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亦缺

黃亦缺

黃奕缺(1928~2007),國家一級演員,中國泉州木偶劇團藝術指導、名譽團長。從藝65年來,與劇團同仁一道多次出國演出和參加全國巡演。還受到過江澤民、李鵬等黨和國家領導人的接見,被譽為國寶級大師。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黃亦缺
  • 國籍:中國
  • 民族:漢
  • 出生地:泉州
  • 出生日期:1928年
  • 逝世日期:2007年
  • 職業:演員
  • 代表作品:話劇《水漫金山》等
人物生平,個人榮譽,人物評價,大師大事紀,

人物生平

1928年,黃奕缺出生在泉州西北山區的一個貧苦農民家裡。為了謀生,他從13歲起,便進入傀儡戲科班,開始了為期五年的拜師學藝的生涯。當時生活條件很艱苦,常常吃不飽飯;學藝的過程同樣不輕鬆,早上五點起床,吊嗓子,練那個嗓子,念劇本,練線功,晚上基本是練曲牌,為做到對提線掌控自如,他光練靈巧的手就先學了5年4個月的時間。功夫不負苦心人,經過五年多的刻苦學習,年僅十八歲的黃奕缺就出師了,並能夠和當地著名的木偶戲師傅同台演出。
黃亦缺
1952年,他應邀參加泉州木偶藝術劇團,成為該團最年輕的演員。1956年,首次參加全國大巡迴演出,在神話劇《水漫金山》中表演小沙彌。1961年,黃奕缺首次提出以懸絲傀儡表演為主、綜合杖頭傀儡和掌中傀儡表演於一台的綜合演出形式構想,並投入藝術實踐。然而,這個想法擱置了16年之久才得以實現。1978年,黃奕缺擔任藝術指導,策劃神話劇《火焰山》的創作、排練並主演孫悟空形象。這一綜合演出形式,把泉州傀儡的舞台表演藝術,推向一個新的高峰。
1953年,黃奕缺參加了神話劇《劈山救母》的演出,他表演的是沉香。為了表現小孩子耍脾氣哭鬧時蹦蹦跳跳的形象,他開始嘗試將傳統木偶的麻編腳改為關節腳,用泡沫代替木頭關節以消除表演時不和諧的木頭碰撞的聲音,他的改良獲得了成功,並為現代劇與童話劇的形象和表演奠定了基礎。
1957年,黃奕缺吸收了西方國家卡通木偶的造型藝術,製作了懶貓形象。1961年,他又首次提出以懸絲木偶表演為主、綜合杖頭木偶和掌中木偶表演於一台的綜合演出藝術,對中國木偶藝術的繼承與發展,做出突出的貢獻。1988年,世界木偶聯合會第十五屆年會在日本茗古屋舉行。木偶戲歷來沒有個人節目。可是黃奕缺卻偏偏帶著二十五分鐘個人節目來到這裡。他獨創的《馴猴》、《鐘馗醉酒》等節目在日本引起了轟動,並奠定了黃奕缺在世界木偶表演藝術中的地位。
1988年,他創製《馴猴》、《青春夢》、《鐘馗醉酒》三個小節目,應邀赴日本參加第十屆飯田木偶節,作個人示範表演,大獲成功。1990年,參加第二屆中國泉州國際木偶節,作個人示範表演,羅馬尼亞、西班牙、義大利等國的木偶藝術家,為其精彩表演所折服,紛紛發出邀請,中國傳統木偶藝術走向世界舞台,此後多次在世界各地演出。應該說,黃奕缺是中國木偶界向海外傳藝並取得良好效果的第一人。
2007年1月5日,因病醫治無效去世,終年七十九歲。他精湛的提線木偶表演技藝,在海內外享有較高的聲譽,尤其是那一出《馴猴》,神乎其技,他的去世是中國木偶藝術界的巨大損失。

個人榮譽

榮獲中國福建省“百花文藝獎”一等獎。
中國文化部“第十屆文華獎”之“文華表演獎”、“文華舞美獎”。
首屆中國老年文藝匯演“金獎”。1979年,黃奕缺赴京參加慶祝中國建國三十周年獻演,《火焰山》榮獲“演出一等獎”。
1988年,黃奕缺開始系統研究並雕刻製作傳統傀儡頭數十個,其中部分作品被選送香港展覽。參加“中國木偶專家考察團”,創製《馴猴》、《青春夢》、《鐘馗醉酒》三個小節目,應邀赴日本參加第十屆飯田木偶節,作個人示範表演。
1989年,黃奕缺參加福建省首屆藝術節演出,小節目《馴猴》被收入中國三十家省、市電視台的專題片《中華之最》,並應邀在中華東區六省一市電視聯播節目中表演。
1990年,中國福建省文化廳、中國泉州市委宣傳部、中國泉州市文化局聯合中國省市13個單位在泉州舉辦“慶祝木偶大師黃奕缺從藝五十周年”活動。中國文化部常務副部長高占祥題“國寶”兩字祝賀。
1992年,黃奕缺參加全國木偶皮影匯演,表演《鐘馗醉酒》、《舞獅》、《馴猴》,榮獲文化部藝術局頒發的“特別榮譽獎”。被推舉為中國木偶皮影藝術學會副會長。
1999年底,黃奕缺被邀請到美國參加慶祝千禧年國際木偶節表演。
2001年11月10日,黃奕缺赴德國斯圖加特市的奇列斯哈里斯德國歌劇院,與德國國際木偶大師同台表演。
2005年2月8日晚,黃奕缺與他親手製作的提線木偶“金雞”在中央電視台新聞頻道春節晚會開播前向中國人民拜年。

