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芪益損湯《世醫得效方》

黃芪益損湯,中醫方劑名。出自《世醫得效方》。具有氣血兩補之功效,主治諸虛不足,榮衛俱弱,五勞七傷,骨蒸潮熱,腰背拘急,百節酸疼,夜多盜汗,心常驚惕,咽燥唇焦,嗜臥少力,肌膚瘦瘁,咳嗽多痰,咯唾血絲,寒熱往來,頰赤神昏,全不用食,服熱藥則煩躁,沖滿上焦,進涼藥則膈滿而腹痛;及大病後榮衛不調,或婦人產後血氣未復。

基本介紹

  • 名稱:黃芪益損湯
  • 出處:《世醫得效方》
  • 功用:氣血兩補
組成,用法用量,功用,主治,文獻摘要,

組成

人參(去蘆)、石斛(去根)、甘草、黃芪(去蘆)、木香、白朮、當歸、正桂、茯苓、芍藥、半夏、川芎、熟地黃(去土,酒炒)、山藥、五味子、牡丹皮(去骨)、麥門冬(去心)各等分。

用法用量

上為散。每次9g,用水230ml,加生薑5片,大棗2枚,小麥50粒,烏梅1個,煎,空腹時服。

功用

氣血兩補。

主治

諸虛不足,榮衛俱弱,五勞七傷,骨蒸潮熱,腰背拘急,百節酸疼,夜多盜汗,心常驚惕,咽燥唇焦,嗜臥少力,肌膚瘦瘁,咳嗽多痰,咯唾血絲,寒熱往來,頰赤神昏,全不用食,服熱藥則煩躁,沖滿上焦,進涼藥則膈滿而腹痛;及大病後榮衛不調,或婦人產後血氣未復。

文獻摘要

《景岳全書》:“黃芪益損湯,男婦諸虛百損,五勞七傷,骨蒸潮熱,百節疼痛,盜汗驚惕,咽燥唇焦,憔瘦少力,咳嗽多痰,咯吐衄血,寒熱往來,頰赤昏倦少食,服熱藥則熱煩躁滿,服寒藥則膈滿腹痛,及大病後榮衛不調,或婦人產後血氣未足,俱宜服此。人參、黃芪、當歸、熟地黃、白朮、川芎、芍藥、麥冬、甘草、茯苓、山藥、五味子、木香、石斛、肉桂、丹皮等分。上咀。每服一兩,水一盅半,姜五片,棗二枚,小麥五十粒,烏梅一個,煎七分。食煎服。”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