麥奎爾大眾傳播理論

麥奎爾大眾傳播理論

《麥奎爾大眾傳播理論》是麥奎爾所著的世界最著名的傳播學教材之一,這是一本影響深遠的西方經典傳播學教材,凝聚了丹尼斯·麥奎爾畢生的研究精華,他也因此書而享譽國際傳播學界。

基本介紹

  • 書名:麥奎爾大眾傳播理論
  • 作者:麥奎爾
  • ISBN:9787302124672
  • 頁數:470頁
  • 定價:55元
  • 出版社:清華大學出版社
  • 出版時間:2006年
  • 裝幀:平裝
  • 印次:1-3
內容簡介,作者簡介,作品目錄,

內容簡介

本書主要論及:大眾傳播的元素、媒介形態、社會與文化分析,以及對近百個專業辭彙的解釋。
本書把媒介研究放在大眾傳播理論的中心位置,或者說這是一本圍繞大眾媒介而展開的傳播理論教材。媒介理論是試圖解釋大眾媒介與人類和人類社會的各種關係和規律的研究結論的集成。這本書是按照板塊式的結構來陳述理論的,這種方式比較清晰和便於理論整理,這種板塊結構本身和每一個板塊里都充滿著作者的創新和思索,也體現了在新的媒介環境下傳播學理論的發展和進步。

作者簡介

丹尼斯·麥奎爾(Denis McQuail)是世界著名的傳播學者,荷蘭阿姆斯特丹大學傳播學終身教授,“歐洲傳媒研究小組”成員,《歐洲傳播學雜誌》三位創始人之一。主要著作有:《邁向大眾傳播社會學》(Towards a Sociology of Mass Communications,1971)、《傳播》(Communications,1975)、《大眾傳播模式論》(Communications Models for the Study of Mass Communications,1982)、《大眾傳播理論》(Mass Communications Theory,1983)、《媒介行為》(Media Performance,1992)、《客群分析》(Audience Analysis,1997)、《媒介政策》(Media Policy,1998)、《麥奎爾大眾傳播理論》(McQuail's Mass Communicaiton Theory,4th edition,2000)等。

