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站鎮

黃站鎮

黃站鎮位於湖北省東北部,大悟縣東部,東與紅安縣華家河鎮、東北與河南新縣卡房鄉交界,西與豐店鎮接壤,南與呂王鎮毗鄰,北與宣化店鎮相連,全鎮下轄11個村,108個村民小組,15899人(2017年)。國土面積51.19平方公里(2017年);以境內界崗為界,界崗以北水流向淮河,界崗以南水流向長江,是長江與淮河的分水嶺;308省道、建設中的武大高速穿境而過,北距武漢110公里、天河機場120公里,車程都在2小時以內,交通十分便利。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黃站鎮
  • 別名:黃陂站
  • 行政區類別:鎮
  • 所屬地區:大悟縣
  • 下轄地區:11個村
  • 電話區號:0712
  • 面積:51.19平方公里
  • 人口:15899人(2017年) 
  • 著名景點:三天門
  • 車牌代碼:鄂K
  • 耕地面積:1.2萬畝
簡介,歷史,旅遊資源,人文資源,自然資源,發展,特色產業,文化教育,社會經濟,基礎設施,大悟壽眉,工業介紹,新農建設,產業村鎮,

簡介

黃站鎮下轄11個村委會:黃站、劉河、熊畈、伍橋、張寨、祝山、李園、紅聯、長聯、團沖、西沖。鎮政府駐黃站,西距縣城(經呂王、河口)83公里。
境內東北部峰巒疊,西部群山連綿,中部、北部沿河岸間有平地。總耕地面積11853畝,其中,水田8359.5畝,旱地3493.5畝,山林面積36282.77畝。2006年財政收入435.8萬元。

歷史

黃站,全稱黃陂站。元時稱黃陂驛,有元朝詩人陳孚《黃州黃陂驛》一詩所記,"晨發定遠驛(今定遠鄉定遠村),千崖紅櫟林;午度大勝關(今宣化店大勝關),萬壑青松陰;呦呦走野鹿,角角鳴山禽;”摘自清道光八年所修《黃安縣誌·藝文》,光緒八年(1880年)重修《黃安縣誌》載:“黃陂站,邑西北九十里,宋元時達京郵傳也。自桃花至漢津,自漢津至此,各三舍許。有遺碑記各站戶。”故名。
據《清史稿·志四十二·地理十四》"黃州府 黃安簡...順治初 沿明制...東南有中和鎮(今覓兒寺鎮中和司)、黃陂站二巡司"所述,最早在明代,最晚在清代黃陂站即設有巡檢司。
禮山縣建置前,黃站界崗以北屬河南羅山縣,以南屬黃安縣。建置禮山縣後,北部劃屬三區,南部屬一區。l941年南部屬呂黃鄉,北部屬惠明鄉。解放初北部屬二區(宣化),1950年冬增設七區,區公所駐黃站。1956年春,撤銷七區,復屆二區。1959年4月,從宣化人民公社劃出,撥入蘇紅人民公社。1961年屬呂王區。1987年9月,與劉河、熊畈村合併,設黃站鎮。轄黃站、張寨、紅聯、長聯、團沖、西沖、李園、祝山、劉河、熊畈10個村,104個村民小組,2982戶,14579人。其中,農業2881戶,13968人。鎮有中學1所,國小10所。縣蘇區人民醫院設於此。
黃站鎮黃站鎮
黃站鎮為革命老區。第一次國內革命戰爭時期,爆發過農民運動。第二次國內革命時期,鄭新民在李園村建立黨領導的“黃學”,培訓農民武裝,並以此為據點,組織、領導宣化店起義。後分別是羅山縣蘇維埃、黃安縣蘇維埃轄區。

旅遊資源

黃站鎮歷史悠久,古蹟眾多,旅遊資源非常豐富,先後有4個村入選國家及省級建設項目:
入選全國性建設項目的2個村:
劉河村 入選2018美麗鄉村建設試點村
熊畈村 入選2018第五批中國傳統村落
入選省級建設項目的2個村
同樂村 入選2018年度湖北省綠色鄉村
李園村 入選2017年湖北省“綠色示範鄉村”
代表性景點有:
三天門瀑布群
九重屋
古石橋
響鈴寨遺址
喇叭寨遺址
普安寨遺蹟
古巡司遺蹟
古驛道遺蹟
洗腳盆山寨遺蹟等等

