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家窪

黃家窪

黃家窪村隸屬鋼城區里辛街道,位於萊城東南20公里。東臨焦家莊村,北靠大廟村,南接萊鋼。全村191戶,509口人,耕地面積935畝。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黃家窪(山東省萊蕪市)
  • 別名:漿幫窪
  • 行政區類別:村
  • 所屬地區:鋼城區里辛街道
  • 電話區號:0634
  • 郵政區碼:271105
  • 人口:509(2003)
  • 方言:萊蕪土話 萊普
  • 氣候條件:暖溫帶大陸性季風氣候
歷史簡介,人文自然,人物事件,特產展台,地圖信息,

歷史簡介

據《李氏譜》記載,明朝時村名“漿幫窪”;清朝康熙初年,李姓由任家窪遷此建村。因址在黃粘土質窪地而得名,後改為黃家窪。現村中李姓人口占全村人口的90%以上。
黃家窪村地處丘嶺,山青水秀,環境優美。棋山河從村南穿過,向西流經鄭王莊,匯入汶河。柏油路沿河東至馬泉,西至萊城,交通十分方便。
當代作家田茂泉介紹說,黃家窪村清康熙年間隸屬萊蕪東鄉;民國初年,取消鄉、保制,全縣劃為10個區,286個鄉(區)黃家窪村屬四區,1941年春,四區分為4個小區,黃家窪屬棋山區;1945年10月4個區合併為顏莊區;1950年改為第七區;1953年10月改為顏莊區;1958年3月分為顏莊鄉和鄭王莊鄉,屬鄭王莊鄉;同年10月改為顏莊人民公社、鄭王莊人民公社,屬鄭王莊人民公社;1959年2月合併為顏莊人民公社;1984年4月改革農村管理體制,撤公社建辦事處,屬顏莊辦事處,棋山鄉;1985年11月17日撤處並鄉,屬里辛鄉;1992年11月萊蕪升為地級市,建萊城區、鋼城區兩個區,屬於鋼城區里辛鄉;1995年11月13日裡辛鄉改為里辛鎮,2012年11月撤鎮改街道辦事處。屬里辛街道辦事處管轄至今。
新中國建立後,特別是70年代,村民們發憤圖強,決心改造舊山河。1974年顏莊人民公社包村組進駐該村,發動本管區上千人上陣,用肩挑、人抬、小車推,硬是從南嶺腳下開挖了一條長約1000米、寬20多米的河道,取直了彎曲的河道。新擴土地200多畝,並打機井多眼,修水渠3000多米,使原先的河灘荒地變成了穩產、高產田。
為了開闢耕地資源,1976年至1980年舊村搬遷,在原村址騰出了100多畝好地。人們在這裡建起了溫室大棚。為了解決村民吃水難的問題,村委於1988年在嶺下打大口井一眼,修建了一個直徑8米的水池,鋪設了自來水管5000米,機電配套,使家家戶戶吃上了自來水,從此結束了村民們用肩挑水的歷史”
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後,黨的富民政策激發了村民的致富熱情。黃家窪村靠近萊鋼,交通方便,這給村民發展經濟創造了條件。村小人少,但能工巧匠卻不少,現有近百人在萊鋼乾起了建築、維修、裝飾等行業。另外村中建有1處預製廠,1處養雞場,3處經銷部,1處冰糕批發部,2處車輛維修部,村裡的經濟得到了突飛猛進的發展。現在村內有汽車3輛(跑運輸),24馬力拖拉機2輛,還有12馬力拖拉機、三輪車等若干輛。村民李呈義1994年靠承包本村磚廠賺來的錢購買了“上海50”拖拉機1台、“兗州30”拖拉機1台,配套小麥聯合收割機2部,及旋耕犁、四鏵鋤等,第一個乾起了農機服務行業。為村內村外收小麥,耕土地,大大方便了村民的搶收搶種,同時,他也獲得了可觀的經濟收入。靠山吃山”,黃家窪村重視改變山區面貌,大力發展山區經濟。
自1987年以來,村委發動民眾植桑養蠶,共植桑近百畝,發展養蠶戶40多戶,戶均收入每年都在千元以上。村里把2000畝沙嶺地按片承包到戶,村民在這裡栽植桃樹近萬棵。村民李文和承包的3畝地,植中華壽桃300株,現已果實纍纍,年收入可達萬元。
自1977年恢復高考以來,全村為社會輸送了86名大中專學生'現已有3人考取研究生。2001年在萊蕪四中學習的李華,參加全國數學奧林匹克聯賽,榮獲全國一等獎,被山大免試入取。
黃家窪村正以新的觀念、新的姿態、新的步伐,為建設一個更加文明、富裕、美麗的新山村而努力奮鬥。

