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志農

黃志農

黃志農,男,1951年9月出生,湖南華容縣人,中國共產黨員,學士,湖南省農業科學院植物保護研究所研究員、曾任湖南省植物保護研究所昆蟲室主任。

1976年畢業於湖南農業大學植物保護專業。湖南省長沙植物保護研究所昆蟲室主任,湖南省昆蟲學會常務副理事長,湖南省植物保護學會理事,中國管理科學研究院特約研究員,《發現》雜誌社副理事長,《當代中國人才庫》名譽主編。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黃志農
  • 國籍:中國
  • 民族:漢
  • 性別:男
人物經歷,社會兼職,科學研究,研究方向,科研項目,科研成果,發明專利,論文專著,出版專著:,發表論文,榮譽獎勵,媒體報導,

人物經歷

1973年9月至1976年7月湖南農業大學植物保護專業學士。
1976年8月至1986年12月湖南省植保所研究實習員,從事水稻主要害蟲發生與防治研究。
1987年1月至1994年12月湖南省植保所助理研究員,從事水稻病蟲害綜合防治技術研究。
1995年1月至2002年7月湖南省植保所副研究員,從事水稻超高產栽培病蟲害綜合治理技術研究。
2002年8月至2011年12月湖南省植保所研究員,從事水稻病蟲生態調控與無公害蔬菜生產技術研究。
2012年1月至今湖南省植保所研究員(退休後返聘),從事水稻病蟲害綠色防控和超級雜交稻“百千萬”高產攻關示範工程技術研究。
2009年中南大學隆平分院碩士研究生指導教師。

社會兼職

1、湖南省昆蟲學會常務副理事長。
2、湖南省植物保護學會常務理事。
3、中國管理科學研究院特約研究員。
4、《發現》雜誌社副理事長。
5、《當代中國人才庫》雜誌名譽主編。

科學研究

研究方向

主要從事農業昆蟲與昆蟲生態學、水稻病蟲害綜合治理技術及無公害蔬菜生產技術研究。
1、稻縱卷葉螟發生規律及防治技術研究。
2、水稻二化螟的綜合治理技術研究。
3、水稻主要害蟲發生規律及綜合防治技術研究。
4、水稻病蟲害綠色防控與稻米質量安全控制技術研究。
5、無公害蔬菜生產技術與農藥減量技術研究。

科研項目

1、南方菜地污染綜合防控技術集成與示範。
2、洞庭湖區水稻重大病蟲害綜合防控技術研究與示範。
3、外來入侵有害生物稻水象甲的發生規律與控防技術研究。
4、超級雜交稻關鍵病蟲害綜合防治技術研究與示範。
5、湖南稻區水稻螟蟲防控技術體系研究。
6、優質稻主要病蟲害綠色防控技術研究。
7、湘陰縣瓜類蔬菜——優質晚稻病蟲害生態調控技術研究與示範。
8、長沙綠世界生態智慧型化設施水培蔬菜病蟲控制技術研究。
9、湖南稻水象甲發生髮展規律及其生態學的研究。
10、水稻有害生物生態調控和農藥污染控制技術研究與示範。
11、水稻重大病蟲害綜合防控技術研究與示範。
12、超級雜交稻節氮高產栽培技術對主要病蟲的影響。
13、中南地區無公害蔬菜生產關鍵技術集成與產業化示範。
14、儲煙害蟲菸草甲的人工飼養與藥劑毒力測定。
15、蔬菜病蟲防控與農藥減量及殘留控制技術研究與示範。
16、稻縱卷葉螟發生規律與綜合防治技術研究。
17、湖南稻區二化螟綜合防控技術體系集成與試驗示範。
18、長江中游稻區稻縱卷葉螟和白背飛虱防控技術集成與示範。
19、超級雜交稻“百千萬”高產攻關示範工程病蟲綜合防控技術研究與示範。
20、湖南雙季稻化肥農藥減施增效技術集成與示範。

科研成果

1. 蔬菜無公害生產技術基地建設及示範,2016年12月,科技興農獎,排名第六。
2. 水稻主要害蟲綠色防控技術研究與套用,2015年1月,湖南省科學技術進步獎,一等獎,排名第四。
3. 稻田生物災害生態調控技術研究與示範,2005年11月,湖南省科技進步二等獎,排名第六。
4. 優質食用稻農藥殘留綜合控制技術研究與套用,2002年10月,湖南省科技進步二等獎,排名第三。
5. 優質食用稻“三高一少”技術體系研究與套用,2000年11月,湖南省科技進步二等獎,排名第五。
6. 三熟制雙季稻超高產栽培病蟲害綜合治理技術研究,2000年11月,湖南省科技進步三等獎,排名第一。
7. 三熟制雙季稻超高產綜合配套技術研究,2000年11月,湖南省科技進步三等獎,排名第四。
8. 洞庭湖區水稻主要病蟲害綜合防治配套技術研究,1993年9月,湖南省科技進步三等獎,排名第二。
9. 稻縱卷葉螟危害損失率及防治指標研究,1986年4月,湖南省科技進步三等獎,排名第二。
10. 水稻大面積高產綜合配套技術研究開發與示範,2002年12月,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參加者,排名於有效名次之外)。
11. 南方蔬菜生產清潔化關鍵技術研究與套用,2009年12月,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參加者,排名於有效名次之外)。
12. 全國“六五”攻關課題組“水稻病蟲害綜合防治技術研究”,1986年5月,國家計委、經委、科委和財政部“六五”科技攻關獎,(參加者,未排名)。
13. 南方五省稻區項目協作組,我國五大稻區水稻病蟲害綜合防治系統對策,1987年10月,國家科技進步三等獎,(參加者,未排名)。
14. 全國稻縱卷葉螟科研協作組,稻縱卷葉螟遷飛規律研究,1982年10月,農牧漁業部科技改進二等獎,(參加者,未排名)。

