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瑞成

黃瑞成

黃瑞成(1970-),男,漢族,甘肅會寧人,重慶大學“百人計畫”學者,人文社會科學高等研究院“文學與文化研究中心”教授,“語言學及套用語言學”專業碩士生導師。重慶大學法學院“道德-政治-法律哲學”專業博士生導師。中國人民大學哲學博士,海德堡大學哲學系訪問學者。出版專著、譯著10餘部,發表論文、譯文20多篇。國家社科基金重大項目"《古典拉丁語漢語大辭典》編纂 "(16ZDA214)首席專家。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黃瑞成
  • 畢業院校:中國人民大學
  • 學位/學歷:博士
  • 職業:教師
  • 專業方向:語言學及套用語言學、古典辭書編纂等
  • 職務:語言學及套用語言學專業碩士生導師
研究領域,開設課程,出版圖書,科研項目,學術成果,

研究領域

語言學及套用語言學、古典辭書編纂、古典語文學、古希臘神話、古希臘哲學、中世紀經院哲學、德國哲學、西方法律思想史

開設課程

古典希臘語、古典拉丁語、古典語文學概論、辭書編纂研究專題、道德-政治-法律哲學專題

出版圖書

作者名稱:黃瑞成
作者類型:
作者時間:2011年6月1日
《盲目的洞見》是2011年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黃瑞成。

科研項目

一、國家社科基金重大項目“《古典拉丁語漢語大辭典》編纂”介紹
重慶大學人文社會科學高等研究院“百人計畫”學者黃瑞成教授作為首席專家投標的“《古典拉丁語漢語大辭典》編纂”項目,獲2016年度國家社科基金重大項目立項,實現了我校基礎文科研究在國家社科基金重大項目上零的突破。
“《古典拉丁語漢語大辭典》編纂”項目子課題負責人:王煥生研究員(中國社會科學院)、陳德光教授(輔仁大學)、劉小楓教授(中國人民大學)、張強教授(東北師範大學)、雷立柏教授(中國人民大學)、熊林教授(四川大學)、李永毅教授(重慶大學)、黃瑞成教授(重慶大學)。
《古典拉丁語漢語大辭典》(Magnum Lexicon Latino-Sinicum)將依託我國和西方學界已有古典拉丁語辭典編纂成就,參照百年來我國古典拉丁語文獻翻譯研究成果,使用西方古典拉丁語文獻校勘、翻譯和研究成果,借鑑國內外古典辭書編纂理論與實踐,編成一部詞目收錄宏富、語義系統完備、文獻輯錄廣泛、校勘精審詳實的《古典拉丁語漢語大辭典》,力求達到西方已有古典拉丁語辭典學術水平,超越我國已有古典拉丁語漢語辭典規模,以成就一部多學科綜合性大型古典拉丁語漢語辭典。
《古典拉丁語漢語大辭典》擬收錄自拉丁語發端(普勞圖斯、泰倫斯)以來,經羅馬共和國的“黃金時期”(盧克萊修、卡圖魯斯、西塞羅、凱撒)、奧古斯都的“白銀時期”(維吉爾、賀拉斯、李維、奧維德)和後奧古斯都時期(塞涅卡、昆體良、馬蒂亞爾、小普林尼、塔西佗)、查士丁尼《法學會纂》中匯集的出自公元3世紀的法學文獻,直至公元7世紀伊西多爾《詞源》中的拉丁語辭彙,以巴伐利亞科學院“拉丁語詞庫”(Thesaurus linguae Latinae)工程為釋義標準,主要參考蓋奧爾格斯(K. E. Georges)《拉德德拉雙向詳解辭典》(Ausführliches lateinisch-deutsches und deutsch-lateinisches Handwörterbuch, 1837-2012)、《牛津拉丁語大辭典》(Oxford Latin Dictionary, 1933-2012)、伽菲奧(Félix Gaffiot)《插圖拉丁語法語辭典》(Dictionnaire Illustré Latin-Français, 1934-2016)、吳金瑞《拉丁漢文辭典》(1965)、謝大任《拉丁語漢語詞典》(1985)等中外拉丁語辭典。
《古典拉丁語漢語大辭典》編纂,不僅是對以古典拉丁語為載體的古羅馬文獻的全盤梳理,也是對近代以來我國古典拉丁語文獻翻譯成就的全面清理,對於我國古典拉丁語教學乃至西方古典語言教學,對於將古典拉丁語文獻乃至西方古典文獻翻譯和研究引向深入,對於人文社會科學各學科開展西方古代研究乃至自然科學相關學科研究,對於深入認識現代西方根植於其中的西方古典文化傳統,都具有重要學術價值和現實意義。
《古典拉丁語漢語大辭典》預計收錄“詞目”8萬條以上、“義項”20萬條以上、“例句”50萬條以上,涵蓋人文社會科學諸領域和部分自然科學領域,預計規模600萬字。

