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家村(山東省煙臺市海陽旅遊度假區下轄村)

黃家村(山東省煙臺市海陽旅遊度假區下轄村)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44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黃家村:明永樂初年,另一說為明萬曆年間(1573-1619年),黃姓一世祖黃友德來此地河西建村,以姓命名黃家村。

今屬山東省煙臺市海陽旅遊度假區下轄村,位於海陽市南部的黃海海岸以北,隸屬旅遊度假區。

全村轄區總面積3.78平方公里,其中耕地183.77公頃,另在招虎山有山嵐20公頃。2002年,全村535戶,1600人,農村經濟總收入5636.3萬元,人均純收入3231元。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黃家村
  • 行政區類別:村
  • 所屬地區:山東省煙臺市海陽旅遊度假區下轄村
  • 面積:3.78平方公里
  • 人口:1600
  • 轄區總面積:3.78平方公里
概況,大事記,經濟發展,社會進步,組織建設,地圖信息,

概況

明永樂初年,另一說為明萬曆年間(1573-1619年),黃姓一世祖黃友德來此地河西建村,以姓命名黃家村。同期駱洪業來此定居,後有袁、王、李姓等相繼自外地遷來定居。 黃家村位於海陽市南部的黃海海岸以北。地處東經121°12′,北緯36°42′。東與建設村、勝利村相連,西與魯古埠村隔港相望,南接黃海海岸,北與廟頭村、臧家村為鄰,距市政府駐地10公里。隸屬旅遊度假區。 全村轄區總面積3.78平方公里,其中耕地183.77公頃,另在招虎山有山嵐20公頃。適宜種植的農作物主要有小麥、玉米、花生、蔬菜、蘋果等。 2002年,全村535戶,1600人,有黃、駱、紀、袁、王、李、張等7姓,均為漢族。其中人口較多的是黃姓。 1954年,農村經濟總收入7.5萬元。1978年,農村經濟總收入46萬元。2002年,農村經濟總收入5636.3萬元,第一、二、三產業占農村經濟總收入的比重分別為42%、51%、7%,人均純收入3231元。

大事記

1940年2月10日(農曆正月初三日)日軍進占海陽城,路經本村,用刺刀殺死村民2人,在小海口殺死趕小海的村民2人。初四日,又在村東殺死村民1人。 1942年9月國民黨投降派秦毓堂殘部逃竄,本村解放。 1947年11-12月國民黨軍第五十四師侵占鳳城,村民全部轉往北部山區,家中糧食和財物被搶劫一空。 1949年7月30日(農曆七月初五日)海嘯,海水淹沒了全村農田,秋作物顆粒未收。 1952年解放軍雷達部隊、公安部隊同時進駐本村。 1955年村成立了初級農業生產合作社2個。 1983年實行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 1985年投資160萬元,建黃海冷風社會福利加工廠冷庫,儲藏能力50萬公斤。 1990年投資78萬元,修造一對185馬力大型漁船。 1998年冷庫因連年虧損,負債累累,無力經營,被迫申請破產。

經濟發展

第一產業1955年,糧食畝產95公斤。1987年,糧食畝產410公斤,總產73.8萬公斤。1983年,全村實行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糧食畝產580公斤,比1978年增長了170公斤。2002年,糧食畝產301公斤,總產29.5萬公斤。 1987年,村黨支部發動民眾對原有的蘋果樹高接換頭,品種為紅富士、喬納金等。2000年,全村果園11.33公頃,產量17.5萬公斤,收入達到45萬元。1998年以來,又先後發展蔬菜大棚190個,常年總收入133萬元,全村經濟作物總收入178萬元,畜牧業收入36萬元。 解放初期,全村有小漁船50餘只,常年收入5萬元。1978年,有漁船20隻,收入6萬元。2000年,有漁船4隻,收入12萬元。 2002年,第一產業收入2521.5萬元,其中農業收入2427.7萬元,畜牧業收入67萬元,漁業收入26.8萬元。 第二產業1964年,建立小型麵粉廠,有職工4人。1965年,建條貨廠,職工8人。1985年建養貂廠,職工8人;投資160萬元,建50萬公斤冷庫1處,職工20人。1998年後,先後建立個體縫合加工戶35戶,從業人員180人。2000年,縫合加工收入105萬元;個體冷庫收入20萬元。1995年起,先後建起農機維修廠2處,機車腳踏車修理鋪2家。2002年,第二產業從業人員800人,收入3070.4萬元,其中工業收入3061萬元,建築業收入9.4萬元。 第三產業1962年,建立供銷社代銷店1處,又建起粉坊、油坊、豆腐坊,都規模不大,收入微薄。改革開放後,黨支部帶領民眾積極發展第三產業,先後辦起了電氣焊部、理髮店、商店等。2002年,第三產業從業人員80人,總收入44.4萬元,其中運輸業收入16.7萬元,服務業收入4.7萬元,商飲業收入23萬元。

社會進步

文教科技清末、民初時,本村有駱澤南執教的文潤書館。1942年解放後,設初級國小,教師3人,學生60人。1978年新建國小校,教師8人,學生160人。之後,學校設施逐步配套,教育質量穩步提高。自建國至2002年,由原籍考入大中專院校者52人。 村重視科技教育,多次聘請專家講課或派人外出學習參觀。到2002年,本村有農藝師職稱的3人。 人民生活解放前,村民常年人均糧食100公斤左右,生活只能半年糠菜半年糧。建國後,村民生活水平不斷提高。1975年,人均糧食250公斤,全村收入32萬元。2002年,全村人均存款1500元,有運輸車輛15輛,機車86輛,電話240部,彩電500台,電冰櫃88台,洗衣機20台。 村莊建設建國前,村內街道不整,破爛不堪,村民住房以草房為主,人均居住面積不足6平方米。1989年,村統一規劃街道,規劃民房建設。1999年,投資5萬元,對全村3條主要街道進行了整修。街兩邊水溝由水泥石料漿砌,長達2500多米。過去街道凹凸不平,污水坑、垃圾堆到處都是,現在大街整齊,路面平整。2002年,人均住房面積30平方米。

組織建設

中共基層組織建設1938年,駱本榮在北城陽村由王鏡溪介紹加入中國共產黨,成為本村第一名黨員。1943年1月成立黨支部,黃春山任黨支部書記。黨支部組織民眾進行反奸、反特、反惡霸鬥爭,全村青壯年全部參加了支前隊(約150多名),隨軍參加了萬第討趙(保原)戰鬥。1949年,黨員身份公開,全村有黨員20名。2002年,全村有黨小組6個,黨員58名。建國後曾任黨支部書記的有黃仕俊、黃道熙、黃傳松、黃傳書、駱文淀、黃蘭熙、李福慶、黃占喜、黃山希。 基層行政組織建設1942年設村公所。1943年改稱村政府。1958年9月,改稱大隊管理委員會。1968年6月,大隊管理委員會改稱大隊革命委員會。1980年12月,復稱大隊管理委員會。1984年,始稱村民委員會,下設民政、調解、民兵、治安、婦女等組織。曾任行政主要負責人的有黃傳固、駱本忠、黃和熙、黃仕俊、駱秉堂、黃傳松、黃成熙、黃占喜等。1999年5月,黃殿堂當選為首任直選村委會主任。2002年11月,駱衍治任主任。

地圖信息

地址:煙臺市福山區

地圖信息

打開百度地圖查看詳情

反饋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