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褐土

黃褐土

黃褐土是北亞熱帶半濕潤常綠闊葉、落葉闊葉混交林下發育於第四紀更新統黃土母質上的淋溶土,黃褐土土體深厚,具有A-B-C或A-AB-B-Btmo-C的剖面發育特徵。B層中具有棕黑色的鐵錳斑塊或結核,母質中常有石灰結核,pH值為6.5~7.5,B層無石灰性。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黃褐土
  • 外文名:yellow cinnamon soil
  • PH值:6.5-7.5
  • 有機質含量:10.0-15
  • 全N含量:0.7-1.0
  • 全P含量:0.3-0.6
  • 全K含量:15-20
  • 剖面特徵:A-B-C
成土環境,形態特徵,理化性質,利用與改良,

成土環境

其地域範圍大致在秦嶺-淮河以南至長江中下游沿岸,與黃棕壤處於同一自然地理區域。據統計,黃褐土的面積為5714.6萬畝,以河南和安徽的面積最大,其次為陝南、鄂北、江蘇和川東北;在贛北九江地區沿長江南岸丘崗地也有小面積分布,這是黃褐土分布的南界。黃褐土分布在北亞熱帶濕潤的東部(江北區)和半濕潤的西部(秦巴區)地區。由於受東南季風的影響,夏季高溫多雨,冬季寒冷乾燥。年平均氣溫14-16℃,年平均降水量760-950毫米,由西向東逐增。降水季節多集中在高溫期的6-8三個月,約占全年降水量的50%以上。

形態特徵

黃褐土土體深厚,具有A-B-C或A-AB-B-Btmo-C的剖面發育特徵。土壤呈黃褐色或黃棕色,質地粘重(粘壤土至粘土),土層緊實,尤以心底土中的粘粒聚積明顯,並有鐵錳膠膜和結核澱積。據土壤微形態觀察,澱積層的細土物質明顯分離,孔壁多有膠膜狀光性定向粘粒分布,其量超過1%的粘化標準。表土層和亞表土層色澤較暗,屑粒狀或小塊狀結構。B層的厚度多大於30厘米,黃棕、黃褐或淡紅棕色,中到大棱塊狀或稜柱狀結構,結構體間垂直裂隙發達,表面有暗褐色粘粒膠膜和鐵錳膠膜,土層緻密粘實,有時可形成膠結粘盤,根系不易穿透。底土色澤稍淺於心土,質地也略輕於心土,仍有較多老化的棕黑色鐵錳斑和結核。向下更深部位可出現石灰結核和暗色鐵錳斑與灰色或黃白色相間的枝狀網紋。全剖面一般無石灰反應,土壤呈中性偏微鹼性。黃褐土的形態特徵表現 在不同土地利用強度上也有一定的差異。大部分崗頂、坡地上的耕種黃褐土,均有程度不同的水土流失,加之耕作管理粗放,土壤熟化度不高,有機質含量比一般林草地土壤減少,由15-20克每千克降低到10克每千克左右,顏色由暗變淡,土體亦趨緊實。相反,地形平緩地段以及莊戶地或菜園地,灌溉、施肥、耕作條件較好的黃褐土,熟土層增厚,色澤深暗,理化性狀及營養狀況有顯著改善。

理化性質

1、顆粒組成與主要水分物理特性。黃褐土全剖面質地層間變化不大。由下蜀黃土發育的土壤,質地為壤質粘土至粘土,小於0.002毫米粘粒的含量25%-45%,粉砂粒(0.02-0.002毫米)30%-40%。粘粒在B層澱積,含量明顯增高,一般均超過30%,高者可達40%以上。表土層和底土層質地稍輕,尤其是受耕作影響較深的土壤和白漿化(漂洗)黃褐土,表土質地更輕,多為粘壤土,甚至壤土。
2、主要化學性質。黃褐土全剖面無游離碳酸鈣,含少量氧化鈣。土壤鹽基交換量17-27me/100g。粘粒交換量>40me/100g,其中以交換性鈣和鎂為主,占鹽基總量的80%以上,含微量甚至不含交換性氯和鋁。土壤呈中性,pH6.5-7.5,鹽基飽和度≥80%,自上而下增高,這些特性明顯區別於同一地帶的黃棕壤。

利用與改良

黃褐土是北亞熱帶重要的旱作農業區,但因土質粘重,結構緊實僵硬,脹縮性強,耕性和通透性差,土壤不耐旱澇。加之本區地多人少,耕作管理粗放,絕大部分土壤養分貧瘠,又缺乏水利灌溉條件,農作物產量不高不穩,是我國北亞熱帶旱作區重要的分布相對集中成片的中低產土壤。特別是粘盤層部位高的土壤,強漂型土壤以及一些受侵蝕的土壤。更是黃褐土中的低肥低產土壤。但是,黃褐土分布區的水熱條件比較優越,土體深厚,酸鹼度適中,宜種性廣,是一類生產潛力大、農業綜合開發利用有廣闊發展前景的土壤資源。
黃褐土改良利用的方向和措施是:
(一)因地制宜興修水利,調整作物布局:黃褐土地區是糧棉油集中產區,發展夏糧生產具有水、氣、土資源的優勢,因此應穩定夏糧面積,適當調整主雜糧比例。本區調整作物布局的重要方面是,在地形平緩而又有水源保證的區段,應重點興修農田水利,抓好塘、庫、壩、渠配套建設,擴大水澆地面積,減少甘薯種植面積,發展高產作物玉米和水稻種植,實行水旱輪作,是合理利用土壤資源發揮增產效益的有效途徑。
(二)修築梯地,深耕結合施有機肥,增加地力後勁,黃褐土一般分布在丘陵崗坡地,均有不同程度的水土流失,因此,根據坡度大小和坡形坡向,修築不同大小和形狀的梯地,可以控制或減少地面徑流,穩定土層厚度,這是本區防止水土流失,加強農田基本建設的首要措施。在此基礎上,實行深耕增施有機肥和推廣秸稈還田,可以逐步增厚熟土層,改善土壤通透性,提高蓄水抗旱能力,增強地力後勁,對確保黃褐土區農業持續穩定增產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三)合理輪作、間套作、發展綠肥,用地養地結合,丘崗地區黃褐土既缺有機質又缺氮磷,用地多養地少,耕作管理粗放,土壤肥力有下降的趨勢。因此,在保證糧棉油作物種植面積的同時,合理輪作,間套作綠肥或豆科作物,是解決黃褐土區有機肥源就地取材的重要途徑之一,同時又是培肥崗地土壤的重要措施之一。
(四)因土配方施肥。據各地資料表明,在黃褐土上無論什麼作物進行氮磷鉀配合施肥均優於增施單一化肥的增產效果。黃褐土一般不缺鉀素,但在水旱輪作高產區或耗鉀作物(如甘薯、菸草)區,因長期重視施用氮肥而基本不施鉀肥,因此採用增磷補氮加鉀三要素配合施肥更能顯示增產效果,但配肥比例必須根據土壤養分豐缺狀況和不同作物需要而異。
(五)發展多種經營。在某些地形部位高、坡度較大、水土流失嚴重,土體淺薄及石質性強的黃褐土,以及一些粘盤層位高,肥力地下不宜農作的黃褐土,應採取水土保持措施,積極發展多種經營。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