人文資源

伍坤山 原交通部副部長,1955年被授予少將軍銜;
張潮夫 原南京軍區副政委,1955年被授予少將軍銜;
祝永興 原河北省軍區司令員,1955年被授予少將軍銜;
祝永年 原長江航務局第一任局長兼黨委書記,1955年被授予少將軍銜;
祝永茂 原長江航務局第二任局長兼黨委書記,1955年被授予少將軍銜;
錢運錄 原中共中央委員、全國政協副主席黨組成員兼秘書長;
熊 斌 曾代表國民政府簽訂《塘沽協定》的第一任北平市市長;
趙詠秋 原黃石市監察局副局長,曾被江澤民總書記多次接見、以“議案多、建議多,件件關係百姓疾苦、調研深入”著稱,連續3屆全國人大代表;
陳海松 原紅9軍政治委員,軍史上最年輕的軍級幹部,被朱總司令評價為最年輕有為的將領,20歲即任紅四方面軍主力軍紅九軍政委。
甘元景 原紅12師政治委員,鄂豫皖省委委員;
熊厚發 原紅四方面軍紅30軍副軍長兼88師師長;

自然資源

據鄂東地質大隊勘測資料顯示,該鎮境內貯藏有豐富的古生物化石、粘土、螢石礦、金礦等資源,茶葉、花生米、冬粉等農產品在全縣乃至全省享有盛名。
黃站鎮黃站鎮

發展

黃站鎮把上規模、提效益、創品牌作為重點,繪製出建設“孝感市茶葉第一鎮”和“湖北名茶大鎮”的宏偉藍圖。為實施茶葉產業率先突破,該鎮先後出台了扶持茶葉產業優惠政策,通過土地流轉、退耕還茶、科技興茶、管理提效等方式,扶持農民連片開發,建立高效茶園,鼓勵外來客商和本地能人投資開發茶葉產業,有效延伸了產業鏈條。
黃站鎮黃站鎮
花生米加工是該鎮另一主導產業。
劉粿條絲加工是黃站的傳統加工產業,通過招商引資,成立加工銷售協會,組建公司,註冊商標,統一品牌,統一包裝,統一銷售,每年可銷售180萬斤劉粿條絲。
黃站鎮黃站鎮
大悟壽眉茶產於大悟縣黃站鎮萬壽寺茶場。該場地處大別山南麓三角山下,屬亞熱帶氣候,受季風氣候支配。茶園位於叢山優勢層域內,溪水環繞,氣候溫和,土壤肥沃,酸鹼值適中,具有優越的生態氣候和土壤特徵,芽葉含有豐富的胺基酸、咖啡鹼和黃酮類物質,茶葉的各項品質因素互相襯托而相得益彰。
全鎮建成了8000畝茶葉基地,培育出10多家茶葉專業大戶,茶葉年產量大幅度增加。黃站鎮黨委書記鄧慶勝說:“下一步,黃站將致力於創品牌、拓市場,做大做強做活茶葉龍頭企業,把茶葉種植面積發展到10000畝。
黃站鎮黃站鎮

特色產業

該鎮本著做大做強招商農業、品牌農業和特色農業。對茶葉產業,按照市場規律,走民營化之路。大悟壽眉茶葉公司被認定為全省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公司通過了IS09000:2000質量體系認證,連續兩屆榮獲“湖北十大名茶廠”殊榮,公司研製的“大悟壽眉”茶通過了有機茶認證,連續三屆榮獲“湖北省十大名茶”稱號,“壽眉”商標被評為湖北省著名商標。堅持名牌推進戰略,進行資源整合、品牌對接,按照公司+基地+農戶的運作模式,發揮龍頭效應,遵循市場規律,指導全縣2200農戶7800畝茶園,做到品牌共享,利益共沾,風險共擔。花生米加工是該鎮另一特色主導產業,全鎮常年從事加工的有330戶3100多人,年產銷花生米2000萬斤,完善鎮區基礎設施,鼓勵花生加工南遷北移,淨化城區街道,用優惠政策引導大戶建立大加工業。
黃站鎮黃站鎮
經過十多年的基地建設、龍頭帶動、市場培育,該鎮的“大悟壽眉”茶、花生米加工、“劉粿條絲”已成為遠銷省內外的三大特色產業,全鎮年人均增收1860元。

