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元彬

麻元彬

1969年9月出生於西安、1990年畢業於西安美術學院中國畫系、1996年西安美術學院中國畫系研究生畢業,獲碩士學位、2012年西安美術學院中國藝術與考古研究專業博士生畢業,獲美術學博士學位、西安美術學院中國畫系教授,碩士研究生導師、陝西國畫院特聘畫家。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麻元彬
  • 國籍:中國
  • 出生地:西安
  • 出生日期:1969年9月
  • 職業:西安美術學院中國畫系教授
  • 畢業院校西安美術學院
麻元彬個人簡歷,作品參展:,《人間花開 見麻元彬的佛》,麻元彬作品賞析,

麻元彬個人簡歷

1969年9月出生於西安。
1990年畢業於西安美術學院中國畫系。
1996年西安美術學院中國畫系研究生畢業,獲碩士學位。
2012年西安美術學院中國藝術與考古研究專業博士生畢業,獲美術學博士學位。
西安美術學院中國畫系教授,碩士研究生導師。
陝西國畫院特聘畫家。

作品參展:

由中國美術家協會主辦的
《全國第二屆中國花鳥畫展覽》(1999年9月 北京 中國美術館);
《中國美術家協會第十五次新人新作展》(2001年11月 北京 中國美術館);
《首屆中國岩彩畫展》(2001年8月 北京 中國美術館);
《2002年迎奧運全國中國畫展覽》(2002年5月 北京中國美術館);
《2003年全國中國畫作品展》(2003年10月 合肥);
《全國小幅工筆重彩作品展》(2007年11月 盤錦 中山)。
多幅作品均入選各展覽作品集,並有作品獲獎、收藏。
論文、作品多次發表刊登於《美術觀察》、《裝飾》、《藝術評論》、《西北美術》、《美術與設計》、《中國畫報》(海外版)、《人民日報》、《人民日報》(海外版)、中國《收藏》、《陝西畫報》、《西北大學學報》、《讀者》(大字版)、《佛學文摘》、《中國陶瓷》、《中國佛教藝術》、《四川文物》、《書畫世界》、《陝西教育》等刊物。

