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寨

黎寨

黎寨(番茅)位於五指山市郊,沿著南聖河北岸走2公里便是。這兒周圍群山滴翠,田疇連片,一派田園風光,是黎胞聚居的自然村。原是“合畝制”的村落,尚成片地保留著傳統的船型茅屋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黎寨
  • 行政區類別:自然村
  • 所屬地區:海南省五指山市
  • 方言:黎語
  • 氣候條件:熱帶季風氣候
地點介紹,歷史沿革,黎族文化,紋身文化,發展戰略,旅遊景點,

地點介紹

黎寨(番茅)位於通什市郊,沿著南聖河北岸走2公里便是。這兒周圍群山滴翠,田疇連片,一派田園風光,是黎胞聚居的自然村。原是“合畝制”的村落,尚成片地保留著傳統的船型茅屋。
黎寨婦女精於紡織和刺繡,憑著靈巧的雙手,用簡單的工具便可織出精美圖案的頭巾、上衣、石榴裙等黎錦民族工藝品。
黎寨黎寨
寨里黎胞能歌善舞,山歌對唱曲調優美,抒情動聽;傳統的《打柴舞》、《米舞》、《錢鈴雙刀舞》等多姿多彩;別具一格的吹奏鼻笛合銅笛,具有獨特的民族風格和濃郁的生活氣息。

歷史沿革

據說,海南黎族祖先原生活在上海,以船為家,後遷入陸地,為懷念先祖的船家,在陸上蓋成船形屋。寨里的男人留長髮結鬟於額前,以紅布或黑布纏頭,上衣無領對胸開襟。
黎寨黎寨
婦女紋臉,穿著繡有圖案的筒裙,披繡花頭巾,上 衣無扣,對胸開襟;喜歡帶耳環、項圈、手鐲等裝飾品。解放後這裡,海南黎族傳統的穿著習俗才有所改變,海南黎寨婦女只在節日或迎接遊客時 才穿民族盛裝,不紋瞼。幾乎全住瓦房,男女皆上學讀書,是海南黎族地區比較先進的地方。
旅遊寨由黎族民辦,現建有黎族特色的竹樓等建築,陳列著黎族各種勞動工具、生活用具和娛樂器具。還可以觀看黎族舞蹈表演,買到特色鮮明的民族工藝品。海南旅遊黎寨風情濃郁,值得一游。