文化教育

黃站鎮各類學校
黃站鎮中學
黃站鎮團沖國小
黃站鎮國小
黃站鎮張寨國小
黃站鎮李元國小
黃站鎮紅聯國小
黃站鎮西沖國小
黃站鎮長聯國小

社會經濟

鎮黨委、政府充分利用交通、人文、資源等優勢,在縣委縣政府的正確領導下,克難奮進,拼搏創新,全鎮呈現出經濟蒸蒸日上、社會政通人和、百姓安居樂業的良好發展態勢。以經濟發展和農民增收為目標,以招商引資和結構調整為抓手,大力實施招商引進工程和發展特色農業種植,促進了鎮域村域經濟的快速發展。2001年以來,通過實施招商引進,一批實力雄厚的企業先後落戶黃站。其中,投資過百萬元的中原螢石公司和海源木業包裝有限責任公司每年可實現稅收30萬元,吸納剩餘勞力45人。2008年初,黃岡客商陳銀波又投資110萬元租賃祝山村1000多畝荒山,組建集山場開發、旅遊度假、休閒垂釣於一體的公司。招商引資的良性發展,促進了鎮域經濟的快速增長,每年幹部教師工資都實現了按月足額發放,村幹部工資實現了財政統發。
在農業產業結構調整方面,黃站鎮緊緊依託茶葉、花生和冬粉三大產業,充分發揮龍頭帶到作用,大力發展特色農業和品牌農業。湖北省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大悟壽眉茶葉公司,連續兩屆榮獲湖北十大名茶廠殊榮,該公司的“壽眉”商標被授予湖北省著名商標,公司研製的“大悟壽眉”茶通過了有機茶認證,並連續三屆榮獲湖北省十大名茶稱號。在“大悟壽眉”公司的指導和帶動下,全鎮有2000多農戶積極種植茶葉,茶園總面積達7800畝,其中,受益茶園面積6300畝,年產茶葉76噸,茶葉已成為當地民眾脫貧致富的重要支柱產業。花生米加工是該鎮近十年找到的又一條致富門路,常年有3100多人從事花生加工,年產銷花生米2000萬斤,僅此一項可讓農戶增收200萬元。劉粿條絲加工是黃站的傳統加工業,地產紅薯經過初步加工製成冬粉進行銷售,產品供不應求。
2006年
全鎮國內生產總值 1.68億元,比2002年的8400萬元增長50%,實現財政收入435.93萬元,比2002年的292.5萬元增長64.9%,農民人平純收入達到2630元,比2002年增加650元,增長28.5%。
2002到2006年,新發展茶葉基地2000餘畝,大悟壽眉茶被認定為有機茶,被評為全省“十五佳有機名茶”,被評為第三屆湖北省“十大名茶”,通過了國際質量體系認證,並被授予湖北省著名商標。全鎮花生米加工銷售戶320戶,從業人員3000多人,年產銷花生米2000萬斤。“劉粿條絲”市場逐步擴大。二是加大招商引進力度,為經濟發展注入新的活力。2002到2006年,全鎮招商引資額突破了1160萬元,比2002年的560萬元增長89%。三是加大稅收征管力度,實現了財政收支平衡。嚴厲打擊偷稅、漏稅行為,杜絕跑、冒、滴、漏現象,年年完成了收入任務。幹部教師工資實現了按月發放,村幹部工資實現了財政統籌。
一是紮實開展了農村稅費改革和土地二輪延包工作。全面完成了農村稅費改革任務,並通過了各級檢查驗收,土地二輪延包工作穩妥落實到位,化解各類矛盾糾紛30餘起。二是全面落實了國家對農民的獎勵、扶助、救助政策。糧食直補、糧種補貼、柴油化肥綜合直補等各項補助資金都按時發放到農戶手中,全鎮2300畝退耕還林基地管護良好。三是進一步規範了土地市場秩序。依法加強土地管理,完善了基本農田保護制度,墾復和開發了農村近400畝閒置地,確保了耕地總量的動態平衡。
累計投資500多萬元,完成了黃站至紅聯、黃站至團沖、黃站至李園三條通村公路的黑色化,總里程24.4公里。完成了張寨村、熊畈村和茶廠水泥公路工程,李元至張墩大橋、伍橋橋已基本完工。新建了五口萬方塘和李元涼亭崗渡槽,完成了兩座小(一)型、五座小(二)型水庫的除險加固,對豐店水庫南乾渠圓沖洞、瑪瑙沖水庫和祝山水庫的部分渠道,進行了硬化整治。投資23萬元,對1.2公里的護城河河堤進行了整治,鎮區1.12公里的水泥道路硬化工程全面完工。

