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衣阿佤

黃衣阿佤

聚居在耿馬傣族佤族自治縣勐簡鄉大寨村約四千多人的佤族, 是中國佤民族中唯一一支穿黃衣服的佤族群,他們居住的山頭,峭岩挺拔,枝繁葉茂,風光秀麗,地傑人靈,他們身著自己手工織布製作的黃色 衣服,被人們親切的稱為“黃衣啊佤”。這裡距離國家一類開放口岸孟定鎮18公里,距離緬甸北部重鎮戶板、滾弄分別為15公里和24公里,到緬北重要商品集散地臘戍161公里,到緬甸首都仰光1136.9公里。

據史料記載,耿馬勐簡大寨佤族是由軍烈遷徙到此的一支佤族支系,另一支是清朝乾隆年間隨宮裡雁前來悉銀廠護礦從緬甸佤城波龍山一帶遷來的“桂王遺種”,兩支佤族部落合在一起形成了現今的勐簡大寨佤族,由於和當地傣族交流頻繁,他們除了自己的宗教習慣外,也信奉小乘佛教,和傣族一樣每年過潑水節。 獨特的飲食文化和人文景觀吸引了不少國內外專家學者前去探究,尤其是他們與勞動生產息息相關的傳奇式愛情和婚俗成為當今永恆感情和愛情的見證,被國內外媒體廣為流傳。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黃衣阿佤
  • 地理:雲南省耿馬縣勐簡鄉大寨村
  • 人口:4394
  • 國土面積:84.18平方公里
  • 海拔:20.00℃
歷史:,疆域:,服飾:,婚禮:,飲食:,地理環境:,經濟發展情況:,
佤族是一個在祖國西南邊疆分布較廣的民族之一,除阿佤山中心區的滄源和西盟兩個自治縣外,在德宏州梁河、保山市的騰衝、普洱市的瀾滄、孟連和臨滄市的永德、鎮康、鳳慶、耿馬、雙江等縣,都有佤族分布。據大寨楊姓、張姓、李姓、龔姓四位佤族老人講述,大寨黃衣阿佤是與 “班莫”佤族(“根據地”或“原始村寨”之意)一起遷徙來的,即由佤族中心地北上遷徙。有一次大家一起北上打戰,打完戰後大家又返回原途,途中當他們來到一處名叫“門歇”的地方休整時,部分弟兄要清洗戰刀,先走的弟兄對他們說會留下路標,如以拴草、砍芭蕉樹或刻樹皮等作為標記。而隨後跟來的佤族弟兄(即:大寨佤族先人們)看見前人所砍的芭蕉樹已長出來好大節(因芭蕉心長得特別快)時,就誤認為前邊的人已走得很遠,無法趕上他們,也無法和遠走的弟兄們再相互聯繫了,於是就決定停留在一個叫“耕細噢”(乾塘子)的地方,從此就在這裡開疆破土定居下來。經幾位老人回憶,原來那個“耕細噢”地名就是後來的“乾塘子”,也就是現在的“永定”即“大寨”的所在地。至於為什麼會演變成現在的地名據說是由於當年寨子人口猛增,曾居住著上千戶人家而得名。
