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蓬花(中藥材)

黃蓬花(中藥材)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2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別名砂旋覆花、絞蛆爬。菊科旋覆花屬植物小葉旋覆花,以全草入藥。夏秋採收,去雜質,洗淨,鮮用或曬乾。清熱利濕,殺蟲。用於急性細菌性痢疾,急、慢性腸炎,外用治瘡癰腫毒,黃水瘡,濕疹,並可滅蛆。

基本介紹

  • 中文學名:黃蓬花
  • 別稱:砂旋覆花、絞蛆爬
  • :植物界
  • :被子植物門
  • :雙子葉植物綱
  • :菊科
  • :旋覆花屬
  • 分布區域:分布廣泛
形態特徵,生長環境,分布範圍,主要價值,

形態特徵

多年生草本。根狀莖短,橫走或斜升,有多少粗壯的鬚根。莖單生,有時2-3個簇生,直立,高30-70厘米,有時基部具不定根,基部徑3-10毫米,有細溝,被長伏毛,或下部有時脫毛,上部有上升或開展的分枝,全部有葉;節間長2-4厘米。基部葉常較小,在花期枯萎;中部葉長圓形,長圓狀披針形或披針形,長4-13厘米,寬1.5-3.5稀4厘米,基部多少狹窄,常有圓形半抱莖的小耳,無柄,頂端稍尖或漸尖,邊緣有小尖頭狀疏齒或全緣,上面有疏毛或近無毛,下面有疏伏毛和腺點;中脈和側脈有較密的長毛;上部葉漸狹小,線狀披針形。頭狀花序徑3-4厘米,多數或少數排列成疏散的傘房花序;花序梗細長。總苞半球形,徑13-17毫米,長7-8毫米;總苞片約6層,線狀披針形,近等長,但最外層常葉質而較長;外層基部革質,上部葉質,背面有伏毛或近無毛,有緣毛;內層除綠色中脈外乾膜質,漸尖,有腺點和緣毛。舌狀花黃色,較總苞長2-2.5倍;舌片線形,長10-13毫米;管狀花花冠長約5毫米,有三角披針形裂片;冠毛1層,白色有20餘個微糙毛,與管狀花近等長。瘦果長1-1.2毫米,圓柱形,有10條溝,頂端截形,被疏短毛。花期6-10月,果期9-11月。

生長環境

生於山坡路旁、濕潤草地、河岸和田埂上,海拔150-2400米。

分布範圍

廣產於我國北部、東北部、中部、東部各省,極常見,在四川、貴州、福建、廣東也可見到。在蒙古、朝鮮、蘇聯西伯利亞、日本都有分布。

主要價值

【來源】科旋覆花屬植物小葉旋覆花Inula salsoloides (Turcz.)Ostenf.,以全草入藥。夏秋採收,去雜質,洗淨,鮮用或曬乾。
黃蓬花
【性味歸經】苦,寒。
【功能主治】清熱利濕,殺蟲。用於急性細菌性痢疾,急、慢性腸炎,外用治瘡癰腫毒,黃水瘡,濕疹,並可滅蛆。
【用法用量】 1~2兩。
【摘錄】《全國中草藥彙編》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