人物評價

也許你並不熟悉黃奕缺,但是你一定不會忘記1990年春節聯歡晚會上那個用幾根懸絲操縱木偶表演《馴猴》,以及2005年春節聯歡晚會開播之前手懸金雞木偶向全國人民拜年的那位老人。
那便是已逝木偶大師黃奕缺。他13歲學藝,從藝65年,屢次突破木偶表演的瓶頸,不但對木偶的構造做出了改良,而且創作了新型的木偶表演形式,將木偶表演藝術提高到一個新的水平。被譽為國寶級木偶大師。小小的木偶在他手中成為聯繫祖國大陸與台灣的橋樑,成為世界認識中國傳統藝術的門戶。
提線木偶,古稱傀儡戲,是所有的木偶藝術中表演難度最大的劇種。因為要讓木偶動起來,全靠木偶身上的牽引線。木偶由偶頭、籠腹、四肢、提線、勾牌組成,高約兩尺。偶頭內設機關,可以變出喜怒哀樂各種表情,非常生動;胸腹竹製,手有文、武之分,可以舞槍弄棒,筆走龍蛇,把盞揮扇;腳分赤、靴、旦3種, 勾牌與關節間有長約3尺的提線。泉州的提線木偶幾乎可以模擬所有真人的動作,秘訣就在於,控制木偶的線有30多根,而一般的提線木偶有16-30條懸絲,如何靈活地操縱懸絲並不使其打結,使得泉州提線木偶戲在所有傳統木偶戲中技術難度最高。表演中,手指稍有顫動便會影響整個木偶的造型。而一個木偶表演藝師,不但要有熟練的技巧,還得有豐富的生活經歷,才可能體會到所表演人物的情感世界,把假的變成真的,把本無生命的木偶演活。
黃奕缺改造傳統提線木偶的巔峰之作是《火焰山》中的孫悟空和《馴猴》。傳統的提線木偶最多只有十六條線,為了能讓表演更傳神,黃奕缺一下子把控制線加到了三十六條。十個指頭幾乎同時操作勾、挑、提、抽三十多條線,木偶小猴兒在他的控制下,猶如一隻逼真的猴子。人、線、木偶,三者之間似乎有著超乎尋常的默契。
馴猴表演完全體現了黃奕缺高超的表演技巧,而這個節目創作的初衷,就是黃奕缺突破木偶戲語言限制的一次改革。黃奕缺的手為木偶猴子注入了生命,它能彈吉他、能跳迪斯科,它能做到像真猴子一樣靈動、調皮,甚至能做出了騎腳踏車這樣讓人驚嘆的雜耍動作。另外《馴猴》開創演師與木偶間無遮檔式的演出形式,這種演出無須隔開操弄區與木偶區、亦無專設舞台結構及裝置。黃老帶著可愛的小猴木偶走遍了五大洲的40多個國家和地區,表演了近3千場。許多國家元首稱讚他的演出,親自接見他,贈他禮物。德國國際木偶大師亞伯特·羅瑟在自己藝術團建團50周年的慶典活動上,惟一邀請同台演出的藝術家就是黃奕缺
黃奕缺不但是一位提線木偶表演藝術大師,同時又是一位木偶頭雕刻藝術家。他雕刻的木偶頭個個栩栩如生,神采奕奕,很快成為很多國家及地區藝術博物館的收藏品。
海峽悠悠,情誼切切
海峽兩岸的木偶界,流傳著泉州有個黃奕缺、台灣有個李天祿的說法。李天祿是台灣布袋戲表演的名家,22歲時便組建了亦宛然布袋戲班。在他的帶領下,亦宛然戲班風靡台灣島內外。然而,1990年,這位與黃奕缺齊名的木偶藝術家卻把兩個兒子陳錫煌和李傳燦送到泉州,拜在黃奕缺門下學習提線木偶,成為泉台文化交流的一段佳話。
大門既開,從此兩地往來不斷。1990年和2000年,台灣的木偶劇團參加了在泉州舉行的第二屆、第三屆中國泉州國際木偶節;李天祿3次到泉州,送黃奕缺妙技超群賀匾,為泉州觀眾表演,並給木偶教學班學生演講並受聘為泉州藝校的名譽教授。
黃奕缺也圓了到台灣演出的夢:1992年參加泉州民俗代表團到台灣鹿港等地訪問演出;1993年應李天祿亦宛然掌中劇團邀請,隨泉州木偶劇團在台灣全島進行為期21天的演出。當時場場爆滿。很多台灣觀眾沒想到大陸的木偶戲這么精彩,追著劇團到處跑。李傳燦說,台灣的木偶戲都是從大陸傳過去的,這種師承應該得到尊重。2005年,李傳燦在台灣設立了黃奕缺木偶大師傀儡展示館,展示恩師黃奕缺製作並無償贈送的50多個木偶頭和50多尊木偶。
2006年3月12日,又一場傳統的木偶拜師儀式在福建泉州舉行。來自台灣高雄的傀儡戲藝人薛熒源,到泉州叩拜黃奕缺的弟子林文榮為師。拜師那天,黃奕缺顯得非常高興,他認為這是海峽兩岸木偶藝術薪火相傳的幸事。這是繼1990年台灣的陳錫煌和李傳燦來泉州拜師之後的海峽兩岸木偶藝術交流的又一段佳話。
人雖已歿,薪火相傳
2007年1月5日,黃奕缺因食道癌醫治無效去世,終年七十九歲。9日,黃亦缺遺體告別儀式在泉州舉行。來自美國、比利時、中國香港地區、中國台灣地區等國家和地區的諸多友人和弟子哀悼一代木偶大師的離去。
黃亦缺的弟子許潤明深情地回憶,老師的最後一場演出為他上了最後一課。當時黃亦缺因患食道癌已住院治療,但為了履行之前到福州演出的承諾,黃亦缺堅持向醫院請假。面對擔心的家人和學生,他的理由很簡單,人要講信譽。
德藝雙馨是很多人對黃亦缺的評價。精妙的藝術表演使黃奕缺幾十年來獲獎無數,然而在他的家裡卻找不到任何與獎品有關的痕跡。展示架上擺得滿滿的都是他親身雕刻改進的木偶頭。不管面對的是專家還是學生,黃亦缺都非常謙遜可親。只要是來求教的,他都熱心指點。他的學生遍及海內外。許潤明說:他希望有人能夠超越他,把中國木偶藝術的精髓代代傳承下去。
黃奕缺的帶領下,泉州木偶劇團已有了很大的發展。2005年2月,劇團出訪美國,在紐約贏得滿堂彩,並參加在美國紐約聯合國總部禮堂舉行的2005聯合國中國文藝晚會的專場演出。晚會上,泉州木偶藝術家演出了他們曾在2002年榮獲中國政府最高獎--第十屆文華獎的精品劇目《古藝新姿活傀儡》。藝術家們高超嫻熟的技藝和極具民族民間文化風采的節目,牢牢吸引了全場觀眾的目光。演出中,觀眾席上的歡呼聲和感佩的擊掌聲此起彼伏不絕於耳。許多尚有要務欲先告退的嘉賓,因捨不得錯過這難得一見的精彩演出而沉醉。
由於現在的年輕人對傳統木偶藝術知之甚少,黃奕缺大師一直希望能建一座木偶博物館。黃老的兒子黃建築說:父親為此還精心刻制了36個木偶頭,同時還準備製作108件傀儡裝,不料他心愿未了就辭世而去了。近日獲悉,泉州將建設新木偶劇院,竣工後將在劇院內開闢黃奕缺木偶藝術專館,展現大師的木偶藝術,以告慰這位傑出的木偶表演藝術家的在天之靈。目前專館正處於籌備階段,已向社會各界徵集木偶文物2000多件。2007年由黃奕缺口述、吳裕挺整理的黃奕缺回憶錄將在台灣出版。

