歷史細節著眼,深入歷史核心,透視歷代帝王權力法則,貼近古人日常生活,驚險動人得到權術謀略和安身立命的生存智慧貫穿始終,真正扣住了千百年來中國古代歷史的核心關鍵。

目錄

[上卷]
選集版前言
太平天國
第二次鴉片戰爭
壬午和甲申
塞防和海防
甲午戰爭爆發
後記
[下卷]
選集版前言
鴉片戰爭後的林則徐
沒能成為皇帝的男人·曾國藩
局外人的原型·容閎
依賴症患者·康有為
初代和談家·李鴻章
混沌的憂國者·譚嗣同
被超越的記者·梁啓超
容易理解的男人·袁世凱
二流軍閥的誕生和沒落·段祺瑞
梟雄本色·張作霖
動搖的狂熱分子·戴天仇
沒落時代的殉葬者·王國維
後記

序言

歷史景觀中,既有人物的巍峨山脈,又有事件的滔滔大河。我想,透過歷史的山河,是不是能立體地把握歷史呢?本書就是作為《近代中國的群像》的姐妹篇寫成的。
以人物為中心的姐姐已經收入了選集中,這次加入的是以事件為中心的妹妹。我的想法是重現一個完整的河山。如果這個願望能實現,我會非常高興。
我不是要把自己理解的歷史傳達給讀者。作者自己不過是在從事一邊做筆記、一邊去理解歷史的工作。我希望自己的筆記能對讀者起到一些幫助,才公開出版。
這本筆記是歷史景觀的素描。細緻的描寫不是本書所追求的。比如太平天國天王洪秀全之死,作者根據曾國藩的奏文,認為他是服毒自殺。但也有一種說法是病死,證據也很有力。這種細緻的考證就交給專家去做吧。
中國近代的事件都和現代相關,在我們的血液中也迴蕩著近代的脈搏。
我執筆的願望,是希望一般人都能了解整體而又不歪曲的景觀。
中國近代史從鴉片戰爭開始。本書的開場則是在太平天國。太平天國占了本書約一半的篇幅,分量很重,而這個事件本身也同樣重要。
1981年7月
陳舜臣

後記

雖然我自己也不清楚會用什麼形式,但我希望儘可能地把中國近代史寫成小說。對於我這類人來說,這是個非同尋常的野心。也許有人覺得我太狂妄了。我寫完了《鴉片戰爭》,之後一直沒有續作。按照時代順序,下面應該是《太平天國》。但是我還沒有動筆,這距離寫完《鴉片戰爭》已經過去十年了。
這其中有很多理由,最大的理由恐怕還是無法充分地把握時代。現在回頭看看,《鴉片戰爭》寫得確實很容易。
在鴉片戰爭中面對西歐的力量後,中國的所有事情都變得複雜了,人也變得複雜了。要充分地把握和感受,需要花很多時間。這是個慢性子的工作,必須一個一個地準備好。
《亞洲評論》上以“中國近代史筆記”為題連載的十二篇文章,並不僅僅是人物評論。和題目一樣,是筆記。就是把以前的研究加上一些新東西,大概沒有什麼閃光點。要把握近代史,就要一個一個地審視登場人物,我只是把人物一個個做了筆記而已。當然這都是我的觀點,而且不是什麼閃光的觀點,都是極其普通的觀點。
因為《亞洲評論》是季刊,連載了十二回,就是整整三年。因為是三個月一次,總是在我快要忘掉的時候來催稿。下次要寫的人物在三個月前就定好了,因此有充分的時間去查人物資料。而實際動筆的時候,都是在催稿之後。所以,我慢慢地查資料,短時間內寫出來。筆走龍蛇之間,甚至有種錯覺,以為是在做某個老師講課的筆記。
雖說是筆記,畢竟都是自己的心得,將其出版,我是沒有半點猶豫的。雖然沒有什麼新的發現,作為中國近代史的一個常識,把它介紹給日本的讀者也是有意義的。不管怎么說,已經在雜誌上發表過,不好再拒絕出版社的好意了。
因為所有的人物都在同一個歷史舞台,我重新通讀之後,把重複的部分刪去,在原文上做了很大修改。
實際上,我還想換一個題目,因為時間所限,就用了連載時的題目。筆記很容易讓人聯想起上課的講義。同是講義,讀者們也可以是離題的閒談。
陳舜臣