後來,定居在“耕細噢”(乾塘子)的佤族同胞,英勇善戰,曾被其他民族譽為“不怕死的佤家尖刀”。隨著人口的不斷發展,大寨村曾有“千寨戶”的說法。據說,這裡有一位名叫“新爺”或“西野”(“雷神爺”之意)的佤族頭人,由於常年帶兵打戰,勢力逐漸強大起來,周邊的傣族、漢族、拉祜族等村寨都要尊重或虛他三分。隨著勢力的強大影響,大寨佤族影響力逐漸擴充到鎮康的軍賽、木場,甚至到永德的崇崗、大山等地。這裡還曾有“漢、傣官家佤家兵”的說法,意思是說不論是漢族還是傣族,雖然得事做官有錢,但他們需要招兵買馬特別需要佤族兵來武裝和保護自己,因為佤族先天擅長於串山打獵,已鍛鍊出野外伏擊或獵殺各種動物的潛在本領,他們具有頑強殺敵的鬥志和毅力,是其他民族無與倫比的保貴財富。這裡曾居住著8種少數民族,但各民族之間保持著一種相互依存,相互尊重信任,彼此互不侵犯和共同鑄就“世代相互支援”的友好情誼。每當遇到戰時,佤族同胞敢於衝鋒陷陣,不怕任何外來強敵,大家一起“同呼吸、共患難、心連心”地一致對外抗敵,共同書寫了民族團結和諧的壯麗詩篇。隨著他們長期的繁衍生息,大寨佤族人口不斷增長,目前大寨佤族人口占全村總人口的85%,占全鄉總人口的22%,已成為勐簡鄉的主體民族之一。解放以後,特別是隨著改革開放的不斷深入,許多佤族人家漸漸往壩區或靠近城鎮和公路的地方定居下來。
早年間,大寨是總管,大寨的歷史比耿馬長。古代叫“犀牛大寨”,俗稱“千家寨”,寨子和緬寺建在色樹林的山頂背面,很有威望,(現有遺址痕跡)。傳說,若干年前,逢年過節每次打鼓的鼓聲都要傳到孟定壩和耿馬壩。鼓聲傳到哪裡哪裡的家畜、家禽的聲音嘶啞、生病;且孟定壩和耿馬壩還會出現旱災。鼓的聲音“別奔”、“別奔”。“別奔”的是傣語,漢語大意是:“別”是贏的意思;“奔”是人家或他們的意思;“別奔”——就成為了“乾贏他們”的意思了。為此,耿馬頭人和孟定頭人就來到大寨,向王子請求。要求大寨王子將寨子和緬寺的地址降下來。這個請求被大寨“王子”重視,後來就召集相關的頭人商議,最後同意了耿馬頭人和孟定頭人的請求。將寨子和緬寺的地址搬遷到“色林”的下面(現大寨的居址)。從此以後,孟定的雞、豬、狗的叫聲就恢復了正常,耿馬壩也不會缺水了。經過若干年代大寨歷史的變遷、發育、發展、壯大、由一個大寨子逐步發展分離成為:小街子、大寨、中寨、緬寺腳、沙壩街、甘塘子、小寨、茶廠等八個小寨子,統稱圍“大寨”。1958年,國家開辦合作社,開發壩子後,有部分農戶為了方便、生產、生活,就搬到壩子裡居住。後形成了:怕亞組、弄怕組、石壩組、戶等組、倉庫組、電站組、蘆篙壩組、膠廠組、勐簡組等小自然村組,統稱為“勐簡壩”。神奇美麗地邊境小鎮耿馬縣勐簡大寨就這樣溯源了。