大師大事紀

1979年,黃奕缺赴京參加慶祝建國三十周年獻演,《火焰山》榮獲演出一等獎。
1988年,黃奕缺開始系統研究並雕刻製作傳統傀儡頭數十個,其中部分作品被選送香港展覽。參加中國木偶專家考察團,應邀赴日本參加第十屆飯田木偶節,作個人示範表演,大獲成功。
1989年,黃奕缺參加福建省首屆藝術節演出,小節目《馴猴》被收入全國三十家省、市電視台的專題片《中華之最》,並應邀在華東區六省一市電視聯播節目中表演。
1990年,黃奕缺小節目《馴猴》入選參加中央電視台春節聯歡晚會演出。接受台灣民族藝師李天祿先生的兩位傳人陳錫煌、李傳燦為藝徒,傳授泉州傀儡製作與表演技藝。參加首屆中國旅遊藝術節,首演《小沙彌下山》,受到各國旅遊者熱烈歡迎。
1992年,黃奕缺參加全國木偶皮影匯演,表演《鐘馗醉酒》、《舞獅》、《馴猴》,榮獲文化部藝術局頒發的特別榮譽獎。被推舉為全國木偶皮影藝術學會副會長。
1994年,當時的國家主席江澤民在泉州看完黃奕缺表演的《馴猴》,握住黃奕缺的手,連聲說:木偶絕活、絕活。
1999年底,黃奕缺應邀到美國參加慶祝千禧年國際木偶節表演。
2001年11月10日,赴德國斯圖加特市的奇列斯哈里斯國家歌劇院,與德國國際木偶大師同台獻藝。
2005年2月8日晚,黃奕缺與他親手製作的提線木偶金雞在中央電視台新聞頻道春節晚會開播前向全國人民拜年。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