發明專利

1.一種綜合防治雜交水稻中後期病蟲害的復配藥劑 黃志農 【中國專利】湖南省植物保護研究所 1999-10-13

論文專著

在國內外專業學術刊物上發表研究論文100多篇。

出版專著:

1. 黃志農 編著. 雜交水稻病蟲害綜合治理 [M]. 長沙:湖南科學技術出版社,2011年7月,第1版.
2. 張玉燭,陳祖生,等 著. AA級綠色(有機)稻米生產技術[M]. 長沙:中南大學出版社,2012.
3. 馬國輝,青先國著. 多熟制稻作高產理論與技術 [M]. 長沙:湖南科學技術出版社,2001年4月. 黃志農參與編寫第八章:三熟制雙季稻病蟲害綜合治理技術體系:260-278.
4. 青先國,李建國,等著. 水稻高新生產技術 [M]. 長沙:湖南科學技術出版社,2001年4月. 黃志農參與編寫第十二章:三熟制雙季稻超高產栽培病蟲害綜合治理技術:87-96.
5. 張玉燭,黎用朝,青先國,等著. 優質食用稻生產與加工技術[M]. 長沙:湖南科學技術出版社,2001年6月. 黃志農參與編寫第三章第三節中的(八):病蟲為害的影響,133-136;(十一)稻米衛生品質的影響因素,138-141.

