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秋葵葉(黃秋葵葉)

黃秋葵葉(黃秋葵葉)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2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黃秋葵是錦葵科一年生的草本植物,原產非洲或熱帶亞洲,於60年初期自日本引進台灣;又名黃葵、食香槿、秋葵、黃蜀葵、假三念、美國豆、羊角豆、阿華田等,閩南語發音“歐庫拉”,是由英名Okra音譯而來。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黃秋葵葉
  • 外文名:Abelmoschus mani-hot(L.) Medic. Var. Pungens(Roxb.) Hochr.
  • 來源:為錦葵科植物剛毛黃秋葵的葉
  • 類別:藥材
簡介,形態特徵,品種分類,生長環境,主要價值,產地及選購,

簡介

植物形態詳"黃秋葵根"條。
黃秋葵葉黃秋葵葉
【性味】①《貴州草藥》:"苦,平。"
②《雲南中草藥選》:"苦,寒。"
【功用主治】①《貴州草藥》:"消腫止痛,治瘡疽。"
②《雲南中草藥選》:"治骨折,跌打損傷。"
【用法與用量】外用:搗敷或研末撒。

形態特徵

我們食用的部分是黃秋葵的嫩莢果,一般長度為5-10公分,果實呈長條狀,尾端尖細,很像女人的纖纖玉指,所以英國人給她取了一個富有詩意的名字叫“女人指”。

品種分類

黃秋葵依果形分為角形及圓形兩種,依果色分青綠及白綠兩色。常見的品種有五福、清福、永福、南洋、翠嬌等。

生長環境

黃秋葵性喜溫暖、耐熱怕寒,種子發芽、生長發育適溫25—30℃,開花結果期最適溫度26—28℃,月均溫度低於17℃影響開花結果,夜溫低於14℃生長不良;黃秋葵喜光,不僅要求光照時間長,而且要有一定的光照強度,光照充足,有利生長發育,座果率高,果實發育快,產量高,品質好;黃秋葵耐旱、耐濕、不耐澇,結果期要求水分充足有利果實發育,反之植株長勢差,果實品質劣;黃秋葵對土壤適應性廣,但以土層深厚、肥沃疏鬆、保水保肥力強的壤土或沙壤土為宜;對肥料要求氮磷鉀齊全,生長前期以氮為主,中後期以磷、鉀肥為主,氮肥過多植株易徒長、延遲開花結果,氮肥不足植株生長不良而減產。
黃秋葵屬短日照蔬菜,性喜溫暖,耐熱怕寒,不耐霜凍。種子發芽、生長發育適溫25~30℃,開花結果期最適溫度26~28℃,月均溫度低於17℃會影響開花結果,夜溫低於14℃則生長不良。黃秋葵喜光,光照強度夠,有利於生長發育,並可提升結果率及質量。黃秋葵對土壤適應性廣,但以土層深厚、肥沃疏鬆、保水保肥力強的壤土或沙壤土為宜,忌連作。

主要價值

黃秋葵與眾不同之處,在於嫩莢果中含有粘滑汁液,具特殊香氣和風味,這種粘液由水溶性纖維果膠、半乳聚糖阿拉伯樹膠等組成,可以幫助消化,治療胃炎、胃潰瘍,以及保護肝臟和增強人體耐力的功效,亦被許多國家和地區定為運動員的首選蔬菜,更是老年人的保健食品。
營養成分:嫩莢中含蛋白質、糖類、脂肪、纖維素、維生素A、維生素B1、維生素B2、維生素C、鈣、磷、鐵等,適合煮、炒、炸,或鹽漬、醬漬、作泡菜
食用方式:黃秋葵洗淨以沸水燙半熟切片加肉絲、蒜瓣熱炒,味美口感佳。或煮軟後,沾醬油、調味料或美乃滋,味香嫩脆。成熟的種子烤熟磨成細粉,其味芳香,沖調溶解快,可作咖啡代用品,卻不含咖啡因。

產地及選購

產 季:3-11月為採收期,5-9月盛產。
產 地:零星分散台灣各地,栽培面積以嘉義較廣。
選購要領:以果形完整正常,新鮮幼嫩,果色脆綠,果體勿過長過大(果長在10公分以內為佳),果體潔淨亮麗,無斑點無瘤粒,無水傷腐爛病蟲害者為佳。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