麝香質量鑑定法

麝香質量鑑定法

(shè)香為雄麝的肚臍和生殖器之間的腺囊的分泌物,乾燥後呈顆粒狀或塊狀,有特殊的香氣,有苦味,可以製成香料,也可以入藥。是中樞神經興奮劑,外用能鎮痛消腫。簡稱“麝”。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麝香
  • 簡稱:麝
  • 簡介:雄麝肚臍和生殖器間的腺囊分泌物
  • 功效:鎮痛、消腫
麝香簡介,採制,炮製,產地及銷售習慣,化學成份,

麝香簡介

(shè)香為雄麝的肚臍和生殖器之間的腺囊的分泌物,乾燥後呈顆粒狀或塊狀,有特殊的香氣,有苦味,可以製成香料,也可以入藥。是中樞神經興奮劑,外用能鎮痛、消腫。簡稱“麝”。

採制

一般在十月到翌年3月為狩獵時期,但以11月間獵得者質量較佳,此時它的分泌物濃厚。狩獵時通常用槍擊、箭射、陷阱、繩套等方法。捕獲後,將雄麝的臍部腺囊連皮割下,撿淨皮毛等雜質,陰乾,然後將毛剪短,即為整香,挖取內中香仁稱散香。
現四川馬爾康飼養場試行了三種活麝取香的方法,有"捅槽取香"、"手術取香"及"等壓法"等,取香後生長正常並能繼續再生麝香,而且生長速度也較快。林棲獸類。體形較小,體重8~13公斤,身長65~95厘米。被毛粗硬,曲折如波浪狀,易折斷。雌雄均無角。耳直立,上部圓形,眼圓大,吻端裸露,無眶下腺及跗腺。雄性的上犬齒特別發達,長而尖,露出唇外,向下微曲。雌的犬齒很細小,不露出唇外。四肢細長,後肢比前肢長,主蹄狹長,側蹄顯著。尾甚短。雄獸鼠蹊部有麝香腺,呈囊狀,外部略隆起,香囊外毛短而細,稀疏,皮膚外露。麝毛色均勻,為深棕色,體背及體側毛色較深,腹面毛色較淺。背部有不明顯的肉桂色斑點,排列成四五縱行,腰部和臀部兩側斑點比較明顯。嘴、兩頰、耳背、肩膊、體側至尾及四肢外側毛色為棕灰雜以肉桂黃色的麻斑。額部毛色稍深,耳尖及耳背純棕灰色,耳廓內側白色,耳基部有土黃色斑點,下頜白色,頸部兩側毛色發白延至右肩膊呈兩條白帶紋,臉部毛色較淺,鼠蹊部呈淺棕灰色。毛色及斑點差異較大。有些個體斑紋少,隱約可見,有的則較明顯,連成片斷的黃色斑塊。
棲於多岩石或面積較大的針葉林和針闊混交林中。很少在平坦的樹林、平原、池沼或沒有森林的山地。無固定的棲息地,多在蔭蔽、乾燥而溫暖處休息。在早晨及黃昏活動,白天休息。平時雌雄獨居,而雌獸常與幼獸在一起。能輕快敏捷地在險峻的懸崖峭壁和深雪地上走動,具攀登斜樹的習慣,善於跳躍。視覺聽覺靈敏,性懦怯。以松樹、冷杉和雪松的嫩枝、葉子、地衣、苔蘚、雜草及樹枝嫩芽、野果等為食。
在我國分布很廣,東北地區的大、小興安嶺及長白山、三江平原等地,華北地區,西北的祁連山區,青藏高原,雲貴高原,東北、內蒙古、四川、新疆等地均有。

炮製

整麝香:原藥入藥。

產地及銷售習慣

麝香是我國特產的一種名貴藥材。
主產於西藏自治區的喜馬拉雅山、大雪山脈、沙魯里山脈、寧靜山脈、雀兒山脈等地,此外四川甘孜藏族自治州、阿壩藏族自治州理縣、松潘、茂汶羌族自治縣,貴州、雲南、廣西之橫斷山脈、大瑤山、大苗山,甘肅、陝西之祁連山脈、岷山、秦嶺山脈、賀蘭山脈,安徽、湖北之大別山脈、潛山、霍山,內蒙古之陰山山脈,東北之大小興安嶺及長白山脈,河南伏牛山等山林地區都有生產。
以康藏高原及四川阿壩草原為我國麝香之主要產地,銷全國,並出口。現在四川已開始飼養,並且從活獸香囊中割取麝香,給麝香的生產開闢了新的途徑。

化學成份

麝香經蒸汽蒸餾,約得暗棕色揮髮油1.4 %,再經精製後得無色粘性油液,稱為麝香酮(Muskone,C16H30O),具特異強烈的香氣,是為本品的主要成分。此外含脂肪、樹脂、蛋白質、無機鹽類等。
本品為常用中藥,"神農本草經"列為上品。其原動物為麝。
①整麝香:呈球形,橢圓或偏圓形,直徑3~6厘米。開口面略平坦,細短毛呈旋渦狀排引,色白或灰棕。去毛顯棕色革質皮。另一面無毛,為黑棕色皮膜,有彈性。剪開可見中層銀灰色透明的皮膜,棕紅色的內層膜。內層膜內包滿粉末或顆粒狀麝香仁,質柔軟,香味特異。
②散麝香:棕黃或紫紅色粉末,質柔軟且富油性,夾有細毛。其中稱偉當門子”者,為塊狀、顆粒狀,具不規則圓形或偏平狀。多為紫黑色,油潤光亮,微見林紋。不結塊、不粘手,味微苦、辛,香氣特異。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