發表論文

[1].黃志農, 曹益嘉, 文吉輝, 唐文艷, 王桂林, 塗德曄, 馬傳紅. 植物益生菌——乳酸菌在水稻生產上的套用與示範[J]. 湖南農業科學, 2016, (6): 39-41, 45.
[2].李顆, 李向輝, 文吉輝, 黃志農, 馬國輝. 不同種植方式對水稻紋枯病發生的影響[J]. 湖南農業科學, 2015, (10): 35-37.
[3].黃志農, 文吉輝. 辣椒病蟲害綠色防控技術操作規程 [J]. 辣椒雜誌, 2014, (1): 28-29.
[4].劉功朋, 張玉燭, 黃志農, 陳愷林, 劉洋, 朱國奇, 方寶華. 水稻牛蛙生態種養對稻飛虱防效及水稻產量的影響 [J]. 中國生物防治學報, 2013, 29(2): 207-213.
[5].劉功朋, 張玉燭, 朱國奇, 劉洋, 陳愷林, 黃志農, 李超, 方寶華. “蜂-蛙-燈”綠色生產技術對水稻害蟲、天敵及產量的影響[J]. 湖南農業科學, 2013, (7): 89-92.
[6].文吉輝, 黃志農, 徐志德. 光合細菌菌劑對辣椒產量及其病蟲害的影響[J]. 辣椒雜誌,2013(1): 19-22.
[7].文吉輝, 黃志農. 用昆蟲性信息素誘殺小菜蛾 [J]. 湖南農業, 2012(10): 16.
[8].文吉輝, 黃志農. 昆蟲性信息素對辣椒斜紋夜蛾的控害作用 [J]. 辣椒雜誌, 2012(3): 29-32.
[9].黃志農, 張玉燭, 朱國奇, 文吉輝, 李衛東, 方寶華, 劉洋, 夏春華, 劉功朋. 稻螟赤眼蜂防控稻縱卷葉螟和二化螟的效果評價 [J]. 江西農業學報, 2012, 24(5): 37-40.
[10].文吉輝, 黃志農. 稻飛虱的抗藥性現狀、機理及抗性治理[J]. 農咨快訊, 2012 (5. 下): 8-10.
[11].黃志農. 優質稻病蟲害綠色防控實用技術 [J]. 湖南農業科學, 2012(8): 5-9.
[12].王致能, 劉功朋, 張玉燭, 黃志農, 劉洋, 朱國奇. 水稻主要害蟲生態防控技術套用現狀與發展前景 [J]. 湖南農業科學, 2012(1): 92-95.
[13].曹楊, 潘峰, 周倩, 李冠華, 劉雙清, 黃志農, 李有志. 南方水稻黑條矮縮病毒介體昆蟲白背飛虱的傳毒特性[J]. 套用昆蟲學報,2011, 48( 5): 1314-1320.
[14].李愛平, 黃志農, 文吉輝, 曾燕清, 胡勝輝. 稻水象甲幼蟲危害根系對水稻生長及其產量的影響[J].湖南農業科學, 2011(15):94-96.
[15].黃志農. 優質稻病蟲害綠色防控策略[J]. 湖南農業科學, 2011(14):11-12.
[16].黃志農, 文吉輝, 符偉. 湖南辣椒生產概況與病蟲害綠色防控[J]. 辣椒雜誌, 2011,(4): 43-47.
[17].張玉燭, 朱國奇, 黃志農. 綠色稻米生產技術操作規範(上)[J]. 湖南農業, 2011(8): 14.
[18].張玉燭, 朱國奇, 黃志農. 綠色稻米生產技術操作規範(下)[J]. 湖南農業, 2011,(9): 13.
[19].徐志德, 黃志農, 文吉輝, 張宗澤, 石年珍, 李忠良. 水稻生物學質量和營養與二化螟危害的關係[J]. 植物保護學報, 2011, 38(2): 139-146.
[20].文吉輝, 黃志農. 水稻主要病蟲害綜合防控技術[J]. 農咨快訊, 2011(3. 上): 14-17.
[21].黃志農, 馬國輝, 曾曉玲, 徐志德, 文吉輝, 陳敏, 周靜. 肥料運籌對雜交水稻二化螟發生危害的影響[J]. 雜交水稻, 2010, 25(5): 76-79.
[22].黃志農, 馬國輝, 徐志德, 文吉輝, 龍吉銳, 陳敏, 周靜. 雜交水稻高產節氮栽培對二化螟發生危害的影響[J]. 現代農業科技, 2010(8): 159-161.
[23].黃志農. 黔東南發展生態農業與綠色食品的思路及對策 [C]// 綠色 多元 和諧 發展——黔東南生態文明建設試驗區發展研討會文集. 貴州·凱里:黔東南生態文明建設試驗區發展研討會文集編輯委員會, 2010: 245-249.
[24].鄒劍明, 黃志農, 文吉輝, 徐志德, 張宗澤, 石年珍, 彭孟軍, 李忠良. 稻鴨生態種養技術對水稻主要害蟲及天敵的影響[J]. 江西農業學報, 2010, 22(7): 81-83.
[25].文吉輝, 黃志農, 徐志德, 陳紹祥, 程成. 三誘技術在辣椒主要害蟲防控中的套用[J]. 辣椒雜誌, 2010(2): 26-29.
[26].徐志德, 文吉輝, 黃志農. 大白菜和甘藍無公害病蟲防控技術[J]. 湖南農業, 2010(7): 17.
[27].黃志農, 徐志德, 文吉輝, 張宗澤, 石年珍, 彭孟軍, 易光輝, 秦桂泉. 二化螟性誘劑在水稻生產中的套用及誘控效果研究[J]. 湖南農業科學, 2009(10): 64-69.
[28].黃志農, 文吉輝, 徐志德, 張宗澤, 石年珍, 彭孟軍, 劉學仙, 李忠良. 稻田養鴨與殺蟲燈對水稻三大害蟲的防控效果 [J]. 湖南農業科學, 2009(11): 61-65.
[29].黃志農, 劉年喜, 劉二明. 湖南雜交水稻病蟲害發生和防治的回顧與展望 [J]. 中國植保導刊, 2009, 29(11): 12-17.
[30].鄒劍明, 黃志農, 張宗澤, 石年珍, 文吉輝, 李忠良, 劉學仙, 鄒如戈. 3種二化螟防控措施的效果及效益分析 [J]. 現代農業科技, 2009(19): 159-161.
[31].黃志農, 劉勇, 羅源華, 戴建平, 文吉輝. 利用昆蟲性信息素防治辣椒斜紋夜蛾[J]. 辣椒雜誌, 2009(1): 29-33.