歷史:

據史料記載,耿馬勐簡大寨黃衣阿佤是由軍烈遷徙到此的一支佤族支系,另一支是清朝乾隆年間隨宮裡雁前來悉銀廠護礦從緬甸佤城波龍山一帶遷來的“桂王遺種”,兩支佤族部落合在一起形成了現今的勐簡大寨佤族,由於和當地傣族交流頻繁,他們除了自己的宗教習慣外,也信奉小乘佛教,和傣族一樣每年過潑水節。 獨特的飲食文化和人文景觀吸引了不少國內外專家學者前去探究,尤其是他們與勞動生產息息相關的傳奇式愛情和婚俗成為當今永恆感情和愛情的見證,被國內外媒體廣為流傳。

疆域:

這裡距離國家一類開放口岸孟定鎮18公里,距離緬甸北部重鎮戶板、滾弄分別為15公里和24公里,到緬北重要商品集散地臘戍161公里,到緬甸首都仰光1136.9公里。

服飾:

由於大寨黃衣阿佤喜歡穿著自己手工製作的黃色服飾,因而被人們親切的稱之為“黃衣啊佤”。這裡的佤族衣服完全靠手工織布製作,有原始的紡織工具。過去這裡的佤族除了從事日常的農事生產活動外,還大量種植黃棉花,就是用來織布做衣服。現在主要是到市場上買來棉線織布製作衣服。棉線買來後再進行染色,染色用的染料是:黃土、玉米面、飯豆(一種豆類)和茶葉。先將這些染料放入燒開水的大鐵鍋里煮透,然後再放入棉線,攪拌均勻,讓棉線著色均勻,棉線染好色後取出放在清水裡洗乾淨,掛到竹竿上晾曬乾後再理順就可以織布做衣服了。 衣服的工序複雜,衣領和邊角裝飾精緻獨特,過去都是要到逢年過節時才穿黃色新衣服,每戶人家都自己織布做衣,但隨著改革開放,這種黃色佤族衣服漸漸流入市場,深受消費者喜愛,而且價格不菲,成為當地佤族民眾創收的一個特殊的門路 。

婚禮:

大寨黃衣阿佤小伙子串姑娘與其他地方的不同,耿直善良的佤族小伙子一旦看中自己心儀的對象,每天晚上都要去幫她做舂碓、拉磨、挑水等農活,伴隨著時光和歲月的流轉,彼此的感情在勞動過程中得到深入了解和融合,此間的過程時間長短不一,也許和婚姻和緣分有著密切的聯繫。在這段日子裡,也會有其他小伙子來串,這使得姑娘有充分的選擇餘地,經過漫長的時間的磨合和相互了解,姑娘選擇了品行端莊、身強力壯、勤勞勇敢的意中小伙子作為自己的對象,別的小伙子則自動友好地退出另外尋找其他家的姑娘。兩個人再經過一段時間相處,當雙方感情成熟後,男方家找媒人給女方家送煙是第一道禮節,就像把男女雙方家的路開通一樣,男方向女方家送煙後,經雙方父母同意,即可殺雞宰豬請親戚朋友來吃“小酒”, 以示訂婚。吃小酒的當天晚上,男方家要找個品行端正的人抱上一隻公雞在兩個媒人的帶領下,將公雞送到管護神樹林的人的住所,路上不能與遇到的人說話,第二天再去約管護神樹林的人殺雞看卦(占卜吉祥的意思)。吃小酒置辦酒席規模大小視男女雙方的經濟條件而定,如果女方家困難,吃小酒後男方即可到女方家與姑娘同吃同住同勞動,生兒育女。至此雙方可以說情有依屬,男女雙方在感情上必須忠於對方,都不得再串別人。
吃過小酒,男方即開始在姑娘家做農活,在女方家吃住,什麼時候吃“大酒”,關鍵決定權在女方父母,這要看女方家庭的勞動力情況而定,如果女方家庭勞動力強,那吃大酒的時間會快些,如果女方家庭勞動力較弱,吃大酒的時間會等待很長時間,這主要因為,一旦吃了大酒,男方就可將妻兒接回自家,不再在女方家從事生產勞動。在吃大酒以前所生兒女還不能算男方正宗。按照當地佤族的傳統觀念認為“活是女家的人、死是女家的鬼”,吃了“大酒”,所生子女才可算男方的宗族。這種結婚方式,由男女雙方家共同承辦,同樣要宴請親朋好友來祝賀。吃“大酒”這天,男方就不再向女方送禮了,這是因為到吃“大酒”時,男方已經在女方家勞動了多年,這就算是送給女方父母的禮物了。 “割尾巴”又稱打“掃婚”事,是當地佤族一生中最後一次婚禮,時間一般在農曆八月至九月兩個月內舉行,舉辦這次婚事的日子,要根據當地佤族的推算法結合男女雙方的屬相和生辰八字來定,一般要在屬相和運勢強勢最佳時節舉辦。舉行割尾巴婚禮時,第一天為過禮,當日,女方必須在家門外的岔路口搭建臨時簡易新房,距離的遠近自行決定。(也可將女方送回原來老家,再去老家迎娶,但這樣的做法,在這一年當中,男方家不宜起房蓋屋,當地佤族習俗)。女方的臨時新房建好後,過禮這一天女方就得到新房裡住下,等待第二天男方去迎娶(迎娶新娘前需由當年的媒人先去說親,待媒人將事情商定後,男方才可正式去迎娶)。男方迎娶新娘當日,迎娶當日需有四個老人和一對未婚男女(陪郎陪女)。需帶兩塊肉,兩瓶酒,一斤穀子或者米,茶葉一包,黃豆半斤,錢湊足吉利數字,帶著這些東西去祭奠神林(每個佤族村寨都會有一大片面積很大,保護完好的樹林,稱之為寨子的“神林”,也就是寨子的保護神。樹林裡的樹任何人都不敢隨意砍伐,任意毀壞),祈求男女雙方平安幸福,家庭五穀豐登,六畜興旺。臨時搭建的新房必須待婚事過後方可拆除。在結婚儀式的當天,村子裡比較有威望的老人的婚姻祝福語中這樣唱到:“老鼠要有洞,小雀要有窩”。意思是“人一生要有個美好完整的歸屬”。 男方迎娶女方當日,需帶上相應的禮品,菸酒、肉、茶葉、四對蠟燭等。需請僧人念完兩次經書後,方可迎娶新娘回家。在迎娶新郎回家的路上,要向新郎新郎拋灑米花、茶葉、紅花,以示祝福和驅走不吉祥的東西。新娘娶回到家後,新郎新娘先到寨子裡的寺廟滴水,一種傳統的祭祀形式,以示積德。然後新娘背上竹籃和砍刀到山上背一籃新柴回家,以示女方勤勞持家一生不變。相關婚禮儀式結束後,新郎和新娘必須同吃一晚同心飯和一塊同心肉,以示恩愛到老,致死不渝,這個場景使兩個能夠順利舉行最後一次婚禮的老人瞬間回憶起一起走過來的美好時光而熱淚盈眶,讓參加婚禮的人們從中體味當地佤族對愛情的忠貞不渝,百頭至老的純樸民風。念經一直到第三天,需在男女雙方的新房裡念。舉辦婚事的兩三天內,天天打歌,喝酒慶賀到天亮。在打歌過程中有歌詞唱到“打歌打到太陽出,吃飯吃完兩塊肉”。在佤族的這段帶有傳奇色彩的婚姻中,如果男女雙方都不在世,其子女同樣可以為他們舉行“割尾巴”婚禮,(但如果父母沒有舉行最後一次婚禮,子女則不能舉行最後一次婚禮),以示自己的父母在整個婚姻過程中,感情和睦,幸福美滿,白頭到老。
世人皆知,自從盤谷開天地,大寨黃衣阿佤的顯著特徵:穿土黃色服飾,女子未婚者穿褲子,婚後穿筒裙,耳墜大銀環;有本民族語言,沒有本民族文字,信印小乘佛教,風俗習慣和宗教信仰,有著獨特的“黃佤文化”; 主食以大米主,無論男女都喜歡飲酒、喝茶,凡有來客必以酒相待,家家戶戶都會釀酒;飲食流傳吃“酸耙菜”、吃“紅生” 、“雞肉爛飯”等特色菜。凡大事、小事、家事、村寨事都要算“雞卦”。現今,在婚姻方面,有部分家族還保留“掃婚”的習俗。與其他少數民族相比,傳授漢文化比較早。這裡有著風采的歷史文化,主要有跳歌,也叫打歌,是一種舉行歌舞對唱的調子。
黃衣阿佤婚禮黃衣阿佤婚禮

飲食:

大寨黃衣阿佤與其他地方佤族在飲食上有很大的區別,這兒的佤族日常生活中的菜譜除了肉類外主要以野菜為主,任何一種野菜都會在他們智慧的頭腦和勤勞雙手的配合下變為一道可口美味的菜餚。飲食口味主要以麻、辣、酸、苦為在陶罐里醃製酸竹筍是他們常年必備的菜。在每年盛產野竹筍的七、八月份,到山上結伴砍竹筍回家醃製可算得上是村塞里一項重要的活計,塞子裡相互幫忙,只到每家都醃製完成酸竹筍為止。 日常生活中,“酸耙菜”和“紅生”可以稱得上是當地佤族招待賓客最有名的菜。“酸耙菜”的製作非常簡單,將任意幾種蔬菜和適量醃製酸竹筍放在鍋中煮熟,然後再將備好的花椒、辣椒、野芫荽、醬油、味素等佐料放入攪拌好即可食用。
“紅生”是當地佤族每年殺年豬或是平時宴請親朋友好友的一道最上等的菜餚。製作方法是,選好身體健康長得肥嫩的豬來宰殺,宰殺豬時要將豬血全部堵在豬體內,不要流出體外。再用乾稻草慢慢的烤燒,等豬皮烤燒至熟,黃嫩為止,用清水將烤過的稻草灰澆濕透,把濕透的稻草灰按厚度均勻抹在豬體身上,再讓溫度很高的濕稻草灰慢慢蒸烤整個豬體十分鐘左右用清水將豬體沖洗乾淨後即可用刀取下整個豬體黃嫩的豬皮,此時的豬皮已經在高溫下熟透了,放在嘴裡咀嚼,鮮嫩清香可口。這是“紅生”製作的第一道工序,第二道工序是剖腹取出全部被蒸熟透的豬血(當地稱“豬草旺”)在盆里放好。再將豬胸膛骨(脆骨)取下,用刀在砧板上剁碎放到鍋里炒脆,再用鹽桕舂細備用。第三道工序是將豬肝和豬腎用油炒熟透切細,將豬膽放在火炭上燒煳泡在開水裡,豬皮切成自己喜好的形狀(可細可粗)。全部佐料為:精鹽、味素、花椒粉、乾芫荽粉、炒過的乾辣椒麵、野芫荽和香蠟療(一種植物)。 要進餐的時候將切好的豬皮、舂細的脆骨粉、切好的豬肝豬腎和泡好的豬膽水放入上述佐料和豬血攪拌均勻即可食用,食用過程中飲上適量當地佤族民眾自家釀造的玉米小甄酒,真可謂是人間一道上好絕頂的美食。常年飲用,據說,可以達到壯陽補陰的理療作用。

地理環境:

“黃佤”即大寨佤族地處半山坡,山上多漢族,山下壩子多傣族,且寨內也絕非單純地只居住著佤族,而是與漢族交錯雜居,他們在生產、生活、風俗習慣等方面相互作用,相互影響。大寨佤族居住於耿馬大青山中段,南汀河南畔,地勢東北高,西南低。寨子依山而建,北為大青山,南為老廠山、帕空山,西有斜靠山,東為草壩山,形成一個三角地帶;每個角都有一個水塘,北為小寨山水塘,南為甘塘子水塘,西為小街子水塘,塘水四季不乾。這樣依山傍水的地理環境使得大寨成為一塊風水寶地,同時也因其險要而成為歷代兵家必爭之地。大寨佤族所屬的勐簡鄉,北與鎮康縣軍賽鎮隔南汀河相望,南與耿宣鎮相鄰,東接勐撒鎮,西為孟定鎮,只要認真分析一下周圍四鎮人口的民族成分,就不難發現大寨佤族其實是處於一個漢傣包圍圈中。勐簡鄉自有傣族1907人,漢族6375人,其中大寨佤族為3052人,約為漢族的一半;而北邊隔河相望的軍賽鎮為漢傣雜居的地區;南邊耿宣鎮有傣族7548人,漢族18007人;東邊勐撒鎮有傣族4909人,漢族16068人;西邊孟定鎮是水傣(傣德)的聚居地,有傣族19780人,漢族8675人。總的統計下來,大寨佤族就處於34144人的傣族和49125人的漢族包圍6375人的佤族這樣的狀態。在這樣的大環境下想要保持本民族文化的單一性和獨立性是非常困難的,除非這個民族固步自封,閉寨鎖門;但佤族文化歷來都具有包容性和開放性,以往都是由於居於偏遠山地才阻擋他們與外界交往的欲望,所以佤文化自身的屬性也決定了它不可能不受他民族文化的影響。大寨地區由於受孟加拉灣溫濕氣流和西南季風的影響,主要呈現丘陵壩區的南亞熱帶氣候。在這裡氣候炎熱,乾濕分明,四季不顯,濕度較大,日照長,高低溫差小,立體氣候突出,適應各種動植物的生長,其中尤以其祖先由緬甸帶來的“黃棉花”最為特別。黃棉花的種植使得大寨佤族從服裝顏色上就區別於其他佤族。 各民族地理人口分布上的特點,即傣族居壩區,佤族、漢族等其他少數民族居住於周圍山區,使得民族間的交往影響成為一種客觀必然。 歷史紀錄著文化變遷的歷程,也是推動民族文化向前發展的重要動因。而“黃佤”的文化之所以滲透著諸多傣文化的因子,和歷史上大寨佤族與傣族之間政治上的宗親關係密切相關;與此同時它所呈現出的漢文化特性,則與“桂王遺種”脫不了關係。
注釋: ① 緬寺:指佛寺。 ② 貢:指祭貢的意思。 ③ 緬樹:是一種榕樹,喜濕潤肥沃土壤,亞熱帶氣候。 ④ 小酒:指訂婚。 ⑤ 大酒:指結婚宴席。 ⑥ 割尾巴:又稱打“掃婚”事,一生中與同一個愛人結第三次婚,象徵白頭偕老恩、愛一生一世、兒孫滿堂、幸福美滿。 ⑦ 色林:指神林,山神土地爺的意思。 ⑧ 中柱:是生長的比較標準的木材,象徵神林的意思。

