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歌

黃歌

黃帝時期的歌謠,源於《吳越春秋》所記載的上古歌文《彈歌》,全稱為“黃歌斷竹”。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黃歌
  • 拼音:huáng gē
  • 出處:《文心雕龍·通變》
  • 釋義:黃帝時的歌謠。
  • 別稱:彈歌斷竹
辭彙釋義,文化溯源,原文,注釋,翻譯,理析,

辭彙釋義

黃帝時的歌謠。 南朝梁劉勰文心雕龍·通變》:“ 黃歌《斷竹》,質之至也。”梅慶生註:“ 黃 歌,黃帝時歌也。”
《斷竹》《斷竹》

文化溯源

“黃歌”一詞出自古籍,拋去俗源,該詞是專有名詞,僅用來形容出自《吳越春秋》,實則源於上古的歌謠——《彈歌》。

原文

彈歌
斷竹,續竹;
飛土,逐宍

注釋

⑴彈(dàn)歌:一作“作彈歌”。彈:一種利用彈力發射的古老武器,也就是彈弓。
⑵飛:發出。土:這裡指泥制的彈丸。
⑶逐:追趕,獵取。宍(ròu):“肉”的古字

翻譯

砍伐野竹,連線野竹;
打出泥彈,追捕獵物。

理析

這篇《彈歌》以今天的語音來讀,最後的“宍”與前面的“竹、土”並不押韻,但是考其上古音韻部,完全是一部韻文。
“宍”的反切是“如六”,上古屬於覺攝,而“竹、土”也是覺攝,因此它又從側面佐證了先民的歌謠,大多憑音感而發,又大多押韻。
章太炎先生曾說“三代以前,民皆知天文。”而上古年代人們對於音韻的認識,雖然沒有系統的理論化,卻也是由感天成。
因此這部作品是標準的韻文,今以此說明,以饗後人。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