[32].鄒劍明 黃志農 楊亞平 李建河 萬建偉. 稻水象甲自然種群發生因素及其化學防治的研究[J].湖南農業科學,2009(2):88-91.
[33].黃志農, 李萌, 劉勇, 羅源華, 何明遠. 湖南冬春季保護地辣椒健身栽培與病蟲防控技術[J]. 辣椒雜誌, 2008(4): 26-29.
[34].黃志農, 劉勇, 陳紹祥, 徐志德, 戴建平, 程成, 文吉輝, 薛洪樓. 昆蟲性信息素在蔬菜害蟲防治中的套用[J]. 湖南農業科學, 2008(4): 109-112, 114.
[35].黃志農, 劉勇. 湖南農作物災害發生與防治的歷史、現狀及未來 [C]// 和諧西部論壇. 理論科技篇. 北京: 中國文聯出版社, 2008, 572-576.
[36].黃志農. 冬春季蔬菜常見病蟲防治技術 五. 防治小地老虎和蝸牛[N]. 湖南科技報, 2008-12-23(3).
[37].黃志農. 冬春季蔬菜常見病蟲防治技術 4. 別忽視蚜蟲和茶黃蟎[N]. 湖南科技報, 2008-12-16(3).
[38].黃志農. 冬春季蔬菜常見病蟲防治技術 三. 防治漚根和白粉虱[N]. 湖南科技報, 2008-12-09(3).
[39].黃志農. 冬春季蔬菜常見病蟲防治技術 二. 早防灰霉病和早疫病[N]. 湖南科技報, 2008-12-02(3).
[40].黃志農. 冬春季蔬菜常見病蟲防治技術 一. 苗期要預防立枯病與猝倒病[N]. 湖南科技報, 2008-11-18(3).
[41].黃志農. 災後蔬菜要防病蟲害[N]. 湖南科技報, 2008-03-18(3).
[42].黃志農. 油菜主要病蟲害防治[N]. 湖南科技報, 2008-03-18(3).
[43].黃志農, 劉勇, 馬艷青, 張竹青. 華中地區春夏季辣椒健身栽培與病蟲防控技術[J]. 辣椒雜誌,2008(1): 21-25.
[44].黃志農, 劉勇. 南方菜地辣椒主要病蟲害綜合防治技術[J]. 辣椒雜誌, 2007(4): 27-30.
[45].黃志農. 頻振誘控技術在水稻上的套用及控害效果研究 [C]// 重大農業害蟲頻振誘控技術國際研討會. 桂林:全國農業技術推廣服務中心,2007:30-37.
[46].徐志德, 孫元華, 朱春暉, 胡振紅, 黃志農. 儲煙害蟲菸草甲生物學特性和室內飼養方法探討[J]. 湖南農業科學, 2007(6): 136-138.
[47].黃志農, 劉年喜, 周社文, 楊亞平, 劉勇, 萬建偉, 張壯志, 鄒劍明. 稻水象甲種群消長動態與發生規律的研究[J]. 湖南農業科學, 2007(5): 105-109.
[48].徐志德, 李德運, 周貴清, 熊繼東, 黃志農. 黑翅土白蟻的生物學特性及綜合防治技術[J]. 昆蟲知識, 2007, 44(5): 763-769.
[49].張志罡, 孫繼英, 付秀芹, 顏亨梅, 黃志農. 稻田不同種植模式對蜘蛛群落的影響[J]. 中國植保導刊, 2007, 27(6): 5-8.
[50].黃志農, 於耀平, 劉小玲, 陳紹祥, 周尚泉, 劉勇華, 肖新平, 周紹良. 新型生物農藥——植物激活蛋白的套用效果研究[J]. 湖南農業科學, 2007(3): 121-124.
[51].劉雪源, 楊亞平, 凌雲, 黃志農, 張壯志, 李建河. 25%阿克泰WG防治稻水象甲效果研究[J]. 湖南農業科學, 2007(3): 132, 143.
[52].劉年喜, 黃志農, 周社文, 楊亞平, 倪新玲, 劉勇, 譚小平, 李建河. 湖南稻水象甲成蟲越冬規律研究[J]. 湖南農業科學, 2007(1): 69-71.
[53].劉勇, 劉年喜, 黃志農. 湖南農作物生物災害發生與防治的歷史、現狀及未來 [C]// 國家農藥創製工程技術研究中心2007年學術研討會暨第四屆湖南省湖北省農藥植保學術交流會論文集, 2007, 28-35.
[54].張玉燭, 王凱榮, 劉見平, 黃志農, 曾翔, 周尚泉. 稻米質量安全控制技術研究與示範[J]. 作物研究, 2006, 20(4): 287-296.
[55].黃志農, 張玉燭. 水稻有害生物生態調控的理論與實踐[J]. 作物研究, 2006, 20(4): 297-307.
[56].黃志農, 張玉燭, 劉勇. 湖南水稻三大害蟲致災原因與防治策略[J]. 作物研究, 2006, 20(4):315-317, 323.
[57].陳羅湘, 周尚泉, 陳遠貴, 黃志農. 不同施肥處理對水稻病蟲害及天敵發生的影響[J]. 作物研究, 2006, 20(4): 330-334.
[58].石年珍, 周尚泉, 許建國, 黃志農. 稻米質量安全控制技術對病蟲害的控制作用[J]. 作物研究,2006, 20(4): 337-341.
[59].鄒劍明, 黃志農, 陳浩濤, 楊亞平, 李建河. 湖南稻水象甲疫情防控初報[J]. 湖南農業科學,2006(5): 70-72.
[60].黃志農, 劉勇, 張玲, 成進, 陳浩濤, 黃小清, 劉雪源, 鄒劍明. 湖南省稻水象甲的發生與防治初探[J]. 湖南農業科學, 2006(2): 62-63.
[61].陳浩濤, 黃志農, 劉勇. 生態智慧型溫室水培蔬菜病蟲害發生與綜合防治[J]. 長江蔬菜, 2006(11): 24-25.
[62].黃志農, 周尚泉, 劉勇, 劉暉, 張宗澤, 劉明輝, 石年珍, 周曉雲. 西瓜—水稻模式對病蟲和天敵的影響及生態調控技術[J]. 湖南農業科學, 2005(5): 60-62, 65.
[63].周尚泉, 楊才兵, 黃志農, 陳越華, 張宗澤, 石年珍, 范丙陽. 藠頭—晚稻種植模式的病蟲和天敵發生動態及生態調控效應[J]. 作物研究, 2005, 19(1): 17-21.
