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桂元(中國當代作家)

黃桂元(中國當代作家)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2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黃桂元,作家,筆名元毅。1975年開始發表作品。2003年加入中國作家協會。文學創作一級。著有長篇小說《遠離尤物》,散文集《驛路芳蹤》、《天涯背影》、《巔峰女人》,文學評論集《印象的描述》,作家評傳《王林藝術的現實方式》(合著)。另有同名革命英雄。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黃桂元
  • 別名:元毅
  • 國籍:中國
  • 民族:漢族
  • 出生地:河北邢台
  • 職業:作家
  • 畢業院校:1982年畢業於南開大學
  • 信仰:中共黨員
  • 主要成就:長篇小說《遠離尤物》,
  • 代表作品:長篇小說《遠離尤物》
黃桂元,黃桂元 作家簡介,黃桂元 作家榮譽,黃桂元 作品欣賞,《巔峰女人》,《遠離尤物》,《天涯背影》,黃桂元,

黃桂元

祖籍河北邢台。中共黨員。1976年轉業後歷任《天津文學》編輯,天津市委宣傳部幹事,天津文聯《藝術家》雜誌編輯部主任、《文學自由談》雜誌副主編。評論《簡評〈男人的風格〉》、《讀詩漫筆(十六則)》分獲天津市魯迅文藝獎金優秀作品獎,《久遠的姐姐》獲《天津文學》當代散文大獎賽優秀作品獎,《黃昏老人》獲《中國作家》、《人民日報》思想道德與文學創作研討會散文二等獎。

黃桂元 作家簡介

筆名元毅。祖籍河北邢台。中共黨員。1982年畢業於南開大學中文系。1970年應徵入伍。1976年轉業後歷任《天津文學》編輯,天津市委宣傳部幹事,天津文聯《藝術家》雜誌編輯部主任、《文學自由談》雜誌副主編。1975年開始發表作品。2003年加入中國作家協會。文學創作一級。著有長篇小說《遠離尤物》,散文集《驛路芳蹤》、《天涯背影》、《巔峰女人》,文學評論集《印象的描述》,作家評傳《王林藝術的現實方式》(合著)。

黃桂元 作家榮譽

評論《簡評〈男人的風格〉》、《讀詩漫筆(十六則)》分獲天津市魯迅文藝獎金優秀作品獎,《久遠的姐姐》獲《天津文學》當代散文大獎賽優秀作品獎,《黃昏老人》獲《中國作家》、《人民日報》思想道德與文學創作研討會散文二等獎。

黃桂元 作品欣賞

《巔峰女人》

一書,將伴你踏上一次顛簸起伏、悲喜莫名的漫遊旅途。走下去,你的視野會被一道道巔峰女人的生命強光所照亮。那一個個獨特生命既遙遠又切近,展現的是一道道淒絕命運的血色河流。她們來自不同的年代、種族、國度和文化背景,以柔弱身軀演繹大波大瀾的紅塵劇目,為人類歷史劃出了感天動地、驚神泣鬼的巔峰軌跡。
本書運用美文的筆法,將感悟、敘事、哲思、詩情、韻味融為一體,把讀者帶入一個個亦真亦的幻的悽美情境……梅克夫人愴然的激情活法,夢露美艷落命的噙淚微笑,蕭紅早逝而不甘的浩然喟漢,三毛那眾說紛紜的生命矛盾體,沃里斯傲視江山的世紀之戀,還有波伏瓦、喬治·桑、法拉奇等超凡脫俗的精神海汯,豐碑一般聳入雲霄,輝映著世界蒼穹,令世世代代的人們仰而視之。
黃桂元

《遠離尤物》

為長篇小說,由百花文藝出版社2002年出版。
這是發生在當代都市幾個單身男女之間的悲情故事,圍繞著性愛、婚姻、欲望、金錢、愛情、仕途、域外移民生活等諸多領域和價值觀,通過對人性的透視和對靈魂的拷問,逼真、獨特、曲折地凸現了紛紜多變的當代社會中一種潛流狀的生活形態,讀來激人深思,令人唏噓。