基礎設施

在整村推進扶貧開發和老區建設村扶貧開發中,優先解決通村公路瀝青路或水泥路建設,2006年張寨村通村公路硬化3.7公里。2007年4個村計畫硬化13.7公里(現路基工程基本完工)。截止2007年底,該鎮通村公路建設11個村有10個村可完成41.9公里,剩下的伍橋村可望在2008年全面解決。通村公路改變了農村落後面貌,節約了運輸成本,方便了農民致富。
通過供電部門努力,投資110萬元,全鎮消滅了用電空白戶。通信方面,有電信、移動、聯通三家公司經營,多年前就解決了通信難的問題。基本上做到了通信信號全覆蓋。有線電視建設方面,該鎮還有紅聯、西沖、團沖、長聯、祝山5個村沒有實現城鄉聯網、不能收看大悟新聞,還需要廣電部門繼續支持。
黃站街道地下水含氟較高,已列入縣安全飲水2008年的項目建設,通過該項目,已解決張寨、黃站、西沖及鎮區居民6000人的飲水安全問題。
黃站鎮黃站鎮

大悟壽眉

大悟壽茶眉產於湖北省大悟縣黃站鎮萬壽寺茶場。茶園面積0.78萬畝,年產茶101噸,產值1725萬元。該場地處大別山南麓,屬亞熱帶季風氣候。茶園位於崇山峻岭之中,雲霧繚繞,溪水長流,雨量充沛,氣候溫和,空氣濕潤,土壤肥沃,森林覆蓋率大,散射光多,極適宜茶樹生長發育。黃站鎮萬壽寺茶場始建於一九六四年,當時茶園面積只有13.3公頃,產值不過數千元。自九三年以來,在國際茶葉名人陳椽等知名專家的指導下,該公司研製的“大悟壽眉”茶連年獲得湖北省茶葉鑑定評比特等獎,首屆、二屆、三屆“鄂茶杯”金獎,中國“陸羽杯”優等獎,第二屆、第三屆中國農業博覽會金獎,並於98年獲得中國國際名茶;99年獲首屆湖北省“十大名茶”、“十大名茶場”,2001年獲得國際名茶評比銀獎,中國國際農業博覽會名牌產品,2002年再次獲得第二屆湖北省“十大名茶”湖北省名牌產品,並通過了機有茶認證,且是湖北省唯一的一家獲得“雙十”的茶葉生產企業,2004年獲“湖北省首屆十五佳有機名茶”再次被評為“湖北省名牌產品”,並通過ISO9001:2000國際質量體系認證,2005年獲湖北省第三屆“十大名茶”,並被評為“湖北省名優茶先進生產單位”,且被省工商局認定為“湖北省著名商標”。
“大悟壽眉”茶選料嚴格。清明前後採摘一芽一葉初展,製作精湛、品質優異、條索略扁直似人眉、色澤翠綠、白毫披露、湯色明亮、高秀持久、葉底嫩綠勻齊,飲後回甘生津耐沖泡,堪稱茶中精品。產品銷往北京上海南京貴州武漢香港日本韓國等地,受到廣大消費者的青睞。
大悟壽眉的採制工藝:
採摘:要求採摘一芽一葉初展,細嫩齊勻,色澤翠綠,不帶魚葉、老葉、蒂梗,肥壯挺直的芽葉,不採紫色芽葉,空心葉,病蟲葉,對夾葉,損傷芽葉,瘦弱彎曲芽葉。
攤青:鮮葉採回後,攤放清潔通風的竹器內,攤放時間2—4小時、厚度1—3cm,每隔1小時輕翻一次。
黃站鎮
殺青:在微型滾筒殺青機內完成,當筒內溫達到120—130℃時,開始投入鮮葉,每次以適量勻速投入,要求老而不焦,嫩而不生。隨著葉體水份散失,芽葉熱軟,香氣外溢,折梗不斷,葉不沾手,水分散失約50%為殺青適度。烘焙:大悟壽眉茶高香持久,滋味鮮醇柔和、烘焙分三次進行,溫度先高后低,以輔足殺青不足,破為酶的殘餘活性,保持綠色兼做形理條。
將殺青葉勻攤直徑120厘米園型烘籠上,每籠200—300克,烘底溫度保持在100—110℃,上烘後要勤輕翻,每分鐘1—2次,邊烘,邊翻,邊捺壓做形,手勢要輕,當葉面收汁後,使其油潤光滑挺直,然後下烘攤涼。
二烘:在振動理條機中進行緊條,溫度控制在80—90℃,至八成乾時下機攤涼回潮,5—6小時後進行下道工序。
三、足乾,在名優多用機中完成。溫度控制50—60℃,歷時20—30分鐘,當白毫顯露,香氣外溢,手捏成粉末即下機冷卻經揀剔包裝入庫。