[64].黃志農, 劉勇, 劉年喜, 李一平, 張玉燭, 等. 湖南稻區種植結構調整對病蟲和天敵種群數量的影響 [C]// 湖南省植物保護學會2005年學術年會論文集選編, 2005: 1-12.
[65].周尚泉, 黃志農, 張宗澤, 石年珍, 范丙陽. 藠頭—晚稻種植模式病蟲和天敵發生動態及生態調控效應 [C]// 植物保護與糧食安全——第二十屆全國植保信息交流暨農藥械交流會論文集, 2004: 53-57.
[66].黃志農, 劉勇, 盧仕平, 周軍徐. 無公害黃瓜大棚設施健身栽培技術[J]. 當代蔬菜, 2004(10):30-31.
[67].黃志農, 劉勇. 無公害辣椒主要病蟲害綜合治理技術(2.蟲害部分)[J]. 辣椒雜誌, 2004(3):34-36.
[68].黃志農, 劉勇. 無公害辣椒主要病蟲害綜合治理技術(1.病害部分)[J]. 辣椒雜誌, 2004(2):24-26.
[69].黃志農, 劉勇, 周祖新, 陳浩濤, 盧仕平, 周軍徐, 徐雨順. 瀏陽基地無公害蔬菜生產實用技術集成及效益分析[J]. 湖南農業科學, 2004(3): 28-31.
[70].黃志農, 劉勇, 劉年喜, 李一平, 周尚泉, 張宗澤. 農田種植結構調整生物多樣性及對病蟲和天敵種群的影響 [C]// 湖南省昆蟲學會第八屆代表大會暨2004年學術研討會論文集, 2004: 40-43.
[71].黃志農, 劉勇, 盧仕平, 周軍徐, 徐雨順. 無公害辣椒大棚設施健身栽培技術[J]. 長江蔬菜,2003(8): 28-29.
[72].黃志農, 劉勇, 盧仕平, 周軍徐, 徐雨順. 瀏陽無公害蔬菜示範基地建設及主要技術措施[J]. 湖南農業科學, 2003(3): 37-40.
[73].李一平, 周尚泉, 劉暉, 黃志農, 張宗澤, 范丙陽, 石年珍, 宋衛紅. 藠頭主要病蟲草害發生動態及生態調控技術[J]. 湖南農業科學, 2003(5):50-52.
[74].唐匯國, 黃志農, 尹惠平, 詹紅玉, 盧業湘, 姚淑華, 黃威. 兩系雜交稻中後期混生病害的發生及防治策略[J]. 雜交水稻, 2001, 16(1): 36-37.
[75].黃志農, 竺錫武, 張玉燭. 主要病蟲害對優質稻產量及米質影響初探[J]. 湖南農業科學,2001(2): 32-33.
[76].黃志農, 黃費元, 竺錫武. 湖南優質食用稻衛生品質研究進展 [C]// 2001年湖南省植物保護學會第七次代表大會暨學術交流會論文集. 長沙: 湖南農業科學, 2001: 29-30, 32.
[77].黃志農, 何英豪, 皮丕登, 唐匯國, 劉朝友. 水稻高產栽培中肥料運籌對害蟲種群的生態學效應[J]. 昆蟲知識, 2000, 37(3): 129-133.
[78].黃志農, 黃洪, 張玉燭, 馬國輝, 徐叔雲, 唐匯國. 稻豐散防治雜交水稻主要病蟲害藥效研究[J]. 作物研究, 2000, 14(1): 18-20, 26.
[79].黃志農, 張玉燭, 朱明, 蔣宗貴, 竺習武, 馬國輝, 何英豪, 吳宏恆, 肖麗榮, 劉國京, 劉朝友.“三高一少”栽培下的香兩優68主要病蟲發生特點及防治技術[J]. 作物研究, 1999, 13(3): 43-45.
[80].竺錫武, 黃志農, 張玉燭, 馬國輝, 黎用朝, 劉二明. 農藥殘留降解劑的研究:Ⅰ. 降低稻米中甲胺磷殘留的有效物質篩選[J]. 作物研究, 1999, 13(3): 46-47.
[81].劉朝友, 馬國輝, 唐啟源, 黃志農, 陳軼林, 劉國京, 余隆平. 湘北高蛋白飼料晚稻新品種(組合)篩選研究[J]. 湖北農學院學報, 1999, 19(1): 1-4.
[82].徐叔雲, 馬國輝, 黃志農, 劉國京, 邵勇, 劉桂平. 晚稻旱育軟碟拋寄兩段秧栽培技術的研究[J]. 作物雜誌, 1999(3): 10-11.
[83].黃志農, 馬國輝, 何英豪, 張玉燭, 劉二明, 徐叔雲, 劉朝友, 邵勇. 雜交水稻超高產栽培條件下病蟲害綜合治理技術體系研究[J]. 雜交水稻, 1998, 13(2): 17-21, 28.
[84].劉二明, 黃志農, 田際榕, 黃費元, 肖放華. 兩系法雜交水稻病蟲害發生現狀與防治對策[J]. 湖南農業科學, 1998(2): 32-34.
[85].黃志農, 張玉燭, 馬國輝, 何英豪, 肖麗榮, 徐淑雲, 唐匯國, 劉朝友, 劉國京. 湘早秈19號超高產栽培條件下的主要病蟲發生危害特點調查分析[J]. 湖南農業科學, 1998(2): 35-37.
[86].馬國輝, 徐叔雲, 黃志農, 何英豪, 張玉燭, 劉朝友, 肖麗榮, 邵勇 油稻稻三熟制稻區早稻育秧方式“旱育多兩大”的示範研究[J]. 中國水稻科學, 1998, 12(增刊): 9-14.
[87].張玉燭, 馬國輝, 何英豪, 謝建紅, 肖麗榮, 黃志農, 楊先忠, 吳宏恆, 劉朝友, 許仲材, 龔月中. 培兩優特青的早穗影響因素及其與產量性狀的關係[J]. 中國水稻科學, 1998, 12(增刊): 15-20.
[88].肖麗榮, 張玉燭, 馬國輝, 黃祖明, 何英豪, 黃志農. 水稻高產栽培經濟效益分析[J]. 中國水稻科學, 1998, 12(增刊): 77-78.
[89].劉朝友, 徐淑雲, 邵勇, 劉國金, 馬國輝, 張玉燭, 黃志農, 何英豪. 湘北優質高產食用早秈新品種(組合)篩選研究[J]. 湖南農業科學, 1998(1): 23-25.
[90].馬國輝, 何英豪, 黃志農, 徐淑雲, 劉國京, 劉朝友. 晚稻旱育軟碟拋寄兩段秧栽培技術效果研究[J]. 雜交水稻, 1998, 13(6): 39-40.