黎族文化

黎族海南島原著民族,在海南島的歷史有三千多年,有著特有的原生態文化。但是在現代文明衝擊之下,黎族許多具有民族特色的文化資源面臨著傳承的壓力,很多寶貴的技藝和文化形態正瀕臨失傳。保護璀璨的原生態黎族文化刻不容緩
黎寨黎寨
紋身
黎族文身,歷史悠久,自漢代開始,已經有文字記載,這在世界民族中是一種罕見的原創性文化現象。我們多年來深入多處最原始且沒有公路交通的黎寨尋覓黎族婦女的文身,從百歲老人到50多歲的黎族婦女身上,觀察到各式的文身圖案,驚詫黎族原生態文化的深沉意蘊。
今天,如果不作搶救性的研究,若干年以後,將再也難以復見了。文身,作為一種原創性的傳統文化,是黎族母系社會的遺存,是原始宗教——自然崇拜、祖先崇拜、圖騰崇拜的藝術結晶,是黎族歷史上凝聚力、號召力、生命力的標誌。
文身習俗產生於原始宗教,文身含有民族標誌的意義:一是為防止被擄掠;一是為表示愛情的忠貞不移;一是為美麗。在舊時代,文身是黎族婦女一項神聖的人生生活內容,所以文身的儀式與過程自然也十分莊嚴神聖。可以說,文身過去是每一個黎族婦女生命禮俗中的成年禮。
紋身的意義
文身的圖式、紋素所蘊含的意義,表現了黎族原始的藝術思維和審美觀。婦女們展示在軀體上的紋路,有著內心的祈求。古老的民族,藉著這些圖式,把一代又一代人的心理期望和對人生理想的追求,用點線藝術構圖刺在皮膚上,以圖式的美感因素激勵族人勇敢地生活,以樂觀的理想去迎接現實生活的挑戰。
黎寨黎寨
同時,在圖式的紋素對稱美、線上點相互配合中所體現的節奏美中,表現了黎族深沉的審美觀。 黎族有五種方言,不同的方言文身的圖式各不相同,其中以潤方言及美孚方言、哈方言的紋式較為複雜,杞方言的紋式比較簡單,賽方言的文身已經絕跡。
以潤方言面紋形式為例,臉部是從兩耳連線面頰處,以數根三角形的曲線連在一起。線有三條,左右相移,經頸項而連於胸前、合顴、頦、胸為一體,圓角、方角、橫線、直線、斜線、曲線,一併採用。圓型以兩顴為中心,頸部則直繞唇之曲線三條。
歷經幾千年而不斷地延續下來的文身,是黎族一筆極其寶貴的文化遺產,也是黎族歷史上最壯觀的原生態文化現象;但隨著時代的發展,黎族文身必將完全消失。
龍被
我們曾專門驅車到五指山市海南省民族博物館樂東黎族自治縣千家鎮及昌江黎族自治縣去尋找龍被。
黎寨黎寨
如今民間50歲上下的婦女還有人會織龍被,而且花樣也新鮮。但更多是簡單的條紋。我們買到幾幅龍被,其中一幅色彩斑斕,圖案絢麗。龍被是黎族織錦中的一種,是黎族在紡、織、染、繡四大工藝過程中難度最大、文化品位最高、技術最高超的織錦工藝美術品,是黎族對封建皇朝進貢的珍品之一。
龍被有五種開幅,分別為:單幅龍被、雙聯幅龍被、三聯幅龍被、四聯幅龍被、五聯幅龍被。其中,
三聯幅最為普通,五聯幅和單幅最少。色彩多為深藍色、黑色或紅色。龍被所用的布料,有棉、木棉及麻三種。 龍被不是人們通常用來禦寒的被子;它是一種在民間傳統活動中所需要的特殊工藝品。龍被的花紋圖案色彩不同,用途也不相同。紅色多用於紅事,黑色多用在白事上。紅事如婚禮拜堂、子女祝壽、蓋房升梁等。白事如“做鬼”(一種法事)、蓋棺、喪葬等。
龍被的織制方法
龍被的織制主要有兩種方法:一種是使用踞腰織機,另一種是腳踏織機。它的特點是先織制好布料,然後才在布料上任意刺繡花紋圖案。龍被難度最大是在刺繡花紋圖案這部分,由於圖案變化多,色彩十分豐富,所表現的範圍極其廣泛。有動物圖案、植物圖案、自然界方面的圖案、信仰及宗教道具的圖案等,一幅龍被,不論從色彩或者圖案上看,都是比較完整的工藝美術作品,具有濃郁地方民族特色。
黎寨黎寨
因為黎族只有本民族的語言而沒有自己的文字,民族的文化承傳,除了依靠豐富的物質文化以外,主要的形式是歌、舞、口頭文學以及竹刻、木刻的圖志。這些藝術形式常會失去原樣。而龍被的圖案,就成了原生態文化中有可能長久地保持黎族文化傳統、並逐漸構成了黎族自身的文化積澱。因為黎族人民將自己對世界的認識和對生活的嚮往,大體上集中表現在龍被的圖案中,讓後人可以領會到其中所折射的黎族的民族品格。龍被圖案中的形象活潑多姿、構圖嚴謹和色彩鮮艷的藝術特色,是黎族民間藝術家們以歷史和民俗為依據,將現實和虛幻的世界圖案化的藝術結晶。如果把許多龍被協調在一起,構成龍被景觀,那么,龍被是黎族的史詩,是黎族世界觀的表現,是黎族紀念碑式的藝術。
船形屋
當你到達深山中的黎寨,最能引發起對族群的神秘感,無疑是由那一座座默默無言的船形屋,它令人在茂密的山林中聯想起海島上的海洋文化的傳承。
獨具特色
黎族人民的原生態生活環境,根據自然地理氣候條件、建築材料及技術水平,因地制宜地創造了獨具特色的茅草屋。從樣式上分船形屋和金字形屋兩大類,大部分是竹木結構。從結構和建材質量來看可分為:茅草頂、屋檐直垂地面、檐牆合一的屋子,這是船形屋。有茅草頂,竹編泥湖牆的屋子,這是金字形屋。現今磚瓦木結構金字形房子,在黎、漢雜居區比較多見,外形、屋內間隙與當地的漢族基本相同。
海洋文化密切相關
黎族的船形屋與海洋文化密切相關。在黎族的民間故事《雅丹公主》中,描寫了雅丹公主坐小船漂流到海灘上,把小船拉上岸,底朝天放在木樁上做屋頂,又割來茅草遮住四周,住於船形屋中。由此可見,船形屋具有船的象徵性。我們從《越絕書·記地傳》中“水行而山處,以船為車,以楫為馬,往如飄風,去則難從”的記載中,再觀察今天民居的船形屋的原始形態,從而推測黎族先住民當年遠征渡海遷移的歷史。海南島豐富的海洋文化,不僅在歷代的海上絲綢之路的交通站中去證實,而且在深山老林的黎寨民居中,也可以看到其原生態文化的特徵。

