麥道BIRD OF PREY

2002年10月18日,在波音公司聖路易斯工廠的總部,當大幕徐徐拉開之後,一架外形怪異、神態兇猛的飛機出現在眾多來賓的面前。這架由鬼怪工廠秘密設計、研製和試飛的食肉鳥(Bird of Prey)隱身技術驗證機,在隱姓埋名十年並完成預期驗證任務後 ,對外公開亮相 ,引發了航空技術領域一陣不小的轟動。

簡介,退役,

簡介

麥道BIRD OF PREY
“食肉鳥”的一些特徵反映到了波音公司研製的X-45A無人戰鬥機的原型機中,該機今年在愛德華茲空軍基地首飛,但這可能還不是故事的全部。參加揭幕儀式的美國空軍參謀長約翰·賈姆珀將軍以及美國空軍部長詹姆斯·羅奇都再三提到,隱身飛機具備白天作戰適用性是一個關鍵,並用這一理由來為洛克希德·馬丁公司製造的F/A-22戰鬥機辯解。(而猛禽在白天並非能視覺隱身,它依靠速度和高度能力可以躲避B-2和F-117所面臨的威脅)。
但是,F/A-22戰鬥機的試驗已經大大推遲進度。“食肉鳥”的露面是美國空軍警告洛克希德·馬丁公司的一種方式,即他們可能通過其它的方式來實現隱身飛機在白天作戰使用,洛克希德·馬丁公司不是不可或缺的,F/A-22項目需要加速前進。這允許波音公司提議一種高度隱身的飛機作為F/A-22的轟炸機派生型FB-22的一種可選擇性方案。
“食肉鳥”正式公開的另一個可能的原因是:一種更大的“鳥”即將誕生。當年,在“海弗蘭”實現首飛後六年,F-117隱身戰鬥機投入生產,細算一下,美國空軍已經有充足時間利用“食肉鳥”的技術來製造一種更大的作戰飛機。是否已經進行?是否會有其它高度隱身的飛機期待張開雙翼?這需要一直到潛在的對手們來推測,並決定是否能讓他們的防空部隊在白天放鬆休息(=放鬆警惕)。問題是他們感到怎樣的運氣?(作者:比爾·斯威特曼,原文在《Popular Science》2002-12 編譯:溫傑)

退役

“捕食鳥成功完成了波音公司和空軍削減開支、提升性能的共同願望。”波音綜合防禦系統空軍部資深負責人喬治·穆爾納說。“這一計畫將成本壓縮置於和質量、性能同等重要的地位,這是我們定義未來航空發展的途徑之一。”在2002年10月18日的展示過後,“捕食鳥”很快退休,被送到俄亥俄州賴特-帕蒂森(Wright-Patterson)空軍基地的博物館裡展覽。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