[91].馬國輝, 何英豪, 黃志農, 張玉燭. 三熟制雙季稻區水稻一次性施肥技術與接力式高產施肥技術比較[J]. 中國稻米, 1998(5):18-20.
[92].馬國輝, 何英豪, 張玉燭, 徐淑雲, 黃志農, 邵勇. 三熟制稻區“旱育軟碟拋寄兩段育秧”方式的研究[J]. 作物研究, 1998, 12(4): 4-6.
[93].馬國輝, 張玉燭, 徐叔雲, 黃志農, 何英豪, 邵勇, 劉朝友, 肖麗榮. 三熟制油稻稻區品種搭配方式的示範研究[J]. 中國水稻科學, 1998, 12(增刊): 79-82.
[94].張玉燭, 馬國輝, 肖麗榮, 謝建紅, 黃志農, 何英豪, 吳宏恆, 羅春城, 劉朝友. 早稻高產栽培途徑研究及效益分析[J]. 作物研究, 1998, 12(3): 1-4.
[95].劉朝友, 馬國輝, 唐啟源, 徐叔雲, 黃志農, 張玉燭, 劉國京, 鄭明安. 湘北高蛋白飼料早稻新品種篩選研究[J]. 作物研究, 1998, 12(2): 16-18.
[96].馬國輝, 張玉燭, 何英豪, 黃志農, 肖麗榮, 徐淑雲, 劉朝友, 邵勇. 三熟制雙季稻超高產栽培理論與技術研究——早稻高產栽培技術及效益分析[J]. 作物研究, 1998, 12(1): 1-4.
[97].馬國輝, 羅春城, 黎用朝, 肖麗榮, 謝建紅, 吳宏恆, 馬國輝, 黃志農, 何英豪. 化學調控措施對早稻產量及米質的影響[C]// 湖南農業科學: 優質食用稻高產綜合配套技術研究與示範論文專輯, 1998: 36-38.
[98].馬國輝, 何英豪, 黎用朝, 周坤爐, 黃志農, 張玉燭. 農家肥與化肥對晚稻稻米質及產量影響的初步研究[C]// 湖南農業科學: 優質食用稻高產綜合配套技術研究與示範論文專輯, 1998: 46-49.
[99].黃費元, 黎用朝, 周坤爐, 劉二明, 肖放華, 夏金初, 黃志農, 馬國輝, 張玉燭. 優質食用稻衛生品質研究I. 農藥、重金屬離子殘留與稻米衛生品質[C]// 湖南農業科學: 優質食用稻高產綜合配套技術研究與示範論文專輯, 1998: 53-55.
[100].黃費元, 夏金初, 肖放華, 劉二明, 黎用朝, 周坤爐, 劉進明, 黃志農, 張玉燭, 馬國輝. 優質食用稻衛生品質研究II 高效、低毒、低殘留新農藥篩選[C]// 湖南農業科學: 優質食用稻高產綜合配套技術研究與示範論文專輯, 1998: 56-58.
[101].黃志農, 周坤爐, 黎用朝, 黃費元, 馬國輝, 張玉燭, 鄭文光. 優質食用稻衛生品質研究III 無公害優質食用稻病蟲害綜合治理配套技術研究[C]// 湖南農業科學: 優質食用稻高產綜合配套技術研究與示範論文專輯, 1998: 59-63, 35.
[102].黃志農, 馬國輝, 徐叔雲, 劉朝友, 何英豪, 張玉燭, 蘇宏泰, 邵勇, 鄭文光. 培兩優特青超高產栽培條件下主要病蟲害發生演替調查初報[J]. 雜交水稻, 1997, 12(6): 18-22.
[103].黃志農, 鄭文光, 黃洪, 劉二明. 兩系雜交早稻分櫱期二化螟經濟閾值初探[J]. 湖南農業科學, 1997(6): 45-46.
[104].黃志農, 馬國輝, 鄭文光, 楊新明, 何英豪, 徐淑雲, 邵勇. 噻唑雙控制雜交水稻中後期病蟲害的效果評價[J]. 湖南農業科學, 1997(3): 37-38.
[105].馬國輝, 何英豪, 黃志農, 張玉燭, 徐淑雲, 蘇宏泰, 邵勇, 龔月中, 劉朝友. 油稻稻三熟制區培兩優特青超高產栽培技術研究[J]. 雜交水稻, 1997, 12(3): 22-25.
[106].馬國輝, 黃志農, 何英豪, 張玉燭, 肖麗榮, 徐淑雲, 劉朝友, 邵勇, 黃其國. 油稻稻區百畝樣方雙季稻超高產技術對策研究[J]. 湖南農業科學, 1997(5): 14-16.
[107].劉朝友, 馬國輝, 徐淑雲, 夏妍枝, 黃志農, 蘇宏泰. 優質兩系雜交晚稻兩優288在湘北地區的表現及組裝配套高產栽培技術[J]. 中國稻米, 1997(3): 16-18.
[108].黃志農, 鄭文光, 夏金初, 雷惠質, 周敦學. 水稻品種資源對褐飛虱的抗性鑑定及利用[J].湖南農業科學, 1996(2): 29-30.
[109].黃志農, 周旺興, 劉烈輝, 陽萬能. 洞庭湖稻區水稻主要病蟲害綜合防治技術體系的研究VII. 水稻健身栽培控害技術的配套利用[J]. 湖南農業科學, 1995(5): 39-40.
[110].黃志農, 夏金初, 周旺興, 劉烈輝. 洞庭湖稻區水稻主要病蟲害綜合防治技術體系的研究: IV.稻田蜘蛛、黑肩綠盲蝽種群動態及其控害作用[J]. 湖南農業科學, 1994(6): 40-41.
[111].黃志農, 夏金初, 周旺興, 劉烈輝. 洞庭湖稻區水稻主要病蟲害綜合防治技術體系的研究: III. 水稻主要品種(組合)抗病蟲性分析與評價[J]. 湖南農業科學, 1994(4): 41-42.
[112].黃志農, 楊新明. 殺蟎靈乳油防治柑桔紅蜘蛛藥效試驗[J]. 湖南農業科學, 1994(1): 44.
[113].黃志農, 趙波林, 黃楊, 龔定坤, 曾力強. 洞庭湖稻區水稻主要病蟲害綜合防治技術體系的研究II. 自然控制與化學防治協調技術研究[J]. 湖南農業科學, 1993(4): 33-36.
[114].黃志農, 趙波林, 黃楊, 曾力強, 龔定坤. 洞庭湖稻區水稻主要病蟲害綜合防治技術體系的研究I. 水稻主要病蟲害協調防治技術研究[J]. 湖南農業科學, 1993(3): 41-43.