紋身文化

紋身文化的起源——習俗
紋身是海南黎族特有的習俗,是世界民族中一種罕見的原創性文化現象。紋身,黎語叫“打登”,亦叫“模歐”。海南漢語叫“繡面”或“書面”。西文則叫“打都”,是黎家人的一種傳統習俗。
黎寨黎寨
紋身文化的歷史記載
最早記載海南黎族紋身的是《山海經海內南經》,文中說漢武帝於元卦元年(公元前110年)平定南越時,在海南島設的珠崖、儋耳二郡,就有“點涅其面,畫體為鱗采”,既指當時在海南島上的黎族先民這種習俗,由此推斷距今2000多年前黎族婦女就有了紋身傳統。《水經注》轉引晉王范所寫《交廣春秋》中就提到當時海南黎族“披髮雕身”,宋代趙汝適在《諸蕃志》中提到“婦及笄即黥面頰”,明清時期文獻中有關黎族文身的記載就更多,更為詳細,有的文獻中還繪有文身的圖像。
郭沫若生前來海南時,曾對這種習俗有感而發:“花門梨面傳聞有,今到保亭始見之。黎族積緇成習尚,婦容黥墨足驚奇。雖雲古道存民俗,想是奴徽剩子遺。幸喜小姑逢解放,素顏不復類當時。” 有學者評價說,黎族婦女紋身是"刻在人體上的敦煌壁畫",是寫在身上的歷史。
紋身也是一種文化遺產
紋身是黎族一筆極其寶貴的文化遺產。目前,黎族黥身紋臉的傳統漸漸淡化,九十年代後這種習俗已經根絕。目前只能在偏僻的黎寨中老年婦女中看到這種習俗的遺風。古老而獨特的紋身之美,正在逐漸消失,年青女子幾乎不再去紋身,手藝也已在失傳,只能在歷史中去回味了。2005年底,黎族文身被海南省人民政府列入第一批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名錄。目前,海南省政府正在向國家文化部門申請將黎族文身文化列入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保名錄。黎族紋身的起因,民間有許多說法。在黎族民間流傳著這樣的故事,遠古時,洪水泛濫,老先與荷發兄妹躲進大南瓜,漂到了海南島,兄妹倆人在島上尋找人煙,但沒有找到。為了延續後代,妹妹荷發紋身紋臉,使哥哥不能相認,於是結成夫婦。這故事與黎族創世紀的歌唱很相似。比較普遍的說法是:黎家人紋身習俗,自古以來都有定製,因為他們把紋身看成民族的標誌。女人如不繡面、紋身,死後祖先不相認, 明代顧坤所撰《海搓余錄》記“祖宗不認其為子孫,則永為野鬼”。
所以,“黎族男女周歲即紋其身”。女子只要長大到十一、二歲到十四、五歲時,都毫不例外,必須按照祖先遺留下來的特殊標誌接受紋身。黎族人稱為“開面”。儘管在很多人看來,皮膚上刺文身是一件痛苦的事情,但是刺方言文身在黎族傳統中卻是神聖而純潔的,要選吉日,還有一些禁忌,一般是在秋季,還要選日子,如龍日、豬日、牛日,但不能在蟲日刺紋,那是要被蟲咬潰爛的。
紋身一般是由村中的主文婆在女孩的娘家主持儀式。在女孩的房間中,主文婆用雞毛或燈心草蘸著乾香草加炭灰漚製成的藍黑色文水,在女孩的臉、頸、身體和四肢上描畫出代表本支黎族圖案符號的文圖。之後,主文婆用竹刺或藤梗葉做的文針按所畫文圖一針一針地文刺……等文水滲入女孩的皮膚中,刺上的文身就會終生保留下來。文身刺好後,主文婆還會用龍眼樹葉煮成的水為女孩擦洗身體,以防感染 紋身時不僅圖有定形、譜有法制,不同支系的黎有著不一樣的紋法。黎族分五個方言系,即潤方言、美孚方言、哈方言、杞方言、賽方言。其中賽方言的文身已經絕跡。各族按祖傳之圖案進行紋身,互不相同,絕不能假借紊亂。成為黎族不同氏族、部落的標誌,黎族男青年看女性的文身圖案就能知道是不是一個祖先的、能不能通婚。 例如,美孚黎婦女,以幾何方形紋、泉源紋或穀粒紋組成的圖案,而潤黎則以樹葉紋或方塊形成圖案。 蛙是黎族最崇拜的動物之一。黎族紋身常以青蛙作為主要圖案。黎族紋身圖案各有其象徵意義,刺於面部兩頰的幾何線紋、泉源紋等稱為“福魂”圖案,刺於上唇的稱為“吉利”圖案,刺於下唇的稱為“多福”圖案,刺於臂上的銅線紋稱為“財富”圖案,刺在手腕上的雙線紋稱“保平安”,刺在身上的“田”形紋、穀粒紋、泉源紋,稱為“福氣上身”;刺於腿上的雙線紋、桂樹葉紋,稱為“護身”等等,這些圖案和名稱無不帶有黎族人民的良好願望。
紋身是黎族歷史上最壯觀的文化現象;但隨著時代的發展,黎族紋身必將完全消失