作品目錄

第一部分理論
第1章引論:早期理論3
第2章大眾媒介的興起14
第3章概念與模式31
第4章媒介理論與社會理論51
第5章大眾傳播與文化77
第6章新媒介—新理論99
第7章媒介與社會的規範理論119
第二部分結構
第8章媒介結構與表現:原則與責任139
第9章媒介結構與機構158
第10章全球大眾傳播179
第三部分組織
第11章大環境中的媒介組織201
第12章媒介文化的生產229
第四部分內容
第13章媒介內容:問題、概念與分析方法255
第14章媒介類型與文本281
第五部分客群
第15章客群理論與研究傳統305
第16章客群的構成與體驗325
第六部分效果
第17章效果研究的傳統353
第18章短期效果的過程364
第19章長期效果與間接效果380
結語
第20章傳播學的現狀與發展403
第一部分理論
第1章引論:早期理論3
大眾媒介的重要性3
媒介與社會的關係4
方法的基本差異5
不同類型的理論6
傳播科學和大眾傳播研究8
不同的分析傳統:結構分析、行為分析、文化分析10
定義大眾傳播11
大眾媒介機構12
第2章大眾媒介的興起14
大眾媒介的形成14
印刷媒介:書籍與圖書館16
印刷媒介:報紙17
身為大眾媒介的電影20
無線廣播電視21
錄製的音樂23
新電子媒介24
媒介之間的差異26
媒介變革對公共興趣的意義29
第3章概念與模式31
關於媒介與社會的早期觀點31
“大眾”的概念33
大眾傳播的過程34
客群35
大眾文化與通俗文化37
理論與研究主流範式的形成39
另一?嚳妒?42
傳播的四種模式45
第4章媒介理論與社會理論51
媒介、社會與文化:聯繫與衝突51
作為一種廣泛社會過程的大眾傳播:社會關係的中介54
媒介與社會聯繫的參考架構56
媒介理論的主要議題(1):權力與不平等58
媒介理論的主要議題(2):社會整合與認同59
媒介理論的主要議題(3):社會變革62
媒介與社會理論(1):大眾社會62
媒介與社會理論(2):馬克思主義的觀點64
媒介與社會理論(3):功能論66
媒介與社會理論(4):政治經濟學的批判理論69
媒介與社會理論(5):現代化與發展71
媒介與社會理論(6):傳播技術決定論72
媒介與社會理論(7):信息社會74
衝突與共識:媒介中心論與社會中心論75
第5章大眾傳播與文化77
設定場景:文化學派77
傳播與文化78
起源:法蘭克福學派與批判理論80
霸權81
批判文化學派的後期發展:伯明罕學派82
性別與大眾媒介83
通俗文化“救贖”86
商業化89
傳播技術與文化90
媒介的邏輯與傳播的傾向性91
涵化以及認同的中介93
文化全球化94
大眾媒介與後現代文化95
第6章新媒介—新理論99
新媒介與大眾媒介機構99
信息社會的崛起102
“新媒介理論”的重要問題105
“新媒介理論”的可能基礎106
信息傳播的新模式109
以計算機為中介的社群的形成111
政治參與、新媒介與民主113
新傳播技術的全球化傾向114
自由的科技115
新的平衡器116
結論117
第7章媒介與社會的規範理論119
媒介與公眾利益119
媒介社會理論的主要議題122
早期的理論:身為“第四權力”的新聞業123
1947年的新聞自由委員會與社會責任論125
職業特性與媒介倫理126
《報刊的四種理論》與其他理論129
另一種選擇:公共服務廣播系統131
大眾媒介、公民社會與公共領域132
對於當代公共領域不滿的回應134
媒介的規範理論:未來之路135
第二部分結構
第8章媒介結構與表現:原則與責任139
評估框架139
媒介自由140
媒介平等142
媒介的多樣化143
信息品質144
社會秩序和團結147
文化秩序149
媒介規範理論的套用範圍150
變化中的規範環境150
義務的意義151
義務的兩個不同模式152
義務的方向與關係153
義務的框架154
結論156
第9章媒介結構與機構158
媒介“不只是一般企業”158
媒介結構的基礎與分析層次160
媒介結構的一些經濟原理161
所有權與控制權165
競爭與集中166
媒介經濟的特殊性質169
媒介結構的動力170
大眾媒介的管制:不同的模式171
媒介政策範式的轉變173
國家之間的區別:媒介制度的政治和文化特徵174
媒介制度與政治制度175
媒介結構的後共產主義變革176
第10章全球大眾傳播179
起源179
新的動力:技術與資金180
跨國媒介所有權和控制181
全球大眾媒介的不同類型182
文化帝國主義及其他183
媒介跨國化的過程186
國際性的媒介依附188
國際新聞的流動190
媒介文化中的全球貿易192
國家與文化認同的概念195
結論198
第三部分組織
第11章大環境中的媒介組織201
一個研究傳統的興起201
框架與視角202
組織對內容的影響:主要議題203
分析層次204
社會力量範圍中的媒介組織206
媒介組織與社會的關係208
記者的角色:介入還是中立209
壓力與利益團體213
媒介組織與所有者及顧客的關係214
媒介組織與客群的關係218
內部結構與機制220
“大眾傳播工作者”個人特徵的影響221
新聞組織中的女性224
潛在的矛盾225
媒介職業角色的兩難困境227
第12章媒介文化的生產229
從環境到生產229
媒介組織的活動:把關與選擇230
意識形態影響與組織影響231
新聞選擇過程中的要素232
接近權的爭奪237
信息來源對新聞的影響240
媒介組織活動:流程處理與新聞呈現244
媒介文化的邏輯249
決策的其他模式250
吸引注意力的絕對優先性251
第四部分內容
第13章媒介內容:問題、概念與分析方法255
為什麼要研究媒介內容255
關於媒介內容的批判學派觀點258
結構主義與符號學262
作為信息的媒介內容265
媒介表現論述269
研究方法的相關問題274
傳統內容分析276
定量與定性分析比較277
結論279
第14章媒介類型與文本281
類型的相關問題281
媒介格式與邏輯285
新聞類型286
新聞價值與新聞結構289
敘事新聞294
有關新聞順序的其他版本296
文化的文本和意義297
第五部分客群
第15章客群理論與研究傳統305
客群的概念305
客群的起源306
從大眾到市場307
批判學派的觀點308
客群研究的目標309
其他研究傳統310
正在興起的研究議題313
客群類型314
作為團體或公眾的客群315
客群的滿足模式316
媒介客群317
通過渠道或內容來定義的客群318
客群———傳者關係的其他模式319
客群接觸的問題320
客群接觸及其影響的普遍觀點321
主動性與選擇性322
第16章客群的構成與體驗325
“為何”使用媒介325
客群構成的結構主義研究方法326
使用與滿足理論328
客群選擇的一個整合模式331
媒介使用與日常生活334
媒介使用的公共領域和私人領域335
亞文化與客群336
生活方式336
性別化的客群337
社會性與媒介使用338
媒介使用的規範框架分析法340
客群的內容規範342
來自客群的觀點343
媒介迷344
客群的“終結”345
客群的“逃脫”346
客群的未來347
再談客群的概念348
第六部分效果
第17章效果研究的傳統353
媒介效??那疤?353
媒介效果研究和理論的自然歷史:四個階段354
效果的層次和種類359
媒介效果的過程:一種類型學361
第18章短期效果的過程364
個人反應與回饋364
媒介與暴力368
行為效果的一個模式370
集體反應效果371
運動373
宣傳378
結論379
第19章長期效果與間接效果380
在發展環境中的擴散380
知識的傳播381
新聞的擴散以及從新聞中學習381
框架效果384
議程設定385
知溝387
長期的、非計畫性的變化:一種模式388
社會化389
現實釋義與現實構建390
沉默的螺旋:意見氣候的形成390
構造現實與無意的偏見392
涵化393
社會控制和意識的形成395
對其他社會機構的影響398
事件結果399
媒介與文化變革400
結論400
結語
第20章傳播學的現狀與發展403
大眾傳播的恆久存在403
理論的狀態404
需要新的理論嗎405
大眾傳播的多重邏輯407
作為一種(不完善)意義機構的大眾媒介409
權力、影響與效果410
文化的問題412
結論413
辭彙表414
參考書目428
譯後記462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