工業介紹

劉粿條絲加工基地簡介
劉河村冬粉加工業創辦於1990年,多年來,經過全村黨員的共同努力,基地逐步由小變大,由弱到強,一舉而成為我鎮三大支柱產業之一,為民眾增收致富搭建了平台。鎮黨委充分利用本地的資源優勢,指導該基地的冬粉生產,在村黨支部書記、村委會主任劉維楚同志的帶領下,利用傳統工藝和現代製作技術相結合,所產冬粉以質量硬、口感好、信譽高、無污染等優勢而享譽省內外,形成了產供銷一條龍,農工貿一體化的產業化經營格局。全村共有70餘農戶,140餘戶從事冬粉生產,有12名黨員投身其中,以劉維楚同志為中介組織負責人,組織產品銷售,該基地年產冬粉30萬斤,創產值200萬元,冬粉加工戶平增收1.5萬元,帶動全鎮36個貧困戶脫貧致富,產生了良好的經濟和社會效益。
黃站鎮花生米加工基地簡介
黃站鎮花生米加工基地位於黃站鎮街南,基地覆蓋黃站、劉河、伍橋、熊畈、張寨、紅聯等六個村,該基地領辦人是黃站村共產黨員、村委會主任江慎勇。該基地創辦於1993年,由過去的星星點點發展到現今的星火燎燃,全鎮從事花生米加工的農戶236戶,從業人員826人,其中從事花生米加工銷售的共產黨員有100餘人,加工戶年購花生果200萬噸,購進地轄射大悟、紅安、麻城、羅田、新縣等兩省五縣市,年產花生米100萬噸,產品遠銷河南、安徽、廣東、貴州、武漢等13個省市,年創產值8千餘萬元,加工戶戶平增收5萬元。廣大黨員積極投身於花生米加產業中,成立了以江慎勇為首的花生米加工銷售組織,產品購進銷出,年長累有,從不間斷,人民民眾從中嘗到了甜頭,得到實惠,截止目前,全鎮已有60多個貧困戶在黨員的帶動下擺脫了貧困,走上了致富路。
劉河村茶葉基地簡介
劉河村茶葉基地始建於1999年,多年來,該村搶抓國家退耕還林的大好機遇,不斷加強茶園管理,擴大種植面積。2007年,茶園面積已達200多畝。近公司簡介來,該村本著“唱山歌、念茶經、創品牌、闖市場”的發展思路,產業不斷做大、做強,該茶場由村黨支部書記劉維楚同志領辦,吸納了該村10個貧困戶常年從事茶葉和製作,貧困戶戶平年收入8000元。該場年產青茶500餘斤,年產值15萬元,創純利9萬元余元,帶動了民眾致富,壯大了村集體收入,為農民增收致富開闢了新的渠道,走出了一條綠色致富之路。
海源木業包裝有限公司
2007年鎮政府引進安徽老闆汪學海投資98萬元,在黃站鎮北崗興辦大悟海源木業包裝有限公司,據公司法人代表汪學海介紹,年經銷額可達500萬元,實現稅收21萬元,現公司正在加班加點滿負荷生產,各種證照已全部辦齊。
中原螢石公司涼亭崗礦區
該礦區位於黃站鎮涼亭崗,據鄂東地質大隊鑽探資料顯示,該區貯藏螢石理論數據8萬噸,實際蘊藏量超過40萬噸,2007年3月鎮政府引進中原螢石公司對螢石礦進行開採,分1號和2號洞口。現1號洞已掘進110米,2號洞已掘進30米,中原螢石公司已投資80萬元,據公司負責人介紹,該礦區年產礦石可達3萬噸,實現稅收18萬元,各種證照正在辦理之中。

