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山龍

黃山龍

黃山龍(huangshanlong anhuiensis)為個體中等的蜥腳類恐龍。頸椎短,頸椎體略呈凹型,側凹縱長而深。頸神經棘低,後部頸椎神經棘呈橫板狀,頸較短;後部背椎神經棘高,呈橫寬的厚板狀。這是一種四足行走的動物,通常在河畔湖濱地帶生活,以柔嫩多汁的植物為食。完整的體長約10-12米。

基本介紹

  • 中文學名:黃山龍
  • 拉丁學名:huangshanlong anhuiensis
  • :動物界
  • :脊索動物門
  • 亞門:脊椎動物亞門
  • :蜥形綱
  • :蜥臀目
  • :馬門溪龍科
  • 分布區域:安徽黃山歙縣橫關村雞母山
  • 時代:中侏羅世
  • :蜥腳類
概述,物種發現,外形特徵,體型,肱骨,橈骨,尺骨,棲息環境,展示,

概述

黃山龍保存了右側肱骨和橈尺骨,對比研究發現可以將其歸入馬門溪龍科。黃山龍和馬門溪龍科其他成員一樣肱骨遠端向外側扭轉25°並在其上有發育的附突,尺骨兩前臂突發育並形成90°或略小的夾角。與馬門溪龍科其他屬種相比,黃山龍又具有獨特的特徵組合:肱骨近端長為肱骨長的36%, 遠端附突位於中部;橈骨為肱骨長的58%; 尺骨為肱骨長的2/3, 尺骨兩臂突中的內前突更長,尺骨遠端前面、外後面和內後面上都有棱嵴發育。黃山龍是安徽境內發現的第一個侏羅紀也是第2個恐龍化石種。

物種發現

2002年7月在徽杭高速公路施工過程中在距黃山市區3 km的歙縣橫關鄉萬灶自然村雞母山發現的。因是在黃山發現的新物種,因此以黃山來命名,取名黃山龍。為當年8月20日至9月20日由安徽省考古研究所韓立剛主持,在化石發現地開展了400 m3搶救性發掘, 期間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董枝明進行了現場指導。採集到的一批恐龍化石材料最初由安徽省歙縣文物局(歙縣博物館)和安徽省考古研究所分別收藏,2011年6月經安徽省國土資源廳與黃山市政府協調,歙縣標本轉入安徽省地質博物館修復並收藏。
安徽黃山龍(新屬新種)產地安徽黃山龍(新屬新種)產地

外形特徵

體型

黃山龍原始的中等大小的蜥腳類恐龍,體長可達10-12米。頸部較短,頸體構造堅實,側凹不發育,四肢粗壯行走有力。

肱骨

右側肱骨保存完好。前後視,近端長(32 cm)為肱骨長(90 cm)的36%, 大於遠端(28 cm, 31%)。粗糙的近端面不但向上隆起還向內側擴展。在近端面中部偏內側處肱骨頭髮育並向後突起,近端內側結節發育,近端外半側與肱骨頭間有一收縮。三角肌嵴較發育,約為肱骨長的1/3。肱骨幹粗直,其最窄處更接近遠端,橫截面近長方形,其長(14 cm)不及寬的兩倍。肱骨遠端向外側扭轉,使遠端面長軸和近端面長軸間形成約25°夾角。遠端面略微隆起,表面粗糙,內側尺骨髁和外側橈骨髁間後部有一凹陷區。尺骨髁向前內側膨大,因此尺骨髁長軸與橈骨髁長軸間形成一約45°夾角。在遠端面前緣的中部還有兩個指向前方的附突。
安徽黃山龍(新屬新種)右肱骨安徽黃山龍(新屬新種)右肱骨

橈骨

右橈骨保存完好,長52 cm, 為肱骨長的58% 。橈骨體直,而兩端略向後彎。近端面呈腎形,其內後緣和外後緣直,並近垂直相交,而前緣向前方凸起。橈骨體橫截面三角形,一角指向後方。在橈骨體遠端的內側有一縱嵴。橈骨遠端面向後側翹起,與水平面形成約20°夾角。
安徽黃山龍(新屬新種)右橈骨安徽黃山龍(新屬新種)右橈骨

尺骨

右側尺骨保存完好,較橈骨長(60 cm), 為肱骨長的2/3 。尺骨粗壯,尤其是其近端。近端關節面粗糙,較平,鷹嘴突隱約可見。自近端向內前側和外前側分別發育兩個粗壯的臂突,且近端視內前突約為外前突的兩倍長,並形成略小於90°的夾角。尺骨近端還有一不甚發育的後突,其末端指向內後方。尺骨體中部橫截面近三角形,寬的、面向前側的一面表面粗糙,在其接近遠端處發育一縱向的棱嵴;在與此同一高度的尺骨體外後側面上有一更為發育的棱嵴;同時,在尺骨內後側略低處還有第三個棱嵴或粗隆。尺骨遠端略向後彎。遠端面粗糙,較平,近橢圓形,較窄的一端指向內前側。
安徽黃山龍(新屬新種)右尺骨安徽黃山龍(新屬新種)右尺骨

棲息環境

黃山龍是一種四足行走的動物,通常生活在河畔湖濱地帶生活,以柔嫩多汁的植物或低矮樹上的嫩枝嫩葉為食。

展示

採集到的一批恐龍化石材料最初由安徽省歙縣文物局(歙縣博物館)和安徽省考古研究所分別收藏,2011年6月經安徽省國土資源廳與黃山市政府協調,歙縣標本轉入安徽省地質博物館修復並收藏。目前在安徽省地質博物館展示中。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