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圃飄色

黃圃飄色

黃圃飄色是廣東省的傳統民俗藝術活動,以其色芯小巧玲瓏、飄逸多姿、色彩多樣為特色,歷史悠久,原為神誕日祈福祭祀巡遊民間習俗,逐漸演變成歲時民間藝術習俗。

起源,特色,

起源

作為一種傳統民俗文化,黃圃飄色始於明代,盛於清代和民國期間,據清同治七年(1868年)《香山縣誌》記載,“遇神誕日,張燈歌唱,曰打醮;盛飾儀從,舁神過市,曰出遊;為魚龍獅象鳴鉦疊鼓,盛飾童男女為故事,曰:出會景。”另據黃圃何氏族譜稱:明洪武年間,安徽人何騰偉被調往廣東駐守,後到福建沿海剿匪,於洪武十一年(1378年)舉家定期居黃圃水井頭地方,並從福建引進木偶作閒時玩耍,後興起扛神像巡遊,到明末清初,每到農曆三月初三北帝誕,後人遂漸將木偶改為童男女裝扮人物故事巡遊,稱為出會景、飄色等。黃圃飄色為單個色芯,由色梗支頂以人力扛抬作飄遊展,內容以歷史典故、民間傳說、戲曲故事等為表演主題,色彩艷麗、色芯嬌俏,色梗幼細、內涵豐富含蓄。出巡時伴有醒獅、秧歌、鑼鼓、高蹺、色梗、八音鑼鼓等道具。扮演色芯多為2—3歲,體重20斤左右的小女孩。

特色

黃圃飄色保留了歷史上歲時民間藝術的精髓,是歲時節令、喜慶活動文明社會的傳統民間藝術,也是廣大勞動人民對美好生活追求藝術表現。黃圃飄色具有強烈的本鄉特色,與番禺沙灣飄色、吳川飄色以及中山崖口飄色等有著明顯的區別。黃圃飄色,主要由色櫃、色心、色腳、色梗、色扛等組成。它構思獨特,每版飄色的色梗上支撐著一個幼女,叫“色心”,色梗下還坐著一個小童,叫“色腳”。1998年,黃圃鎮被廣東省文化廳命名為飄色藝術之鄉。
黃圃飄色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