發展戰略

市委、市政府成立了科普領導小組和農村實用技術培訓班領導小組,各區鎮相應成立了機構,建立了科普工作目標管理責任制,制定農村適用技術培訓方案,農村科普列入了區鎮黨委、政府農村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責任到人,層層落實。
政府搭台、部門配合、社會參與形成了三亞科普新格局。幾年來,科協會同市委組織部、宣傳部、農業局、科學技術與信息產業局、文化體育局等12個單位,深入到農村開展科技服務、技術諮詢、技術推廣等一系列內容豐富、形式多樣的科普活動。據統計,科協共組織科技下鄉活動12次,各單位組織下鄉人數達2300人次,接受科技諮詢的農民達3500多人次,向農民贈送科普書籍4600多冊,使農村科普工作紮實有效地開展。
科協充分利用電視台、廣播電台、報紙等新聞媒體,廣泛宣傳科普。市電視台聯合作了“三亞科普”系列錄像片,開闢“三亞科普欄目”;市廣播電台經常跟蹤報導科協開展農村適用技術培訓、全國科普日活動等情況;科協還製作出版了“三亞科普”讀物共36期4000多份,發至市領導、各區、鎮、村。科普宣傳有聲有色,促進了三亞市科技興市戰略的實施。
2006年還開展了“科普電影進農戶”活動。組織科技電影隊走進農村,為廣大農民放映《四季鵝的飼養技術》、《畜牧防治急用藥指南》等6部農業科教片,共放映場次10次,惠及農民約4500人次。
扎紮實實的科普宣傳,使科學技術走進了千家萬戶,深入人心。

旅遊景點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