學術成果

專著:
《盲目的洞見:古希臘忒瑞西阿斯先知考》,華東師大出版社,2011。
譯著:
1.[德]海德格爾(M. Heidegger),《哲學史:從托馬斯·阿奎那到康德》,西北大學出版社,2018。
2.[德]海德格爾(M. Heidegger),《亞里士多德哲學的基本概念》,華夏出版社,2014。
3.[美]特西托勒(A. Tessitore),《德性、修辭與政治哲學》,華東師大出版社,2013。
4.[德]施特勞斯(Leo Strauss),《哲學與律法》,華夏出版社,2012。
5.[德]施特勞斯(Leo Strauss),《霍布斯的宗教批判》(合、校譯),華夏出版社,2012。
6.[德]施萊爾馬赫(F. Schleiermacher),《論柏拉圖對話》,華夏出版社,2012。
7.[瑞士]葛恭(Olof Gigon),《柏拉圖與政治現實》(合譯),華東師大出版社,2010。
8.[德]費勃(Rafael Ferber),《哲人的無知》(校譯),華夏出版社,2010。
9.[德]阿恩特(Andreas Arndt)等,《施萊爾馬赫的柏拉圖》(編譯),華夏出版社,2009。
10.[美]波伊曼(L. P. Bojman),《宗教哲學》,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6。
論文:
1.“古典拉丁語辭書編纂史述略:從西方到中國”,《辭書研究》,2018年第5期。入選《〈辭書研究〉十年精粹》,上海辭書出版社,2019年3月。
2.“施特勞斯《哲學與律法》中的自然法問題”,《學術月刊》,2016年第5期。
3.“戰爭中的哲人:從蘇格拉底到尼采”,《學術月刊》,2015年第4期。
4.“鈔書、復古與匹夫之責——紀念顧炎武誕辰四百周年”,見《貴州社會科學》,2015年第4期,
5.“拉爾修·第歐根尼筆下的蘇格拉底身世”,《古典研究》,2014年第19期。
6.《“熱愛柏拉圖的人”是誰?——關於〈名哲言行錄〉作者、書名與文本的幾點疑問》,《學術月刊》,2013年第11期。
7.“《哲學與律法》中的尼采與邁蒙尼德”,《古典研究》,2011年第6期。
8.“先知與僭主:《俄狄浦斯僭主》中的忒瑞西阿斯先知”,《跨文化對話》(27輯),2011。
9.“先知與繆斯之鳥”,《國外文學》,2010年第4期。
10.“先知與僭主:《腓尼基少女》第1-3場義疏”,《東嶽論叢》,2010年8期。
11.“基督教的現代性,政治儒學,政治哲學”,《基督教文化學刊》(22輯),2010。
12.“作為生活方式的哲學就是政治哲學”,《社會科學研究》,2010年第2期。
13.“陰陽不測之謂神:赫西俄德《墨蘭波迪亞》斷章中的忒瑞西阿斯先知”,《古典研究》,2010年第3期。
14.“《奧德賽》卷十一‘招魂記’中的忒瑞西阿斯先知”,《古典研究》,2010年1期。
15.“中世紀隱修主義與神秘主義”,《道風:基督教文化評論》(A&HCI)第22輯,2005。
16.“現代性瘋狂的根源與出路”,《人文雜誌》,2005年第4期。
17.“懺悔釋義”,《宗教學研究》,2004年第一期。
18.“中國禮儀之爭與政治哲學問題”,《國際漢學集刊》第一輯,2004;人大複印資料《宗教學》(2004)全文轉載;入選《中國學術年鑑(人文社會科學版)2004》,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5。
19.“民族主義與中國基督教的現代性”,《道風:基督教文化評論》(A&HCI)第15輯,2001。
譯文:
1. 維蘭德,“《西塞羅書簡》譯者前言”,《經典與解釋》(35輯),2011。
2. 張伯倫,“亞里士多德為什麼稱倫理學為Ethics?”,《城邦與自然》,華夏出版社,2010。
3. 阿爾特曼,“萊辛之後的顯白論”,《施特勞斯與古今之爭》,華東師大出版社,2010。
4. 斯比亞奇,“阿奎那的〈尼各馬科倫理學〉註疏”,《經典與解釋》(23輯),2008。
5. 霍布斯,“論英雄史詩諸美德”,《〈利維坦〉附錄》,華夏出版社,2008。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