[115].黃志農, 羅盛富, 孟建舒. 撲虱靈對稻田蜘蛛和盲蝽的影響[J]. 生物防治通報, 1992,8(1): 44.
[116].羅盛富, 肖永和, 黃志農, 黃楊. 蘇雲金桿菌——BT乳劑防治二化螟試驗[J]. 湖南農業科學, 1992(4): 38-40.
[117].黃志農, 楊新明, 侯定榮, 楊橋林. 植物殺蟲劑抑害靈防治蔬菜害蟲試驗[J]. 長江蔬菜, 1992(2): 26-27.
[118].雷惠質, 江建雲, 彭兆普, 黃志農. 撲虱靈對稻飛虱和黑尾葉蟬的藥效研究 [C]// 國家農藥套用研究論文集, 北京: 北京農業大學出版社, 1991: 142-149.
[119].黃志農, 孟建舒. 天然物質復配農藥“百蟲敵”防治稻飛虱的效果及其對天敵的影響[J]. 湖南農業科學, 1991(3): 34-35.
[120].雷惠質, 江建雲, 彭兆普, 黃志農. 撲虱靈防治稻飛虱的藥效試驗示範[J]. 江蘇農業科學, 1990, 5(增刊):26-28.
[121].羅盛富, 黃志農, 肖永和, 田際榕, 周旺興. 洞庭湖稻區水稻主要病蟲害綜合防治配套技術研究 [G]// 洞庭湖稻區水稻主要病蟲害綜合防治配套技術研究(1986-1990), 湖南長沙: 湖南省植物保護研究所, 1990: 1-9.
[122].羅盛富, 肖永和, 黃志農. 洞庭湖稻區水稻主要病蟲種群演替及其原因 [G]// 洞庭湖稻區水稻主要病蟲害綜合防治配套技術研究(1986-1990), 湖南長沙: 湖南省植物保護研究所, 1990: 10-13.
[123].羅盛富, 孟建舒, 黃志農, 肖永和. 洞庭湖稻區水稻紋枯病發生流行規律、危害損失及防治技術 [G]// 洞庭湖稻區水稻主要病蟲害綜合防治配套技術研究(1986-1990), 湖南長沙: 湖南省植物保護研究所, 1990: 25-30.
[124].黃志農, 羅盛富, 王錫懷, 孟建舒. 撲虱靈、優樂得、Bt乳劑防治水稻害蟲試驗示範及幾種常用農藥對稻田天敵影響的研究 [G]// 洞庭湖稻區水稻主要病蟲害綜合防治配套技術研究(1986-1990), 湖南長沙: 湖南省植物保護研究所, 1990: 31-34.
[125].黃志農. 我院“洞庭湖區水稻主要病蟲綜合防治技術研究”全面驗收成功[J]. 農業科技信息, 1990(2): 3-4.
[126].羅盛富, 肖永和, 黃志農, 陽萬能, 肖祥梓. 水稻主要病蟲綜合防治技術研究 III. 稻田主要害蟲天敵的控制作用及其保護、協調技術[J]. 湖南農業科學, 1989(6): 30-33.
[127].羅盛富, 肖永和, 黃志農, 孟建舒. 水稻主要病蟲綜合防治技術研究 II. 種肥水藥對主要病蟲、天敵和產量的影響[J]. 湖南農業科學, 1989(3): 37-40.
[128].羅盛富, 黃志農, 肖永和, 孟建舒. 水稻主要病蟲綜合防治技術研究 Ⅰ. 綜防技術組裝配套與示範[J]. 湖南農業科學, 1989(1):30-35.
[129].黃志農. 談談水稻主要病蟲害化學防治的幾個技術問題[J]. 湖南農業科學, 1989(3): 40-43.
[130].江建雲, 彭兆普, 黃志農. 國產新農藥撲虱靈防治稻飛虱試驗示範[J]. 湖南農業科學, 1989(2): 38-39.
[131].黃志農. 水稻二化螟經濟閾值研究初報[J]. 湖南農業科學, 1987(5): 29-32.
[132].羅盛富(黃志農). 水稻對二化螟危害補償作用的研究[J]. 中國農業科學, 1987, 20(2): 67-72.
[133].黃志農(編譯). 美國近年來限制使用三種農藥[J]. 農業科技信息, 1987(2):9.
[134].黃志農(摘譯). 蘇聯防治棉花害蟲經濟閾值研究動態[J]. 農業科技信息, 1986(23):8.
[135].黃志農(編譯). 水稻主要害蟲經濟閾值的研究動態[J]. 農業科技信息, 1986(12):7.
[136].黃志農(譯), 田際榕(校). 黑尾葉蟬和稻褐飛虱的病原菌[J]. 農業科技工作通訊, 1985(2):17.
[137].羅盛富, 王文建, 黃志農, 曹建平, 彭理珍, 岳再陽. 稻縱卷葉螟危害損失率及防治指標研究[J]. 湖南病蟲測報, 1984(1): 6-16.
[138].羅盛富, 黃志農, 彭理珍, 王文建, 曹建平, 岳再陽. 1983. 稻縱卷葉螟危害損失率及防治指標研究 [J]. 湖南農業科學(3): 24-27, 33.
[139].黃志農 (譯), 夏松雲 (校). 水稻害蟲的經濟損失水平[J]. 農業科技工作通訊, 1984(10): 22.
[140].羅盛富, 黃志農. 稻縱卷葉螟生物學特性研究[J]. 昆蟲知識, 1983, 20(1): 7-11.
[141].羅盛富, 黃志農, 彭理珍, 王文建, 曹建平, 岳再陽. 稻縱卷葉螟危害損失率及防治指標研究[J]. 湖南農業科學, 1983(3): 24-27, 33.
[142].羅盛富, 黃志農. 稻縱卷葉螟的越冬蟲源問題[J]. 植物保護, 1982, 8(2): 15.
[143].湖南省稻縱卷葉螟科研協作組(羅盛富, 黃志農, 雷惠質, 夏松雲). 稻縱卷葉螟發生規律的研究[J]. 中國農業科學, 1981(5): 9-16.
[144].湖南農科院植保所 (羅盛富, 黃志農). 稻縱卷葉螟越冬蟲源的研究[J]. 湖南農業科技, 1979(4): 21-29.
[145].常德地區病蟲中心測報組, 湖南省植物保護研究所 (黃志農, 羅盛富, 雷紅軍, 毛森林). 稻縱卷葉螟越冬研究小結[J]. 湖南農業科技, 1977(4): 31-35.

