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毛金鐘藤

黃毛金鐘藤

黃毛金鐘藤是金鐘藤的變種。旋花科魚黃草屬大型纏繞草本或亞灌木,分布於我國雲南廣西地區,越南北部亦有分布。

基本介紹

  • 中文學名:黃毛金鐘藤
  • 拉丁學名:Merremia boisiana (Gagnep.) Ooststr. var. fulvopilosa (Gagnep.) Ooststr.
  • :植物界
  • :被子植物門
  • :雙子葉植物綱
  • :百合目
  • :旋花科
  • :魚黃草屬
  • 金鐘藤
  • 亞種:黃毛金鐘藤
形態特徵,分布範圍,生長習性,變種信息,

形態特徵

與金鐘藤不同在於葉背、小枝、葉柄、花梗、總花梗均被灰黃色絨毛,尤其葉背面毛被成熟時也不脫落;總花梗較短,花較大,萼片寬卵形,長1-1.3厘米,頂端銳尖成一小短尖頭,花冠長可達3.2厘米。
金鐘藤(原變種)假白薯(雲南河口)
大型纏繞草本或亞灌木。莖圓柱形,乾後灰褐色或黑褐色,無毛,具不明顯的細棱,幼枝中空。葉近於圓形,偶為卵形,長9.5-15.5厘米,寬7-14厘米,頂端漸尖或驟尖,基部心形,全緣,兩面近無毛或背面沿中脈及側脈疏被微柔毛,側脈7-10對,與中脈在葉面微凹,背面突起,第三次脈近於平行;葉柄長4.5-12厘米,無毛或近上部被微柔毛。花序腋生,為多花的傘房狀聚傘花序,有時為復傘房狀聚傘花序,總花序梗長5-24(-35)厘米,稍粗壯,下部圓柱形,灰褐色,無毛,向上稍扁平,連同花序梗和花梗被銹黃色短柔毛;苞片小,長1.5-2毫米,狹三角形,外面密被銹黃色短柔毛,早落;花梗長1-2厘米,結果時伸長增粗;外萼片寬卵形,長6-7毫米,外面被銹黃色短柔毛,內萼片近圓形,長7毫米,無毛,頂端鈍;花冠黃色,寬漏斗狀或鐘狀,長1.4-2厘米,中部以上於瓣中帶密被銹黃色絹毛,冠檐淺圓裂;雄蕊內藏,花葯稍扭曲,花冠內面基部自花絲著生點向下延成兩縱列的乳突狀毛;子房圓錐狀,無毛。蒴果圓錐狀球形,長1-1.2厘米,4瓣裂,外面褐色,無毛,內面銀白色。種子三棱狀寬卵形,長約5毫米,沿棱密被褐色糠粃狀毛。

分布範圍

產廣西南部、雲南東南部。越南也有。

生長習性

生於海拔450-1300米的熱帶雨林林緣、山谷陰處、河谷低丘或向陽疏林。

變種信息

  • 種:金鐘藤Merremia boisiana (Gagn.) v. Ooststr.
  • 原變種:金鐘藤(原變種)Merremia boisiana (Gagn.) v. Ooststr. var. boisiana
  • 變種:黃毛金鐘藤Merremia boisiana (Gagn.) v. Ooststr. var. fulvopilosa (Gagn.) v. Ooststr.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