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梅第一中學

湖北省黃梅縣第一中學創辦於1912年,前身為黃梅縣立初級中學。1956年列為湖北省108所重點中學之一,1979年被定為黃岡市重點中學,2004年被命名為“湖北省示範中學”。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黃梅第一中學
  • 創辦時間:1912年
  • 所屬地區:湖北省黃梅縣
  • 學校屬性:湖北省108所重點中學
湖北省黃梅縣第一中學創辦於1912年,前身為黃梅縣立初級中學。1956年列為湖北省108所重點中學之一,1979年被定為黃岡市重點中學,2004年被命名為湖北省示範中學。  近年來,學校以質量求生存,以改革求發展,各項工作駛入健康發展的快車道,辦學條件不斷改善,辦學規模日益擴大,教育生產力穩步提高,核心競爭力逐步增強,已發展成為一所規模較大的全日制重點高中,現有教學班80個,在校學生5000多人,在職教職工342人。  (一)  以搬遷新校園為標誌,學校辦學條件全面改善。  1999年初,根據學校教學設施相對落後的現狀,為滿足全縣人民日益增長的優質教育需求,黃梅縣委、縣政府高瞻遠矚,決定舉全縣之力,遷建黃梅一中。經過三年的艱苦奮鬥,2002年金秋時節,新校園勝利竣工並投入使用。  新校園坐落於黃梅鎮城區黃梅大道以北。由清華大學建築設計院設計規劃,總投資8000萬元,占地面積180畝,建築面積5.8萬平方米。  新校園布局科學合理,以7000平方米中心廣場為中心,東為開闊寬敞的教學區,建有教學樓3棟(教室81間),圖書館一座,科技樓、實驗樓各1棟。西北為嚴謹舒適的生活區,建有學生宿舍樓4棟,後勤服務大樓、單身教師宿舍樓各1棟。西南分別為辦公區、運動區。辦公區安靜簡捷,建有辦公樓1棟;運動區整飭寬鬆,建有400米田徑運動場(內設塑膠跑道和人工足球草坪),籃球場10個,排球場2個,桌球台22張。各區域功能明確,既相互獨立又和諧統一。  新校園設施完備先進。建有校園網和計算機辦公系統,校園網中各類音、視頻通過流媒體技術進行數位化傳輸,實現了計算機網、雙向電視教學網、廣播網“三網合一”,每間教室裝備有計算機點播系統,每位教師配備有計算機,使所有教室、教師辦公室都置身於網路環境之中。圖書館有閱覽室2個(共400座),電子閱覽室1個(180座),藏書10萬餘冊,訂閱報刊400餘種,有音樂教室2個、鋼琴4架。科技樓擁有天文台、多媒體教室(2個)、語音教室(2個)、計算機教室(2個)、勞技室、美術教室、生物標本室等教學設施。實驗樓有標準理化生實驗室共15個,實驗儀器、體藝教學器材配備齊全,達到國家一類標準。後勤服務大樓裝備1500套就餐桌椅,採用電子售飯系統服務師生。整個校園全部採用地下管網供水供電。  新校園環境優美宜人。主體雕塑、浮雕、噴泉構成的中心景點構思新穎,寓意深遠。校園綠化按五園布局,求知園、求索園、求是園內綠草如茵,濃陰如蓋;素質園建有生物園、地理園等教學實驗基地,是學生開展第二課堂的理想園地。濯纓園內亭台樓榭,小橋流水;快樂園裡茂林修竹,鳥語花香,是師生課餘休憩的最佳去處。此外,數十條綠化帶分布校園之間,松柏蒼翠,棕櫚修頎,香樟吐翠,桂子流香……整個校園充滿著詩情畫意,洋溢著濃厚的學府氛圍。  黃梅一中新校園,凝聚了各方才俊的智慧,浸潤了全縣人民的心血,寄託了社會各界“科教興縣”的希望。為學校的持續健康發展創造了優越的物質條件。  (二)  辦學理念是學校發展的靈魂。近年來,學校以現代教育理論為指導,不斷創新辦學思想,逐步確立了“一切為了學生終身可持續發展”的辦學理念,“特色立校、依法治校、科研興校、改革強校”的辦學思路,在辦學理念和辦學思路的指引下,學校著眼於學生的終身可持續發展,堅持以學生為本,以學生的發展為本,走內涵發展之路,教育改革不斷深化,教育質量穩步提高,辦學特色日趨鮮明。  學校始終把德育工作放在首位。突出自主性、實踐性,開展豐富多彩的社會實踐活動,為學生終身可持續發展奠定了思想品質基礎。學生在社會大課堂中自我感悟、自我教育,政治思想道德素質不斷提高。近年來,學校無一例刑事犯罪案件發生,學生思想品德考核合格率100%,有54名學生光榮加入中國共產黨。