文摘

西北飄起了半天雲,
巴爾幹的暮影昏沉沉,
危機四起雲開裂,
降下了天火走凡塵。
這是與謝野鐵乾有名的《戀人歌》中的一節。這首歌自明治以來,被日本慷慨激昂的書生們所喜愛。
歌里說的西北,當然是指朝鮮半島。如同西鄉隆盛的征韓論一樣,明治維新後煥發了青春的年輕的日本,把最近的鄰國朝鮮作為擴張的對象。鐵乾的《戀人歌》是一首青春之歌,裡面卻強烈地暗示了對朝鮮的渴望,這是時代的潮流。
開放後的日本向朝鮮提出開放的要求,對方不予交涉,征韓論因此產生。李氏王朝沒有答應日本的要求,其背後有複雜的家庭背景。
朝鮮國王對清朝皇帝行“事大之禮”。所謂事大,具體說來,就是屬國和宗主國的關係。中國和李氏王朝的宗主關係從明朝延續到了清朝。
李氏朝鮮從太祖李成桂建國(1392年)到日韓合併(1910年),是一個持續了五百年的政權。之前高麗王朝末期,正值蒙古族的元朝衰微,中國大陸上明王朝興起。高麗宮廷里分為親元派和親明派。李成桂是親明派的領袖,放逐了高麗王,建立了一個新王朝。定國號的時候,有“朝鮮”和“和寧”兩個選擇讓明朝裁決。明朝太祖洪武帝選擇了“朝鮮”。朝鮮的名字是明朝給定的,正因為有這樣的宗藩關係,豐臣秀吉出兵朝鮮的時候,明朝派來了救援的軍隊。
明清交替之時,對朝鮮來說是個自主獨立的機會。可惜的是,由於豐臣秀吉的侵略,國勢衰微,獨立是很困難的。清軍連續兩回侵略朝鮮,李氏朝鮮改奉清朝為宗主國。這個關係一直保持下來。
在朝鮮,豐臣秀吉被當做大壞蛋,一般用他原來的姓稱呼,叫他平秀吉。平秀吉也可以讀作平定秀吉。朝鮮人拒絕使用“豐臣”這樣好聽的名字。而滅亡豐臣氏的德川氏對朝鮮來說是好人。因此在德川時代,朝鮮和日本有外交關係。除去宗主國清朝,日本是朝鮮唯一有外交關係的國家。而且對於日本來說,朝鮮也是唯一有外交關係的國家。與清朝、荷蘭長期通商,但這只是通商關係,不是政府間的外交。
德川時代,日朝間交往順利的一個理由是“抗禮”。所謂抗禮,就是平等交往的禮儀。
凍亞漢字圈裡的常識認為,皇帝之下是王。漢高祖劉邦打倒項羽,從漢王變成了大漢皇帝。然後他把自己的兄弟、兒子等同族的人封為“王”。另外一部分功臣也被封為王。韓信後來被降格為淮陰侯,但最開始是齊王,建國後封為楚王。日本的皇室制度里,天皇之下的皇族是王,皇子是親王,皇女是內親王。
李氏朝鮮稱為朝鮮王,不稱皇帝。因為它是在宗主國清朝皇帝下面。德川時代的日本,天皇不掌握政權,將軍在統治日本。德川將軍正式的稱號是征夷大將軍,稱為“日本國大君”。當時日本和朝鮮雙方都不是最高領導者,因此是“抗禮”,他們都是天皇或清朝皇帝下面的“王”。根據新井白石的意見,幕府將軍給朝鮮的國書中,有一個時期用的稱號是“日本國王”。
足利義滿在給明朝的國書中自稱“日本國王”,遭到了後世史家的批判,德川將軍對朝鮮自稱王則沒有多大問題。因為足利義滿是在對明朝稱臣,而德川將軍給朝鮮的國書是平等的,不是向朝鮮稱臣。
明治維新以後,因為大政奉還,日本國王(德川將軍)退到幕後,日本皇帝(天皇)走上前台,日朝間的關係開始變得緊張。明治元年,明治新政府向朝鮮發出了統治聲音。依照慣例,對馬藩藩主宗義達派遣了先行使者,傳達“書契”。但是朝鮮拒絕接受。因為“書契”中有“政權一歸皇室”的字樣。對於朝鮮來說皇帝是清朝,日本擅自使用“皇”字,朝鮮無法接受。
明治新政府對這個問題似乎認識不足。“書契”被拒絕之後趕緊研究,終於弄明白了是怎么回事。對此明治政府的做法是打擊朝鮮的弱點。也就是和朝鮮之上清朝簽訂修好條約。1871年,日本同清朝締結修好條約。這當然是在國家間平等關係的基礎上建立的條約。
日本和清朝是平等的。那么,從日本的角度看,在清朝之下的朝鮮就低一個檔次了。對等的清朝可以對朝鮮擁有宗主權,日本也就可以擁有宗主權。至少日本是比朝鮮高一個層次的國家——明治政府對朝鮮的幻想就是從這裡出發的。這是極其高壓的想法,之後也就招來“吞併”的重大結果。
那么,清朝對朝鮮的宗主權是怎么一回事呢?
據《清史稿》記載,清朝視為屬國的有朝鮮、琉球、越南、緬甸、暹羅、南掌(寮國)、蘇祿(菲律賓南部的群島)、廓爾喀(尼泊爾)、浩罕(烏茲別克斯坦東部)、坎巨提(帕米爾西南部)十個國家。
這些屬國對清朝“稱臣納貢”、“奉正朔”、“受冊封”,就是像足利義滿那樣稱臣朝貢。並且要使用清朝的年號,接受中國皇帝的公文上的承認。凡有慶祝和弔唁,朝廷會派遣特使。這樣的宗藩關係主要是形式上的。清朝沒有派遣常駐的管理,基本不干預那些國家的政治。作為宗主國,接受進貢後要還禮,一般要賞賜數倍於進貢的物品。通商也給予優惠待遇。另外宗主國有義務保護屬國,維持屬國的王統延續。P87-89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