新農建設

為了紮實推進新農村建設,切實解決好民眾行路難、飲水難、灌溉難的問題,黃站鎮緊抓各項政策機遇,累計投資500多萬元,建成了長聯、紅聯、張墩、熊畈等八個村的通村公路,總里程40公里,基本實現了全鎮村村通油(水泥)路。同時新建了5口萬方塘,改造12口當家塘堰,完成了兩座小(一)、五座小(二)型水庫的除險加固,對瑪瑙沖水庫和祝山水庫的部分渠道也進行了硬化整治。通過不斷加大投入、鎮村兩級齊抓共管,如今,黃站鎮各項社會事業的發展也取得了長足的進步。計畫生育方面,整體水平明顯提高,先後落實了312名女孩的關愛行動和42名老人的“計生獎勵扶助”政策,連續三年被縣委縣政府表彰為全縣計畫生育先進單位;移動通訊方面,移動、聯通、大靈通信號覆蓋全鎮,民眾通訊難問題得到根本解決;農村衛生事業方面,近4000戶農戶參加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參合率87.3%,農民看病難的問題得到有效改善;文化教育方面,全鎮有線電視村達到8個,民眾文化娛樂生活得到豐富,275名家庭困難學生享受了“兩免一補”政策,貧困學生再也不用為無錢上學而發愁。社會保障方面,鎮政府先後對11戶特困家庭房屋進行了改造,為13名企業老職工辦理了低保,對18名孤兒給予了困難補助,對286戶655人實行了農村特困救助,同時“福星工程”的實施還惠及69名五保老人,讓他們真正實現了老有所養、老有所樂。此外,鎮黨委、政府還千方百計籌措資金,硬化了鎮區1.12公里道路,對街道進行了綠化,安裝了路燈,購買了垃圾箱,街道實行每日清掃,為招商引資和民眾安居營造了良好的環境。

產業村鎮

劉河村——冬粉產業村
黃站鎮劉河村位於大悟縣東北部,與河南新縣、湖北紅安縣交界,全村總面積9839畝,全村共20個村民小組,635戶,2348人,耕地面積839畝。該村根據當地大量種植紅薯的有利條件,因地制宜,辦起了劉粿條絲廠,給該村村民提供了就業崗位,增加了農民的收入,成為了該村的特色產業。
紅聯村——茶葉林業村
紅聯村位於黃站鎮北部,北與宣化鎮毗鄰,全村總面積11000畝,全村共11個村民小組,492戶、1965人,耕地面積1503畝。多年來,全村農民大力發展茶葉林業種植,每年都增加一定數量的種植面積,為大悟壽眉茶廠供應了大量的高質量原茶葉。現該村已經成為了一個茶葉林業專業村,增加了人均純收入。
西沖村——茶葉紅薯種植村
西沖村位於黃站鎮西部,海拔較高,全村總面積5760畝,全村共8個村民小組,344戶,總人口1338人。近段時間,該村大力發展茶葉、紅薯和花生種植業,2012年茶葉種植面積達到百畝以上,增加了全村人均收入,對西沖村的經濟收入起到促進作用。
熊畈村——冬粉、花生銷售村
該村有1255人,耕地面積408畝,其中花生種植面積120畝,紅薯種植面積132畝,花生加工人員28人,紅薯冬粉加工人員46人。這兩項產業的大力發展,對增加該村的經濟收入起到了重要作用。
團沖村——紅薯花生種植村
團沖位於黃站鎮的西端,與本縣豐店鎮接壤,全村總面積3753畝;全村共六個村民小組,總戶數175戶,總人口712人,現有耕地面積712畝。
張寨村——茶葉產業村
張寨村位於黃站鎮集鎮的北端,處於淮水和漢水兩大水系分界嶺,地理位置較高,畜水量少,全村總面積4845畝,全村共12個村民小組,477戶、1667人,耕地面積863畝。
李園村——板栗藥材林業村
李園村是黃站鎮的山場面積最大的一個村,北與本縣宣化店鎮張墩村相鄰,東與河南省新縣卡房鄉接壤,全村國土面積12000畝,全村共有13個村民小組447戶、1719人,耕地面積1326畝。近段時間來,該村根據政府的指導思想,大力發展板栗藥材林業種植,效果明顯,為該村增加了大量經濟收入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