學校被授予“黃岡市德育工作先進集體”稱號,校團委被省、市、縣團委授予“五四紅旗團委”稱號。  積極推進課堂教學改革和課程改革,為學生的終身可持續發展奠定了知識和能力基礎。教育部於2001年制訂了《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試行)》,推進了新一輪課程改革,學校以教師培訓為切入點,以課程實施為核心,以最佳化教學過程為重點,堅持“五個突出”:確立教學目標,突出綜合性;組織教學內容,突出系統性;注重教學方法,突出多樣性;最佳化教學手段,突出先進性;加強學科聯繫,突出協同性。課堂教學在繼承中創新,在創新中發展,新課程在各個層面和環節得到有效落實。  2000年秋季,學校制定並實施了《黃梅一中課程改革方案》,在開齊開足必修課的同時,開設了學校選修課、電視新聞課、閱覽課、活動課、地方課,構建了學科課程與活動課程、選修課程與必修課程相結合的新課程體系。推進了校本課程改革。在以學校選修課為代表的校本課程開設上,學生選擇課程體現自主性,課程內容強調綜合性,教師講授課程注重靈活性,教學評價突出多樣性。對發展學生個性、發揮學生特長、張揚學生個性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學校每年春季舉辦文化藝術節,開展卡拉OK比賽、合唱比賽、演講比賽、綜藝匯演等活動,營造了高品位、有特色、多樣化的校園文化氛圍,提高了學生欣賞美、追求美、創造美的能力。每年秋季舉辦田徑運動會,增強了學生體質,提高了學生身體運動智慧型。  通過近年的改革、探索和實踐,學校逐步形成了兩大鮮明的辦學特色:即建立了以學校選修課為代表的開放性課程體系;實現了學生多種能力培養和可持續發展的統一。  近年來,學校辦學規模不斷擴大:1999年春設高中教學班36個,到今年秋季,已開設80個教學班,相當於重新辦了一所黃梅一中。雖然學校規模不斷擴大,但學校教育教學質量仍不斷攀升,實現了規模、效益、質量的協調發展。高考成績在高起點上不斷跨越。1996—2003年連續八年奪得黃岡市教育教學質量最高獎 “創新獎”、“特別優秀獎”,2004年高考又取得了過重點線5721人、本科線1640人、省線1803人的喜人成績。1999年以來,學校為高校輸送了合格新生近7000人,有18名學生被清華、北大錄取。學科競賽捷報頻傳,學生獲國家級獎256人次,省級獎193人次。以全國中學生數學聯賽為例,2001、2002年,分別有68人次、79人次獲國家獎,連續兩年成為“湖北省獲國家獎人數最多的學校”。  (三)  學校的改革和發展,無不傾注著廣大教職工的心血和智慧,教職工隊伍也在無私奉獻中不斷發展壯大。1999年,學校有在職教職工242人,到今年秋季已發展至342人。學校關注教職工隊伍的終身發展,確立了“強學習,提高教師素質,使教師 ‘會教’;創氛圍,營造良好執教環境,使教師‘樂教’;激活力,推進人事制度改革,使教師‘勤教’”的隊伍建設思路,努力從制度、精神、物質上為教師發展創造條件,提供保障。教師隊伍建設得到加強。教職工隊伍中,黨員111人,省市縣黨代表、人大代表、政協委員8人;中學特級教師4人,高級教師99人,一級教師126人;湖北省有突出貢獻中青年專家1人,黃岡市十佳校長1人;全國優秀教師4人,湖北省優秀教師9人;國家級骨幹教師1人,省級骨幹教師7人,市級骨幹教師27人。教師科研能力和業務素質大幅度提高。近年來,有150人次主編、參與編寫了教研教學專著,在優質課競賽、優秀論文評比中,9人次獲國家獎,23人次獲省一等獎,50人次獲市一等獎。一支數量充足、結構合理、素質優良的教職工隊伍已逐步形成。  目前,學校正以觀念轉變為先導,師德建設為核心,業務素質提高為重點,進一步提高教師隊伍整體素質;以教育科研為先導,教育改革為動力,進一步提高教育教學生產力,努力推進“五個一流”(設施一流、師資一流、管理一流、服務一流、質量一流)建設,為把黃梅一中建設成為一所示範性優質高中而努力奮鬥。  展望未來,黃梅一中人將在黨和政府的領導下,求真務實、團結拼搏,與時俱進、開拓創新,發揮優勢、突出特色,繼往開來、再鑄輝煌,滿懷信心地朝全省一流、全國千強的示範學校邁進!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