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式三黃以周合集

黃式三黃以周合集

黃式三黃以周合集》收錄清代經學大師黃式三黃以周父子的全部著作,為首次整理出版。

基本介紹

  • 書名:黃式三黃以周合集
  • 作者:黃式三 黃以周
  • ISBN:9787532574551
  • 定價:1680
  • 出版社:上海古籍出版社
  • 出版時間:2014年12月
  • 裝幀:精
  • 開本:32
內容簡介,目錄,

內容簡介

黃式三為晚清經學大師、浙東學派的殿軍人物,本書收錄黃式三的全部著作,包括《論語後案》、《詩叢說》、《詩序通說》、《春秋釋》、《儆居集經說》、《史說》、《書啟蒙》及《黃氏塾課》等共110卷。黃以周自幼承訓家學, 尤長於“三禮”。此合集也收錄黃以周全部著作,包括《禮書通故》100卷,《子思子輯解》7卷、《軍禮司馬法》2卷、《經訓比義》3卷及《儆季雜著》等。
在中國傳統文化中儒學占據著主要地位,儒學的核心內容是“禮”和“仁”;不管後人作正面還是負面的評價,這是客觀存在的歷史事實。而黃以周100餘萬字的《禮書通故》,是記述“禮”最完備、且獨具見解的著作。僅此一端,就可見其在中國學術史上的地位。我們也足以說,論學未可小舟山。
黃以周逝世於1899年。在波厄雲譎的歷史長河中,以《禮書通故》為代表的定海黃氏學術幾近湮沒。但認識中國文化,定海黃氏學術是繞不過去的河。
在中國近代,定海紫微莊誕生過父子兩位學術名家。父親黃式三(1789—1862),字薇香,號儆居,宗族子弟都稱他為明經公,光緒十六年(1890)被敕封為徵士郎、內閣中書。他的兒子黃以周(1828—1899),字元同,號儆季,曾擔任江陰南菁書院院長十五年,欽賜內閣中書銜,在晚清與俞樾、孫詒讓並稱為“浙江三先生”。父子倆著作等身,現在藏於國家圖書館、天一閣藏書樓等的刊印本和手稿尚有38種,500餘萬字。這些著作在經學、史學和子學領域皆有創造性成果,其中經學中的禮學,集兩千年來禮學研究之大成,尤為清末民初的國學大師如章太炎、梁啓超等所推崇與欽佩。《清史稿》稱讚他們“博綜群經”,“博文約禮,實事求是,道高而不立門戶”。他們的成就使舟山人走進了中國的學術史。我們可以說,在近代燦爛的學術譜系中,有一頁屬於定海黃氏。
黃氏學術以經學為主。關於《周易》有 《易釋》、《周易故訓訂》、《周易註疏剩本》、《十翼後錄》;《尚書》有《尚書啟蒙》、《尚書講義》;《春秋》有《春秋釋》;“三禮”有 《禮說》、《禮書通故》、《禮說略》、《五禮異義》;《論語》有《論語後案》。其他《經說》、《群經說》、《經訓比義》、《經說略》都闡述經學思想。另外,黃氏在史學、子學領域也成就卓然,有 《史說》、《讀通考》、《史說略》、《周季編略》、《續資治通鑑長編拾補》和《讀子集》、《子敘》、《軍禮司馬法考徵》、《子思子輯解》、《晏子春秋校勘記》等著作。
這些著作中,《論語後案》和《禮書通故》的影響最為深遠。
《論語後案》是一部關於《論語》的注釋研究著作。《論語》記載了孔子及其弟子時人的言行,後人把它當作研究孔子的人生論和社會政治思想最可靠的資料。孔子被奉為聖人,孔子思想開闢了中國文化的長江黃河,因此歷代對《論語》的注釋如星漢燦爛。其中何晏的《論語集解》為漢學的代表作,朱熹的《論語集注》為宋學的代表作,這兩部注本最有價值。黃式三撰寫的《論語後案》,先具錄《集解》、《集注》,再加入自己引用了明清學人研究成果的《後案》,近乎梳理了《論語》學史。他自謂42歲初成時,放馳的心始有了安頓處。讀者則依據這部書,可以比較全面地領會各家各派的觀點和傾向。因此,晚清以言辭過苛著稱的李慈銘也評價其“不專主漢宋,而悉心考據,務求至當。其詮釋義理,亦深切著明,絕去空疏詰曲之談”(《越縵堂讀書記》)。魯迅先生的老師、被譽為中國最後一位國學泰斗的章太炎也說:“黃式三為《論語後案》,時有善言,異於先師,信美而不離其樞者也。”(《清儒》)當代著名的中國哲學史研究專家馮契教授主編《哲學大辭典》,在“論語”條目下也列其為八種重要的注釋著作之一。