《人間花開 見麻元彬的佛》

文:周宛潤
在幽靜的書房,他坐擁漢之陶罐、唐之陶俑、種種佛境石像,古風悠悠,思截千古。
在鬧市中心,他展出的佛像卻敷色金粉,深諳人間煙火,紅塵戀戀,親切可人。
從廟堂的莊嚴法相,到世間的花紅柳綠,麻元彬用他的藝術承載起了“人間佛教”的命題———佛,是鮮活的……
彩蓮山莊,佛是出世的
麻元彬,平頭,圓臉,笑起來慈眉善目,說起話來卻鏗鏘有力,令人在真誠中感受到他的熱情。
作為一個土生土長的西安人,麻元彬四十年來得盡古都之文化滋養。幼年時踢的毽子就是漢五銖錢做的;中學時開始收藏古陶器;上西安美院時,學校里供學生練習靜物寫生的瓶瓶罐罐竟也有不少漢唐古物。到如今,他的書房“彩蓮山莊”已被淘換成一個古意盎然的小世界。
“其實,一開始的那種收藏是很雜的,錢幣、銅鏡、玉件、瓦當、畫像磚、陶器……好多呢,”麻元彬坦然笑道,對於自己當年的入門狀態毫不掩飾,“就是知道自己要當一個畫家了,那么就應該有點漢唐的器物放在身邊,既錘鍊眼力也滋養性情。所以,當時挺盲目的,惟古是取吧。”
後來,麻元彬的學術研究轉入佛教造像藝術,加上求教於諸位前輩,他開始覺得有必要將收藏、學術、研究和繪畫融為一體了。
“所以,我個人收藏也轉向了,”他說道,“開始專門收藏與佛有關的金銅造像、佛造像碑等等,還有拓片。收的種類簡單了一些,但是我卻因此能夠研究得透一些。這種收藏思路令我得益匪淺。”
從盲目的惟古是取到專攻一類,從雜亂到簡單,從獵奇到求美,這一切都是因為舍,才能得。有別於時下國內收藏界的浮躁之氣,麻元彬的收藏故事竟然能驗證佛家最透徹的道理——放下。
坐客於麻元彬家中,無人不被其藏品所深深打動。其實,他的藏品中見不到多少特別昂貴的稀世奇珍,相反倒是些平淡而普通的器皿與陶俑,只因種種造型、工飾、胎質的豐富變化而得以落戶“彩蓮山莊”。
那種古陶自身的圓厚質樸的美感,讓人體會到藏品主人特別充滿畫意的眼光。藏品中所蘊涵的質樸與厚重,陳列於台架之上,窗欞之下,自有一種氛圍生出。文明古國的藝術精神成為麻元彬呼吸的空氣,也成為他創作佛教主題畫作的源泉。
巴黎春天,佛是入世的
麻元彬的收藏是出世的,而他所畫的佛卻是入世的。
2009年4月,麻元彬的繪畫小品展“花開見佛”在西安南門外“長安國際”的“巴黎春天”百貨公司展出。畫展沒有剪彩,沒有開幕式,也沒有領導人致辭,一切都按照麻元彬自己的創意構想而進行。在奢侈品的華貴氛圍中轉悠的客人們在不經意間就步入了一個“花開見佛”的境界,那一幅幅敷色金粉的佛像圖看上去是如此深諳人間煙火,紅塵戀戀,親切可人。
多年來參加了許多學術性的畫展,這是麻元彬第一次讓自己所畫的佛“步入人間”。
傳統的以佛教文化為主題的藝術作品總是滿足信眾禮拜的宗教生活的需求,而麻元彬的“花開見佛”卻顯然不是這個目的。
“相處,”他回答,“我希望我的畫和觀賞者之間,能夠達成一種相處,而不是崇拜,能夠喚起一種親切美好的情感,而不是肅穆。因為,佛,本來就是鮮活的。”
什麼是相處?
比如,讀研究生時的麻元彬研究敦煌石窟、雲岡石窟時,在花紅柳綠的春天,赫然見到大佛千年沉靜的面容,赫然領悟千年一見,那是人與佛的一種相處;再比如,將麻元彬的小品畫作輕輕巧巧地從“巴黎春天”帶回居室,或者裝點辦公室,讓畫作中佛像的靜謐微笑成為人間煙火的背景,這,也是人與佛的一種相處。
《金剛經》第一分,講的就是佛陀與眾弟子的穿衣吃飯、沐足休息的自家風光,尋常之極,毫無神秘。近代的“人間佛教”思想更是注重入世,強調佛教並不躲在清涼山林里,也並不僅屬於僧侶,而是屬於人間。
在麻元彬看來,如果他的“花開見佛”能夠觸發觀賞者一個有意義的審美過程,而不僅僅是停留在簡單的視覺美上,那么他會很欣慰。
“其實真的很簡單,”麻元彬說道,“我就是希望觀賞者能夠通過畫面看到背後的故事。”
真的很簡單嗎?通過禪宗的公案悟道,簡單嗎?
無論如何,從某種美好的相處開始就能上路,就能離開,就能到達。這就是麻元用他的收藏故事和他的藝術創作所告訴我們的。
對話麻元彬
“平時閱讀佛經嗎?”
麻元彬:平時看看《心經》、《金剛經》,記得我到深圳弘法寺本煥老和尚處贈我的《六祖壇經》,我也常常看。本老見我以後給我起個名——常興,在場還有印順,印航師傅。
“最喜歡的藏品是什麼”?
麻元彬:彩蓮山莊藏品有一通造像碑,殘件,上面的內容“佛說阿彌陀佛經”雖然殘,但可釋讀清,字型精美,經文翻譯者是鳩摩羅什,他是中國姚秦時期的三藏法師。看著自家的收藏碑,也高興。閒時叫碑林的朋友打打拓片,送送人,大家感覺都很好。
“在與佛結緣之後,自己的精神狀態是怎樣的?”
麻元彬:我可說是“自笑禪心如枯木,花枝相伴也無妨”。
朋友眼中的麻元彬
寬容 對種種直言,悉數如風過耳
坦誠 全然沒有一絲強不知以為知的虛榮
好學 從善如流
慷慨 以“平常心”看待收藏,若有投趣相索,則慷而慨之

麻元彬作品賞析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