榮譽獎勵

1.2016年12月,科技興農獎(蔬菜無公害生產技術基地建設及示範),排名第六。
2.2015年1月,湖南省科學技術進步獎,一等獎(水稻主要害蟲綠色防控技術研究與套用),排名第四。
3.2009年12月,獲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南方蔬菜生產清潔化關鍵技術研究與套用),(參加者,排名於有效名次之外)。
4.2005年11月,獲湖南省科技進步二等獎(稻田生物災害生態調控技術研究與示範),排名第六。
5.2001、2003、2005、2008年獲湖南省植物保護研究所先進工作者榮譽稱號。
6.2002年10月,獲湖南省科技進步二等獎(優質食用稻農藥殘留綜合控制技術研究與套用),排名第三。
7.2002年12月,獲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水稻大面積高產綜合配套技術研究開發與示範),參加者,排名於有效名次之外)。
8.2000年11月,獲湖南省科技進步三等獎(三熟制雙季稻超高產栽培病蟲害綜合治理技術研究),排名第一。
9.2000年11月,獲省科技進步二等獎(優質食用稻“三高一少”技術體系研究與套用),排名第五。
10.2000年11月,獲省科技進步三等獎(三熟制雙季稻超高產綜合配套技術研究),排名第四。
11.1993年9月,獲湖南省科技進步三等獎(洞庭湖區水稻主要病蟲害綜合防治配套技術研究),排名第二。
12.1987年10月,國家科技進步三等獎,南方五省稻區項目協作組,我國五大稻區水稻病蟲害綜合防治系統對策,(參加者,未排名)。
13.1986年5月,國家計委、經委、科委和財政部“六五”科技攻關獎,全國“六五”攻關課題組“水稻病蟲害綜合防治技術研究”,(參加者,未排名)。
14.1986年4月,獲湖南省科技進步三等獎(稻縱卷葉螟危害損失率及防治指標研究)排名第二。
15.1985年獲湖南省農科院成果一等獎(稻縱卷葉螟發生規律研究)。
16.1982年10月,獲農牧漁業部科技改進二等獎(稻縱卷葉螟遷飛規律研究(全國協作組),(參加者,未排名)。
17.1997、1998、1999、2000湖南省農科院三等功。
18.1996年獲湖南省科委、省農業廳先進工作者,湖南省農科院集體三等功。

媒體報導

《科技成果管理與研究》報導
提高病蟲害防治水平 保障國家糧食安全
——記 湖 南 省 植 物 保 護 研 究 所 黃 志 農 研 究 員
植物保護研究的一項重要任務,就是開展農作物病蟲害發生規律與防治技術研究,保護農作物高產優質。湖南省農業科學院植物保護研究所研究員、昆蟲室主任黃志農,在三十多年的植物保護研究工作中,以嚴謹務實、勇於創新的治學態度和執著的科研精神,無私奉獻,刻苦鑽研,頑強拚搏,取得了豐碩的科研成果。
1976年參加工作至今,黃志農研究員一直從事植保領域內的科學研究,長期參加國家重大科技攻關項目。為了提高病蟲害防治水平,保障國家糧食安全,1996至2000年黃志農全身心地投入到國家“九五”重中之重科技攻關項目,水稻大面積高產綜合配套技術研究開發與示範課題,2002年獲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其中主持完成的三熟制雙季稻超高產栽培病蟲害綜合治理技術研究,2000年獲湖南省科技進步三等獎;參與完成的優質食用稻“三高一少”技術體系研究與套用,同年獲省科技進步二等獎;三熟制雙季稻超高產綜合配套技術研究,同年獲省科技進步三等獎;優質食用稻農藥殘留綜合控制技術研究與套用,2002年獲湖南省科技進步二等獎。
進入新世紀以後,黃志農研究員以創造良好的農業可持續發展的生態環境為前提,以生產安全優質的無公害農產品和綠色食品為重點。把研究方向轉向到國家“十五”項目中南地區無公害蔬菜生產關鍵技術集成與產業化示範課題,其中主持完成了瀏陽基地無公害蔬菜生產技術研究與示範專題,2008年獲得湖南省科技進步一等獎。湖南稻田生物災害生態調控技術研究與示範項目中,他主持完成了蔬菜瓜類——優質晚稻病蟲害生態調控技術研究與示範專題,推廣套用面積100多萬畝,節省農藥費用達7020.0萬元,2005年獲湖南省科技進步二等獎。
黃志農研究員目前正在進行國家和省“十一五”項目的研究,主要有南方菜地污染綜合防控技術集成與示範,其中負責蔬菜病蟲防控與農藥減量及殘留控制技術研究與示範專題;主持洞庭湖區水稻重大病蟲害綜合防控技術研究與示範;外來入侵有害生物稻水象甲的發生規律與控防技術研究;超級雜交稻關鍵病蟲害綜合防治技術研究與示範;湖南稻區水稻螟蟲防控技術體系研究等多項課題。
黃志農研究員從參加工作至今,已獲得10多項科研成果,在國內外專業學術刊物上已發表研究論文100多篇,獲得獎勵榮譽無數。1977至1980年他開始進行稻縱卷葉螟發生規律研究,1985年獲湖南省農科院成果一等獎;並參加稻縱卷葉螟遷飛規律研究(全國協作組),1982年獲農牧漁業部科技改進二等獎。1981至1986年他研究制訂的稻縱卷葉螟和二化螟化學防治指標直接用於大面積生產,1987至1990年“七五”洞庭湖區水稻主要病蟲害綜合防治配套技術研究,1993年獲湖南省科技進步三等獎;1991至1995年“八五”洞庭湖區水稻主要病蟲害綜合防治技術體系研究,完成綜防示範面積10萬畝,經濟、生態和社會效益顯著,為保護洞庭湖區商品糧基地的千頃良田萬畝綠色作出了貢獻。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