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蜆

黃蜆

黃蜆(Corbicula aurea Heude )隸屬於真瓣鰓目、蜆科、蜆屬。是我國特有種類, 也是重要的淡水經濟貝類, 為中國湖區的一個出口創匯水產品, 分布於洞庭湖及四川等地。目前, 尚未見到國外有關它的報導。

基本介紹

  • 中文學名:黃蜆
  • 拉丁學名:Corbicula aerua Heude
  • 別稱:河蜆
  • :動物界
  • 軟體動物門
  • 瓣鰓綱
  • :真瓣鰓目(Eulamellibranchia)
  • :Corbiculidae Gray蜆科
  • :蜆屬(CorbioulaMergelevon Muhlfeld)
  • 分布區域:浙江、四川、廣東潮汕。 
形態特徵,種群現狀,人工增養殖,養殖水域的選擇,幼蜆的選擇,黃蜆的增養殖措施,

形態特徵

貝殼膨脹大,殼形近等腰三角形,殼質厚而堅實,殼頂高大,突出,膨脹,白色,韌頻寬短梭狀,後部近半球狀,生長線粗而極稀,珍珠層玉白色,有瓷狀光澤。

種群現狀

自然野生和人工養殖。

人工增養殖

養殖水域的選擇

黃蜆雖為廣布性淡水貝類, 但要求水質清新沒有污染, 且具有一定肥力, pH 值7.0 ~ 8.5 , 水體透明度50 ~100 cm , 水色呈淺黃綠色或淺綠褐色。最適合在水流通暢, 常有微流水的大中型水域繁殖生長。水源徑流開闊、流速0.2 ~ 0.35 m/s(養殖區域如有勻速回漩水流就更好), 能刺激黃蜆產卵繁殖, 便於幼蜆附著, 也有利於黃蜆的攝食生長。水流過急, 對黃蜆穴居不利, 更不便於幼蜆的附著。如水流過緩, 對黃蜆的攝食不利, 導致其生長緩慢、產量低, 生產效益下降。養殖水域常年水位保持在1.5 ~ 2.5 m 較為理想, 湖底地勢平坦, 具有15 cm 左右的軟泥或泥沙層。

幼蜆的選擇

根據國際市場對黃蜆的光澤、形狀、色質等的要求,我們制定了幼蜆的引種標準。①體質健壯, 無病無傷, 殼體完好, 殼間距大, 殼頂及殼表皮未磨破, 不呈白色, 殼色呈褐色或淺黑色更佳, 殼面同心圓輪脈疏而均勻。②內臟肉質肥滿, 肉色白嫩, 無病變和寄生蟲, 腹緣和貝殼同步生長, 質軟而富有彈性。③群體規格均勻, 一般以0.5~ 0.8 cm 殼長、體重在0.5 ~ 1.0 g 的小規格幼蜆為宜。優質幼蜆從密集的湖區捕獲, 以人工耥網或耙網起水, 一般不會損壞幼蜆殼表皮及殼緣膜, 但勞動強度較大。用吸蜆機起捕幼蜆速度快, 用工省, 但有部分幼蜆殼表皮尤其是殼頂端磨損呈白色(俗稱白頭), 會降低商品蜆的外觀品質。

黃蜆的增養殖措施

經研究發現太湖地區的黃蜆一年四季均可繁殖, 但繁殖高峰期為6~ 9 月, 幼蜆生長至當年底殼長可達0.5cm 、粒重0.5 g 左右, 冬季水溫低於5 ℃時, 黃蜆停止生長, 開春水溫回升時, 黃蜆又進入新的生長期, 並在貝殼上形成生長輪脈, 生長時輪脈疏而色淡, 停長時輪脈密而色深, 依此可以觀察黃蜆的生長動態和年齡狀況。黃蜆殼長1.2 cm 以上、1 冬齡以後, 性腺發育成熟,可以自然繁殖。如果加強繁殖保護, 就可以達到自然增殖的目的。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