人文自然

黃家窪村地處丘嶺,山青水秀,環境優美。棋山河從村南穿過,向西流經鄭王莊,匯入汶河。柏油路沿河東至馬泉,西至萊城,交通十分方便。
村中有一條東西大街,長約200米,寬5米多,農戶大多分布在街北居住。村中央有一處由大青石、方磚建成的關帝廟,廟內供奉著關公塑像。關帝廟左右有兩株參天古槐,其中廟東一株,樹體有一洞,洞高5米;西邊一株,在1958年砍伐。村北是李家墓地,有20多畝大。據上年紀人講,林內有四株特別高大的毛白楊,呈正方形排列,村民稱“四胞胎楊”。如果站在樹上,方圓幾十里都可以看到。抗日戰爭時期,鬼子曾在這四棵樹的半空架設崗哨一處。林中樹木1958年大躍進時砍伐,1977年大隊將原墓地闢為果園,園中栽植蘋果,現已承包給農戶。原村南50米就是棋山河,寬約100多米,河南岸有一塊呈橢圓形的沙石,有十幾噸重,東西向,東高西低,上面平滑,可以並排躺幾個人。下面有幾塊石頭支撐,小孩可以爬過。石頭的來歷無人知曉,村中人稱“金石”,外人叫“飛來石”。
畢家泉子:舊村西北,地處窪地,北面一條呈半圓形4米多高的土堰。中間一條100多米的水溝,東西向,溝東頭有一泉水,冰涼刺骨,常年流水不斷。河溝內淤泥很深,溝兩邊植有白、紅柳。河溝裡面魚蝦成群,特別是有好多野生鱉(甲魚),大的一二公斤,小的有如瓶蓋,每年畢姓家族在翻堰時經常捉住。
於家窪:位於村西,有2-3畝的3個大藕塘,南北向,于姓種植有白蓮藕。窪裡面生長著各種魚蝦、螃蟹、蚌、甲魚,拳頭大的田螺等水生動物。特別是白蓮藕,是于姓人從東北遷來時帶來的藕苗,所產蓮藕清脆、香甜、個大、產量高,中秋節銷得特別快。
桃李溝子:位於村南嶺,呈南北向,長約200米,深5米多,李姓植有桃、蘋果、梨、杏、棗、核桃、柿子、山楂、棠栗等十幾種果樹,特別是溝中的棠栗,個頭比梨小,和海棠差不多,皮色黑里透紅,有尖頭(甜)、平頭(酸)兩種,汁多渣少,香脆可口,至今仍保留其樹種。
百家香:實為香椿芽,當時全村百十戶人家,家家房前屋後、地邊地堰栽香椿樹,有的戶年產上百斤。每年春季,十里八鄉賣香椿芽的沒有外村的。其特點是鮮嫩、色好、味香。

人物事件

一、烈士英名錄
李明益 1927年出生,華東野戰軍七縱十一師二十一團二營四連副班長,犧牲於1948年7月亮州戰役。
李雨益 1922年出生,戰士,犧牲於1942年9月萊蕪吉山戰鬥。
李豐雛 1910年出生,戰士,犧牲於1947年費縣戰鬥。
李祿益 1904年出生,華東野戰軍七縱二十一師六十一團二營四連副班長,犧牲於1947年l2月萊陽戰鬥。
二、歷任村支書
1964年-1976年 李文九
1976年-1978年 李貴益
1979年-1997年 李文和
1998年-2001年 於茂東
2002年-
三、歷任村主任
1941年-1947年 李鳳春(農救會長)
1948年-1960年 李東益
1960年-1976年 李夫益
1998年-2001年 李文全
2001年- 李明公
四、副縣級及其以上幹部
李文善 上海市浦東區中級人民法院副院長
李文民 任萊鋼一中副校長
五、副高級及其以上專業技術人員
李生益 中教高級
李雲益 中教高級
李文民 中教高級
李文峰 魯能泰山變壓器廠,高級工程師

特產展台

糧食作物:花生、綠豆、芝麻;有桃、蘋果、梨、杏、棗、核桃、柿子、山楂、棠栗等十幾種果樹;植編織用的白蠟條、白柳條、紫穗槐等。

地圖信息

地址:濟南市鋼城區

地圖信息

打開百度地圖查看詳情

反饋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