《禮書通故》是黃以周的代表作。他從三十二歲至六十一歲,盡三十年的精力才完成。全書四十九目,一百卷,洋洋100餘萬字,對中國古代的禮制、學制、封國、職官、田賦等問題條分縷析,詳加考稽,總結了兩千年來的禮學研究成果。那個時代,“禮”的問題包括政治體制、法律規程和倫理風俗等領域,是封建殿堂的構架、磚瓦和外牆,在中國傳統文化中占有核心地位,因此這部著作的重要意義不言而喻,其為定海黃氏贏得了不朽的學術地位。晚清公認的國學大師俞樾在《禮書通故序》中記道:“惟禮家聚訟,自古難之。君為此書,不墨守一家之學,綜貫群經,博採眾論,實事求是,惟善是從。……其宏綱巨目,凡四十有九,洵足究天人之奧,通古今之宜。”以“新民說”名滿天下的梁啓超,撰寫《中國近三百年學術史》時也說到:《禮書通故》“這部書可謂為集清代禮學之大成”。
在黃氏父子的著作中,實事求是的學術精神貫穿始終。中國的傳統學術發展到清代,經過了漢學和宋學兩個時代。漢學重視訓詁工作,解釋字詞的原本音義;宋學重視理旨,發揮經典中的社會意義。黃氏的實事求是,就是從客觀出發,不迷信傳統和權威,對於漢學、宋學中的觀點擇善而從。因此黃氏的工作,一方面是對兩千年學術的總結,呈現經學這一主流思想的恢宏和系統;另一方面也有著強烈的政治關懷。黃氏與凌廷堪、阮元等一起,倡導以“禮學”代“理學”,強調“禮”在實踐之中,制度建設是首要之義,旨在繼承宋學關懷社會的精神又補救其空疏之弊。他們縱然沒有成為時代政治的先導,但維設和改良社會制度的襟懷當令人敬念。
黃氏學術以家學相傳為主。黃式三的曾祖父黃士立號“學禮公”,祖父黃必悌為庠生,父親黃興梧“以《易》《詩》著名庠序”(《先考明經公言行略》),到年老的時候還喜歡讀 《孟子》。紫微黃氏家族具有世代習經的傳統。
黃式三在八歲時進入家塾讀書,父親為啟蒙老師。黃式三《族譜敘》記:“式三束髮受書,夙聞家學。”黃以周《先考明經公言行略》也記:“茂才公式三父興梧嘗篤愛之,教讀諸經,期成遠大器。”定海地處偏僻,文教並不發達,黃式三雖然十一歲時曾拜定海楊際和、楊思繩為師,學習寫應試文字,但經學基礎承自於家學。
黃以周也少承家學,他七歲開始隨父讀《禮》,奠定了一生的學問基礎和志向。十九歲開始編著《十翼後錄》,又早晚向父親請教疑難問題。從留存的著述情況看,也明顯可見是子承父學,一脈相傳。
經過黃以周的發揚廣大,定海黃氏學術發展到了高峰。他任職浙江書局時,與國學大師俞樾相交,俞樾以同道相待,“優禮答之,不敢以師自居也”(唐文治 《黃元同先生學案》)。雖然黃氏學術在以後很長一段時間裡沒有得到普遍的重視,但黃以周以教育的手段來推廣學術,其學術思想仍對中國近代學術產生了極大的影響。而他在江陰南菁書院的講學生涯,使他在中國近代教育史上留下了令人矚目的名字。

目錄

總序
緒言
第一冊
黃式三全集一
易釋
尚書啟幪
春秋釋
第二冊
黃式三全集二
論語後案
第三冊
黃式三全集三
詩音譜略
音均部略
第四冊
黃式三全集四
周季編略
黃氏塾課
第五冊
黃式三全集五
儆居集一經說
儆居集二史說
儆居集三讀通考
儆居集四讀子集
儆居集五雜著
定海黃式三先生年譜稿
第六冊
黃以周全集
十翼後録(卷一至卷十二)
第七冊
黃以周全集二
十翼後録(卷十三至卷二十四)
周易故訓訂周易註疏賸本
尚書講義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