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芫花(中藥)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2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黃芫花,中藥材名。本品為瑞香科蕘花屬植物河朔蕘花Wikstroemia chamaedaphne Meisn.的花蕾,葉也可入藥。初秋採花蕾及葉,陰乾或烘乾。功能主治為:瀉下逐水,通便。用於水腫脹滿,痰飲積聚,咳逆喘滿,急、慢性傳染性肝炎,精神分裂症,癲癇。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黃芫花
  • 漢語名稱:Huang Yuan Hua
簡介,來源,性味歸經,功能主治,形態特徵,分布區域,生長環境,藥材性狀,用法用量,藥理作用,毒理作用,注意事項,化學成份,

簡介

來源

本品為瑞香科蕘花屬植物河朔蕘花Wikstroemia chamaedaphne Meisn.的花蕾,葉也可入藥。初秋採花蕾及葉,陰乾或烘乾。

性味歸經

辛,溫。有小毒。肺;腎經。

功能主治

瀉下逐水,通便。用於水腫脹滿,痰飲積聚,咳逆喘滿,急、慢性傳染性肝炎,精神分裂症,癲癇。

形態特徵

河朔蕘花 直立落葉灌木,高約0.5。枝細長,新枝綠色,老枝紅褐色,平滑無毛。葉對生或近之,革質;長橢圓狀披針形乃至披針形,長2-5cm,亦少有長至6cm者,寬0.3-1cm,先端尖或稍尖,基部漸狹成短柄,葉片全部光滑,下面蒼綠色,全緣。花小,黃色,數朵排成頂生傘形聚傘花序,帶數個再集合成圓錐花序;花被管狀,先端4裂,外面被疏柔毛;雄蕊8,分上下二輪著生於花被管內;花盤鱗片1,長圓形,子房上部被淡黃色短柔毛;柱頭圓形。核果卵圓形。花期夏秋間,果期秋季。

分布區域

分布於華北及陝西、甘肅、河南、四川等地。

生長環境

生於山坡、路旁、溝邊和草叢中。

藥材性狀

花呈棒狀或細長筒狀,多散在聚集成束,兩性,不具花瓣,萼圓筒狀而細,少彎曲,長3-8mm,表面淺灰綠色或灰黃色,密被短柔毛,先端裂片為全長的1/6-1/4,背面也有短柔毛。解剖觀察可見萼先端裂片亦為4枚,卵圓形,雄蕊8,排成2列,著生於萼筒內,不具花絲。氣微弱,味甘有辣感。以色新鮮、整齊、無雜質為佳。顯微鑑別粉末特徵:黃綠色。①非腺毛單細胞多彎曲,長60-80μm。②花粉粒球形,直徑為22μm,表面可見網狀雕紋,具細小網孔。

用法用量

0.5~1錢,研粉沖服。

藥理作用

1.抗心律失常:黃芫花總黃酮200mg/次靜脈注射,對烏頭鹼誘發的大鼠心律失常有抑制作用;20mg/kg靜脈注射對氯化鋇誘發的大心律失常有對抗作用;650mg/kg靜脈注射,抑制熱氯仿誘發的小姒心律失常,其ED50為260.0±4.7mg/kg。
2.抗早孕:黃芫花醇提洲1g/ml,腹腔注射0.4ml,可致流產,在10例全流產者蛻膜組織中PGF2α、PGF2均明顯增加,其抗早孕機制主要是直接作用於蛻膜組織,使之變性壞死,引起內源性前列腺素(PG)合成與釋放,從而發動宮縮,軟化宮頸,導致流產。
3.促癌:黃芫花水溶液含1mg量,用於小鼠陰道宮頸處,每周1次,連續9周,總量9mg,對Ⅱ型單純皰疹病毒誘發小鼠宮頸癌有促進作用,也促進甲基膽蒽的誘癌作用。

毒理作用

黃芫花總黃酮表脈注射對小鼠半數致死量為1619.±07.2mg/kg。

注意事項

發熱體弱、潰瘍病、孕婦,忌服。

化學成份

籽含有河朔蕘花素(simplexin)。葉含有5,7,3',4'-四羥基黃酮-3’-O-D-葡萄糖甙(5,7,3’,4'-tetrahydroxyflavone-3’-O-D-glucoside),5,7-二羥基-3’-甲氧基黃酮-4'-O-D-葡萄糖甙(5,7-dihydroxy-3'-methoxy-flavone-4'-O-D-glucoside),5,7,4'-三羥基黃酮-3’-O-β-D-葡萄糖甙(5,7,4β-trihydroxyflavone-3’-O-β-D-glucoside),5,7,3’,4'-四羥基黃酮-3-O-β-D-葡萄糖甙(5,7,3’,4’-tetrahydroxyflavone-3-O-β-D-gluco-side),5,7,3',4’-四羥基黃酮-8-C-β-D-葡萄糖甙(5,7,3’,4’-te-trahydroxyflavone-8-C-β-D-glucoside),正三十一烷(n-hentriacon-tane),三十烷醇(triacontanol),二十八烷醇(octacosanol),29-羥基-3-二十九烷酮(29-hydroxynonacosan-3-one)。花含芫花酯甲(yuanhuacin A)。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