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鶯兒·客枕恨鄰雞

《黃鶯兒·客枕恨鄰雞》是明代文學家楊慎創作的一首散曲。全曲分兩層,前四句是寫被鄰雞驚醒歸鄉之夢的悲愴心情,一個被遠謫在天邊的人,難得好夢卻被驚醒;後六句是寫醒後的情景,滿希望雞聲停了再重新入睡,但烏鴉又接連叫起,只好移步高樓倚望遙天來排遣內心的愁思。這首曲有景有情,景中滲透著深情,深情包藏在景內,情景交融,構成了一個謫戍者難忍的淒切意境。

基本介紹

  • 作品名稱:黃鶯兒·客枕恨鄰雞
  • 創作年代:明代
  • 作品體裁:散曲
  • 作者:楊慎
  • 作品出處:《陶情樂府
作品原文,注釋譯文,詞句注釋,白話譯文,創作背景,作品鑑賞,整體賞析,名家點評,作者簡介,

作品原文

【商調】黃鶯兒·客枕恨鄰雞1
客枕恨鄰雞,未明時,又早啼。驚人好夢回千里。星河影低2,雲煙望迷3,雞聲才罷鴉聲起。冷淒淒,高樓獨倚,殘月掛天西。

注釋譯文

詞句注釋

1.黃鶯兒:曲牌名,又名金衣公子。南曲商調、北曲商角調,均有這個曲牌,但字句與格律不同。南曲可用作過曲或小令,北曲則只能用在套曲中。這裡是南曲。
2.星河:銀河,天河。
3.雲煙:遠處之雲氣與煙霧。

白話譯文

住在客店裡恨鄰近的雞,天還沒有亮就早早的啼鳴,驚醒了正在做的三千里好夢。這時候星河影象顯得很低,望出去雲煙一片迷濛。雞叫的聲音剛停下來,那知道烏鴉又叫起來了。周圍一切都冷淒淒的,只得獨自在高樓上靠著欄桿觀望,那殘缺的月亮掛在天空西面。

創作背景

嘉靖三年(1524),楊慎因“大禮議”受廷杖,謫戍終老於雲南永昌衛。此曲可能是作者謫戍雲南時途中所作。

作品鑑賞

整體賞析

此曲開句一“客枕”,即圈定主人公的特定狀況:獨在異鄉為異客。緊接著跟進一個“恨”字,這裡的恨,是恨鄰雞。宋黃公度《青玉案》中有“鄰雞不管離懷苦,又還是、催人去。”此處作者所恨鄰雞不是催人去,而是驚破好夢。長期客游他鄉的人常因思念家鄉而難以入眠,即使入眠也多是在夢遊家鄉,這兩種情況都是不歡迎鄰雞啼鳴的。所以開篇一句“恨鄰雞”,語氣很是強烈、氣憤的,其遠客之心態也盡顯無疑。接下來就明確數說鄰雞的罪狀:天未明就啼叫,把人家的美夢都驚醒了。美夢以“夢回千里”來形容,可以想見,抒情主人公恰恰是在夢中回到了千里之外的故鄉。
夢醒之後,眼前已沒有人在家園的溫馨,唯見“星河影低,雲煙望迷”,一派滄桑、淒清、迷惘之氣。夢與現實的迥別,不得不生出氣恨。更有甚者,可恨的雞鳴剛過,鬧人的烏鴉聲又起。要想重回夢境更是不可能。只好冷淒淒獨倚高樓,主人公在眺望著什麼、可能眺望到什麼不得而知,只有天西懸著一彎殘月在陪伴著他這個滿懷寂寥的人。
全曲既真切地描摹了思鄉人孤獨煩躁的心態,又善於調動環境景物的表現力,使人物的情緒與周邊的氛圍相互生髮,因而篇幅雖短,卻很能打動人。

名家點評

湘潭大學教授羊春秋:此曲當是作者遠謫雲南後所寫的別情。“雞聲才罷鴉聲起”,時間的跨度是從朝至暮,鄰雞驚夢,已覺難堪;昏鴉噪晚,更增惆悵。不言別離之苦,相思之深,而纏綿悱側之情,洋溢於字裡行間,這便是其的不可及處。(《元明清散曲三百首》)

作者簡介

楊慎(1488~1559),明代文學家,字用修,號升庵,後因流放滇南,故自稱博南山人、金馬碧雞老兵。楊廷和之子,漢族,四川新都(今成都市新都區)人,祖籍廬陵。嘉靖三年(1524),因“大禮議”受廷杖,謫戍終老於雲南永昌衛。貶謫以後,特多感憤。又能文、詞及散曲,論古考證之作範圍頗廣。著作達百餘種。後人輯為《升庵集》。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