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家蒸籠

黃家蒸籠

黃家蒸籠是古老的傳統手工技藝。至今已有900多年的歷史。它早在北宋紹聖四年(1097年),由石洋村人黃一府發明始創。至清朝乾隆年間,更能製作包括蒸籠在內的碗、杯、盤、盒、碟、瓶、壺等日常器用,這些柳杉製品均可做到隨物賦形,爭奇鬥豔,有的甚至成為當時的貢品,是凝聚了古代中國勞動人民智慧和藝術的結晶。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黃家蒸籠
  • 類別:餐具
  • 朝代:北宋
  • 產地:寧德虎貝黃家村
  • 創始人黃一府
起源,現狀,

起源

蒸籠是東方飲食文化的重要炊具,傳統的竹製蒸籠以天然、環保、安全而享譽全球。
竹木蒸籠由於具有竹子本身可以吸收水分,在蒸製過程中鍋里產生的蒸汽可以被竹木吸收,蒸汽形不成倒流,以及蒸好的食物有竹木的清香味等優點,一直流傳至今。
福建寧德市虎貝鄉的黃家村,山嶺連綿,潮濕多霧,氣候濕潤,尤其適合柳杉和毛竹的生長。豐富的柳杉和毛竹資源,為虎貝黃家蒸籠提供了得天獨厚的原材料。
改革開放以來,黃家生產的蒸籠銷往省內外各地和香港、東南亞乃至美國、日本、澳大利亞等國家和地區,被外國人譽為無化學毒性的良好蒸熟器,聞名中外。 黃家蒸籠的製作技藝,看似簡單,實則繁難精湛,要使其完工後具備易熟保溫、透氣不餿、造型美觀、輕便耐用等優點,絕非易事。以製作一隻內徑為25厘米的代表性蒸熟器“飯甄”為例,先後要經過盤制腰箍、盤制上下墩、盤制底座(即水座或下包)、盤制籠蓋、插板、制底屜等工序,才算製作完成一隻完整的蒸籠。
關於這一絕活,在“製作一隻原生態的黃家蒸籠,從備料到最後裝入底屜完工,先後需要80多道大小工序。一位師傅要花上整工二日,才可製作出一隻二斗裝(15市斤)的‘飯甄’。” 黃家蒸籠的製作工藝是柳杉片手縛技藝的典型遺存,在全國民間手工藝中獨樹一幟,它不僅外觀精緻、功能實用,還具有十分珍貴的歷史、文化以及科學價值。 黃家蒸籠的製作技藝歷經900多年綿延不絕流傳下來,至今仍一脈尚存,實為罕見,堪稱民間傳統手工藝中的“活化石”。這一手工技藝的保留,對研究宋史及其民間工藝史具有一定的價值。

現狀

在漫長的歷史傳承過程中,以製作蒸籠為主的黃家柳杉片手縛技藝生產活動,積澱下了豐厚的具有地域行業特色的鄉風民俗,成為當地一份彌足珍貴的民俗文化遺產。此外,黃家蒸籠在套用科學環保材料、生物無副作用開發等方面開闢出了一條新路子,在科技發展史上可謂一項發明創造。 在黃家蒸籠燦爛工藝文化的背後,擁有上千年歷史的柳杉片手縛原生態技藝瀕臨消亡的現狀,著實令人擔憂。
黃家蒸籠
改革開放以來,由於國內不斷興起的“廚房革命”和國外進口銷路的興旺,原汁原味的“黃家蒸籠”日漸稀少。尤其是市場經濟後,當地年輕人中願意學藝的寥寥無幾。對此,有關部門提出了“五年保護計畫”,希望能延續這一千年的傳統手工絕技。 人類不滅,手工不絕。我們期待“黃家蒸籠”傳統手工技藝這顆璀璨的明珠,再次發出它奪目的光彩。黃家蒸籠的製作技藝,看似簡單,卻能使其具備易熟保溫、透氣不餿、造型美觀、輕便耐用等優點,絕非易事。擁有美觀外形、細膩觸感的黃家蒸籠,採用柳杉、毛竹、水藤等特殊材料製作而成,能讓蒸出來的米飯有一股特有的清香味道,並久置不餿。在黃家村,幾乎家家戶戶都會製做蒸籠,黃家蒸籠而今已成了黃家村的主導產業。產品遠銷日本、美國、新加坡、台灣等地。可實現年創產值達3500多萬元。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