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益曉

黃益曉,安南國前王公貴戚。因安南政權之爭投奔清朝,後被流放伊犁

基本介紹

  • 本名:黃益曉
  • 所處時代:清
  • 出生時間:不詳
  • 去世時間:不詳
簡介,事件,

簡介

其實,此前新疆就容納過以失位王孫黃公纘為首的安南人,並安插過從安南回國的“打工仔”。但安南人發遣伊犁披甲戍邊,是以黃益曉為始。

事件

乾隆三十六年(1771)處理窮途來投的黃公纘時,乾隆帝頗清醒。他畫下不可逾越的界限:不介入鄰國王統興替。然而,乾隆五十年(1785)安南政柄之爭,卻使清廷深深陷入,難以抽身。
是年,安南爆發內戰。該國黎王年老多病,王儲早卒,嗣孫黎維祁年幼,國印為權臣鄭棟攘據。西山地區“上酋”阮岳以除鄭棟為由,派其弟阮惠攻克國都黎京,老王故去,王孫黎維祁出奔山南,以避阮氏鋒芒。
乾隆五十三年(1788)五月十二日,安南牧馬鎮“夷官”保護王孫黎維祁眷屬親隨六十餘人,突然強渡界河扣關。因其正被追兵掩殺,清守將接納了他們。這樣,本是黎、阮兩姓間 的內亂,演變成清、安南的戰爭。這批隨黎維祁親屬投奔清朝的,就有黎氏謀主黃益曉。
清廷以兩廣總督孫士毅為統帥,出兵助黎維祁復國。收復黎京後,冊封黎維祁為安南國王。孫土毅輕敵,乾隆五十四年正月朔日為阮惠所乘,清軍潰敗。黎維祁先行逃入中國境內。孫士毅奪渡富良江,並斬浮橋以斷後。尚在彼岸的提督許士亨及官兵夫役萬餘人,皆擠溺而死。撤入鎮南關(即今睦南關),孫士毅盡焚關外數十萬糧械。
阮惠懼世敵暹羅乘其後,審時度勢,便以勝求和,並改名為阮光平。乾隆帝同意罷兵。且為表誠意,將尚在國內的黎氏謀主黃益曉一干人等發譴至伊犁。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