《天涯背影》

為黃桂元作品集,由百花文藝出版社2005年出版。
黃桂元 作家語錄
黃桂元
任林舉的《玉米大地》告訴我們,玉米和土地.與我們本來就有著難以剝離的血親關係。然而,人又是很容易遺忘的。或者可以善意地理解為.人的個體生命對自身苦難記憶似乎有一種本能的躲避和過濾。北京大學錢理群教授就曾困惑於這樣一個現象,他發現那些許多來自農村的、很善良很勤奮對農村生活也很有體驗的年輕學人.在自己的專業方向和選題上幾乎沒有一個人與農村相關。其實這潛意識流露出的,正是人不願面對苦難的一種本能反應。難道人的記憶真的是那么脆弱無力.不堪承載太多的沉重?《玉米大地》的問世是一次沒有旅伴、不受關注、更無鮮花喝彩的孤獨的精神漫遊。
——選自黃桂元《詩意的棲居或毀滅——〈玉米大地〉讀後評論 暫無全文 》
“詩人,你為什麼不憤怒?”還記得80年代中期,有人曾在報端大聲疾呼詩人不要規避流俗,超然世外,孤高自賞,把玩自我,漠視本應承擔的時代使命,此疾呼引起了一定範圍的社會關注,甚至一度時間,詩人在文壇幾乎聲名狼藉。然而不久,人們就發現了,詩人的表現並非想像中的那么糟糕。他們以遠比憤怒更令人震撼的方式,艱難地顯示了自己的獨特價值。
——選自黃桂元《超越虛無的詩人》
如果說,靈感與想像力是輔以作家創作飛翔的雙翼,那么,人格與愛意則是藝術騰飛的方向儀與重心。方向儀失靈則前景灰暗,重心喪失就會墜入深淵。人格對於作家的意義不難理解,那么愛意是什麼呢?純淨聖潔的愛意往往賦予作家一種深邃而高遠的境界,這裡面是含有“禪味”的。
——選自黃桂元《“神秘”的作家勞動》
作為梭羅一個獨立精神的物質載體,一種人文自然的詩性象徵,瓦爾登湖還在現代讀者的心中汩汩流淌,原因在於如同許多劃時代的作家一樣,梭羅是“向著人類的智力和心曲致辭的,向著任何年代中能夠懂的他們的一切人說話的”,如此,他的瓦爾登湖又怎能不擁有永恆的知音?
——選自黃桂元《神遊瓦爾登湖》
作家運用怎樣的敘事策略催生小說其實並無捷徑可尋(對於中短篇小說更如此),只有找到最佳的、特定的、唯一的敘述形態便成了其成敗的根本所在。為什麼有的故事雖精彩卻味同嚼蠟,有的故事雖普通卻仍能引人入勝,原因就是對“問題是怎么說”缺乏悟性。
——選自黃桂元《反抗遺忘的敘事姿態》

黃桂元

“黃桂元(1912———1942),又名黃彬、黃靜寰,是黃鎮的胞弟,樅陽縣橫埠人。1929年入浮山中學讀書,第二年加入共青團,並於當年領導了該校一次規模較大的學潮,學潮失敗後他被開除。1931年回到家鄉,同周邦彥、周南、屈成仁、周復安等,在黃家山周潭一帶開展農運工作,並於1932年立夏節組織了一次農民示威暴動,取得了勝利。1937年,他到達武漢八路軍辦事處,後赴延安抗大學習,並轉為正式黨員。1938年回桐城,任桐城縣抗日武裝部長兼第二游擊大隊大隊長。皖南事變後,任新四軍五十五團副團長兼政治部主任。1942年秋,因過江執行任務,在返回途中與日艦遭遇,壯烈犧牲。”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