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永松(台灣漢聲雜誌社總策劃)

黃永松(台灣漢聲雜誌社總策劃)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2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黃永松 1943年10月17日生於台灣省桃園縣,1967年6月畢業於“國立藝專”(今“國立台灣藝術大學”)美術科。 現任漢聲雜誌社總策劃及藝術指導、財團法人漢聲文教基金會董事長、漢聲數碼股份有限公司總策劃及藝術指導。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黃永松
  • 外文名:Huang YongSong
  • 國籍:中國
  • 出生地:台灣省桃園縣
  • 出生日期:1943年10月17日
  • 職業:董事長
  • 畢業院校:國立藝專
  • 主要成就:第一屆藝術設計大獎賽候選人
  • 代表作品:《漢聲雜誌》
工作態度,愛國情結,人物言論,相關事件,其它,獲獎,

工作態度

1971年1月,黃永松受邀創刊《漢聲雜誌》英文版。接著,黃永松先後參與了《漢聲》中文版、民間文化系列及文化叢書、童書的編輯出版工作。時至今日,黃永松仍然沒有停止自己的工作,他說:“我這‘文化大夢’做了36年,還有夢未醒,仍然在工作崗位上樂此不疲。”回首來時路,黃永松的足跡遍及了台灣島。1987年兩岸開放,黃永松又很快地深入廣闊的文化母土,進行探訪民俗活動和採集民間藝術。“這些年間,許多難忘的經驗曾交織成酸甜苦辣各種心境;奇怪的是,如今回想從前,沉澱在記憶深處的只有一種,那就是有如陳年好酒一般的醇美。”
工作中的黃永松工作中的黃永松

愛國情結

近年來,“中國結”紅遍了世界的每一個角落,也成為中國傳統文化的一個象徵,其中黃永松功不可沒。1980年,為整理中國傳統古老結藝,黃永松向無數的老奶奶學習編結法,從最常用的紐扣結、老床帳鉤下的結飾,到故宮珍藏的玉如意掛的結飾,發現中國流傳的結藝眾多,但非常零散,黃永松和同事們對此進行程式化的整理,建立系統的理論,將中國編結藝術總結成11種基本結,14種變化結,並將其總結命名為“中國結”,出版《中國結》系列叢書。從此“中國結”的名字由台灣傳遍全世界華人區,再傳回祖國大陸。提起這些黃永松總是很開心,他說,“這是民間技藝結合傳統與發展最成功的例子。”
黃永松黃永松
當德文版的《中國結》出版時,黃永松前去介紹中國結。開始的時候他還擔憂,不知道在德國,何處可以買到編結用的繩子。可是他的德國朋友卻說,德國大街小巷工藝美工店很多,到處都可以買到。黃永松感到欣慰,但同時也感到一種緊迫感與責任感――西方人比我們更重視手工藝。製作土布系列《夾纈》專題時,黃永松前往浙江溫州山村里,調查藍印花布――夾纈,調查完畢時,染坊主人說要關閉染坊,不再生產夾纈,因為生活形態轉變,夾纈使用日漸減少,染坊主人已到了無法維持經營的地步。黃永松當機立斷,認購了一千條,請染坊主人至少再做一年。此後,黃永松還在文章里呼籲《漢聲》訂戶和朋友來認購夾纈。《夾纈》一書出版後,全世界紡織界的專家、學者亦紛紛去看這種失傳千年的工藝。時至現在,當地的夾纈製作仍呈欣欣向榮之勢。

人物言論

1.文學也好,藝術也好,最終還是要跟人銜接,跟生命銜接。
2.中國過去很多故事,原本是在農村恬靜無事的夜晚,由家中父老閒閒搖扇,講述給孩子們聽的。這些故事不只打開了孩子的精神世界,展開了孩子遼闊的心胸,無形中,自然建立起了中國倫常的親情。
3.文化故事的滋潤,對人的心靈影響非常大。

相關事件

2002年10月到11月,黃永松同編輯們從黔東南到黔西、黔北,深入探訪蠟染工藝。在採訪繞家蠟染時,有一位102歲的老奶奶,展示出自己90歲時以古老的竹刀沾楓木蠟繪成的背扇,為了展覽所需,黃永松想採購這件作品。老奶奶本已答應成交,但當黃永松和編輯們拿了背扇要離開,老人卻追上他們把背扇搶回。其曾孫又從她手中要回來還給他們,其曾孫和老奶奶溝通後,老奶奶剪下背扇邊緣的一小塊布,才把剩餘的背扇交給他們。老奶奶說:“我剪下一小塊留下它的靈魂,其他的身體給你。”老奶奶對自己作品的感情,讓在場的所有人都深受感動:蠟染之於創作者,都是有生命的東西。
黃永松黃永松

其它

黃永松從事著自己熱愛的編輯工作,並從中學習到很多。黃永松說:“《漢聲》自創刊以來,中國文化便是關懷的核心,‘銜接傳統和現代’更是工作的信仰。我們一直認為:傳統民間生活是可觸、可感、可親、可愛,活生生的文化之寶。了解它,並且吃透它所給予我們的營養,必能改善目前的文化狀態,建立更合理的新生活。”
黃永松黃永松

獲獎

第一屆藝術設計大獎賽候選人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