經濟發展情況:

大寨村是少數民族人口較多、居住分散的一個半山半壩村委會,居住著佤、漢、傣等八個少數民族,全村共15個自然村11個村民小組1027戶4372人,佤族人口占全村總人口的85%。全村轄區面積7.6平方公里,耕地面積10540畝,其中水田4062畝、旱地6478畝,目前主要種植橡膠(14413畝)、核桃(9280畝)、茶葉(2300畝)、甘蔗(4500畝)、木薯(4500畝)、香蕉(1610畝)等經濟作物。新中國成立以後,特別是實行改革開放以來,在各級黨委、政府的大力幫助支持下,大寨村立足當地自然資源優勢,解放思想、自力更生、艱苦創業,全村的各項事業得到了快速發展,民眾的生產生活條件得到了明顯改善。2011年,全村農民人均純收入達4447元,全村已實現脫貧目標;壩區民眾靠種植熱帶經濟林果和蔬菜,實現了快速致富的目標,年收入達10元以上的農戶占10%以上。隨著經濟的快速發展,新農村建設的步伐也不斷加快。如帕雅自然村共有96戶人家,自去年開始,按照統一設計的戶型建蓋新房,現已完成50戶,今年計畫完成30戶,明年計畫完成16戶。建蓋新房的農戶,每戶都能自籌10萬元左右的資金,加之政府的支持和部分貸款,硬板路等基礎設施建設也在加速推進,使村容村貌不斷美化靚化。
隨著經濟社會的快速發展,人們的思想觀念也發生了巨大的變化。過去刀耕火種、只種糧食自給、思想觀念陳舊保守的山地民族,如今已適應市場經濟的發展,實現了由刀耕火種向現代農業發展、由單一的種糧為主向以熱區多種經濟作物為主,收入主要以橡膠、甘蔗、茶葉、香蕉、木薯等經濟作物收入和勞務收入為主,糧食以種雜糧為主,主要用作飼料;全村有一千多人在外打工,約占總人口的四分之一。在北京打工的一男子還娶了俄羅斯姑娘做媳婦。全村男女老少穿著時尚,本民族服飾也在不斷創新發展,思想觀念不斷更新,已完全融入市場經濟的大潮中。隨著橋頭堡戰略的實施,勐簡大寨村經濟社會發展的步伐必將更加快速,大寨村富裕文明幸福的日子已不再遙遠。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